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海昏侯刘贺到底是怎样一个人?

海昏侯为西汉所封侯爵爵位之一,刘贺就是第一代海昏侯,可能大家对这个刘贺不太了解,其实此人一生履历十分丰富,他被封过“海昏侯”,还干过“昌邑王”,他甚至还当过“汉废帝”。

揭秘海昏侯刘贺到底是怎样一个人?


他出身高贵,只当了27天皇帝即被废掉……这就是西汉历史上第一代海昏侯刘贺。史料称其“清狂不惠”。许多年以来,人们对他的了解并不太多,直到近年海昏侯墓的发现,一出世便惊艳世人,尤其是那数不尽的马蹄金、美轮美奂的漆器、玉器,还是价值连城的青铜器等等,简直能闪瞎大众的眼。再一次引发了人们对墓主人的关注。那么,刘贺到底是怎样一个人?

揭秘海昏侯刘贺到底是怎样一个人?


公元前74年,汉昭帝刘弗陵驾崩,由于其没有子嗣,18岁的昌邑王刘贺被霍光选定为合法继承人,就这样刘贺成为了皇帝。可是,好景不长,仅仅过了27天,霍光就为其罗列了1127条罪状,其中包括“抢掠妇女,敛财奢靡,不尊圣贤”等等,并将其废为海昏侯,赶出了长安城。至此,刘贺也成为了历史上人们茶余饭后的笑柄。

  成为海昏侯后没几年,刘贺就去世了。他的两个儿子也相继死去。关于刘贺的死因有许多种说法,辛德勇倾向于认为,当时的江西一带,开发的还不是那么好,有可能“瘴气”比较严重,刘贺和他的儿子也许是因为得了某种急性传染病,迅速身亡。刘贺死后,他的两个儿子紧跟着去世(很难说背后没有阴谋)。于是,父子同葬一墓。宣帝感慨一句“天绝海昏侯”,下令除海昏侯国。按汉律规定,一旦除国,那些带着王侯标志的财产,是不能流传于世的。怎么办呢?负责主持安排其葬礼的官员只能将刘贺所有的财富都埋进了墓葬。可谓是“倾家荡产”去陪葬。种种原因,让这个侯王墓葬中的财富,比同类墓葬中尤其多的原因了。

揭秘海昏侯刘贺到底是怎样一个人?


可是,海昏侯真的就如此“昏庸”吗?很多历史专家和爱好者们都不太相信此说法,可苦于找不到证据,只能 将其列为历史的谜案。海昏侯墓的重见天日,让专家们非常兴奋,墓中出土的各种文物,不仅可以填补汉代历史研究的空白,也能帮我们找到揭开海昏侯真实面目的钥匙。墓室在发掘过程中,海昏侯墓中,发现的5200余枚简牍。这么多的简牍,记载的主要内容还是儒家经典,比如:《论语》《易经》《礼记》《孝经》等。以至于,这些东西的出土,让很多人琢磨着给刘贺“翻案”:你们看,刘贺同学是个多么好学的宝宝啊,作为孔子门生,他怎么会做那么多坏事儿呢?

揭秘海昏侯刘贺到底是怎样一个人?


考古专家们还发现了一枝尾端被削得很尖的毛笔,经过多名专家的鉴定,该毛笔并非普通的汉代毛笔,而是具有特殊用途的“簪笔”。我们都听说过“簪子”,这是一种古人用来束发的装饰品之一,可是“簪笔”是用来做什么的呢?其实也很简单,“簪笔”既然被称作笔,自然是用来写字的,不过“簪”字可大有来历。汉代时,儒生们都需要做学问,随时随地都可能用到笔来书写,古代儒生们可没有能够用来插笔的衣兜,况且毛笔又是一种非常难以储存携带的文具,稍微倾斜就可能弄得满身墨汁,故此人们灵机一动,将毛笔的一头削尖插在头发上,既不会污染衣物又能够随身携带,简直是一举两得。由于这种笔插在头上犹如簪子一般,因而得名“簪笔”。头插簪笔是汉代时期儒生们的潮流打扮,《史记·滑稽列传》就曾记载“西门豹簪笔磬折,向河立待良久。”,说的就是当时儒生们把笔簪在头上,早已经司空见惯了。别看这只是一支小小的簪笔,其实它的出土很能说明问题。按照西汉大将军霍光的说法,刘贺一个贪图享乐的人,整天就知道吃喝玩乐瞎胡闹,对于诸子百家的典籍更是不放在心上。可就是这么一位游手好闲的浪荡子弟,为何偏偏要用簪笔陪着自己下葬呢?难道他真的是附庸风雅吗?其实不然,在海昏侯墓中还出土了一张画着孔子像的屏风与两尊砚台,这就说明刘贺起码是一位尊崇百家经典,精通文墨之人,在他的心中,应该是存在礼仪道德廉耻规范的。

揭秘海昏侯刘贺到底是怎样一个人?


刘贺在放浪不羁,他一个人到了人生地不熟的京城,也会收敛,这是人之常情,可是按照霍光的说法,刘贺却变本加厉了,这很显然违背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况且还有一个证据能够说明问题,刘贺在登基27天内能做出1127件坏事是什么概念?通过简单的计算,我们得出了刘贺除了睡觉时间外,每小时需要平均做三件不同坏事的结果,才能满足1127件坏事的“世界纪录”,这种“劳动强度”恐怕连职业坏人都无法做到吧?在西汉相关的史书中,能够直接看到的有关刘贺的记载并不多。如果没有海昏侯墓的发现,也许他那戏剧化的一生不会获得如此之多的关注。刘贺不是个非常重要的历史人物,但他一生的浮浮沉沉,却恰恰体现了当时变化的时代环境。(也有历史学家认为,刘贺之所以被废,是因为他很精明,他想组织敢死队(将家乡的朋友调到京城),干掉霍光,而霍光无法控制他,刘贺这才被废)我们应该能看出,刘贺身上的千年之谜终于被揭开,刘贺从皇帝被贬到海昏侯,完全就是一场政治阴谋,而可怜的刘贺,终其一生都在阴谋中充当着牺牲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