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夜行》:童年构建正三观的失败,是男女主联手15年作恶的原因

东野圭吾的代表作《白夜行》在2006年被改编成同名电视剧,收获了第48届日剧学院赏四项大奖。

该剧由森下佳子编剧,山田孝之、绫濑遥主演,豆瓣评分8.4,在众多同名翻拍影视作品里面属于比较成功的。

《白夜行》:童年构建正三观的失败,是男女主联手15年作恶的原因

电视剧基本上遵照了原著的主题和脉络:

15年前,11岁的桐原亮司(山田孝之饰)亲眼目睹亲生父亲侵犯他的初恋西本雪穗(绫濑遥饰),愤怒和痛苦之间男孩用随身带的剪刀刺死了父亲。

过了不久,由于母亲西本被警方怀疑心里压力过大随时有可能会暴露那个惊天秘密,雪穗为了保护自己和亮司,在母亲要自杀的时候给了临门一脚,促成了她的死亡。

当时负责这个案子的笹垣警官历经多番挫折依然对其锲而不舍,终于在15年之后理清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原来,案发后亮司和雪穗虽然从不公开显露交集痕迹,但是暗中却互相缔结、关系牢固,就像共生的枪虾和虾虎鱼。

只要雪穗在前行的路上遇到障碍,亮司都会义无反顾地暗中帮其扫除,手段残忍或高明,屡试不爽。

而只要亮司需要什么资源,雪穗都能用别人完全想不到的方式获取,达成一个个高智能的计划。

然而,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他们自以为天衣无缝的联手终究被警方破解了。

亮司面对警察的追击不再逃走,从高楼上纵身一跃的同时把那把血迹斑斑的剪刀扎入了胸膛。

目睹此景,雪穗像一个幽灵般地头也不回地冰冷地告诉警察她不认识这个人。

《白夜行》:童年构建正三观的失败,是男女主联手15年作恶的原因

毋庸置疑,这是一个悲剧。

亮司对电子和机械有着惊人的天赋,雪穗不但冰雪聪明还美貌绝伦,这两个人有着得天独厚的胚子,如果他们有正常的人生轨迹,非常有可能成为社会精英,收获美满的幸福。

或者,牵着手在阳光下行走也不是奢望。

《白夜行》:童年构建正三观的失败,是男女主联手15年作恶的原因

但是命运给了他们残酷的生存环境和畸形的原生家庭,他们一步步地走上了非正常的路。

有读者说,其实亮和雪本来可以终止作恶和重获新生的——如果杀了桐原洋介和西本文代后他们能洗手不干的话。

居于三个原因,第一,事发当时,两人还未满14岁,根据日本的法律不用负刑事责任;第二,如果没有后续的罪恶出现,根本没有人能发现事情真相;第三,案件发生的十五年后,就算有人发现了事情真相,就案件本身来说已经过了追诉期。

但是很遗憾,他们在事发第7年便坐不住了,重新用双手去沾染鲜血。

为什么本来可以岁月静好却非要继续走在钢丝绳上跳舞呢?

《白夜行》:童年构建正三观的失败,是男女主联手15年作恶的原因

昕玥觉得,两人踏上不归路,大部分原因可以归结于童年时期构建正常三观的失败。

据说人在3至6岁这个阶段,神经网络发育总量接近80%,也就是说,这个时候的孩子已经能够在周围环境或者身边的大人影响下逐渐形成自己的三观——对世界、对周围、对自己都有基本的判断和观点。

而到了6至12这个阶段,神经网络发育总量超出90%,是塑造孩子三观的最佳时期。

奥地利精神病学家阿德勒说:“一个人的性格在十岁左右,就会靠着自己的思想、行为而定型,而且会这样使用一辈子。”

剧中的两个主人公扭曲的性格和畸形的三观正是12岁之前形成的。

《白夜行》:童年构建正三观的失败,是男女主联手15年作恶的原因

首先说雪穗。

雪穗4岁丧父,家庭环境由原来的勉强维持到后来的困顿不堪,作为其成长路上唯一最亲近的母亲对她的影响是最大的。

而要命的是,这种影响一直延续到12岁——三观定型之期。

在我们读过的很多文学作品里,很多穷人家虽然食不果腹,但却能互相呵护、舍己为彼,往往会有很多让人难忘的感动和温暖。

譬如入选小学课文的那篇感人至深的《一碗阳春面》,讲述贫穷母子三人在面馆点了一碗面三人分吃的“寒酸”故事——母子三人的相亲相爱和同甘共苦感动了店老板,悄悄地给他们加大了份量。

困境就像照妖镜,要么照出人性的伟大,要么照出人心的龌龊。

雪穗的母亲显然属于后者。

《白夜行》中西本家的困境是值得同情的,但是西本夫人对人生的态度却令人憎恶。

这个女人出场不多,但是寥寥几事便揭露了她黑暗和轻浮的内心:没有生活的勇气和信心,连唯一的女儿都不爱,不想奋斗就想走捷径获得丰裕的物质生活。

西本把唯一的、亲生的、未成年的女儿卖给成年男人,这简直是丧尽天良的行为——生活穷苦绝对不应该作为这个行为的理由,只有不爱才是。

这样的妈在雪穗4-12岁之间给她带来了什么?

童年的雪穗心里承载着很多痛切心扉的感受,而每一种感受都激发她形成一种思维定向。

《白夜行》:童年构建正三观的失败,是男女主联手15年作恶的原因

第一便是受伤,形成以假面目示人的习惯。

雪穗的伤是多方面的,最直接的是身体的伤害。

11岁的孩子,身体才刚刚开始发育,就像还在紧闭状态的花苞,连花瓣的颜色都不曾显露。


《白夜行》:童年构建正三观的失败,是男女主联手15年作恶的原因


而寺某人的车祸之死,还引出了另外一种可能,雪穗受侵害不仅仅是11岁的时候,而且不止一个人,除了当铺老板还有送货司机,甚至更多。

因为这种伤害,雪穗长大以后不但无法过上正常的夫妻生活,更无法怀孕。

还有心理的伤害,失去了清白的绝望,被当做商品的耻辱,被最亲的母亲迫害之痛。

因为受伤,逃出泥潭的雪穗下意识地对自己进行自我保护,自我封闭,不相信任何人,以虚假的面目待人接物。

《白夜行》:童年构建正三观的失败,是男女主联手15年作恶的原因

第二是仇恨,形成仇恨社会的心态。

也因为受伤,雪穗心中有仇恨,她恨母亲,恨那些嫖客,继而衍生到恨可能会伤害她的所有人,乃至那些天生比她条件优越和幸福的人。

当恨积累到了一定程度便成了“凶”,所以在雪穗找到接盘的养母之后,西本夫人就得“意外”死去;所以试图用谣言打败雪穗的竞争者都子就得身败名裂;所以清新脱俗俘获王子倾心的好闺蜜江利子就得跌落云巅落入污泥;所以衔着金钥匙出生又阻碍她成为筱冢太太的豪门小姐美佳就得被歹徒强暴。

雪穗有典型的报复社会心态。

《白夜行》:童年构建正三观的失败,是男女主联手15年作恶的原因

第三是孤独,形成用“夺取”填补空虚的习惯。

当雪穗还是西本雪穗的时候,她的内心是很自卑的,既因为清白被玷污,也因为家境贫寒,所以她没有交友的热情,而面对那样的妈妈,母女之间更没有知心话。

所以雪穗的童年是孤独的,当纯真的亮司频频用亲手剪下的精美的小礼物打动她的时候,她也许才感受到了活着的意义。

《白夜行》:童年构建正三观的失败,是男女主联手15年作恶的原因

那时,在图书馆的美好时光里,他们彼此憧憬过两人美好的未来,包括手牵着手太阳底下漫步。

但是当亮亲眼目睹了那些丑恶的画面之后,一切梦想都碎成齑粉。

事发后的雪穗不敢向任何人袒露自己,而亮只能停留在她的夜空里。

因为他们走不出彼此心理的障碍——曾经美好的想象都破灭了。

所以雪穗愈加地孤独,用对亮无穷无尽的索取来掩盖心中的思念,用对身份地位、财物等的夺取弥补内心的空虚。

《白夜行》:童年构建正三观的失败,是男女主联手15年作恶的原因

第四是贫苦,形成金钱高于一切的价值观。

贫苦是雪穗童年悲剧的起因之一,至少雪穗是这样认为的,所以她害怕且痛恨贫苦,穷尽一生都在做跟脱贫有关之事。

而且母亲也是个榜样,为了钱连女儿的身体都可以卖,还有比这更卑劣的方式吗?世上有什么比得过金钱?

早在当铺老板还没被杀的时候,雪穗就暗中做了一件不为人知的事,就是偷偷“勾搭”了专于茶道有机会接触上流社会的唐泽礼子,并一心一意地跟她学起各种高雅的礼仪,刻意修炼成高贵的气质。

当成功地成为唐泽雪穗之后,她通过了养母的资源赚取了人生第一桶金。

养母经雪穗的提议请了一位家教老师,这位家教老师并不是从家教市场招来的,而是茶道学员的家属,也就是说知根知底的。

显然,雪穗已经知道这位家教的某些信息,比如在大学计算机基地里当研究员的身份,所以在对方完全想不到的情况下,盗取了其参与开发的游戏软件数据,做成盗版游戏大赚一笔。

读大学的时候,雪穗入外交舞社团也抱有明确的目标,因为社长是豪门公子。

但是没想到筱冢一成根本看不中她,雪穗迅速调整了自己,查出副社长高宫诚在某某公司上班,于是放低姿态委曲求全成为高宫家的家庭怨妇,为的是盗取公司的数据。

这次的盗取为雪穗积累了巨额财务,利用这笔钱她开始做起奢侈品的生意。

但是她并没有止步于此,她始终没有放下进入豪门的梦,毕竟,跟筱冢家的财富比起来,自己赚的那点钱堪比九牛一毛。

她再次尝试勾引筱冢一成,失败之后,退而求其次嫁给他四十多岁的堂哥,成为别人家孩子讨厌的后妈。

雪穗处心积虑,就是想成为最富的最豪的最了不起的。

《白夜行》:童年构建正三观的失败,是男女主联手15年作恶的原因

再说亮司。

最初的亮司内心是可以和雪穗共鸣的,他至少有两样负面情绪与之相同,分别是恨和孤独。

亮司原是不恨父亲的,因为父亲很疼爱他,他恨的只是母亲弥生子。

弥生子未婚之时是酒吧女,有着轻浮的秉性,婚后多年以后夫妻生活不甚和谐,弥生子就和店员松浦好上了。

弥生子和松浦偷情的时候为了不碍事总会把亮司锁在二楼。

亮司虽然有完整的家,却没有完整的爱,更多被恨所代替着。

他的世界是孤独的,二楼对他来说就是一个牢笼,甚至比金丝雀的笼子还不如,人家至少还有主人陪它说话。

亮司自然不想这样被锁着,于是他爬窗逃走,去外面的世界寻找填补内心空虚的能量。

逃出来的亮司还真找了很值得欣喜的东西——人生最美好的初恋。

自从遇到雪穗,他们俩便经常相约在图书馆,读彼此爱看的书,做所有少男少女都会做的粉色梦,也许他们还曾经手牵着手在树下散步。

直到有一天,爬窗而出的亮司看到了丑恶的一幕,自己亲爱的父亲带着纯洁无瑕的初恋进了黑暗的烂尾楼……

这个时候,支撑着亮司本来就不太完整的、构建正常三观的世界崩塌了。

一方面是疼爱自己的父亲竟然比冷漠的母亲更丑恶,另一方面那么那么美好的初恋就在自己的面前被人玷污了,就像眼睁睁地看着含苞待放的玫瑰花被车轮碾成污泥。

梦想的粉碎在孤独和恨上附加了更多的负能量,直到他不能承受之重,亮司自从杀了父亲之后就开始麻木了,雪穗的召唤是他前进的牵引力。

这种感觉就像杀手组织训练杀手会选择从幼童开始,使劲往他的身心注入负面的东西,让其变得麻木且没有人生目标,必须要要被人推着走。

不同的是,塑造杀手亮司的不是黑社会组织,而是他的原生家庭。

《白夜行》:童年构建正三观的失败,是男女主联手15年作恶的原因

结语:

阿德勒在《儿童教育心理学》中说:“孩子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一旦形成,将会成为一种顽固习惯,进而影响他看待世界的视角,以及同世界打交道的方式。如果他在童年时期形成错误看法没有得到矫正,那么他长大后的行为模式将很难改变。”

也许,如果警方15年前便侦破杀桐原洋介的凶手是亮司、杀西本文代的凶手是雪穗,他们的命运会绝然不同,至少亮司有可能纠正成为正常人,或者至少破坏了两人的同盟,减少后来更多受害者的不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