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宮妃子脖子上的“白布條”,除了裝飾作用,必要時還方便皇上!

敲醒古老沉睡的夢,推開歷史沉重的大門,打開歷史的畫卷,回憶著觸目驚心,歷歷在目的畫面。那一幕幕的痛徹心扉,刻骨銘心,前段時間熱播的《如懿傳》、《延禧攻略》,看過劇的小夥伴都對宮裝有一定的瞭解,在這就有人奇怪,他們脖子上為什麼總會帶著個白布條。其實除了美觀之外,在必要的時候還為了方便皇上。古代女子思想比較封建,這個白布條就能為了不給脖子蓋上一點。

清宮妃子脖子上的“白布條”,除了裝飾作用,必要時還方便皇上!

清宮妃子脖子上的“白布條”,除了裝飾作用,必要時還方便皇上!

這塊白布條並非尋常的布條,它有一個十分好聽的名字,叫做龍華。在宮中,宮女以及妃子,都是需要戴上這龍華的。這樣的白布條叫做龍華,也是清朝最早的衣領,其實是作為一種裝飾物品搭配衣服時用的,清朝的貴族最開始都是滿族人,我們知道清朝剛開始時被稱作馬背上的天下。

清宮妃子脖子上的“白布條”,除了裝飾作用,必要時還方便皇上!

簡單的說也就是比較的豪放,所以說在最早的時候是沒有這個白條的,但是滿族的人進入內地後,就開始注重自己的形象,所以設計了一個裝飾品,就是這個白布來遮蓋自己的脖子。

清宮妃子脖子上的“白布條”,除了裝飾作用,必要時還方便皇上!

古時女性的地位卑微,講究的是三從四德,行為處事十分的保守,從這件叫做龍華的裝飾物就能夠看出來了。當然,這也是清宮妃子為了體現自己的地位尊崇,從而衍生出的一種裝飾物,在宮中,宮女佩戴的龍華是最為簡單的,上邊為純白色,沒有其他的裝飾物,而身份越高的人,龍華上邊的刺繡自然就更加的講究了,畢竟這是彰顯自己身份的玩意兒。

清宮妃子脖子上的“白布條”,除了裝飾作用,必要時還方便皇上!

這不是一個簡單的布條,這布條根據不同的品級來定,有的是花朵,有的是仙鶴,有的則是鳳凰。這種龍華在早期才有的,因為滿族是從馬上打天下的,他們如果穿著帶領的衣服會有些硌,所以一開始是沒有領子的,但是女子講究的就是一個婉約溫柔,所以就會專門配上這種龍華。

清宮妃子脖子上的“白布條”,除了裝飾作用,必要時還方便皇上!

但是到後期他們借鑑了漢人的衣服風格,會在衣服上做領子,就出現了帶領子的袍、褂以及坎肩,這樣一來就不需要龍華了。如果看過延禧攻略的話,就會發現那裡面的娘娘穿的也都沒有龍華,而是穿著雲領,這也是來源於漢服的。

清宮妃子脖子上的“白布條”,除了裝飾作用,必要時還方便皇上!

其實還有另一個目的,就是方便皇上,後宮每個人的品級都不一樣,皇帝想要區分開她們就很困難了,所以就想到了以這個白布條來區分,所以說就是方便了皇上。

清宮妃子脖子上的“白布條”,除了裝飾作用,必要時還方便皇上!

清朝妃子脖子上掛的叫朝珠。由於清朝皇帝篤信佛教,凡皇帝、后妃、文官五品及武官四品以上,另外侍衛和京官等,均可佩掛朝珠,並且可作為皇帝所賞賜的物品。古代等級制度森嚴,后妃等級不同,佩戴朝珠材質也不一樣。

清宮妃子脖子上的“白布條”,除了裝飾作用,必要時還方便皇上!

朝珠象徵著四季,一百零八顆珠代表一年十二個月,24節氣、72候,四個佛頭象徵春、夏、秋、冬四個季節,下垂於背後的佛頭、背雲,寓意“一元復始”,三串綠松石記捻表示一月中的上、中、下三個旬期,總和為30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