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夕何夕,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

我们中学时候课本里一定有这样一首必背古诗。而这首诗经由女神王菲独特嗓音的演唱,更是委婉动人。这首诗便是《水调歌头》。

今夕何夕,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


原文大致是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

今夕何夕,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


这首经典诗词是宋代大文学家苏轼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在密州(今山东省诸城市)时所作。这首词整体以月起兴,与其弟苏辙七年未见之情为基础,然后围绕中秋明月展开想象和思考,把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之情纳入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性追寻之中,反映了作者复杂而又矛盾的思想感情,又表现出作者热爱生活与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

今夕何夕,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


“ 我欲乘风归去 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 字面意思是 “ 我 ” 想要乘着风到天上去,但又担心在想象的仙宫中,我经受不住天上的寒冷 。其中蕴含着作者期望回到朝廷,但转而又想到在那京城,自己很可能无法经受朝廷的尔虞我诈与世态炎凉的矛盾心情。为作者后来发出 “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的感慨做铺垫,使作者的心情又趋于乐观及释怀这一切。

今夕何夕,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


月亮转动,照遍了华美的楼阁,夜深时,月光又低低地透进雕花的门窗里,照着心事重重不能安眠的人。月亮既圆,便不应有恨了,但为什么常常要趁着人们离别的时候团圆呢?人的遭遇,有悲哀、有欢乐、有离别、也有团聚;月亮呢,也会遇到阴、睛、圆、缺;这种情况,自古以来如此,难得十全十美。只愿我们都健康和常在,虽然远离千里,却能共同欣赏这美丽的月色。

以上图文材料均来自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