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停止向不合規網約車派單,“受傷”的是追不上規則的僥倖司機

滴滴停止向不合規網約車派單,“受傷”的是追不上規則的僥倖司機

滴滴:柳青 、 程維

滴滴作為國內最大的網約車出行平臺,其滴滴司機的註冊數量也已經超過數千萬。隨著平臺規模逐漸擴大,暴露出來的問題也越來越多,針對這些問題,滴滴這些年陸續推出了許多新的政策和規則,但是實際效果卻是非常有限。其中關於不合規網約車問題就是最典型的一個,而如何處理不合規網約車也是一直是讓滴滴頭疼的一件事。

滴滴停止向不合規網約車派單,“受傷”的是追不上規則的僥倖司機

對此,相關部門也多次約談滴滴等網約車平臺,要求作出整改。最新瞭解到的消息,滴滴已經開始在部分地區對不合規的網約車採取措施,對這些車輛的車主全面停止派單。滴滴出行發佈的通知顯示,3月23日起符合廣元市、德陽市網約車新政標準的車輛,都將進行派單限制,即完全不派單,而這對於尚未獲得網約車資質的車主來說,停止派單就意味著不能再繼續跑網約車了,直接斷了一份收入。

滴滴停止向不合規網約車派單,“受傷”的是追不上規則的僥倖司機

網約車合規化進程,“受傷”的是追不上規則的存在僥倖心理的司機

雖然說對不合規網約車的問題進行整改是有必要的,畢竟這是為了維護整個網約車市場的環境考慮。但是這一問題的產生,平臺也有不可推卸的責任。2018年9月12日交通運輸部就發文要求,2018年12月31日之前,清退所有無證不合規的私家車。滴滴發展到如今的規模,回看一下其實用的時間很短,平臺初期為了發展不斷吸納滴滴司機,喊出“工作自由、月收過萬”的宣傳口號,甚至拿出各種補貼來扶持新司機,那時也根本沒有繁雜的規則去約束,所以才導致後面越來越多問題的發生。而到後面因為這些問題已經影響到平臺運營,各地合規網約車司機怨聲四起,平臺才不得不開始進行整治,進而推出各種各樣的新規則。而不合規網約車就是滴滴發展過程中積累下的一個大問題。


滴滴停止向不合規網約車派單,“受傷”的是追不上規則的僥倖司機

網約車市場發展到今天出現兩種極端化的現象:第一種,是以滴滴為代表的私家車經營模式,第二種是隻有車輛網約車公司為代表的合規網約車經營模式。

人員合規的積極性不高:雖然駕駛員申請網約車駕駛員證,不是很困難,但是由於如滴滴一類的平臺企業,一直不是很積極的要求,實際駕駛員辦理合規手續,因此造成眾多的駕駛員一直對辦理手續不是很積極。從2019年年底,滴滴開始在APP端鼓勵司機進行網約車駕駛員資格證的考取,同時給與一定的鼓勵政策和獎勵。

車輛辦理網約車營運證是個難題:私家車如果轉為營運車輛,以後各種費用都將大幅增加。特別是在車輛折舊和車輛保險費用方面,都將各車主帶來巨大的負擔。就拿保險費用來說,轉為營運車輛以後保險費用將是私家車的三倍以上,這讓很多私家車車主無力承擔,所以營運車輛保險費用,如果不下調的話,私家車改為營運型車輛的積極性是不會很高。同時,私家車轉為營運車輛以後,使用年限8年強制退出,使用里程60萬公里強制報廢,這樣算下來一臺網約車最多經營五年左右,這與私家車的15年的營運週期相比大大大縮短了。很多因此改變營運車的使用年限,使用里程的規定也是急需改進的。

滴滴停止向不合規網約車派單,“受傷”的是追不上規則的僥倖司機

如今這些不合規網約車的車主就要成為新規則的“受傷者”,因為他們沒有追上和無視規則,或者說是存在僥倖心理,不願意花成本考取資格證,不願意變更車輛性質,跑一天是一天,沒想到涼涼了。對於不少滴滴司機來說,他們看待問題還停留在當初滴滴“無門檻”的時期,可是隨著發展這一切都變了。如今的網約車市場已經不是過去,無法適應規則就要被淘汰,雖然和平臺有關係,但是更多的還是發展的潮流。

我是菜鳥網約車,對此,大家有何看法呢?歡迎評論區留言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