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籍女婿不愿集中隔离 居委会书记「妙招」大家怎么看?我想喷

最近一段时间疫情相关新闻真的是被从境外来到我国的一些人霸占了不少热点。比如澳洲籍跑步女,确诊之后吃退烧药从美国登机全家赶回来的黎某,留美回国不接受集中隔离硬闯小区的程某某父女,然后这位英国籍的女婿马上也要加入这个队伍。

英国籍女婿不愿集中隔离 居委会书记「妙招」大家怎么看?我想喷

英国籍女婿不愿集中隔离

一位辗转多个国家最后终于到达上海的英国籍女婿回到自家小区后,因为家中有才2个月大的婴儿,他的丈母娘和妻子都希望他能去集中隔离,以免影响才2个月大的孩子,只是这一家人没有就这个问题沟通好,英国籍女婿不愿意集中隔离。

英国籍女婿不愿集中隔离 居委会书记「妙招」大家怎么看?我想喷

英国籍女婿不愿意集中隔离怎么办呢??怎么办?付出自己的真心和耐心,暖心关怀呗。

三泉路517弄居委会党支部书记陈奉涛深知此人历经多国,存在一定风险,他第一时间联系了英国籍女婿的爱人陈小姐和他丈母娘。

英国籍女婿不愿集中隔离 居委会书记「妙招」大家怎么看?我想喷

最后想出了个两全其美的招,陈小姐带着母亲和女儿住到了亲属家,而外国女婿回到了自己熟悉的家中,难题迎刃而解。

英国籍女婿不愿集中隔离 居委会书记「妙招」大家怎么看?我想喷

为了解决这位英国籍女婿的问题,可把这街道办和居委会累得够呛,好几个工作人员从下午两点一直忙到晚上八点半,这才终于帮这位英国籍女婿把烦恼处理好,让他为社区工作人员能够做出这样的事情感到动容。

我不知道你们看完这篇谄媚的宣传稿是什么感受,反正我就觉得很酸,酸到想吐,想喷。

英国籍女婿不愿集中隔离 居委会书记「妙招」大家怎么看?我想喷

事情就怕对比着看

相对于这位英国籍女婿的遭遇,其他外省的人要进入上海,就没这么简单了。想进小区都难,别说进了小区再来一群人帮你想办法怎么处理不愿意集中隔离的烦恼。

英国籍女婿不愿集中隔离 居委会书记「妙招」大家怎么看?我想喷

湖北籍人员前往上海,经过十多个小时的长途跋涉后,在凌晨,这些“点对点”的包车均被拒在上海的大门外。

英国籍女婿不愿集中隔离 居委会书记「妙招」大家怎么看?我想喷

正常人在这样对比着看了之后都受不了英国籍女婿这样的新闻吧。从居委会干部到全家人都挺奇怪的,为什么有人愿意带着两个月的娃,转移到亲戚家,把自己家给老公隔离?为什么有人愿意让妻儿奔波,自己在家舒舒服服。

英国籍女婿不愿集中隔离 居委会书记「妙招」大家怎么看?我想喷

根据报道的消息,该名外籍人士之前还去过德国、法国、瑞士,最终通过台北转机,才回到上海。这3个国家可都是上海确定的疫情防控重点国家。而3月14日事发时上海的入境居家隔离政策是:「一户一人」或「一户一家」,陈小姐一家显然无法满足该政策,因此英国籍女婿必须集中隔离。

然后不能不说这家亲戚也是真惨,不同意也得同意,一个是都是亲戚面子上过不去,一个有可能是居委会半强迫让他们同意。万一真的感染,亲戚也得隔离。

这种情况也很容易让我们联想到同样的情况换成是国人,社区工作人员会这样暖心关怀,会这样耐心帮助吗?槽点真的是太多,为了这女婿不隔离,老婆婆婆什么的准备搬出去?换了国人女婿也得被骂死吧?

英国籍女婿不愿集中隔离 居委会书记「妙招」大家怎么看?我想喷

而且这种事要真的像这篇新闻稿一样被当邀功,那防境外输入基本就是漏成筛子了。就这还严防境外回流,怎么防?指望这帮外国友人居家隔离的自觉?这要是多回来几位这样的,每个社区基层人员都不用干其他工作了。

然后这事我觉得也不要去怪这家母女,她们一开始也是拒绝女婿回来,要他集中隔离的。但是街道书记这样出妙招,她们有什么办法?

英国籍女婿不愿集中隔离 居委会书记「妙招」大家怎么看?我想喷

也许她们还想着让街道社区工作人员来处理更能说服英国女婿让他去集中隔离的,毕竟是一家人有些话不好说出口,结果想不到街道的比她们还为女婿着想,她们总不能当着面撕破脸吧?至于说该不该嫁,该不该离,那是另外一回事了。

就是像这位书记这样的人多了,才会有澳洲籍跑步女这样觉得外国人在我们这就是高人一等的想法。

英国籍女婿不愿集中隔离 居委会书记「妙招」大家怎么看?我想喷

这里我也要强调一下,我还是相信大部分上海人面对外国人都不会像这书记一样。毕竟去年NBA球星哈登在上海也直接被处罚,也没有任何超国民待遇,之后哈登接受处罚也正式道歉了。

只不过随着疫情好转,复工的开始,各省在接收外省返回人员的时候也确实有很多让人看了很无奈很不忿的处理办法,这也是我们已经面临的很大一个矛盾点。

各位有类似经历的朋友也可以来说说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