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利規模近1000億,招商銀行堅持減肥6年的銀行算成功嗎?

招商銀行於3月20日晚間披露出自己的成績單,數據顯示,該行2019年實現營業收入2697.03億元,同比增長8.51%;實現淨利潤928.67億元,同比增長15.28%,比上年的14.41%提高了0.87個百分點,並且連續三年保持淨利潤兩位數增長。


數據搶眼,被冠以“零售之王”、“蛇口精神”的招商銀行不負眾望。有媒體寫到,“時隔七年之後,以零售業務奠定自己在江湖地位的招商銀行,以逼近千億的盈利規模,重新回到了利潤增長的高點。”(《第一財經》)


但在這背後,招行和其他銀行一樣,都揹負著數字化轉型的壓力。金融科技發展與業務增長如何兼顧,線下業務開展與線上運營的推進如何權衡等問題成為當下銀行業需要認真考慮的大背景。


從2013年的互聯網金融元年開始,銀行的諸多業務場景開始遭遇互聯網企業或科技企業的鎖喉式阻擊。轉型戰略問題變得更為緊迫,銀行業不斷地摸索之後,銀行業把減肥當成一項重要任務來抓。


而招商銀行成為減肥的標兵。


6年的減肥計劃


欲戴其冠,必承其重。誰能想到,這家銀行為了能繼續稱王,堅持減肥了6年,而且還將長期堅持。


2014 年,招商銀行提出了“一體兩翼”戰略, 即以零售業務為主體,對公和同業業務為兩翼,並依託零售業務基礎向“輕型銀行”轉型。至此,該行開啟了自己的減肥計劃。


既然是減肥,而且要減成功,就意味著和人減肥一樣,不會是一個短期行為。


為了推進這個計劃,近年來,招商銀行持續推進金融科技、移動金融的發展。


招行在2016年的年報中首次提到了金融科技戰略,並在2017 年報中提出要做“金融科技銀行”,將稅前利潤的 1% 計提為金融科技創新基金 。


而到了2018 年的年報,招商銀行董事長李建紅表示,董事會決定將增設的“金融科技創新項目基金”額度由“上年稅前利潤的1%”提升至“上年營業收入的1%”,零售客戶增長迅猛。


減肥增肌,移動端見真本事


不得不承認的是,招行堅持了6年的減肥計劃取得了不錯的成效。可以從其移動端的數據表現中得到一些線索。


2019年的年報指出,圍繞金融核心搭建或切入客戶服務生態,招行零售金融基於“招商銀行”和“掌上生活”兩大App 的生態服務平臺建設,已初具規模。


2018年,招行的年報顯示,“招商銀行”和“掌上生活”兩大App的月活躍用戶(MAU)達8,104.67萬,較2017年末增長47.24%,兩大App分別有27.11%和44.21%的流量來自非金融服務,成為招行重量級的移動互聯流量入口,月活佔比分別達 53%和 48.9%。


而到了2019年,“招商銀行”和“掌上生活”兩大App的月活躍用戶(MAU)達1.02億戶,較上年末增長25.58%,兩大App已成為客戶經營的主要平臺。


另外,截至報告期末,招商銀行企業App客戶數100.08萬戶,較上年末增長87.45%,月活躍客戶數42.65萬戶,同口徑較上年末增長136.68%。


為了繼續擴大戰果,該行在2019年的年報中表示,將加大“引進來”的力度,與合作伙伴共建生態圈,聚焦形成優勢場景,培養和強化用戶習慣;開放 II、III 類戶,通過 API 接口輸出金融服務能力,建立更加廣泛的生態聯盟。


移動端亮肌肉,獲客和運營能力提升


移動端的快速發展,為該行的數字獲客和數字化營銷能力獲得提升。金融業務運營朝著更輕更敏捷的方向發展。


年報顯示,以招商銀行App和掌上生活App為平臺,探索和構建數字化獲客模型,通過聯名營銷、聯動營銷、場景營銷、品牌廣告營銷、自媒體粉絲營銷、MGM(客戶推薦客戶)社交營銷等方式,打造新的獲客增長點。截至報告期末,招商銀行App累計用戶數達1.14億戶,借記卡數字化獲客佔比24.96%2;掌上生活App累計用戶數達9,126.43萬戶,信用卡數字化獲客佔比達64.32%。


招商銀行APP還帶動了理財投資業務的增長。報告期內,招商銀行App的理財投資銷售金額7.87萬億元,同比增長25.72%,佔全行理財投資銷售金額的71.52%;招商銀行App理財投資客戶數762.09萬戶,同比增長50.17%,佔全行理財投資客戶數的89.96%。


報告期內,招商銀行App登錄次數60.93億人次,人均月登錄次數11.82次,44家分行開通了城市專區,1,403個網點建立了線上店,同時積極探索以線上化、集中化的模式對零售客戶進行有效經營,線上直營零售金卡及金葵花客戶469萬戶。


報告期內,招商銀行App和掌上生活App中16個場景的MAU超過千萬;招商銀行App金融場景使用率和非金融場景使用率3分別為83.79%和69.80%,掌上生活App金融場景使用率和非金融場景使用率分別為76.21%和73.90%。


減肥可能停不下來了


從年報數據上看,招行的減肥計劃是成功的。但從當前的數字化轉型、開放銀行等角度來看,這一計劃還需要長期堅持下去。


疫情期間,包括銀行在內的企業都在承受宏觀壓力,也成為眾多企業開展數字化轉型的動力。綜合抗風險能力和科技實力的提升還會是一項長期堅持不懈的任務。


科技發展,銀行創新。在不斷變化的科技創新中,變數一直都存在,自2013年以來的變數,已給銀行業提了個醒。


而招行是較早醒來,並堅持鍛鍊的那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