美股又要崩?但對A股來說這點更重要!



立足價值、做多中國,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純正價值投資家園】,這裡我們一起成長、共贏牛熊!


01


美股又要崩?但對A股來說這點更重要!


受道指期貨暴跌的影響,A股大幅殺跌,但是中國基本面良好,新冠肺炎連續多日本土為0,各地復工復產快速推近,核心藍籌股嚴重低估,所以沒必要過於恐慌。


A股藍籌的下行,主要由於歐美政府和民眾對新冠疫情的爆發準備不足,引發了全球範圍內的恐慌,股票類風險資產被拋售,流動性的枯竭進一步導致了拋售,部分核心資產存在錯殺。


但既然是錯殺,未來就有迴歸正確的要求,這是確定的。


市場短期情緒上的擾動,會使市場有波動、波折,但中長期基本面、A股性價比、加速開放和改革等對市場有利,隨著時間的發展和疫情的逐漸過去,“好公司”、“好股票”仍然會用優秀的財務數據證明自己,特別是那些真正能夠穿越週期的龍頭股票。


短期,一旦當美股股災告一段落並展開回光返照式反彈,則新興市場股市也將有望迎來反彈,但中期海外衰退風險和美元資產荒風險仍在,新興市場仍有震盪調整的風險。


A股較為樂觀的是,我們的疫情已經結束,而且國家發展並不會止步,在國外動盪的背景下,A股核心資產的確定性愈發珍貴,藍籌股的價值就會被市場挖掘。


所以在現階段,市場恐慌的情況下,投資者應該去認真尋找黃金坑的機會。


02


最近,中信證券等多家券商唱多,普遍認為:A股處最佳配置窗口!市場進入恐慌下半場,價值投資時機已到。


當然,我一直對中國的低估資產是看多的,和機構不同的是,我不會因為我看多低估資產而鼎力推薦熱門股,這不是價值投資的風格,價值投資往往都是冷門股票,需要靠時間去慢慢熬出成績的。我們理解機構活躍市場的想法,但仍然保持獨立的態度。


因為在過去這麼多年中,市場一直在證明一個道理:當某一行業得到市場熱捧之後,往往給投資者帶來的是巨大的損失。所以價值投資者往往要甘於寂寞、甘於平淡,最近巴菲特不是也開始被人戲稱為“巴韭特”了嗎?


我舉個例子:


2014年-2015年的時候,那時候市場熱炒互聯網,相關領域爆款基金頻出。


其中有一隻基金讓我記憶猶新,這隻基金是“工銀瑞信互聯網基金”, 當年工銀瑞信互聯網加基金在2015年6月3日開始募集,僅僅兩天時間,工銀瑞信互聯網加基金就募集資金高達197億元。


可是現在他怎麼樣了?數據顯示,自成立以來,這一隻讓我記憶猶新的網紅基金,截至2020年3月18日,累計淨值只剩下0.4070元,5年累計虧損達到59.30%。


當然慘虧的股票不僅只有這一隻,真正長久能盈利的基金在市場上都是少數,你可想而知這個市場有多殘酷?


所以,真正的投資者一定要有所為有所不為,堅持正確的事情、堅持真理!


03


短期的風險並沒有消失,這我們從來不否認。


我們多次講過世界政經格局正在發生變化,發生的過程往往是動盪的,而我們作為其中最有希望的當事人,股票市場長期走好是沒有問題的。而且就短期來講,隨著各國政府政府對沖疫情影響的政策越來越多,隨著市場暴跌次數的增多,市場將逐步企穩。


但其中我們認為中國的希望最大!中國在未來幾年會有非常大的可能走出獨立行情。


對於價值型的投資者是可以逢低買的,對於靜態估值偏高的科技股可以等一等,再往後面看3~5年,中國資產將跑贏發達市場,最主要的機會在核心資產。


海外只是外因,真正決定A股的原因是我們自身基本面的原因,其實無論是金融地產和傳統行業的龍頭公司,經過了2016年至今4年的供給側改革以後,行業競爭格局有非常大的改善,在極其艱苦的情況下,他們一直保持著高於市場平均水平的增長,走出了大牛的走勢。


現在是這樣,未來還會是這樣,財富一直藏在時間裡!


本文觀點由孫文勝(執業編號:A0600611010005)編輯整理,內容僅代表個人觀點,不構成投資意見!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