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波兰前总统卡钦斯基专机坠毁幕后真相


揭秘波兰前总统卡钦斯基专机坠毁幕后真相

2010年4月10日,波兰总统专机坠毁,莱赫·卡钦斯基总统等88位政要和社会精英人士、以及8名机组人员全部遇难,被称为“二战后波兰最大的悲剧”。

卡钦斯基的女婿为何宣称这是一起暗杀阴谋?真的有人在飞机的电脑操作系统中植入病毒吗?

飞行数据显示一切正常,专机却为何一头扎入浓雾弥漫的卡廷森林?

专机坠毁前,是否真的有神秘人物进入了驾驶室?

事发一年之后,罹难总统莱赫·卡钦斯基的孪生兄长雅罗拉瓦夫·卡钦斯基为何拒绝参加官方悼念仪式?

莫斯科时间2010年4月10日10点50分,俄罗斯西部斯摩棱斯克机场附近的森林中突然传来数声巨响,随后是冲天的火光,时任波兰总统莱赫·卡钦斯基的专机不幸坠毁,机上96人全部遇难。时隔一年,波兰和俄罗斯刚刚举行完了这场悲剧的纪念活动。但关于这次空难的很多谜团,依然存在。

  2010年4月10日上午,俄罗斯斯摩棱斯克“北方”军用机场附近大雾弥漫。当地居民列夫正准备出趟远门,雾很大,走在路上,列夫已经看不清远处的风景。突然,他看到远处天上有一架飞机摇摇晃晃地斜着栽了下来。尽管这里离机场已经不远,列夫还是感觉不对劲。因为雾虽然很大,但他还是能判断出这架飞机不是要降落在跑道上,而是快速冲向跑道旁边的树林。还没等他回过神来,飞机已经与大树发生了剧烈的刮蹭,隐约中,列夫看到巨大的树冠瞬间就被切了下来,几乎同时,一个东西也从机身上落了下来,后来证明,那是飞机折断的一个机翼。机翼虽然掉了一个,但飞机没有丝毫减速,继续向前猛冲,扎向地面,随即,远处丛林中冒出了火光和黑烟。列夫知道,出大事了。

  不过,列夫怎么也没有想到,他认为出大事的这架图-154飞机,居然是时任波兰总统莱赫•卡钦斯基的专机。飞机上不但坐着卡钦斯基夫妇,还有随他一起去俄罗斯参加“卡廷事件”纪念活动的波兰军方总参谋长弗朗齐歇克•加戈尔、中央银行行长斯瓦沃米尔•斯克日佩克、外交部副部长安杰伊•克雷默、波兰最后一位流亡总统卡丘罗夫斯基,和波兰空军、海军和陆军司令,国家安全局局长,议会副议长,文化部副部长,波兰奥委会主席等86位军政要员和社会精英人士,以及8名机组人员,机上共有96人。

波兰总统专机坠毁,这一重大事件震惊了全世界。俄罗斯特警、医护人员、紧急情况部人员紧急出动,赶赴现场。经过搜索,救援人员很快确认机上的96人全部遇难。随后,通过俄罗斯电视台播出的坠机现场画面,人们看到,飞机机身已经摔成几段,分散在斯摩棱斯克机场附近的树林内。引擎与机身已经分离,机翼竖起,仍然可以看出表面的红色和白色,也就是波兰国旗的颜色。现场散落着客机部件以及箱子、纸张等各种物品。地面有几处很深的大坑,表明客机曾经猛烈撞击地面。而被飞机撞到的第一棵白杨树,顶端已经消失,只剩下了笔直的树干。周围的十几棵紧挨在一起的白桦树的中段以上,也被齐刷刷地断掉。在尚未散尽的烟雾中,救援人员不断从现场抬出一具具遗体,随后立即用白布盖住,抬到一边。很快,救援人员就在空难现场辨认出了时任波兰总统莱赫•卡钦斯基的遗体,并经过了闻讯赶到的总统亲属的确认。

  空难发生后,波兰总理图斯克把此次飞机失事称为“现代社会从未有过的悲剧”和“战后波兰最悲剧性的事件”,波兰政坛高层瞬间出现了权力真空。


揭秘波兰前总统卡钦斯基专机坠毁幕后真相


空难是精心策划的暗杀阴谋?

悲剧发生后很快有消息说,失事的波兰总统专机上本该有89名代表团成员,但其中一人在最后时刻突然没有登机。在证实了这一消息后,有关方面马上展开了调查,很快确认,幸运躲过此劫的,是一位名叫索菲娅-克鲁申斯卡-古斯特的女性。

克鲁申斯卡-古斯特曾参与组建波兰青年运动,上世纪80年代曾在“团结工会”工作,担任过前总统瓦文萨的秘书;2006年开始在卡钦斯基总统办公厅工作,官至总统办公厅副主任。她原本应该随总统一起前往卡廷参加纪念活动,但4月10日早晨因突然感到身体非常不舒服而放弃登机,非常偶然地躲过一劫。调查人员在核实了医院方面和古斯特家人的证词后,很快解除了对她的怀疑,宣布古斯特临时放弃登机并没有其它内情,更谈不上阴谋。

  与此同时,一段在波兰总统座机坠毁后第一时间拍摄的录像,在俄罗斯各大视频网站被广泛流传,因为其中有多声枪响,引起各方关注。在录像中,除了可以听到拍摄者急速跑到飞机残骸附近后的急促喘息声、附近一列火车开过和拍摄者的几句俄文脏话之外,还可以清晰地听到四声枪响,以及在听到远处开来的消防车警笛后,有人大声呼叫大家赶快离开的声音。

不过有俄罗斯媒体引述刑侦专家的分析说:这段录像提供的信息并不能证明有恐怖袭击事件导致了波兰总统座机坠毁,而枪响则是因为总统保镖随身携带武器的子弹在大火中爆炸引起的,而坠机地区附近有居民经常通过的小路,有目击者听到救护及消防车警笛跑离现场,是为了避免警方和安全部门对目击者的反复问讯程序。

卡钦斯基唯一的女婿马辛接受波兰一家电视台的采访时称,空难是一些人试图暗杀卡钦斯基的一个阴谋,但不知道是不愿意还是根本没有,马辛并没有进一步展示自己的证据,这也导致很多波兰人都认为马辛的说法站不住脚,更多的人,还是认为这是一起人为失误造成的悲剧。

一些刑侦专家从专业角度也支持人为失误造成坠机的说法,他们说,这架飞机在没有预警的情况下突然撞到树梢,从空难类型上说,属于可控飞行撞地。根据这一点,就基本可以排除蓄意破坏的可能。因为如果有人蓄意要搞掉这架飞机,却故意制造了可控飞行撞地,这样的做法难度极高,很难实施,而且效果也会非常差,袭击者通常情况下不会选择这样的方式。

但还是有人不断提出阴谋论的其它可能。有人认为,如果让这架飞机坠毁而不留下任何证据甚至是痕迹,毫无疑问用导弹、定时炸弹都是行不通的。因为总统的专机安保肯定异常严密,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在飞机的软件、也就是操作系统上做手脚!以修飞机的名义,在飞机操作系统及芯片上植入实现编制好的病毒!然后在需要的时候,通过卫星神不知鬼不觉地监控飞机,在其降落的时候突然关闭发动机并让其无法重启,导致飞机提前着陆,撞地坠毁。这样就算你找到黑匣子,得出的结论也只能是由于大雾天气能见度低飞行员操纵不当,发动机提前关闭,重启失败。


专机为什么坚持冒险降落?

空难发生后,俄罗斯和波兰两国政府高度重视。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下令成立由总理普京负责的事故调查委员会,他还在空难发生当天发表电视讲话,宣布4月12日为全国哀悼日,这也是俄罗斯历史上首次为其它国家的重大灾难设立国家哀悼日。普京则在事发当日抵达失事现场,了解情况,组织调查。

  《波兰日报》认为,总统等人的遇难,是“波兰社会的一场空前灾难”,会令波兰政坛短期内难以恢复元气。波兰前总统瓦文萨则说:“这些波兰精英的去世是整个波兰的不幸,其影响将是长期的。”总理图斯克原本计划于4月12日赴美国参加核安全峰会,随后访问加拿大。总统遇难的消息传回波兰后,他当即决定取消外访计划,以确保政府在危急时刻正常运转。图斯克承认,对于他个人来说,这也是一个巨大的悲剧;作为政府首脑,他必须有所行动,保证事故调查工作的进行和对死难者家属的照顾。11日,普京和图斯克一起在专机失事地点为遇难人员献上鲜花。图斯克手持鲜花,单膝下跪。献完花后,两国政府首脑默默地拥抱。

然后,在距离事发地点百米远的指挥中心,普京和图斯克一起仔细查看了飞机坠毁地点,之后,普京向图斯克讲述了飞机失事后12小时内的事态进展情况。普京在接受波兰媒体采访时说:“这是一场可怕的悲剧,共有96人遇难。这首先是波兰人民的悲剧,但这同时也是我们的悲剧,我们同你们一样悲痛。”他代表俄罗斯政府向波兰人民表示诚挚慰问,并表示俄方将尽一切努力,向遇难人员家属提供帮助。

2010年4月12日,普京在内阁会议上发誓,保证空难事故调查“客观公正地进行”。当天是俄罗斯宇航节,总统梅德韦杰夫宣布取消一切庆祝活动,俄罗斯全境降半旗,电视台和广播电台停播一切娱乐节目。据报道,俄是惟一为卡廷空难设立国家哀悼日的国家,当天,梅德韦杰夫到波兰驻俄使馆献花,100多名赴俄罗斯辨认遇难者遗体的家属也飞抵莫斯科。

  经过仔细搜索,救援人员很快找到了失事飞机的“黑匣子”,技术人员随即开始对“黑匣子”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寻找失事原因。经过梳理和汇总,俄罗斯方面的有关人员提出了三种可能导致失事的原因。

  第一种是俄罗斯空军第一副参谋长阿廖申中将的说法。他说,专机失事时,斯摩棱斯克“北方”军用机场处于正常工作状态,专机在距离机场1.5公里处加快了垂直下降速度,开始低于正常下降轨迹。机场飞行管理人员曾经提示飞机修正轨迹,并建议其最好到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或者俄罗斯首都莫斯科降落,但机组人员没有采纳机场方面的建议。

  第二种是来自俄事故调查政府委员会的分析。该委员会认为,失事的原因可能有3个:一是飞机在降落时碰上了树梢,导致驾驶员对飞机失去控制;二是机组人员操作失误;三是天气条件不佳,飞机失事时当地浓雾弥漫,能见度很低。

  第三种,也是最具体的一种,是俄联邦航空署负责人涅达季科的看法。他表示,出事飞机在距离跑道1200米左右降落时,首先触到一片树林,此时飞机已经贴近地面。此后,飞机在机腹受到下面树木刮蹭的情况下滑行,坠毁起火。他同时表示,根据有关方面提供的信息,当时机场跑道上空的能见度不超过400米,而机场对能见度的最低要求是1000米。机场空管人员曾数次建议飞机驾驶员转飞其他机场,但被驾驶员拒绝。而驾驶员为什么拒绝,则成为了一个谜。

揭秘波兰前总统卡钦斯基专机坠毁幕后真相

专机坠毁前,是谁进入了驾驶舱?

据俄罗斯《独立报》报道,俄方技术人员在调查过程中发现,波兰总统专机在坠毁之前,驾驶舱的门曾经被打开,而且,至少有两名非机组人员进入到了驾驶舱内。其中一人的声音记录经过鉴定,确定是波兰空军司令安德烈•布拉斯克,而第二个人,则一直难以确定身份,据非官方说法是波兰外交礼仪司司长马里乌什•柯赞。俄罗斯方面认为,他们很可能与此次坠机事故有关。因此,确定是谁进入了驾驶室、进入驾驶室的人又说了什么、做了什么,就成立事故调查组的工作重点。而在调查过程中,俄罗斯和波兰两国的技术人员进行了比较密切的合作。

总体来说,俄罗斯和波兰这两个近百年来摩擦不断的国家,在对待空难的问题上罕见地保持了理性,英国《每日电讯报》甚至写道,灾难使两国“走到了一起”。事件发生后,波兰媒体对此事的报道比较冷静,很少看到对俄罗斯的猜疑,大家都在静待事故调查结果。

不过,毕竟总统专机坠毁事件既敏感又复杂,在合作调查的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不同的观点和声音。一些西方观察家就认为,俄罗斯与波兰之间的平静是因为“现在不是吵架的时候”,一些敏感的调查随时可能被媒体添油加醋。俄政治评论家卢雅诺夫说,“卡钦斯基虽不是俄罗斯的朋友,但俄罗斯还是给了他极大的尊重。空难会加深波兰人概念中‘事情一和俄罗斯沾边就是坏事’的看法。即使证实是飞行员错误导致了坠机,也一定会有人说是克格勃杀了卡钦斯基”。《全球政治中的俄罗斯》杂志主编卢基扬诺夫说,俄只有对坠机事件进行绝对公开的调查,才能阻止这些含沙射影的指责。

波兰总检察长帕鲁尔斯基在事发三天后对外宣布说,波兰军事检察官办公室已经展开了一项独立调查,不过,他没有说明波兰军方展开独立调查的原因。波兰专家在分析相关资料后认为,飞机坠毁是因为“机组人员做决定时受到了俄方调度员的影响”,但“调度员并没有及时告知飞机已偏离了航线”。

俄罗斯交通部长伊戈尔•列维京随后为该国空中交通管制人员辩护,称他们不应为此负责。他指出,斯摩棱斯克机场是一个军用机场而非国际机场,因此在空中交通管制人员向机组人员确认跑道安全后,飞机是否降落的最终决定是由飞行员作出的,机场的空中交通管制人员不能阻止飞机降落。

俄罗斯副总理伊万诺夫说,波兰总统卡钦斯基专机的飞行数据证明,飞行员当时确实收到了俄罗斯机场塔台有关天气条件恶劣的警告,但飞行员没有听从机场改变着陆地点的建议,这一说法得到了多数西方媒体的接受。德国《图片报》的一篇文章说,失事飞机录音中有两个声音:一个是俄罗斯塔台人员喊出的不能着陆的警告,另一个是飞行员一次又一次尝试降落的声音。俄罗斯一名航空管制官员称,当时机场一带有浓雾,“这么大的雾是不应该降落的”,机场塔台已建议专机转飞到莫斯科或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降落,但专机却坚持在摩棱斯克降落。还有目击者称,专机在低能见度中盘旋了很多圈,三次尝试降落都没有成功,就在第四次降落时发生了意外,导致机毁人亡。

接下来的问题是,专机为何执意要这么做?

专机驾驶员不懂俄语导致失事?

卡钦斯基专机机长阿尔卡季乌什-普罗塔修克是一位经验丰富的一级飞行员,今年36岁,飞行时间超过3500小时,曾经多次为总统和其他政府要员驾驶专机,按照常规是不应该出现这样的致命失误的。因此,有调查人员认为,普罗塔修克俄语水平不足,没能真正理解塔台方面的警告。

  最早披露出这种观点的是俄罗斯《晨报》,这家报纸在事发两天后的文章中猜测,“卡钦斯基的飞行员很可能不精通俄语”。斯摩棱斯克“北方”军用机场飞行中心主任普柳斯宁也说,波兰总统专机不但没有听从机场转往其他机场着陆的建议,也没有向地面汇报飞机着陆参数,他推测这与波兰飞行员俄语水平低有关,普柳斯宁说:“对他们来说,一些俄语数字是非常难懂的”。

但波兰方面在看到俄罗斯方面的报道后,马上提出了不同的看法。阿尔卡季乌什•普罗塔修克的同事们指出,作为总统专机的驾驶员,普罗塔修克精通俄语,同时他也很了解试图降落的斯摩棱斯克“北方”机场。

另一名图-154客机飞行员巴尔托什•斯特罗因斯基,则直接否认了俄罗斯方面宣称普罗塔修克俄语水平不够的说法。斯特罗因斯基说,他与普罗塔修克在事发前3天还曾经驾机抵达过斯摩棱斯克,当时机上乘坐着波兰总理图斯克,斯特罗因斯基强调:“普罗塔修克俄语说得很流利。无论用波兰语、俄语还是英语进行联络,他都可以做到完美。”另外,波兰方面还认为,一般民航飞行中都不可能发生机组不懂目的地语言而无法与塔台管制员沟通的情况,更不用说一个国家总统的专机了。该专机一共配备8名机组人员,而且不是临时任务,不可能配备不懂俄语的机组人员执飞该次任务。而且,此次坠机的是俄罗斯制造的图-154型飞机,如果飞行员连与空管交流的俄语水平都达不到,又怎么能够驾驶俄罗斯生产的客机呢?因此,波兰方面坚信,因为飞行员的俄语水平低,在理解俄语指令时产生严重错误导致失事的假设,根本不成立。

究竟是谁坚持强行降落?

  据英国《泰晤士报》报道,2008年8月格俄冲突刚爆发时,卡钦斯基曾乘专机飞往格鲁吉亚首都第比利斯,以显示对格鲁吉亚的支持,但在降落时遇到危险。卡钦斯基要求飞行员降落,但飞行员拒绝执行并最终降落在邻近的阿塞拜疆。卡钦斯基随后坐了好几个小时的汽车才赶到第比利斯。据说卡钦斯基当时曾表示回国后要惩罚那位飞行员,他说:“如果一个人决定做飞行员,他就不能感到恐惧。”但那位飞行员回国后最终并未受到惩罚,反而被授予了一枚勋章。

  波兰前总统列赫•瓦文萨表示:“飞机上一定有人做出了坚持降落的决定,但我认为这个决定不是飞行员擅自做出的,这绝不可能。我也曾多次乘坐总统专机出行,一旦遇到异常情况,机组人员一定会首先去请求领导人的指示,然后再根据领导人的指示做出最终的决定。当然,有些时候机组人员的最后决定与领导人的意愿并不一致。”

  而波兰空军新闻发言人马丁•罗古斯表示,有关专机飞行的任何决定都是由飞行员做出的,卡钦斯基总统不会无视飞行员的意见,不顾恶劣的气象条件,做出在斯摩棱斯克强行着陆的决定。

但俄罗斯一位不愿透露姓名、曾参与过50次飞行事故调查的专家却指出,“卡廷空难的驾驶员是被迫实施降落的,他不得不屈服在专机上的波兰总统或波兰空军司令的压力,很可能是有人进入驾驶舱命令驾驶员必须在斯摩棱斯克机场降落。”

  在伦敦出版的《伊拉夫报》也报道说,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几位负责人说,波兰总统卡钦斯基向来习惯对专机驾驶员施加压力去冒险,文章随后同样提到了2008年飞赴第比利斯时总统要求专机强行降落、但驾驶员抗命的往事。

揭秘波兰前总统卡钦斯基专机坠毁幕后真相

20年的“老爷机”为何不更换?

  据俄罗斯媒体报道,失事专机1990年6月29日投入使用,20年间曾为多位波兰总统服务过。尽管专机2009年刚进行过大修,还配置了最先进的导航系统,但这架飞机近几年多次出现的故障还是让人对它的安全性有所怀疑。

据报道,2004年,波兰时任总理贝尔卡乘坐这架飞机参加在越南河内举行的欧亚峰会时,飞机发生燃油故障,被迫降落于其他国家。2008年12月,卡钦斯基在访问蒙古的行程中,专机机身受损,卡钦斯基被迫提前赶往自己出访的下一站日本。那次事件之后,波兰总理图斯克曾表示,有必要为总统购买一架新的超级安全的专机,但这一决定因为资金原因并未落实。再加上这架飞机的办公和休息条件都非常舒适,卡钦斯基把换专机的事情一拖再拖。

图-154“不安全”的名声早已为人所知,它是一种三引擎中程客机,由苏联图波列夫设计局研发,载客量为167人至180人。自1968年面世以来,该机型飞机在全球已经发生了66起空难,失事率达3%。目前,世界上还有大约250架图-154在服役,但俄罗斯航空公司最近刚刚强行退役了所有的图-154客机。

不过这次空难似乎与专机的性能和状态关系不大,因为飞行数据已经证明,在飞行过程中,飞机的机械状态一切正常。波兰外交部长西科尔斯基今年2月21日在一个直播节目中称,2010年4月10日总统坠机事故是飞行员的失误造成的,与飞机本身没有关系。他说,“波兰飞行员显然出现了失误,他们不应当在有雾的条件下着陆,我们对此不否认。”

  波兰驻国家间航空委员会专家埃德蒙·克利赫则强调,斯摩棱斯克空难的主要原因来自波兰,俄方没有过失。以色列《国土报》曾向波兰驻以色列大使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很多波兰人的性格很骄傲,有没有可能飞行员拒绝听从塔台建议也出于波兰式的骄傲?大使给出了否定的答案,表示飞行员是为了不拖延纪念活动才执意降落。由波兰和俄罗斯两国调查人员共同对黑匣子进行的研究结果显示,驾驶员在坠毁前的5秒已经知道了飞机将会坠毁,最后几秒的录音非常“令人吃惊”,但对于最后5秒钟录音的具体内容,两国调查人员都没有对外透漏。

专机坠毁一年之后分歧仍在

波兰与俄罗斯各界分别在今年10日和11日举行了不同形式的活动,纪念斯摩棱斯克空难一周年,但双方关于空难责任认定的分歧仍然非常严重,今年1月12日,俄罗斯国家间航空委员会公布了对坠机事件的最终调查报告。报告认定专机失事是因为机组人员受波兰高官施压强行降落所致,把坠机责任归咎于波兰。波兰方面对于这样的调查结果非常不满。莱赫·卡钦斯基的孪生兄长雅罗拉瓦夫·卡钦斯基和主要反对党“法律与正义党”领导人甚至抵制参加官方哀悼仪式。

两国还在空难发生地区共同设立了纪念碑。然而,对于碑文内容的拟定,两国却存在分歧。遇难者家属认为,碑文中应该用波兰语写明,卡钦斯基与随行人员是在赴俄罗斯参加“卡廷大屠杀”纪念活动时遇难。之前,俄罗斯特地运来一块巨石为立碑做准备。然而,在听说碑文要用波兰语书写而不附带俄语译文后,当地政府又将巨石运走。

斯摩棱斯克地方长官谢尔盖表示,他反对把空难描述成“卡廷”事件的延续,如果改用双语书写碑文,措辞必须客观,碑文里不应提及这些遇难者当天行程的目的等内容。后来经过多次协商纪念碑才得以建立,碑文内容为“以此纪念2010年4月10日斯摩棱斯克空难中去世的波兰前总统莱赫·卡钦斯基及其随行人员共96人”。

  

_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