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家庭是怎么定义的呢?从心理学上,如何看待原生家庭对子女的影响?

呆毛啵儿起来


“是指儿女还未成婚,仍与父母生活在一起的家庭。新生家庭就是夫妻双方组成的家庭,这样的家庭不包括夫妻双方的父母。 每个家庭都是有系统排列的,家庭有原生家庭和新生家庭之分。 原生家庭和新生家庭是一组相对的概念。


01

“以后我要找个像我爸/妈一样的对象。”

“我长大了绝对不会找像我爸/妈这样的对象。”

“看我爸妈这样以后我还是不结婚了。”

……

不知道有多少人曾产生过类似的想法呢?

我有个朋友小A,她父母经常吵架,爸爸喜欢喝酒、赌博,喝醉了就回家发酒疯对着她和她妈妈一通乱骂,输钱了就回家找她妈妈拿钱,甚至有时候还会通过克扣小A的生活费去赌博。

长久以来,小A一直忍受着这些委屈。每次我们提起恋爱话题时,她最常说的就是“结婚有什么好,十个男的肯定有九个都像我爸那样,这样的话我还不如一个人过,它不香吗?”

另一个朋友小B,小康家庭,父母感情非常好,就算偶尔吵架,爸爸幽默求和,妈妈也不揪着,家里永远充斥着欢声笑语。她对爱情十分憧憬,期待未来她和自己的另一半也能像她父母那般和谐恩爱。

同样都是90后,同样都是我朋友,怎么想法就这么不一样呢?

答案显而易见。

02

之前关于原生家庭的文章中我们就提到过:

原生家庭对我们的影响可能会追溯一生,我们很多信念、技能、习惯、相处方式,包括与人沟通等等,或多或少都是从原生家庭习得的,甚至我们的价值观、人生观等都被父母深深地影响着,当然,这其中还包括我们的婚恋观。


心理学研究发现:原生家庭是个人情感经验与两性相处方式学习的最初场所。

当我们一出生,我们就开始受到原生家庭系统成员的影响,特别是父母的思想观念、性格特点、行为方式、夫妻关系、教养方式等更是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


//还记得我刚刚说的小A吗?//

她所在的原生家庭充斥着争吵、焦虑、暴躁等问题,父亲常年酗酒赌博,母亲没有办法制止父亲这类成瘾问题,只能怨气滔天地对他一顿痛骂。从小到大,只要在家,小A见到的永远都是在争吵、指责的父母,甚至争吵的内容还会波及到她。

这样的环境令她对父母也有很多不好的情绪,跟父母之间缺少正常的沟通交流,在外面她也谨小慎微,防御性强,不会轻易信任他人。

特别对待男性,她总是会将自己对父亲的不好印象及感受投射到其他男性身上,在她看来,即使现在看上去风度翩翩的男性,未来也逃不过变成她父亲那样颓废男人的命运。

小A在她的原生家庭里,感受到的是冲突的关系,见到的是不幸的婚姻,她无法想象一个幸福和谐的家庭是否存在,应该是怎么样的。

对待恋爱,她下意识地选择逃避,信誓旦旦地认为一个人过会更好,她害怕自己的情感关系终究会变成父母那样。在她眼中,父母很痛苦却只能忍受婚姻中的问题,只能彼此束缚、指责、失望,她没有从父母尤其是母亲身上学会任何解决矛盾的方法,所以作为女性,她对自己没有信心,她不知道在亲密关系中出现问题应该怎么解决,更不相信自己真的有能力去解决这些问题。与其说小A不期待爱情,更确切的说是恐惧进入亲密关系,宁愿独自生活。


//而小B则和小A不一样。//

小B的原生家庭可以说是很多人都梦寐以求的,家里经济状况良好,父母同心协力,感情要好,偶有矛盾也总会用恰当的方式及时解决,他们对小B的教育也是松弛有度。

从小在温馨和睦家庭中长大的小B,获得了满满的幸福感,她一直乐观积极。

父母婚姻给小B起到了很好的榜样作用,令她对爱情十分向往,期待和未来伴侣的关系也会像父母那般热热闹闹、快快乐乐的,这与小A完全不同。

03

不同原生家庭造成的影响,让我们在对待同一件事情上,会有非常不一样的感受和想法。

我们假设小A和小B都恋爱了,并且遇到了同样的问题,她们会怎么解决?

可以想象到小A由于原生家庭造成的阴影,她可能在面对矛盾时,会变成母亲的翻版,觉得自己很委屈、很受伤,会责骂、怪罪对方。

而小B,她在原生家庭里体验过父母争吵到和解的过程,从父母身上学习到解决问题的各种方式,所以当她的恋爱出现矛盾冲突时,她不会觉得这是没有办法、不能解决的事情,她反而更能设身处地理解对方,善意理解对方,用恰当的方式来与对方和好。

广州心理咨询结语:

每个人的身上或多或少的都带有原生家庭的烙印,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在原生家庭形成的“原生情结”,会在成长后我们的婚恋观中逐渐显现出来。

看到这里,想想自己婚姻生活、自己的婚恋观中是不是多多少少藏有原生家庭的影子呢?

如果正好你在为此烦恼而焦灼,请别忘了,听说吧心理咨询永远在此陪伴着你。


听说吧心理咨询


原生家庭是指自己出生和成长的家庭,或者也可以理解为你在结婚跟你爱人组成新家之前的那个家庭。

像题主这种情况,跟着爷爷奶奶长大,跟生父母基本不联系,并不是一定要区分哪个才是你的原生家庭,而是你的原生家庭状况就是你是跟着爷爷奶奶长大的,你父母没有陪在你身边。原生家庭的话题是不可能跟父母脱离关系的,即便你跟父母不联系,那也代表了原生家庭的一种状态。

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因为我们小时候,都会本能地把身边最亲近的人当成我们的模仿对象。原生家庭的家庭模式、氛围、状态,都会影响我们的性格以及身心健康,我们长大后的为人处事、行为思想等等,也很大部分都是来源于原生家庭的影响。可以说,不管你承认还是不承认、也无论你觉察到还是没觉察到,原生家庭的影响,其实大多数情况下是伴随着一个人一生的。有些是在潜意识里,我们自己并不知道。

所以,原生家庭健康的人,长大后幸福的几率也相应地要大很多。当然,并不是说原生家庭有问题,长大了就一定会不幸福。我们是可以靠着自己的意志、认知、学识等等来跟原生家庭和解,治愈原生家庭的创伤的。只能说,如果原生家庭本身不幸福,这样的孩子要承受得比其他人多一些吧。


孤独的幸福树


原生家庭一般是指自己出生和成长的家庭,在精神分析看来,个人和原生家庭之间,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尤其是与主要养育者情感之间的呼应,会给个人的成长带来一生的影响,比如感情需要,父母肯定,关心和爱,等等等等。

人认为,题主所说的原生家庭,应该是你爷爷奶奶那个家庭,因为父母的缺失,你的爷爷奶奶充当了你主要养育者的身份,你的情感呼应,养育者的肯定,等等都来源于你与爷爷奶奶的互动。而在你的个人成长中,不管是内摄,还是认同的对象,都是你的主要养育者,因此你爷爷奶奶的家庭才是你原生的家庭,虽然他们并不是你出生的家庭。


心理咨询师王旭亮


原生家庭是说子女还未成家,还和父母一起的家庭。

一个人的童年经历,特别是原生家庭,对个人性格、行为、心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并且会产生长期、深远的影响,甚至会决定一生的幸福。

我们现在经历的每件事情,基本都能从童年找到答案。有些人可能一辈子都在受着原生家庭创伤的折磨,觉察了才能自我治愈。

原生家庭是我们的起点,我们每个人都从原生家庭而来,父母为人处事的态度和对这个世界的看法潜移默化地成了我们自己的,某一天我们会突然发现,我处理事情的方式和当年的父母如出一辙。

换个角度想,也正是因为如此,人类文明才能绵延数千年而不衰,原生家庭的烙印会慢慢变成一种无意识行为,一步步地继承历史,迎接未来。


凌灵零


原生家庭作为一个心理学名词,现在已经被社会大众广泛了解,直白地说,原生家庭对于每个人就像是出厂设置,是我们潜意识里习以为常的一种模式。原生家庭对我们婚恋观念的影响,远比我们想象中的还要大

我们应该正确衡量原生家庭和新生家庭的关系。当我们的家庭还是原生家庭时,子女应当孝敬父母,父母应当关心子女的生活。当我们有了新生家庭后,在这个新生家庭中妻子与丈夫二人要结合为一体,应该尽量在精神和物质上从对原生家庭的依赖或影响中走出来,注重新生家庭中夫妻二人的合一,更多地尊重新生家庭中的丈夫或者妻子的意见。

中国人常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近代的婚姻家庭治疗理论,就是要解读这本难念的经,其中原生家庭(family of origin)的观念,是十分有效的角度。

原生家庭是指自己出生和成长的家庭。这家庭的气氛,传统习惯,子女在家庭角色上的学效对象,家人互动的关系等,都影响子女日后在自己新家庭中的表现。人要认识自己原生家庭的影响,才不致将原生家庭一些负面的元素带到新家庭去。


大头食锦记


原生家庭就是在所在的生活的家庭,首先你得爷爷奶奶家那就是你的原生家庭,原生家庭里包括了你的父母,虽然他们跟你联系的少,你也不跟随他们一起生活,但是你爷爷奶奶家更是他们的原生家庭,对于你父母来说,你爷爷奶奶家是他们的原生家庭,你的原生家庭也就是你的爷爷奶奶家,当然了,你父母也是你原生家庭里的一部分,你的父母也就是你的原生家庭。


四季——花开


原生家庭应该指的是父母,以及从小生活在一起的人。

我是这样定义的。虽然没有特别去了解更细节。


在我看来原生家庭对子女的影响是无人可避免的,即使孤儿,也是有原生家庭带来的被抛弃的殇存在的。

所以可以说,无人可免原生家庭带来的影响。

但是我们不应该一想到原生家庭就是伤害其实还有正面的影响。就比如说,一个积极正面思维的母亲给我带来的是遇到问题正面的思考去想着解决问题。


闲云野菲



我高兴18


原生家庭就是自己是父母所生,至于对自己的子女有什么影响,那就要根据自己的为人以及子女的的相处才能找到真正的答案吧


情第一钱第二


我的理解是 原生家庭是生养你的父母

这一点,我有自己的理解,因为我是90代的,我从小身边接触的同学朋友等,有一部分是单亲家庭长大的孩子。我对他们的印象是:成熟,不羁,敏感,多愁;

有个女同学,在父母分开前,是个特别开朗的女孩,而且还经常和我们开开玩笑,一起玩耍,后来性格就变得敏感,不再说说笑笑像以前一样无忧无虑。

家长们一直认为孩子小,分开不会产生多少的影响,其实,父母是孩子的学习模板,一举一动都会对孩子的成长和性格的养成造成不可挽回的深刻感觉。他从中会学习,会用他的眼光去看待这个世界。

再举个例子,大学的舍友,单亲长大的孩子,的确,为人其实也很大大咧咧,玩的很不错,父亲和母亲会分别给他生活费等,在我们眼里算是很舒服的生活,后来我们成为很好的朋友,我就经常感受到他的孤独,在学校在生活中发生一些事情,我们可能会和父母说,可是,他是独立一人默默消化,不管好的坏的,为什么呢,因为他的父母已经另外成立了家庭,他觉得自己是多余的,也没必要去影响新家庭的生活状态,是孤独而成熟的。

所以说,原生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我觉得是肯定存在的,更多的是孩子心理上的创伤,保不准由此对他以后的恋爱结婚等都会产生心理上的坎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