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中國男籃國家隊不僅僅從CBA選材的請點贊,你怎麼看?

最準


作為中國水平最高的聯賽,註定了國家隊必然選材大部分來自CBA球員

你不到CBA選,難道在NBL和CUBA選?NBL的五年承包合同已經結束,CBA公司也邀請實力最強的四支球隊安徽文一、湖南勇勝、廣西威壯和陝西信達參加CBA的發展聯盟CBDL。這可以看作是CBA為未來的擴軍作準備,NBL是否還會繼續存在仍然是未知數。

CUBA的水平不用說,離CBA有相當距離。雖然姚明上任以來大力推行校園籃球,但有一個事實是教育事業並不歸他管,要鼓勵校園加大對籃球的投入也是非常難。籃球要投入,足球要不要?排球要不要?為什麼只投入籃球,你能找到一個理由一個個說服學校領導嗎?

海外聯賽借雞生蛋是一大出路

如果要找比CBA水平更高的培養人才基地,NCAA是首選,但國外的學費過於昂貴,俱樂部肯定是無力支持球員大批長期學習,只能短期交流。而NCAA雖然聽上去是NBA球星的搖籃高大上,但其實水平也是參差不齊,能打上NBA的也是鳳毛麟角。目前歸國球員的水平最高也只是張兆旭,成材率非常一般。目前張鎮麟和王泉澤看上去還不錯,只是未來的發展如何還要長期地觀望。

其實要提高球員的水平,先讓俱樂部有錢起來和大力支持青訓才是短期內可行的政策。不要異想天開認為校園籃球發展起來了男籃就會強大了,要知道校園籃球能成功的也就美國,歐洲許多實力強勁的國家都是走專業俱樂部路線。而美國成功的商業化顯然以中國目前的國力要趕上也要很長的路,一味地模仿不現實。

讓外教從小打好基礎才是根本

現階段比較可行的方法就是加大對青訓的投入,既然球員出去比較困難,基層教練水平也不高,那就請進來。讓更多的優秀外國教練到中國來,在中學或者俱樂部的三隊時就打好球員的基礎。

和CBA聯賽不少外教相比,青年聯賽基本都是本土教練,大部分都是球員退役後擔任。執教大多是依靠自己當球員時的經驗,缺乏系統的學習。在這方面廣東少帥曲紹斌是比較成功的例子,早在為尤納斯做助教時就告誡他,要學到先進的籃球經驗,就必須先學好英語,然後前往歐洲或美國學習。他接手廣東二隊時,球隊缺乏優秀苗子,他也因材施教,以整體來彌補個人能力的不足。在他手下培養了胡明軒、徐傑和杜潤旺等等球員,並在一隊裡站穩了腳跟。這些球員天賦未必出眾,但對戰術的理解要比飛行大隊時代重身體輕技術的球員要好。

而廣東和尤納斯的良好合作關係也收到了效果,他們藉著老尤的關係請來了立陶宛二隊的教練帕烏柳斯-朱奧迪斯作為三隊的主教練,並前往立陶宛進行為期一個月的訓練。

與此同時,廣東還率先進行了體教結合的嘗試,和廣東實驗中學展開了合作。讓帕烏柳斯和曲紹斌在學校長駐,利用課餘時間對球員進行訓練,並從中選取優秀的苗子進入梯隊。

好消息是下賽季起,青訓的投入將設最低線,姚明畢竟是專業人士,作出的決定也符合未來的方向。


籃球歸之路


從技術角度上講,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並不是因為不承認民間沒有高手,首先參加CBA扣籃大賽的矣進宏,還有曹方等等草根球員,都給球迷留下深刻印象。但是從選拔角度上講是不適合參加國家隊的。

首先,國家隊是一種功利性的選拔,是在一段時間內,以某種競賽為目標,為達成某種成績而發起的選拔,並不是公益性,比如為了某些球員培訓以增長球技,或者是以鍛鍊球員為目的進行一些比賽熱身。換句話說,國家隊就純是為了贏球,當然因一些商業或慈善為目的的比賽除外。

明確了這個目的之後,國家隊的選擇就顯而易見是為了選出各個位置上最好的球員,而選擇的方式,則是詳細與系統的數據與實戰觀察,並且這個數據是需要有一定基數的,不能只靠一兩場比賽而決定。這個數據的最佳來源,只能是目前最為官方的CBA聯賽,數據的準確性與基數都是最佳的。

而這個數據的作用,簡單得說,可以直觀瞭解球員的投籃熱區,這樣可以更有效的制定戰術,比如無球隊員相互掩護,以便讓持球隊員進去投籃最熱區,或者戰術安排無球隊員進入最佳投籃點,比如之前朱芳雨在右側底線的三分球位置。再者,可以瞭解球員的體能極限值,這個就更好理解,一個球員的體能可以支撐他在多長時間之內更好的發揮,比如有些球員體能只能支持打到30-35分鐘,則教練組則會更好的安排主力與替補的切換,至少也可以避免一些運動員的傷病。當然數據的作用也有很多,就不一一枚舉。

目前國內具備這種詳細與系統的數據統計的只有CBA聯賽,這也正是平民球員缺少的東西,而且這種數據記錄工作也是需要常年累月積累,有一定的場次基數。相反的,就算一個平民球員入選了國家隊,教練組也很難在短時間在找到適合他的位置和戰術安排,這是與競技比賽的目的相違背的。所以,在個人看來,平民球員入選CBA聯賽是有可能的,但是入選國家隊幾乎是沒有可能的。還望輕拍,謝謝。




米露西愛吃西米露


首先要說,這種想法是很好的,目的也是想讓國家隊選到更多更優秀的球員。題主想表達的意思呢,就是說也可以從其他方面選擇優秀球員作為補充,以更好地提高國家隊的實力。

當然,理論上說也確實是這樣,需要充分發掘更多的籃球高手補充完善國家隊陣容,提高國家隊的實力。但是實際情況又是怎樣的呢?

先來看看國內目前都有哪些比較有規模且正規的聯賽吧。最大的當屬CBA聯賽了,其次就是下屬的NBL聯賽,再有就是CUBA聯賽。目前全國性的算是正規的規模又比較大的無外乎就是這幾個聯賽了。也可能有些人在網上看些短視頻覺得有些籃球愛好者也是飛天遁地無所不能,或者是有人在一些業餘比賽裡呼風喚雨神鬼難擋,覺得這些人肯定比CBA裡的輪換球員強多了,為什麼不讓他們去打CBA,不讓他們進入國家隊。事實上業餘球員和職業球員相比,還是有很大差距的。

這個事情其實不難解釋,簡單做個對比就知道了。經常接觸基層籃球比賽的人應該會注意到,有時候到現場去看一場級別比較高的業餘比賽時,可能會發現場上有那麼一兩個球員比別的球員水平高得多,得分簡直如砍瓜切菜,信手拈來,防守時也是大帽遮天,搶斷又準又快,感覺他們牛的一批,但是你仔細一打聽,這種人多數是進過省級集訓隊或者短暫在一線隊打過球又退下來的,這都證明他們的水平在更高級別的競爭中達不到合格的要求,或者技術還湊合,但是身體條件不能滿足頂級比賽的強度要求。

再來說說CUBA聯賽吧。現在CBA每年都會組織CUBA裡的頂尖球員和其他適齡球員報名參加選秀。有心的人可以去查查這幾年參加選秀的CUBA球員的體測數據,大多數時候可以說是慘不忍睹。實際情況證明他們距離職業比賽的水平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只有極個別的幾名CUBA球員進入CBA後能留下來並且進入正常輪換陣容。

還有一個NBL聯賽也算能為CBA聯賽選拔一些球員,但是也是寥寥無幾。這個級別的聯賽更多的是外援和CBA退役球員的展示舞臺。

現實情況並非國家隊不想多方面選材,充實國家隊陣容,實在是成年級別的國家隊沒有合適的其它途徑可供選擇,只能從CBA選人。更明確一點說,目前國內籃球水平最高的就是CBA的這幫人。你可以說CBA球員水平差,也可以說中國的球員選拔機制不好,更可以說基層籃球訓練比賽開展的不好,甚至說校園籃球沒有很好地發展……但是,目前國內籃球水平最高的,確實就是CBA的這幫人!選材渠道是要拓寬,但是前提是要有材可選啊!

中國籃球的發展仍然任重而道遠,尤其是近幾年在國際賽場,進入了低谷期,還是紮紮實實的搞好青訓,推廣基層籃球聯賽的普及,先把底子紮好,發展方向找準,著眼未來吧!


想去看看世界的一二三


這話等於沒說,就好比我自己知道燒紅的鐵不能用手抓,結果你表情豐富的在重複一邊燒紅的鐵不能用手抓一樣,姚明和閆曉明比中國球迷懂球多了,不要試圖說自己的愛好挑戰人家的專業。

你不能和人家比,最多你就是買一張球票,也沒有接觸技戰術和其他的所以沒有什麼可說的,選秀報告、選秀制定,與塞爾維亞籃協籤合同,送周琦去nba,不懂是人家指定的麼?男籃選拔體系就不科普了,估計你也不知道,總之不專業不懂就別試圖教專業人士。

有時間買張票,或者送孩子去體校就行了,中國藍球不行是中國人不熱愛不關注,你懂不熱愛籃球,老是空口白牙的提建議好麼?我至少還是科普籃球運動,你們的話顯然更不專業,先學會看懂青訓結構,瞭解cba和中國籃球政策再說其他的,說白了不懂就別提建議,因為你不知道你說得人家也許都做的,你等於重複一遍廢話。


你不應該問問自己麼?你為什麼不清楚ncaa留學的大學生,不清楚青訓結構,不親楚cba具體規則,不瞭解cba最近的新聞,不瞭解太多了,不想回答這種問題,太膚淺了說白了瞭解的太少。


這個平臺球盲多


CBA作為中國最高水平的籃球聯賽,中國男籃國家隊從CBA選材是非常正確的決定。

CBA擁有的球員幾乎囊括了全國最高水平的籃球運動員,CBA的比賽水平和質量也是全國最好的,這些都是國內的低級別聯賽和大學生聯賽沒法比的,低級別聯賽和大學生聯賽如果有好球員,都是會被挖掘到CBA聯賽的(都能成為國手了,就不可能打不上CBA,在低級別聯賽效力了),只有到最高水平的聯賽打上比賽,才知道一個運動員水平的高低,單單在低級別聯賽或者大學生聯賽裡面虐菜是體現不出什麼實力的,國家隊又怎麼敢從CBA以外的國內聯賽挑選球員;國家隊是需要人才的地方,而不是培養人才的地方。

但如果中國有球員在NBA或者在歐洲的高水平聯賽裡面效力,那國家隊的選材,肯定就不會僅僅從CBA選材了,可惜的是現在中國籃球沒有這種球員。


看懂體育


肯定是以CBA球員為主體,兼顧各方面有能力、達到國家隊水平球員。前尤納斯國家隊教練把青年隊陳江華選入國家隊,非常成功。國內教練是不可能做到的事。


釣南灣


這種看法明顯是錯誤的!CBA是中國水平最高的聯賽,聚集了國內最優秀的一批籃球運動員。無論是CUBA,或者說國內其他聯賽,甚至是民間高手無論是身體素質,戰術素養還是球技都遠不如CBA的職業運動員!

換言之,如果有國手的能力,早就去打CBA了,作為一個運動員付出巨大的努力肯定希望在更大的舞臺展示自己!CBA球員毫無疑問是國內最強的一批球員!


木杉侃球


開一道門,那就是大功無限,哪怕只給一個名額,支持國家隊每期從非CBA現役選擇民間業餘選手一枚!也許高手就在民間呢?


最準


中國男籃國家隊在某種意義上可以看做國內最頂尖的運動員組成,是代表國家出戰是國家的門面。而CBA作為國內水平最高的賽事,男籃國家隊選材會從裡面去挑選。在之前報道稱:國家體育局某領導就提出過同樣的問題,但被否決了,為什麼呢?

男籃國家隊的重要

國家隊是代表整個國家的形象出戰,代表著國家籃球的水平。國家和人民非常的重視,容不得一點點閃失。就因為他的重要性,所以不敢輕易的改變已有的選拔制度。


籃球運動員的水平

雖然除開CBA以外,國內還有許多優秀的籃球運動員,但是運動員的水平參差不齊,很難勝任職業球賽。而CBA是國內公認的籃球頂尖賽事,裡面的球員經過職業培訓和比賽不斷的提高自己的能力,更符合國家隊選拔的標準。

需要更信任的球員

CBA裡面的球員都是人們熟悉的運動員,不管是運動能力還是特點。CBA作為一個平臺,讓更多的球員為人們所知和了解。而從其他方面去選拔會遇到很多問題,比如球員自身的能力,特點以及球員的性格之類的,很難短時間確定。



這個想法還是可以值得考慮的,但是需要建立並完善一定的制度。中國除了CBA外不缺乏優秀的籃球運動員,有職業的也有業務的。


體育人66


我是“指是說個球”,我真的只是說個球。您這個困惑,我來解憂!

發自內心的說:我十分支持題主說的中國男籃不僅僅從CBA選材的觀點,因為這意味著中國籃球真正的將視野放在了全國的籃球群體中,包括大學以及業餘聯賽的賽場,這對於中國籃球的發展是一種幫助和提升,也似乎意味著中國真的進入了“全民籃球”的時代,或許平民之中就有CBA賽場上沒有發現的籃球天才。不過這種方式想一想可以,但落到實際上是行不通的!

以全世界最強的美國男籃為例:

美國男籃夢之隊應該是最有代表性的一支球隊了,在起初他們參加奧運會的陣容就是大學生組建的陣容,因為美國籃球高手遍地都是,大學生球員幾乎就是半職業的頂級球員。但是後來大學生球員在世界賽場失去了競爭優勢,而後美國男籃才改為職業球員去征戰。這其實就說明了一個道理:職業球員和大學生球員,以及平民高手是有差距的,因為這是他們的職業。有一句話說的好“不要拿你的愛好,挑戰我的職業”,雖然中國男籃有些隊員看起來能力平平,但這他能靠這個走上中國男籃的國家隊,就意味著他確實有自己的過人之處!

而且強如美國隊的選材也都是從NBA聯盟進行選擇,沒有什麼野球場和大學賽場的高手,這就足以證明國家隊的選材要從專業和職業方面去考慮,業餘選手畢竟是業餘選手!

或許還在上大學的球迷會認為:俺們學校,遍地都是籃球高手,各種暴扣,各種犀利的突破過人……

其實在大學期間大家都有這種感覺,說學校別人多麼強已經是很客觀的了,有的人甚至會認為自己就是籃球天才。真的,因為我當時就這種感覺……(見笑啦)

其實這是一種錯覺,因為大家在大學期間就直觀的看到了大學校園的籃球罷了,或許在我們眼前他們能夠飛天遁地,但是到了真正的職業賽場,可就不是這麼回事兒了。圈子的級別不一樣,這種大學球員的真實水平在職業賽場就真的被顯的平平常常。就比如北京大學知名籃球明星王少傑,在大學期間也是一個響噹噹的風雲人物,籃球場的王子。但是到了職業賽場,23歲的他也只能說是一個輪換球員,還需要磨礪!

再比如同樣是大學“天才”的萬聖偉,在大學期間萬聖偉就是內線的“小奧尼爾”,幾乎是予取予求無所不能,而且他還有著很好的籃下技巧,手感還很細膩,這些特點看起來是那麼的完美無瑕!

可是當他來到職業賽場之後,自己的作用和能力就不那麼突出了,這兩個賽季萬聖偉確實有幾次高光的表現,但那目前也只是曇花一現,他現在還不是一個合格的職業球員,更不能說進入國家隊成為國家隊的人才了!

除了CBA聯賽、大學聯賽和野球場之外,還可能在哪選材呢?沒錯,留美的球員中去選擇。

其實這是一個不錯的方法,也是一個捷徑。什麼樣的平臺就會培養出什麼樣的人才,近幾年留美回國的年輕球員確實展示出了優秀的一面,他們的個人能力很強,而且在賽場上敢打敢拼敢做動作,這是他們的優勢。所以除了CBA賽場之外,美國的中國籃球學生群體也是一個很好的選材渠道。不過這種球員一般都比較的年輕,需要培養才能真正的來到國際賽場,培養好了則萬事大吉,培養不好則竹籃打水一場空!

綜合分析:最為穩妥的方式其實還是在CBA選材,CBA的水平雖然在國際上算不上上等,但是這畢竟是我們國內的最高籃球平臺。易建聯和王治郅都是從CBA走出來的,所以只要有能力就不怕沒機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