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认为《棋王》的主题是什么?

nicetomeetyou7668


我是时间,你好!我来回答你的问题。

解读一部文学作品一定要知人论世,了解这个作家的人生轨迹,知道他所处的时代状况,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文学作品的主题。

阿城,当代作家,原名钟阿城,1949年生于北京,“寻根文学”的代表人物。高中一年级逢“文革”中断学业,1968年下放山西、内蒙插队,后又去云南农场。1983年在《上海文学》发表的《棋王》使其在文坛中大放异彩。2018年9月,《棋王》入选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最有影响力小说。

小说通过棋呆子王一生的故事描述,赞美了王一生刻苦执着钻研棋艺的精神和他正直的人品、高尚的棋品,表现了王一生特别的处世之道和淡泊无争的性情。人还要有点儿东西,才叫活着。什么是真正的活着?锦衣玉食是活着,吃糠咽菜也是活着,这只是解决温饱问题。我们终究活在了柴米油盐中,可是我们不是为了柴米油盐而活着。人总要有点精神追求、人生信仰才不会被世俗生活所累。我们要用精神的愉悦超脱于物质的牵绊。在一个几乎无路可走的时代,人倘还能因技艺而进入审美的愉悦和精神的愉悦层面,则精神就不会荒芜。作品讲得是棋道,也是处世之道,更是人生之道。

感谢您的提问!



时间,你好!


《棋王》是阿城的处女作,1984年发表于《上海文学》。小说发表后,王蒙撰文高度赞赏了这篇小说,指出这是在那个特殊的时代“对人的智慧、注意力、精力和潜力的一种礼赞”


关注梁心l


专、精


龙乾Rock


在作品中,政治事件和社会矛盾被淡化了,“知青生活”和“文革背景”或许并不是小说中人物生存和活动的全部环境和依据,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家思想才真正影响到了王一生们的为人处世乃至精神世界:老庄哲学中的淡泊宁静、无为而为、身处俗世、不耻世俗的“超脱境界”,或许正是王一生们梦昧以求的人生理想,也是小说所要建立的文化立场。


一遇


找到自己所爱的东西,

因为那个东西是精神的支柱,

无论遇到何种困难,都能帮你走出来。

喜欢,保持对生活的热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