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80後壓力大,很迷茫,你覺得呢?

鍾振濤


身為80後,我深有同感。

壓力大、迷茫。這是每個人要面對的成長。要不怎麼會有那部陪我們長大的劇目《成長的煩惱》呢?但是我深愛這部劇的理由,因為它是喜劇,它包含了我們的青春我們的煩惱我們的真實,可是我們終將會長大。

在壓力之下尋找快樂,在迷茫之時認識最真實的自我,這都是每個人的必經之路,它是積極,是一場西遊記九九八十一難的修行。我們有不同的人生背景,可是我們永遠是自己人生的主人,我們生活的劇情由我們自己譜寫。

推薦大家一本書叫做《被討厭的勇氣》。作者通過年輕人和哲學家的對話,告訴了大家阿德勒個體心理學中特別重要的理論,那就是不要被原因論束縛,而要向目的論看齊。

現在的80後幾乎都上有老下有小,還有不斷被催婚的,離婚的,瀟灑丁克的,大家過得好不好,沒有辦法做一個統一的論斷。但是當我們想要改變,讓你自己變得更好,家庭更幸福,孩子更優秀是我們這一個人在無論哪個階段都在追求的"變好"人生。

"生活太難了,我來自農村,無依無靠,被歧視也無能為力啊"

"誰說我想做啃老族,找工作太難了,現在形勢太不好了"

"我家裡只有1套小房子,哪個女孩子肯嫁給我。算了吧,不結婚了"

"我就是很內向,我從小就不愛說話,縱然我很羨慕那些外向又會說話的人人緣好吃得開,可是這輩子對我來說,只能是奢望了。"

"沒學歷,踏馬的,誰會要我這種人"

"算了吧,我們這普通家庭怎麼能和人家條件好的比,孩子混混大就好了"

……

看,我們總是這樣用諸多的理由告訴自己,我們不行的。所以,我們生活艱難。我們不做出改變,不是因為我們不想改變,而是困難太多。只能如此。

而《討厭的勇氣》告訴我們:不是這樣的,阻礙我們幸福的是我們自己本身。是我們自己選擇了"不幸"。因為我們認為"不幸"對自身而言是一種"善"。

希臘語中的"善",不是我們道德意義上的"善",而是"利己"之"善",代表有好處的意思,相反希臘語中的"惡",代表的是"無好處"的意義。或許,有時候跟舒適區是一個意思,雖然我們知道得過且過不好,但是我們還是寧願躲在自己的殼裡過上稍安勿躁的生活,畢竟如我們一樣的人太多。說著說著念著念著,所有的困境都變成了不能更改的真理,堅定不移。

我想,這個問題的背後,是讓我們看到最真實的自我,那些好似已被現實生硬丟棄的夢想和追求,是讓我們重拾對生活的熱忱。因為我們始終有可以選擇的權利。

要記住,我們永遠有能力照亮自己的生活!


媽媽永遠有辦法


我86年的 中專畢業之後一直做裝修 每個月應該有1萬塊左右 帶過小團隊做不久又解散了 跟別人合夥做其他的 虧了幾十萬 現在還欠10幾萬 疫情讓我那個行業冷清 幾個月沒有收入了 所有的貸款都逾期了每天都有好多電話催 我感到好憂鬱 我很想去做別的工作 可是我除了裝修也不會別的了 去過廣東廠裡上班 在裡面做了幾天身子過敏受不了又回來 想著去送外賣可是一天也沒多少單 一個月沒有7.8000以上 怎麼還那些貸款 還不上又每天罰息 這次疫情讓我瘦了10幾斤 每天都在想著我能做什麼 做什麼工資高 時間已經允許我從頭再來了 上有老下有小的 我不知道怎麼辦 男人的你闖成功了人家就會說你的好 失敗了 一大堆人看不起你 現在的我是真的好迷茫不知道怎麼辦了


小馬哥學習


我是一個95後,家裡兩兄弟,我弟比我小一歲,我畢業快兩年了,現在事業上應該還處於迷茫時期,因專業影響在物流行業呆了兩年,目前想著轉行。家裡得話,兄弟倆都要結婚,雖然在鎮上做了兩套房子,不過現在行情還得花最起碼100來萬,其中包括車,禮金,五金,請客等。前年我爸又出車禍了,傷到腿,做不了比較重得活,就想著擺擺攤,賣點小吃,現在也不知道什麼情況。我弟出來了6年左右也沒存到什麼錢,我媽的話工資也不高,而我去年年底離職,今年想創點業。目前每個月的話2500車貸,房租1000,吃喝住行每個月估計至少也得5000吧。有時候,晚上都睡不著覺,現在最重要的是娶老婆,掙錢。但有時候感覺有點力不從心的感覺,很希望有一個比較有前景的,指路明燈。其實開導自己,路到橋頭自然直,nothing!


超人有點肥


可以說得上壓力山一樣大。無房(城市裡的)無車無妻無存款,可以說得上是四無人員!

最主要的是無妻,都一大把年紀了,有時在路上看到別人撒狗糧都亮瞎,心裡暗暗慚愧!過年回家最怕親戚朋友問結婚沒有,那時真想有個地縫鑽進去!結婚好像都變成了遙遠的詞!

家裡兄弟姐妹多,那時作為家裡老大為了讓小弟小妹能唸書自己只能黯然退學,現在文化程度不高,想找份好工作太難,錢自然就掙沒多少,多年打工為了家庭沒存到多少錢,唯一安慰自己的是修了一層樓房!

隨著年齡的增長,感覺什麼都看透一樣,隨緣!前面的路雖然難走,但我會努力走好每一步,讓每一步都很踏實!心也許會迷茫,但自己確定無愧於每一件事!



大叔老黎


感同身受,倍感壓力,特別是經過這次疫情,宅在家裡兩個月。到了不惑之年,人生第一次感到危機重重。

1997年秋,一位從小在大山深處長大少年踏上了他四年的求學路,來福州之前,他甚至縣城都沒去過。在這個城市裡他見到高樓、公交、第一次吃了麥當勞,進過教堂……最最重要的是他結識了同學朋友老師,灌了一肚子的墨水。四年轉眼即逝 ,順利畢業並找到了工作。在福州一家外貿公司打工,月薪700,說來也幸運,同部門的老大哥是校友,他教了我挺多業務方面的知識 [祈禱]。在公司混了兩年,決定自己單幹,那年非典,但我的業務卻蒸蒸日上。經過幾年的奮鬥,06年有了自己的車子房子老婆,隨後兒女雙全。在這謝謝我lp的默默支持。處於事業的巔峰的我並沒繼續努力,從2011年開始到現在半做半玩,浪費了人生的最該努力打拼的時間。競爭越來越大,手上的業務量不多,行業利潤低,疫情就成為了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工廠交不了貨,老外取消訂單,後果可想而知。

上有老下有小,兩個月斷收入,真的迷茫了!人生的前半段這麼順利,40歲的我必須再接力跑完下半段旅程。2020開始打造個人IP,做好老本行發展跨境電商。時刻謹記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我們一起共勉💪



大康賢撩


  • 80後生於物質匱乏的年代,幾顆石頭,一根橡皮筋,一本粗糙的小人書都是珍貴的寶物。生於物質和財富匱乏的年代,成年後的他們卻又剛好正好趕上了中國的經濟在突飛猛進的改革開放年代,導致大量的人從農村湧向城市去追求財富和他們缺失的物質,以彌補他們的內心的缺陷。

  • 而經過20年的發展,中國的大城市的財富和物質都已經達到了世界的發達水平,似乎有一種新的遺憾和缺陷瀰漫在我們的周圍。
  • 工作在大城市雖然能滿足我們對財富和物質需求,卻滿足不了我們對親情,友情和愛情的心理需求。如今人到中年的他們感覺迷失在這種尷尬的境地之中,回不去的家鄉和放不下的物質和財富。我們希望有發達國家一樣的福利,而國家又還沒有這樣的能力滿足像中國這麼龐大的人口數量的福利,我常常看到了希望又感覺到缺少了些什麼。所以我們的期待和現實的落差使我們剛到了迷茫。
  • 正如曹操所說的“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人生短暫如朝露,是為了什麼呢?
  • 而我們又更希望像李白似的“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深圳一臭鞋匠


哥哥呀,80後的這些大哥哥,大姐姐都三十多了吧。小編覺得,人生過了三十多年,都沒有一個簡單的生活目標或者事業目標的話,那我真的覺得這三十多年白混了。真的是混的房倒屋塌,啥也不是。小半輩子都過去了,還說迷茫呢?我覺得現在95後的最迷茫,壓力也大。首先比自己大的哥哥姐姐們都有了一定的經濟基礎,有了一定的工作,比自己小的,還在上學有父母撐著。95後要面臨找工作,成家立業很多問題。所以說80後的,千萬別說自己還在迷茫了,人家聽到會笑掉大牙的。


默YING


很高興回答你這個問題。

80後壓力大、迷茫,我是深有感觸的。

我和老公都是80後,屬於裸婚的,結婚的時候沒房沒車沒錢,有了小孩之後生活更是雪上加霜,我辭職在家帶娃,老公一個人賺錢一家人花,日子真是捉襟見肘。

上有老下有小,還得努力攢錢買房子,為了讓家人生活的更好,老公不得不拼命加班掙錢,早出晚歸,我看在眼裡急在心裡。

拿這兩個月來說吧,疫情影響閒著沒有收入,一家人坐吃山空,心裡怎能不著急呀,壓力山大。

80後的我們有時候很想歇歇,可回頭看看,一家老小等著我們養呢,不努力加油幹,怎麼給他們好的生活,這也許就是我們活著的意義吧。

不管怎麼樣,咱不能被現實打垮,努力拼搏了日子會好起來的,加油吧80後的兄弟姐妹們!


王小妞日常vlog


我是一名已經結婚生子的95後,夫妻兩個在四線城市做小生意,去年買了一套100多萬的房子,每個月還著4000元的月供,加上今年疫情的原因,生意很難做,家裡還有孩子要養,壓力山大,只想著賺錢!賺錢!日子過得很艱難,自己平時連煙都捨不得抽,所以我現在能體會80後的壓力



範三金


壓力,不同的年齡有不同的壓力,從小的說,這個年代學生的壓力大不大?從老的說,70後,60後壓力大不大?人人都不容易,80後最大的才40歲,正是工作的黃金時期,精力充沛,都是單位的中堅力量,儘管身邊的90後越來越多,近期還不會在工作上造成大的威脅。但是孩子一天一天大了,有的還有二胎和房貸,孩子的教育和日漸增加的生活開支確實也會有不小的壓力,80後的父母年紀大多也就60多歲,身體尚可,還不需要操多大的心,有的還能幫忙帶孩子,能夠減輕不少負擔,這就是80後當下面臨的情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