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你們是怎樣看的呢?

林成龍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這是很多人喜歡的雞湯,但我們很多人被字面意思誤導,為了行萬里路到處跑,很多人還特地帶上孩子到處跑,他們就是為了實現行萬里路,可是等他們行了萬里路或者幾十萬上百萬里路後,發現回到家裡,我還是原來的我,孩子還是原來的孩子,並沒有因為行萬里路而獲得比讀萬卷書更好的收益。

這雞湯出自古代,古人的意思是,多讀書很重要,多實踐更重要。

行萬里路,在古代是一種生活實踐。古代人行萬里路是一個非常艱難的生活實踐,古代沒有汽車、火車、高鐵,更別說飛機,一般人只有靠雙腳,有錢的可以僱轎、僱牛車、驢車、馬車,大多數行萬里路的還是依靠雙腳,僱轎僱車都很昂貴。一般人依靠雙腳步行,平均一天大概100裡,行萬里路,預計大概100天,加上沿途風雨雪天耽誤,預計120天大概4個月,在這4個月裡,你要努力生存,保護自己的人身財物安全,解決途中遇到的各種問題,跟各種各樣的人打交道,再苦再累還得堅持,這一路餐風露宿,幾乎沒有享受只有磨鍊,經過一萬里行走的磨練,你會變得更成熟、更堅強、更豁達、更完善。

古人的行萬里路很明顯跟我們現在的有天差地別,我們現在的行萬里路,幾乎沒有行走,不需要考慮生存,幾乎沒有什麼困難需要你解決,一路除了享受幾乎沒有一點磨練,這就是遊玩,只是可以增加一些茶前飯後的談資罷了,還不如多讀幾本書。

多讀書多實踐,這才是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的本意。


唐山永記臻味


這句話是古人講的,在過去那種交通不便利的時代背景下,是適用的。放到現代社會,交通這麼發達,就不太適用了。


比如你現在中國,坐飛機去美國,朝發夕至。可是你能因為到了美國,就會有什麼改變和提升嗎?

不會吧。這幾個小時的時間,就是在機艙裡度過,只能看看身邊漂亮的空姐,看看窗外的白雲,吃吃太空餐。就是到了美國,也只是看一眼稍微變化一點模樣的機場和城市,你覺得會對一個人有提升和改變嗎?

還不如用同樣的時間去讀一本書呢!讀一本書,多瞭解一個觀念,有可能就會對你的生活有改變。

但是在古代,交通不便利的社會里,這句話就是適用的。

交通不便利,只能靠步行。行進速度會很慢,每到一個地方,只能停下來休整。而在這種方式下,如果你能行上萬里路,一路上看到的風景和世態,結識不同的人,通過和別人溝通交流,接觸到的新鮮資訊,感受到的風土人情,都會成為你生命中很好的養料和精神食糧。

見識見識,就是你真正看見過那麼多,得到的認識。

之前有段刷屏的旅行文案,說的特別好:你寫PPT時,阿拉斯加的鱈魚正躍出水面;你看報表時,梅里雪山的金絲猴剛好爬上樹尖;你擠地鐵時,西藏的山鷹一直盤旋雲端;你在會議室吵架時,尼泊爾的揹包客一起端著酒杯,坐在火堆旁。”

你只有走出去見識過那麼多,你才會知道快樂的生活方式不只有一種,不會再侷限於眼前的一方小天地。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你親身經歷,由心而生出的感悟,一定要比你書本上讀來的,要深刻的多,有趣的多,豐富的多。

明朝的旅行家,徐霞客,一生遊歷名山大川,見識過了祖國的大好山河,才寫出了流傳百世的《徐霞客遊記》。同時期的那麼多讀書人,大都在八股文的考試裡窮首皓經的時候,只有他卓然獨立,活出了自己的風采。

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就是個行萬里路的典範。他起義造反之前,在黃覺寺裡出家當和尚。本以為當和尚能混口飯吃呢,可是和尚也是分等級的,他就是那種沒飯吃的遊僧,最低等級。俗名:臭要飯的,乞丐。他就是靠著要飯乞討,走過了很多地方。那些起義的重災區,都是他之前要飯的時候,用光腳板,一步一步丈量過的。

所以他不止行了一萬里,好幾萬裡應該是有的。所以他是當時社會上最牛逼的人物,連讀萬卷書的神算子劉伯溫,都是他的臣屬。他就是最典型的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的證明。


每一句話,都有它的時代背景和原始出處。我們要學會吸取當下有用的,去除背景限制的。看問題看本質,越學越聰明。當然這只是我的一家之言,或許你有高見,歡迎你留言說出你有道理的想法。


作家楊文華


書,是啟迪人智慧的金鑰匙,是中華文化博大精深的載體,也是全人類共享的精神食糧。

人,自懂事明理之時,就與書相伴,從中學習知識,掌握語言詞彙能力,接受文化教育的薰陶,開闊未來視野。人,通過讀書,提高了文化水平,提升了文化修養。許多人對書情有獨鍾,愛不釋卷,如醉如痴。許多人通過讀書,掌握了本領,為國家建設和發展做出了貢獻。許多人在書的海洋裡遨遊,豐富了自己的文化生活,開拓了自己的精神世界。

誠然,讀書是值得讚美的,是應該大力提倡的。但是有許多人,儘管讀了大量書籍,卻成為了書呆子。雖然有了書本知識,卻與社會實踐相脫節。雖然學富五車,卻無用武之地。雖然滿腹經倫,卻在現實生活中碰的頭破血流。

歸根結底,就是讀書要會讀書,千萬不可讀死書,死讀書。周總理說過“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讀書的目的是為了實現自己的理想,是為了自己能夠成為有用之才,是為了將自己所學的知識運用到具體實踐中去。

如果讀書不行萬里路,不融入到社會洪流之中,不將知識轉化為生產力。就算是讀萬卷書,破萬卷書,又有何用?就算是一輩子鑽在書堆裡,成為書蟲書痴,又有何為?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這是知識與實踐相結合的唯一途徑,也是讀書的終極目標。


楊林海825


……古人讀書講究的作用於實際,進一步認識實際。當然事情有特殊,如個別只顧讀書四體不勤五穀不分不曉得事理的叫為"書呆子"、"白痴"的。所以先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理解"讀書"乃人生之一最好,讀得書越多(不用實踐)就懂得越多、領悟(古人讀書講領悟舉一反三)得越多。再說"行萬路讀萬卷書"(印像近現代文化名家也有這麼講的),理解是積極熱情地實際投入、探索、追求,總結認識起來也猶如路走得越多書也讀得最多:其中"讀書""讀萬卷書",指的什麼意思呢?指的既成的教科理論。(古人常是帶上理論去實踐、結合著實際學理論的。)

再有的,人類古代中的一切理論經典(包括自然科學),都是因為先有了實踐和經驗總結而成;之後再去幫助實踐指導實踐;然後,再進化生出新的引導指導的理論。

綜上囉嗦,對"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就容易有一個明晰領會或理解了:學多少理論("萬卷書"這裡當"理論″的領會),不如到實際中去,"實踐出真知"。♥也可再有一個理解,一個現實的理解,即多少年來知識界科學學術界對歷史中科學成就科學理論,一度長時間出現"不靠譜"的懷疑、不敢確認現象(全人類中的)。那也就有了"不如行萬里路"說了。(個人的一點理解。)


匹夫之責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

這必須有前提條件,讀的書有價值否?讀的都是爛書,用不了萬卷,幾卷就讓你精神垮掉。行萬里路,如果就在自家方圓走,走再多,見識很少,井底之蛙。

倘若,是有規劃的讀書,書破萬卷下筆出神,才華四溢!

有規劃的行萬里,是社會實賤知識的積累,是另一種方式的讀書。

對此,兩者都可贊而非論高低!


專家zj126


二者相得益彰。

1 讀萬卷書是前提,屬於奠基性的。不讀書,行千萬里路,也是一個郵差。因為你不知道那些路上的故事、故事的意義和價值,以及這些故事引發的恩愛情仇,蕩氣迴腸。

2 行萬里路是驗證。紙上來的終覺淺,絕知此事須躬行。沒有現實的體會,書本上學來的東西變不成能力。行萬里路,增長我們的見識,幫助我們體會世態人情,生活滋味。

親愛的朋友們,讀和走吧!腰纏十萬貫,騎馬下揚州。陽春三月,拿上書本,邁開雙腿,開走!


朱顏靈語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讓我想到的像徐霞客,李時珍,李白……等古代的大咖牛人[可憐]。徐霞客行萬里路成為了古代偉大的地理學家,李時珍行萬里路嚐遍百草著作《百草綱目》,李白更是遊覽千山萬水著詩歌無數成為“詩仙”。但如今的科技發展行萬里路不在是大的事情,你可能會上午還在家吃著早飯,下午就有可能到了巴黎的廣場喂鴿子[我想靜靜],但讀萬卷書卻成了需要咱們毅力的堅持。外界的誘惑太多,佔用的時間讓我們不知不覺,可能一刷小視頻或玩個遊戲幾個小時過去。也有可能你會說我要進步我要學習,但我沒有時間呀,你沒時間有人已經給你準備好了——聽書,各種的精髓給你摘出來講給你。有的人適合聽書,因為他們已經有一定的閱讀量,可以聽聽別人不同的見解。但有的人不適合,聽的時候覺得講解的牛逼呀老鐵,但過後忘了也差不多了,因為聽的時候沒有過多的思考沉思,只覺得羨慕而已!

還有好多家長總是為孩子的如何教育而發愁,其實樊登老師一句話特別有感觸:你考個駕照都需要拿一個證件,那麼你為教育孩子認真的讀過一本書嗎?

當代世界,需要我們靜下心來,感悟萬物,思考生命!不要總覺得我們被世界的步伐淘汰了,其實它就在那,需要你靜下來用心感悟!!!





小虎哥聊高考


讀書和行路是兩條汲取知識的途徑。我們常說“書本知識”和“社會知識”就是說的這兩種,那麼“書本知識”和“社會知識”哪一個更重要?肯定是同樣重要。那讀萬卷書和行萬里路就不存在那個不如那個的問題。

為什麼說“書本知識”與“社會知識”同樣重要呢?

  1. “書本知識”是基礎,“社會知識”是對前者的擴展。
    沒有基礎,社會知識再豐富也難以形成理論系統,甚至社會知識越多,思維越混亂。我遇到過一個企業家,就是那種順應改革開放潮流僅憑有膽識崛起的一個小企業家,沒讀過書,也輝煌過一時,但最後在三角債的糾纏中一貧如洗。當法院執行他的廠區和他的家時,他在一間小出租屋裡抱恨死去。他的社會經驗非常豐富,但不讀書尤其可怕。所以很多成功的企業家花巨資去上培訓班。尤其在這個瞬息萬變的社會,不學習就會被淘汰。同樣有了豐富的社會經驗,書本知識運用起來才會得心應手。
  2. “書本知識”是“社會知識”凝練,“社會知識”是“書本知識”來源。書上的知識無不是前人經驗的總結,前人把自己的社會經驗凝練成一句話、一篇文章、一部書,後人在前人留下的知識基礎上結合自己的社會經驗再次凝練總結留給後人,從而形成知識的延續和發展。同時知識又推動社會的發展。
  3. “書本知識”必須用於實踐才能顯示其作用,”社會知識”必須結合前者才能形成新的知識。讀書如果脫離實踐,那就是讀死書,讀書再多也沒用。把自己的社會經驗與學過的知識融合才能讓知識在不斷更新中發展。

可見讀萬卷書(書本知識)與行萬里路(社會知識)同樣重要。那為什麼要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呢?這句話沒有揚那個抑那個的問題,它只是強調讀書所學要運用到實踐中,不然就成了書呆子,百無一用了。


天然蔬食


隨著年齡的增長,對這句話有了更多的認識。


原文出處

這句話原出自明代董其昌《畫禪室隨筆——卷二》:

“畫家六法,一氣韻生動。氣韻不可學,此生而知之,自有天授,然亦有學得處。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胸中脫去塵濁,自然丘壑內營,立成鄄鄂。”


開始是講繪畫的,個人理解,對於繪畫除了要看書卷上的描述以及畫作,還要看盡現實中的山水人情,最後達到胸有成竹,落筆有神。


引申發展

後來,這句話漸漸發展為: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行萬里路不如閱人無數,閱人無數不如名師指路……


最開始,我以為,這句話的意思是與其在書中獲取知識,莫不如在現實經歷種種而得來的經驗,書中的內容即使讀懂了也是別人的,而在現實中摸爬滾打獲得的才是自己真正領悟的。而萬里路的行走難免有彎路,若有名師指點,就會避免走很多冤枉路,用更短的時間更小的代價獲得更多的道理。


以行踐知

小時候,上學讀書但是一直不知道為什麼,只是看別的小朋友都這麼做。長大一點,也喜歡讀書,但是依然是死讀書,看起來沒什麼用但還是受其影響。隨著年齡的增長,知道讀書是為了獲取知識,為了明白事理。


讀萬卷書是知,行萬里路在做。王陽明說“知行合一”,懂得了知識還要在生活中踐行,就是把讀萬卷書與行萬里路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如今,在我看來,行比知更重要。


《論語》中,子夏曰:“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

選擇妻子注重品德而非容貌,侍奉父母都夠盡心竭力,侍奉君主能捨身盡職,對待朋友能言而有信。這樣的人,即使沒有讀書學習,我一定認為他已經學習過了。


所以,一個人的行為表現比讀多少書更重要。一個人讀書再多,但是毫無素質,甚至以此賣弄學問,那還不如不讀的好。


總而言之,讀書明白知識道理,而後內化為個人的修養,在生活工作中展現出來,若不然,讀過之後,書還是書,自己還是自己,有何用呢?最後以荀子《勸學》內容作結:


君子之學也,入乎耳,著乎心,布乎四體,形乎動靜。端而言,蝡而動,一可以為法則。小人之學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間,則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軀哉!



妙華心地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是古人的一句經驗之談。

讀和行,是人們對知識和經驗的兩種獲取方式。通過“讀”獲取書面知識,通過“行”獲取實踐經驗。

此話的第一個含義是:讀和行都很重要,不可偏廢。

書面知識本來就是人類實踐經驗的記錄和總結,讀書可以直接、快速汲取前人的這些經驗和智慧,以使後人少走彎路。即俗話所說讀書是走向成功的階梯。

讀萬卷書,就是要儘可能地博覽群書,全面瞭解吸收前人的經驗智慧。

但是,僅僅具備書面知識還遠遠不夠,人們還必須通過實踐,用行動去驗證這些知識,並在實際運用中不斷髮揚光大。

此話的第二個含義就是:讀書重要,但不能只侷限於此。因為讀書是基礎,行動才是目的。

行萬里路,就是要勇於擺脫思想束縛,通過實踐去遍覽人間疾苦、世間風情,在實踐中提升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從而避免眼高手低。

此話的最好反證就是“紙上談兵”的故事,教訓極其深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