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熟讀歷史,給你個機會穿越回三國時期,請問你想輔佐誰?

年方四十


我會輔佐劉備。因為劉備雖然文采武略輸於曹操,但是為人謙和,是是不可多得的君王。他有很多過人之處。

下面,我們討論一下劉備的過人之處。劉備東漢末年,三國初期著名的政治家。家族背景強大,但卻是幼年草根的他,40歲開始創業,最後成就了三足鼎立的蜀漢政權。具體他有哪些超人之處呢?我們今天來討論一下。

第一,胸有大志。一個人要取得事業成功,首先必須有目標,有方向。我們查閱不管是正史《三國志》還是野史,並不能找到關於劉備出生證明的具體文獻,他自稱漢景帝劉啟庶子中山靖王劉勝之後,劉啟第十九代玄孫。劉備從小不是太擅長讀書,但是說話邏輯性和合理性非常了得,以至於很多人都不敢小看他。劉備小時候與同宗小孩在樹下玩樂,指著桑樹說:“我將來一定會乘坐這樣的羽葆蓋車。你看看小時候就是這樣。後來參加了黃巾軍起義,履立戰功。大約四十歲開始,結識了荊州牧劉表,兩個人經常一起聊天,有一回劉備看到自己大腿上多出了一塊肉,黯然傷神,劉表問他,他說“吾常身不離鞍,髀裡肉生。日月若馳,老將至矣,而功業不建,是以悲耳”你看看,心裡多麼憂國憂民,多麼有胸懷大志向。

第二,屢戰屢敗,屢敗屢戰,鍥而不捨。這可真是金石可鏤的不懈精神啊。15歲外出遊學,師從九江太守盧植,就開始結交很多的朋友。23歲,也就是公元184年,參加了鎮壓黃巾軍起義的隊伍,屢立戰功,但是因為鞭打都郵棄官而走。後來又參加了大將軍何進打盜賊的隊伍。劉備先後參加了很多戰役。黃巾之亂、祀水關之戰、虎牢關之戰、徐州之戰、過五關斬六將(之後劉關張會面,路上遇趙雲)博望坡之戰、長板之戰、赤壁之戰、益州之戰、荊州之戰、成都之戰、智取瓦口隘、定軍山之戰、智取漢中、樊城之戰。另外還有很多大大小小的戰事,實際上在一開始的時候,劉備一直都是處處受挫,後來認識了關羽和張飛好了一點,再後來認識了徐庶又好了一些,再後來結識了諸葛亮就開始了人生的大展宏圖。

第三,面帶微笑,不怒自威,面貌和藹這是劉備唯一的優良硬件設備。他,禮賢下士,守時守信,重情重義,高情商,這是他最大的軟實力,彌補了他太多的文采武略的不足。劉備在這一點上,有他的自然優勢,那就是他的性格和成長經歷。不愛說話,能善待下人,喜怒不形於色,喜歡結交豪傑,當地豪俠都爭著依附劉備。關羽,張飛,趙雲,諸葛亮,馬超,黃忠,鳳雛,都悉數願意歸順於他。徐庶竟然為了劉備,心在曹營心在漢,徐庶在曹營一言不發。劉備下南陽,三請諸葛亮,史稱【三顧茅廬】,諸葛亮為了試探於他多次不見,他竟然如約而至。最後打動了諸葛亮,這一去就是身先死,再也沒有回來。再就是,超人呂布都願意為他轅門射戟化解危難【雖然後來白門樓呂布被曹誅殺,劉備沒有相助,很多人對他有微詞,但是,呂布確實不夠忠誠,這完全不是一類人的必然結果,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啊】,劉表自願獻荊州,劉璋自願獻西川。劉備從來不以貌取人,年輕時追誰何進打強盜,竟然打動了強盜。鳳雛龐統其貌不揚,在吳國碰壁,來到西蜀,劉備禮賢下士,親自迎接。至此可比管仲樂毅的伏龍鳳雛都盡若次。可見劉備的性格魅力,情商優勢有多強大。由於這些家喻戶曉婦孺皆知,所以不一一贅述了。

第四,得民心者得天下,愛民如子。劉備在這方面,不管是刻意所為也好,還是心甘情願也罷。他確實做到了那個時代的極致。劉備新野牧的時候,當地流傳了一段佳話“新野牧,劉皇叔,自到此,民安足”你看看,多麼強大的內心信賴。後來,曹操攻打新野,劉備竟然帶著願意追隨他的百姓一起逃難,這才有了趙雲萬馬軍中殺了七進七出長坂坡的美名,也就是在這場戰鬥之後,有出了“劉備摔孩子”的重情重義的故事。

劉備的過人之處,不在於自己文采武略有多高,在文采和武略方面,跟曹操差的不是一點半點,幾條街的差距,但是最後能夠取得前三甲,甚至略乎第二名的佳績,如果不是龐統早早身先死,如果不是大意失荊州,如果不是夷陵之戰大傷元氣,劉備或許還會更遠。我願意輔佐他,把我文采武略為他所用。


歷史代的方剛視角


如果有機會穿越回三國時期,熟讀三國曆史我會選擇誰來輔佐,幫助終結這刀兵四起,血火紛飛的亂世呢?我想,這得看穿越的具體時間。

如果具體的穿越時間是在建安五年(公元200年)的官渡之戰前,我想我的輔佐對象會是袁紹。跟三國演義中志大才疏,憂柔寡斷的刻板印象不同,歷史上真實的袁紹其實是寬厚愛民,名望與實力兼具的不世梟雄。至少在官渡之戰前,袁紹身具四世三公之海內人望,坐擁冀,幽,青,並四州膏腴之地,戶口數百萬,帶甲數十萬,戰將如雲,謀臣如雨,其形勢比僅完全控制兗州及徐州豫州一部的曹操優勝很多。

客觀地說,輔佐袁紹成功的難度並不大,只要說服袁紹在建安元年(公元196年)漢獻帝東歸時把握機會將獻帝迎至冀州,奉天子以討不臣,上有漢室朝廷之名分,下有四州地盤之實力,再加上海內人望,天下歸心,大概率在十年之內,袁紹就將掃平亂世,重歸一統,三國很可能根本不會出現。

奠定三國鼎立之基礎的里程碑事件則是發生在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的赤壁之戰,雖然只是一場遭遇戰,卻決定了後續數十年的歷史走向。對廣二人而言,雖是穿越也需順勢而為,而具體的穿越時間是在赤壁之戰之前或之後,也將決定個人的選擇。

如穿越發生在赤壁之戰前,毫無疑問,我將效忠曹操,幫助其掃平孫劉,一統江南,結束亂世。這個副本的難度也不大,當時曹操已基本一統北方,據有天下三分之二,又新據有荊州之半,只要步子邁穩當一點,等軍中疫情平息再南征孫劉,再留意下風向,周瑜小兒很難有機會偷襲得逞。如此,曹操挾數十萬之眾飲馬長江,又據有荊襄上游之利,江東孫吳實難與之抗衡,一戰而定江南應是水到渠成,並無太大難度。

然而,如果穿越發生在赤壁之戰後,特別是劉備已取得巴蜀漢中及荊州之半,鼎足之勢已成的話,哥估計就得再次見風使舵,順勢而為,改而效忠劉皇叔了,哈。

赤壁之戰後,曹操失去了一統天下的最好也是最後的機會,北方雍州兗州涼州等地出現大規模民變及馬超韓遂等的叛亂,牽扯了曹操的大量時間精力。而劉備孫權則趁此機會搶佔地盤,擴充實力,天下大局突變。以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劉備奪取漢中,晉位漢中王為標誌,攻守之勢發生變化。

此時曹操年逾六十,銳氣不再,已失一統之勇氣信念,而劉備集團則勢力大張,銳氣正盛,手握巴蜀漢中及荊州之半,擁有漢中及荊州兩個重要戰略支點,當年隆中對之戰略基礎已經形成。在鞏固孫劉聯盟的基礎上,“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則大事可成,天下可定。

當然,客觀地說,劉備這個副本應該是前述幾個副本里難度最大的,變數也最多。但總體而言,在鼎足之勢已成的前提下,似乎苦盡甘來的劉備比垂暮之年的曹操和一意保守江東的孫權要更有進取心一些,成算也更大一點。

以上就是哥在穿越前的大致想法,總體思維就一句話:審時度勢,順勢而為,輔佐最有實力名望的軍閥輔佐,希望以最少的時間(最好就用一代人的時間,二三十年之內)和最小的代價結束這近百年的華夏內耗,儘可能地減少這刀兵四起的亂世給平民所造成的巨大傷害,讓改朝換代的巨大損失儘量減小一些。更重要的是,盡力不讓政權最終落到司馬老賊一家手中。。。

無論是從家國情懷,民族大義出發,還是從個人搏取功名富貴,青史留名的角度,如果有幸穿越回三國,本人的最終目標都是盡力避免三國歸晉的結局,從而引發五胡亂華這華夏民族的千年夢魘和不堪回首的三百年大分裂,大黑暗時代。。。


天涯史館


看目的是什麼,如果是為了統一中國,自然是輔佐曹操。由於題目中只問了劉備,曹操和孫權,其它諸侯不再考慮範圍內。

要想完成消滅割據勢力,重新統一的目標,被輔佐的人需要具備以下特點:具備經營已久的州郡,擁有自己的武裝,善於聽取謀士意見,否則縱使再熟讀歷史也沒用。另外天時地利人和,三者具備其二即可。曹操完美符合這些特點。縱觀三國曆史,曹操犯下的最大錯誤莫過於赤壁慘敗,只要能幫助其贏得赤壁之戰的勝利,大軍南下,統一應該不成問題。

劉備雖為正統,但天時地利均不具備,且建國運氣成分較大,即便演義裡面如諸葛亮這般呼風喚雨,洞曉乾坤的人物,也帶不動。孫權具備地利,但東吳陣營並不是鐵板一塊,文臣謀士們大多主張投降曹操,可以說只要軍事上稍微予以打擊,東吳內部就會馬上被瓦解。

綜上來看,在知道歷史進程的前提下,輔佐曹操是最容易成就大業的。





泠喃


做為女生,要看我穿越過去的時候曹操多大,孫權多大。

(劉備就不考慮了,不喜歡長臂猿,謝謝)

如果我和曹操年紀相當,我就輔佐曹操,大英雄,大詩人,和他談談情,說說愛。順手就把天下打下來了,這個花心大蘿蔔,本宮要好好治治他,當然,殺了司馬懿也是很重要的,如果可以,保住甄宓,殺了郭女王。這樣曹睿就變成小正太一枚了。

如果我和孫權年紀相當,我就輔佐孫權,反正曹操怎麼想的我大概也知道。雖然他上位比較難,可我熟讀歷史呀!有我這個外掛。統一天下指日可待,聽說他紫髯碧眼,難不成是個混血?

什麼,考慮考慮曹丕,不要不要,總感覺他小氣吧啦的,而且同時期我鬥不過郭女王。

還有曹植呀!哪個眼裡只有甄宓的傢伙,我一點都不喜歡。

不考慮劉備最大原因是蜀國太難贏了。

三國如果加起來一百分的話,魏國45分,吳國40分,蜀國15分。

吳國謙遜魏國,爭取蜀國就很必要了。

然後吳國和蜀國合作的時候,互相猜忌,減十分,就和魏國勢均力敵了。

諸葛亮也是看出這一點,才覺得三國鼎立這個局面能撐的起來。

不然你以為諸葛亮是個數學家,知道三角形具有穩定性?

當然,為了不改變太多歷史,我和誰都不會生小孩。

畢竟,我這樣的基因,也不知道能生出和什麼貨色。萬一亡國了,歷史怎麼辦?

我是要做呂后還是武則天?

這個問題太深奧了,我要好好想想!!!











顏醜文良吖


如果可以的話,我想自己勤起一面王旗,角逐一片天下,因為我自己一直在創業,喜歡自己給自己幹活,但如果必須是臣,我會選擇曹老闆。首先,個人比較喜歡曹老闆,非常有才華,正所謂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用在曹老闆的身上再合適不過了,我覺得跟著這樣的老闆有肉吃,其次,曹老闆格局非常大,從不嫉賢妒能,他手下那麼多強兵猛將,文臣謀士,他從不固守己見,一意孤行,每一次大的軍事行動,他都會聽取別人的意見和建議,最後自己做決定,而正因為如此,曹老闆才能破黃巾,擒呂布,徵袁術,滅袁紹,馬踏塞北,劍抵遼東,勇往直前,戰無不勝,最終創立了曹式集團。第三,曹老闆有雄心,有大志,有手腕,懂管理,用人不疑,疑人不用,這在好多次戰鬥中都有體現,這樣的老闆請給我來一打。第四,知人善用,對有才能的部下欣賞有加,能夠委以重任,雖然曹老闆因為好色也害死過幾位部下,但也不是有意加害。此處不更多評價曹老闆的缺點了。第五,上市公司,工資高,規模大,有前途。尤其是剿滅袁紹,收取冀、青、幽、並等四州之後,實力大增,進而跨越長江,劉琮束手,曹式集團易發強大。就在曹老闆詩性大發,寫下了“對酒當歌,人生幾何……周公吐哺,天下歸心”的詩句後,準備南下收復江東,一統天下之時,遭遇了一次前所未有的失敗—赤壁之敗……正因為這次失敗,才使得孫劉兩家得以喘息,慢慢形成了三分天下的局面!


創業狗的故事


穿越到了三國這樣一個陌生的時代,不管做什麼決定也是要看自身的身份,要慎重,畢竟這個時代不安穩。其實,作為一個穿越者,我們知道歷史的走勢,當然是要有一番作為的。但是我們畢竟不能說自己有能力領導一個國家,所以選擇一位明主投靠是最好的方法。

三國處於一個群雄四起的局勢,各地的英雄好漢都在找明主去投靠。那我們穿越過去,有著對歷史的提前感知,那肯定不能埋沒了啊。所以如果要選一個有實力、有魄力的一方霸主,特別是最終可以成功的人。但是我們不能一上去就鋒芒畢露,必要的蟄伏也是必須的,在自身條件不過硬的時候,就得去積攢力量。

這個時候的三國大概是分為三個主要的政權,其中因為曹魏人馬將才多,所以曹魏勢力可以說是三個中最大的,但這也從另一方面看出來,要是投靠在曹魏的營中,很難在這些能人中間脫穎而出,有所作為。再說一下當時的蜀漢吧,其形勢不容樂觀,局勢動盪不安,也不是一個合適的,不可選。最可靠的還是吳國,兵精糧足,國家昌盛,而且局勢還是最為穩定的,人民安居樂業,國家的一些大將都去世了,應該正是用人之際,所以選擇去吳國是最捷徑的一條路。

在亂世中,擁有先知的優勢對於我們來說就好比你坐著飛機和坐著馬車的人在比賽跑,當然是前者更快。所以,有優勢的我們才更要發揮自己的力量,為中國的歷史做出一些貢獻。

如果讓我們選擇想穿越回去的朝代,估計沒有人會選擇三國。三國時期,中華大地動盪不安,烽煙四起,軍閥混戰,疫病橫行,人口銳減,十室九空,生產蕭條。《三國演義》和《三國志》裡的那點知識也不足以讓穿越者在那個大爭的年代有所作為,所以穿越真是個高風險的事兒。但是,假如你穿越回三國了呢?

當然,沒有穿越者費盡千幸萬苦穿越回去是為了當一個普通老百姓,經歷種種人間慘劇後結束了自己悲慘的一生(雖然我們都知道這是絕大多數穿越者最可能的下場)。為了降低穿越者的生存難度,我們假設有福利大放送,穿越者到三國位列朝堂,當一個不大不小的文官,那麼哪個國家最有吸引力呢?

戰場

先看看曹魏。曹魏無疑是很多人的首選,畢竟曹魏土地最廣,人口最多,實力最強,擁有一個比較穩定的後方,穿越者位列朝堂,直接參與戰爭的可能性不大。再加上穿越者再不濟也知道諸葛亮六出祁山和東吳北進也搞不出什麼名堂,完全可以安心地稀裡糊塗地過完這一生。

只是,穿越者要注意隱藏起自己“跨越千年的智慧”,不要抖落小聰明,選擇做一個泥塑木胎最好不過。曹丞相重視人才,求賢若渴,但也十分討厭小聰明的人。有了楊修那樣的前車之鑑,穿越者最好不要大放厥詞。你和曹操大談三國爭鬥的結局,舉報司馬家有異心,透露後世有火藥的存在,意義都不大。他們才是這個時代的主宰者和站在頂點的人物,抖落聰明會讓你變得像個小丑,搞不好還要身首異處。

曹操劇照

再看看東吳。吳國附有長江之險,在赤壁之戰後有了很長一段時間的和平期,對於穿越者來說也是一個比較好的選擇。孫權生性豪爽,對於那些無所作為的名士比如說張昭說也不太在意。有一個名士的虛名,你就可以得到一定的尊重,安穩地生活下去。

吳國前期,宮廷裡充滿了自由而快活的空氣。孫權喜歡飲酒作樂,常在酒席上開玩笑惡搞。大臣中諸如諸葛恪、羊衜都是搞笑高手。孫權曾在宴席上牽過一頭驢,驢臉上寫著“諸葛子瑜”四個字,取笑諸葛瑾臉長。可見孫權和大臣們在一起時的無拘無束。不過孫權晚年時宮廷鬥爭比較厲害,穿越者千萬不要觸黴頭。

孫權劇照

最後讓我們看看蜀漢。雖然很多人都很敬佩諸葛亮,但是估計沒有多少人願意穿越到蜀漢。畢竟蜀漢地方小,人口少,伸展騰挪空間不大,還經常對外作戰。在諸葛亮的薰陶下,蜀國的大臣們形成了一股嚴謹質樸的風氣,簡單地來說就是古板、沒有什麼趣味。拿蜀國的大臣費禕為例,他到東吳去訪問,東吳酒席上的惡搞,費禕從不參與。有一次,孫權把費禕灌醉了,問了他很多蜀國內政方面的問題,費禕居然記下問題,第二天給了吳國一份書面的答案,令吳國群臣大跌眼鏡。可惜的是,諸葛亮去世後,蜀國嚴謹質樸的風氣流於惰性。

諸葛亮劇照


甘霖


我想輔佐孫權。原因有三。

第一點,東吳本身的地位。

三國,東吳,西蜀,北魏。其中北魏實力最強,西蜀最弱。所以兩個政權其實都是非常需要人才的。但是,曹操此人因為性情原因,為人善多猜忌,在他帳下謀事,提心吊膽。劉備因為想要守住那辛苦打來的江山,也不會全然信於人。況且跟著劉備顛沛流離,稍不注意就無了,還玩個屁。但孫權的東吳就不一樣了,北拒長江天險,西倚雲貴高原,東南皆託海。不可謂不是一個好地方。敗了還可以像南宋一樣做個海上朝廷。


第二點,孫權個人的地位。

孫權十五歲便跟著哥哥孫策行軍打仗,也是立下了很多功勞。但是孫策遇刺身亡那一年,孫權才十九歲。最初掌管江東時,局勢動盪不安。廬江太守李術更是公開反叛,宗室內部廬陵太守孫輔通敵曹操、孫暠企圖奪權,丹陽太守孫翊和宗室重臣孫河遭到殺害,豫章、會稽等地數萬山越也伺機作亂。這個時候如果在孫權帳下行事,過不了一年,那就是妥妥的扶龍之臣。就算晚一點,沒有建樹。只要跟了他,也算是個從龍之臣。那日子過得肯定不錯。

第四點,孫權的性格。

看三國,有誰看到過孫權殺過人。幾乎沒有。這與他的性格有很大關係。孫權本人性度弘朗,仁而多斷,崇尚俠義,同時喜歡招攬人才。諸葛瑾、魯肅、陸遜、徐盛、顧雍、顧邵等人被招至麾下。更是以將軍之禮對待俘虜甘寧。而且還有孫權勸學的佳話傳世。有這樣的領導,工作是得有多舒服。

即使知道東吳不能完成統一大業,但是我還是隻想輔佐孫權。就跟很多人說,如果穿越的話,肯定會選宋朝,而不是唐朝,一個道理。


小林史話


假如給機會讓我穿越回到三國我想輔佐劉備,先來看看我分析三個人的功過成敗。

首先說劉備:28歲了還是個織蓆為生的平頭百姓,勸架認識了關羽和張飛結拜成異性兄弟,才有了人生創業的第一桶金。當時正好黃巾起義天下大亂,朝廷無能為力讓地方自己解決。劉備帶著關張二人自己招募了一批新兵,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之後,然後帶著他的兵馬去平定琢郡的黃巾軍,從此開始征戰沙場。

只到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時才有點小名氣,之前一直默默無聞。雖然他以中山靖王之後自居,但是沒有人相信他。當時他還不能算一方諸侯,只是個平原令。公孫贊說他是中山靖王之後,袁紹為了顧全大局為了討伐董卓有名才讓劉備入座。在十八路諸侯沒有人敢出戰呂布時,和關張二人打跑了呂布,從此才有點小名氣。在曹操攻打徐州時,帶兵幫陶謙打跑了曹操,陶謙為了報恩把徐州讓給了劉備,劉備才暫時成為一方諸侯。後來曹操用計離間呂布跟劉備,讓他們火拼乘機奪戰了徐州,劉備無賴投奔了曹操。在覲見漢獻帝的時候,說自己是中山靖王之後,漢獻帝查簇譜之後把劉備封成了皇求,從此才有了匡扶漢氏大旗。借征討袁術之機逃出了曹操的掌控,乘機佔領徐州對抗曹操。只可惜勢單力薄被曹操打敗,只好投奔袁紹,不被袁紹重用,只好借幫袁紹結盟劉表之際又投奔了劉表,劉表讓劉備守新野才暫時有了住所。只是曹操想乘劉備羽翼未封之時把他消滅,所以親帥大軍南下,打跑劉備佔領荊州,劉備只好聯吳抗曹。孫劉聯手在赤壁打敗了曹操,乘機佔領了大半個荊州,這時才有了自己的根據地,然後分兵佔領益州,之後又佔領漢中到達了事業的巔峰,有了一統天下的資本。要不是關羽被曹操和孫權聯手把荊州奪走了又病敗身亡,劉備為了給關羽報仇帥領傾國之兵攻打東吳,在夷陵之戰被陸遜一把火燒得所剩無幾,一旦時機成熟劉備就有可能一統天下了。

其次說:孫權。十八歲從孫策手上接管江東,是個典型的富二代,父兄幫他把江山打好了,他只要治理好就可以了。後來曹操想消滅東吳,孫權跟劉備聯手打敗了曹操,從此保住了江東基業。後來乘關羽發動襄陽戰爭時,跟曹操聯手奪取了荊州,到達了事業的巔峰。只可惜被劉備重創,後期又逼死陸遜失去了一統天下的資本了。

最後說:曹操。出生漢朝八校尉之一,刺殺董卓失敗後,回老家陳留招兵買馬。因為是刺殺董卓的英雄,所以很快就招了幾十萬兵馬。乘消滅黃巾軍之機佔領青州資本迅速壯大起來。後來迎漢獻帝到許昌,打著天子旗號平定天下。先殺了徐州的呂布,滅了淮南的袁術,又在官渡打敗袁紹,趁機佔領了袁紹的地盤,至此基本統一了北方。天下能跟曹操抗衡的只有劉備和孫權了,所以曹操沒有修整軍隊就急於南下,被劉備和孫權在赤壁火攻之計打敗83萬大軍,從此失去了一統天下的最佳時機。

所以我願意輔佐劉備,因為劉備是中山靖王之後,又被封為皇叔代表正義。





一鳴驚人影視城


《三國演義》曹操提槊賦詩


讀歷史,看三國,我們都對三國故事耳熟能詳,三國時期是個動盪的年代,也是群雄逐鹿,英雄輩出的時代,用現在的話講也是個充滿了創業勵志故事的年代。

三國時群雄混戰,而最終勝出者也只有曹操,劉備各孫權三人,在這三人裡我還是最喜歡曹操,所以如果說能穿越到三國,我想輔佐的人會是曹操。主要是從曹操的這些特點來做考量:

一,想成天下者必有政治謀略,而曹操在政治謀略方面是三國裡最傑出的。在董卓獨攬朝政後曹操很敏銳的看到漢室天下已是風雨飄搖,大廈將傾,所以他在刺殺董卓失敗後立即返回家鄉籌措糧餉,招募兵勇,聯絡各諸侯起兵反董卓,終於走出了成天下的第一步,從這點不難看出曹操的政治洞察力和行事的果斷風格。在迎接漢獻帝至許都後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更是走出了最正確的一步棋,在他獨攬朝政大權後謀臣們極力勸他廢漢獻帝自立,而曹操卻不為所動。在孫權勸他自立後說:孫權這小了是想把我放在火上烤啊!只憑這點就足已看出曹操的政治智慧在三國群雄裡是獨一無二的。

“操觀畢,大笑,出示群臣曰:是兒欲使吾居爐火上耶?”引自《三國演義》

二,曹操的軍事才能在三國政治人物裡是最高的,他自幼熟讀兵書,練兵有方,他採取的“屯田”養兵制度開創了中國歷史“屯兵”新策略,在抗日戰爭時期的毛主席的“南泥灣”開荒和後來的解放軍在新疆施行“新疆建設兵團”就是借鑑的這一制度。曹操在“官渡之戰”中以少勝多的作戰案例更是為後世兵家所效法。雖說“赤壁之戰”慘敗,可曹操所表現出的“勝敗乃兵家常事”的堅定心態是大多數將帥所不具備的。

三,三國人才輩出,能做到“識人善用”的唯有曹操一人,他手下謀臣無數,兵多將廣,是三國裡所有軍事集團最強的,曹操善於納諫,對郭嘉言聽計從,“官渡之戰”聽到許攸來降更是連鞋也來不及穿就急忙出帳迎接,不像袁紹和張魯等不聽謀臣諫言最終導致敗亡。這種“識人善用,求賢若渴”的胸襟是歷代政治人物和軍事將領所少有的。

四,曹操文學素養方面的影響力也是中國歷史上所公認的,在漢末他們父子三人被合稱為“三曹”,他的作品《短歌行》,《度關山》,《對酒》等優秀作品都為後世熟知,很多他的名言也是傳世佳作,我們上學的課本里都是必學的。

總之做為一個政治人物,曹操有很多的缺點,但他自身也有很多的優點值得我們去思考,千年以來許許多多的史學家,文學家,藝術家都不停的去從各方面去解讀曹操,遠不是幾本書或是幾部戲,幾部影視劇所能詮釋的。

從以上所述曹操的最主要的幾方面優點來說,如果我穿越到三國的話,我會毫不猶豫的選擇去輔助曹操,與傑出的人在一起共創轟轟烈烈的事業。


權自在


我最想輔佐漢帝劉協,歷史上的劉協雖然是個亡國皇帝,但他的能力卻不容小覷!

劉協在生前可是極其有志向和才能的。就連曹操的部將謀臣都時時刻刻提醒著曹操,要注意劉協的動靜。劉協也聰明,他就想到了和劉備攀親戚。話說二人也確實有親戚關係。劉備是漢景帝的玄孫。按照劉氏皇家的譜系,劉備正是劉協的叔叔。

雖然間隔不少人,但是為了平衡甚至除掉權臣,劉協就有心和劉備合作。

曹丕稱帝后,讓劉協去當山陽公,結果劉協將一方治理的井井有條,百姓安居樂業。劉協一直活到魏明帝曹睿時期,死的時候還被追諡山陽公,曰孝獻皇帝。

可見劉協雖然比不上漢武帝的雄才大略,卻也是有能力的。只不過,身逢亂世,身邊有沒有可以倚靠的人,實在可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