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茶道,日本茶道源于中华,又该怎么理解中华茶道?

飞奴


这个问题太大了。一般来说,茶道,就是品赏茶的美感之道,是从茶圣陆羽的《茶经》开始,逐渐完善而成的品茶之道。

换句话来说,它是从不断完善喝茶的方式中,得出的饮茶之道,以茶修身之道。和道家的道不同,道家的道,从一开始就是在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探讨人生哲理。而茶道,则是以茶艺为起始,慢慢进入到茶道,进而应用于生活。

日本和中华茶道没有太多区别,因为日本茶道本来就源于中国,中华茶道很简单,不难理解,因为有人说过,道是最简单的事情,难了,那就不是道,中华茶道也是如此。对于普通人来说,在古代,茶道就是饮茶,品茶,通过茶的香味,茶的味道,享受那一刻的自得之感。茶道也可以是一种礼仪,敬茶就是其中的一种。茶本来只是一种植物,经水而发,衍生出多样的形态与发展,这也是一种道。喝茶是道,吃饭睡觉也是道,在我看来,没有太多的不一样。



奔跑的卷发山羊


这个问题我觉得:

茶道属于东方文化。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不同,在于东方文化往往没有一个科学的、准确的定义,而要靠个人凭借自己的悟性去贴近它、理解它。早在我国唐代就有了“茶道”这个词,例如,《封氏闻见记》中:“又因鸿渐之论,广润色之,于是茶道大行。”唐代刘贞亮在《饮茶十德》中也明确提出:“以茶可行道,以茶可雅志。”文学家王心鉴《咏茶叶》 诗中说:千挑万选白云间,铜锅焙炒柴火煎。泥壶醇香增诗趣,瓷瓯碧翠泯忧欢。老君悟道养雅志,元亮清谈祛俗喧。不经涅槃渡心劫,怎保本源一片鲜。

茶道通过品茶活动来表现一定的礼节、人品、意境、美学观点和精神思想的一种行为艺术。它是茶艺与精神的结合,并通过茶艺表现精神。兴于中国唐代,盛于宋、明代,衰于清代。中国茶道的主要内容讲究五境之美,即茶叶、茶水、火候、茶具、环境,同时配以情绪等条件,以求“味”和“心”的最高享受。被称为美学宗教,以和、敬、清、寂为基本精神的日本茶道,则是继承唐宋遗风。

深入挖掘中国文化内涵,深入研究探索中国文化的复兴。茶文化既属中国文化范畴,即为以礼规范在品茶的各个细节,讲究茶叶、茶水、火候、茶具、环境、和饮者的修养、情绪等共同形成的一种意境之美。

茶文化的内涵其实就是中国文化的内涵一种具体表现,谈茶文化必须结合中国传统文化而论之。茶文化的精神内涵即是通过沏茶、赏茶、闻茶、饮茶、品茶等习惯和中华的文化内涵礼相结合形成的一种具有鲜明中国文化特征的一种文化现象,也可以说是一种礼节现象。





好吃嘴建哥


日本的茶道剑道都是舶来品,来自的中国。中国的茶道没有拘束,累了可以喝,闲暇的时候可以品,某种所谓的茶道,也就是在茶馆谈生意的时候,只是一种环境。


志留纪蒹葭


何谓茶道,目前说法很多,但大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说法不一。一般认为茶道中的“道”,指的是事物的法则和规律,是宇宙万物的本原、本体,是一定的人生观、世界观、政治主张和思想体系。这都可在儒家的学说中找到依据。

“茶道”一词是由唐代释皎然首先提出的。皎然有《饮茶歌诮崔石使君》一诗,其中谈到茶的功用,能“涤昏寐”“清我神”,但皎然触及到的是更深层次,将饮茶与“道”联系在一起。皎然将它归结为:“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这里,不难看出:茶道的内涵,首先受到的是儒学的渗入,但它是由佛家皎然最早提出的,其中又有道家思想的影响。接着,天宝进士封演在《封氏闻见记》中写到:“有常伯熊者,又因鸿渐之论,广润色之,于是茶道大行,王公朝土无不饮者。”文中所指的“茶道大行”,指的是中唐时大兴饮茶之风。这里的“茶道”一词,在很大程度上指的是饮茶的方式、方法。

中唐以后几乎有千余年之久,在中国的茶书和有关涉及茶的书籍中,未见有“茶道”一词出现。不过,严格地说,唐人对茶道的理解和界说,并不是很明确的。

直到20世纪80年代开始,茶道才重新被人们关注,从更深层次上进行界说。当代“茶圣”吴觉农在《茶经述评》中提出:茶道是“把茶视为珍贵、高尚的饮料,饮茶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是一种艺术,或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手段”。著名茶学家庄晚芳在《中国茶史散论》中认为:“茶道就是通过饮茶的方式,对人民进行礼法教育、道德修养的一种仪式。”

与中国相反,茶道自中国传到日本后,再结合其国情形成了日本茶道。日本茶道的形成虽然要比中国晚几百年,但茶道已成了日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日本人民心灵的一种寄托。

不过,何谓日本茶道,日本学者也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久松真一从文化学角度出发,认为“茶道文化是以吃茶为契机的综合文化体系。”谷川彻三在《茶道的美学》中认为茶道是“以身体的动作为媒介而演出的艺术”。熊仓功夫从历史学角度出发,认为茶道是“一种室内艺能”。

仓泽行洋在《艺道的哲学》一书中认为:“茶道包含两个意思:一个是以点茶、吃茶为机缘的深化、高扬心境之路的意思。另一个是以被深化、高扬了的心境为出发点的点茶、吃茶之路的意思……茶道是茶至心之路,又是心至茶之路,如以图示意的话,就成为‘茶⇋心’,……茶道超出了艺道的范围,成为了人生之道。简而言之,茶道是宗教的一种存在方式。”

而日本茶道,在中国人的眼里又是怎样的呢?周作人在《吃茶》一文中是这样认为的:日本“茶道的意思,用平凡的话来说,可以称作‘忙里偷闲,苦中作乐’,在不完全的现世享受一点美与和谐,在刹那间体会永久,是日本之‘象征的文化’里的一种代表艺术。”日本茶道研究者藤军在《日本茶道文化概论》一书中认为:“茶道是日本文化的结晶,是日本文化的代表。它又是日本人生活的规范,是日本人心灵的寄托……茶道被称为应用化了的哲学,艺术化了的生活。”

2018年4月17日,日本茶道里千家大宗匠千玄室在北京献茶纪念《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署40周年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这样认为:茶道是通过饮茶的方式,对人们进行礼仪教育、道德教化,直至正心、养性、健身的一种手段。因此,可以说茶道是中国茶文化的结晶,是生活,是艺术,是哲学。在中国茶文化发展史上,不论是出现,或未曾出现过茶道,茶道始终蕴含在饮茶文化之中,成为人们饮茶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