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这篇,以后不要一看到影视剧中的上置弹匣就叫“捷克式”了

旷日持久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各色武器层出不穷,从堑壕战到散兵线冲锋的变化,让轻机枪的战略地位大大提升,那作为作为中国人,二战中最熟悉的轻机枪莫过于

ZB-26捷克式轻机枪,甚至现在大多数影视剧都把上置弹匣的轻机枪叫做“捷克式”,容易让观众产生历时13年的抗战,中国战场上只有“捷克式”和“歪把子”两种轻机枪的的误解。

看完这篇,以后不要一看到影视剧中的上置弹匣就叫“捷克式”了

乍一看,大概率分不清,看完后,绝对如数家珍

其实上置弹匣的轻机枪出现在中国战场的不光有捷克式,还有好几款。说实话的确很容易将这些机枪认错,那今天咱们就简单来扯一扯那些上置弹匣的轻机枪。

1、ZB-26轻机枪

它是捷克斯洛伐克布尔诺国营兵工厂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研制的一种轻机枪,这枪是咱们抗战的主力功勋机枪,我们的前辈先烈亲切的叫它“捷克式”,工作原理为活塞长行程导气式,采用枪机偏转式闭锁方式,即靠枪机尾端上抬卡入机匣顶部的闭锁卡槽实现闭锁。可选择单发或连发射击,发射的是7.92*57mm毛瑟弹,子弹通用是流行的一个重要原因,另外,枪管可更换,有效射程1000米,性能可靠,零件可国产等原因,让它在中国战场成为中流砥柱。

看完这篇,以后不要一看到影视剧中的上置弹匣就叫“捷克式”了

ZB26全貌

兵工厂数据显示一共运送给中国30249挺,在中国的仿造和购买数估计超过10万挺,抗日战争中,中国的兵工厂大约生产了39744挺,仅重庆的21兵工厂抗战期间就生产了1万多挺。

ZB-26使用的是20/30发的梯形弹匣供弹,这个弹匣处于上方,目的主要是为了降低卧姿射击的高度,并且便于副射手协助换弹匣。在弹匣的更换上非常方便,远比苏联人的DP28那个和反坦克地雷很像的大弹盘要方便的多。

看完这篇,以后不要一看到影视剧中的上置弹匣就叫“捷克式”了

DP28就是吃鸡游戏中的“大盘鸡”机枪

ZB-26的弹匣井上,有一个弹匣井盖,非使用时,是可以通过滑动方式关闭上弹匣井盖,从而降低故障几率。拆卸弹匣的时候直接捏一下弹匣释放钮就可以了。

看完这篇,以后不要一看到影视剧中的上置弹匣就叫“捷克式”了

越简单越可靠

ZB-26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其枪管子可以快速拆卸,在枪管过热的时候,随时可以拆下来,更换枪管,这个思维在当时属于是非常先进的,比当时一众轻机枪都要好。并且专门设计了一个提把,拎着枪转移,射击都是可以的,不过正确姿势方面

参照下图,电影里那些抱着机枪哒哒哒开火的场景都是骗人的,那样打手早就被烫熟了,事实上是要把提把横过来握着进行射击,或者是握着机枪支架也可以

看完这篇,以后不要一看到影视剧中的上置弹匣就叫“捷克式”了

正确姿势:把提把横过来握着进行射击,不至于烫手

当然,任何一款枪械都有缺陷,而ZB-26的顶置弹匣导致了不方便瞄准,该机枪的准星和照门都是整体向左进行了偏移。这样的设计阻碍了一定的视线,影响了射手的可视范围。其弹匣旁边的那个圆形转轮就是照门调节器,调节照门上的距离用的。

看完这篇,以后不要一看到影视剧中的上置弹匣就叫“捷克式”了

影视剧中经常有弧形弹匣的捷克式机枪,这个其实也是存在的,只不过时间上穿越了,这个类型的轻机枪是在建国之后才有的。当时,捷克式机枪使用的7.92*57mm毛瑟弹在国内停产,再想找子弹难度比较大,但枪又非常不错。已经换装了五六式冲锋枪,7.63*39mm子弹到处都是,于是就直接就给捷克式机枪改了膛,让其能使用五六冲的弹匣。

看完这篇,以后不要一看到影视剧中的上置弹匣就叫“捷克式”了

插着五六冲弹匣的捷克式机枪

2、九六式轻机枪和九九式轻机枪

日军在中国战场上其实也使用过上置弹匣的机枪分别是发射6.5*50SRmm弹的九六式轻机枪的和发射7.7*58mm弹的九九式轻机枪。

最开始日军使用的是大正十一式轻机枪,也就是我们熟知的“歪把子”。该使用的是

哈奇开斯的那一套原理,供弹具是最大的槽点,设计时为了持续火力设计了弹斗供弹一个弹斗里面塞六个6.5*50mm步枪弹的弹夹(捷克式的一个缺点:换弹时有火力间隔,毕竟才20发的容量)可惜事与愿违,事实上经常故障,导致火力暂停,并且设计还要非常小心,子弹要提前用油润滑。

看完这篇,以后不要一看到影视剧中的上置弹匣就叫“捷克式”了

为了弹斗供弹,牺牲了很多,导致造型怪异的“歪把子”

另外,工艺、钢材的限制,导致枪管根本承受不住6.5*50mm子弹的膛压,容易抽短壳甚至炸膛,后续给子弹进行了减装(减去一部分发射药),该枪才勉强可以使用,但机枪和步枪子弹就不能通用了,减装也导致了歪把子机枪的射程,杀伤力等的下降。

综合糟糕的战场表现,日本人早就琢磨要开发新的机枪,去换掉歪把子。参照缴获的ZB-26轻机枪的外形,又设计了一个九六式和九九式轻机枪。这两款机枪,只不过是外形相似,其实结构上是完全不同的,虽然两个都是导气式原理,但捷克式用的是枪机偏移式闭锁,九六式则是卡铁起落闭锁。九六式轻机枪的那则还是歪把子的哈奇开斯那套,只不过就是换了个外形罢了。

看完这篇,以后不要一看到影视剧中的上置弹匣就叫“捷克式”了

九六式轻机枪

日本在1939年换装了7.7*58mm有坂弹,换装九九式步枪,随着九九式步枪配套的就是九九式轻机枪。这挺九九式轻机枪,外形和九六式很相似,至此子弹通用才得以实现。另外,九九式的弹匣弧度也远没有九六式轻机枪那么大了。

看完这篇,以后不要一看到影视剧中的上置弹匣就叫“捷克式”了

九九式轻机枪

另外,外形方面的小改动还有,九九式可以加装一个喇叭形状的消焰器;枪管固定栓也是有所变化,九六式的枪管固定栓是类似一个扳手旋转的,而九九式换成了旋转式的。

看完这篇,以后不要一看到影视剧中的上置弹匣就叫“捷克式”了

枪管固定栓变化——左图:扳手旋转式,右图:旋钮式

此外,九六式和九九式,在弹匣井上加了弹匣井盖,只不过弹匣井盖是折叠的(捷克式的是滑动式的)。另外日本人也在九六式和九九式的抛壳口加了一个防尘盖(估计是被歪把子坑惨了,开放式的弹斗非常容易进灰导致卡壳)。

看完这篇,以后不要一看到影视剧中的上置弹匣就叫“捷克式”了

PS:歪把子轻机枪的供弹口上方有一个注油器,目的是在子弹进入的时候能够润一下油(防止抽壳时出现故障)。九六式和九九式实际上是不需要润油的,但是研发时还是顽固的在弹匣里放了油垫。

结以下:九六式和九九式和捷克式相似的地方还有就是枪管上都带有散热槽,增加表面积增加散热能力,都带有一个提把,只不过捷克式的

提把是向后的,九六式和九九式的提把向前;三挺机枪的枪管下方,都是有个导气箍,可以调节进气量,这个主要是根据环境问题去调节;这三把枪的准星照门都是向左偏移的,都带有一个转轮式的照门调节器。而在瞄准上,九六式和九九式都可以加一个2.5倍的光学瞄准镜,这点捷克式是没有的。

看完这篇,以后不要一看到影视剧中的上置弹匣就叫“捷克式”了

配套的2.5倍的光学瞄准镜

3、英国的布伦式机枪

1930年,英军寻求老式的路易士机枪的替代品,几轮选型过后,英国人盯上了捷克斯洛伐克的ZB-26轻机枪。但是英国人要求ZB公司对轻机枪进行改进。最终,改进出了ZGB33轻机枪,又改了口径,改成了英国人用的.303子弹。其弹匣,也从原本的直排弹匣改成了弧形弹匣。这挺机枪,最后命名为了布伦机枪。

看完这篇,以后不要一看到影视剧中的上置弹匣就叫“捷克式”了

布伦MkI

布伦轻机枪和ZB-26的自动原理和闭锁方式其实是一样的,完全属于一家子。外形上,布伦轻机枪没有了ZB-26的那些散热槽,布伦轻机枪的导气箍也比ZB-26的更靠后一些。而照门和准星上,也是比较类似的。ZB26和布伦MkI的照门调节器都是同样的蜗式调节器,而布伦轻机枪的照门比ZB-26的更加靠后一些,并且使用的是觇孔的照门。等到了MkII和MkIII的时候,布伦机枪的标尺换成了立框式的了,上面的刻度也达到了2000码。通过一个挤压按钮去上下调节标尺上的射程。

看完这篇,以后不要一看到影视剧中的上置弹匣就叫“捷克式”了

MkIII的立框式标尺,通过挤压按钮调节

英国人的布伦机枪曾经有一部分通过租借法案提供给了我国,但是其使用的.303子弹在我国很少,后续的子弹供应只能从英国人那里来。而加拿大则在后来专门设计了一个可以发射7.92*57mm毛瑟弹的布伦机枪,使用的也是20发的弹匣。这部分枪支,主要是提供给了远征军。(在电影《金陵十三钗》当中,教导队机枪手使用的正是此款,很遗憾,这个是穿帮)

看完这篇,以后不要一看到影视剧中的上置弹匣就叫“捷克式”了

最后,说了这么多,捷克式、布伦式、九六式、九九式这几挺轻机枪的确挺容易弄混,在这里简单总结一下,教大家点小办法去区分这四挺轻机枪,毕竟都是名枪,出现频次也高,认对了还可以吹吹牛。

1、看提把,提把向后的是捷克式和布伦式,而九六式和九九式的提把向前

2、看枪管,捷克式的枪管有散热槽,布伦机枪并没有。

3、看弹匣,使用.303子弹的布伦式的弹匣弧度大,使用7.92mm毛瑟弹的捷克式是梯形的。

最后,再来看一下如何区分九六式和九九式。最主要的特征就是,九六式使用的6.5*50mmSR子弹导致弹匣弧度大,而九九式的

弹匣弧度比较小。九六式没有枪口的喇叭形状消焰器,而九九式则有。

看完这篇,以后不要一看到影视剧中的上置弹匣就叫“捷克式”了

看到这里,相信大家以后再看到抗战影视剧中的上置弹匣的轻机枪就可以有的放矢了,更多二战期间的枪械武器小知识,可以关注,定期更新,也可以看看之前的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