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消防简史:“走水”走出来的消防队


宋朝消防简史:“走水”走出来的消防队

看过古装剧或宫斗剧的人可能会有印象,每当一件酝酿已久的阴谋浮出水面时,都会有一些原因蹊跷的事故发生,这其中后宫起火可能是最常出现的一个事故。

这里的后宫起火可不是隐喻上的意思,而是真的“起火”,接下来的的情节通常就是有一个小太监着急忙慌地去找皇上或皇后,气也来不及喘,就报告说:“皇上,大事不好了!某某宫‘走水’了。”

不熟悉这方面常识的人可能会以为皇宫还会漏水?莫非是早期的下水管道质量不好?但其实,这里的“走水”可不能从字面上理解,而是需要从一种貌似与其字面意思完全相反的角度理解——“走水”其实就是着火了,而且这火还着的很旺,向大水一般滚滚而下。

宋朝消防简史:“走水”走出来的消防队

要说起中国古代最能“走水”的朝代,那肯定是非宋朝莫属。商业上空前繁荣的大宋朝在它的“夜生活”方面当然也是光鲜亮丽,而无论做什么只要到了夜里都得点灯,这一点灯,自然会为火灾创造不少条件。

好在在这样一次次的“走水”之下,宋朝政府渐渐地在实践中打磨出了一套原创的防火体系,羽尘今天今天就和大家聊聊这套“走水”走出来的消防体系。


“神”话语还是“鬼”话

查查宋朝关于记录各类灾害的《宋史·五行志》我们会发现仅仅北宋最后六十年里,仅东京城内的各类公共设施发生过的大火灾便有二十八起,这其中还包含了神宗的开宝寺大火,这一把火就将正在那里阅卷的礼部官员烧死了十七人。另外那些民户发生的小火灾还并未算入其中。可以说当时的宋朝是当之无愧的“走水”之都。

在这众多惨案当中,真正让皇帝意识到消防重要性的,其实是下面这件事。

从充满胭脂味和醉人情话的录事巷出来,走到旧城的丽景门,就会看到门北侧的那座与周围风景格格不入的道教建筑——上清宫。

宋朝崇尚道教,朝廷上下遇事不拜佛,只拜道教三位圣人,也就是我们说的“三清”,而这上清宫就是京城内最重要的一处道教祭祀场所。按理来说,这座圣殿周围是圣人们法力最强之地,也是最该庇护之地。

宋朝消防简史:“走水”走出来的消防队

可谁曾想,大水真能冲了龙王庙,庆历三年十一月初一,一场浩浩荡荡的“走水”将这里化为了灰烬。

古人们的科学程度有限,很多现象无法解释时,便喜欢信一些有的没的,讨一些吉利或彩头。这个“走水”便是一个典型——大火来了,先别管有没有人扑灭,嘴上一定要说着点“水”,缓解一下紧张的气氛。

这不,这次火一烧,整个大殿烧了个干干净净,但好在那三位圣人是金刚不坏之身(不过是因为玉石质地),逃过一劫,朝廷便急忙将这“三清”接出来,可是这下大臣们慌了神了,这几位往哪里安放呢?

这可真是个大问题,因为这三位老祖所到之处,必有大火。

最早是大内的真游殿,后来是玉清昭应宫,再往后是洞真宫,最后又是这上清宫。这几个场所的位置大不相同,可是都有一个共同点——在“三圣人”移驾后无一例外地被大火烧了个干干净净。

在那个迷信至上的时代,很快大臣们之间就传出了一句“神”话,说这“三清”还兼职着“行火真君”的任务,凡他们所到之处,必有大火。

我们现在看看这句话,有点科学常识的都不会信,这根本就是句“鬼话”,但偏偏在那个时候,大多数人都信了,而且其中信的最早的是我们的天子宋仁宗。

这下人们都没辙了,平时文思泉涌的大臣们在这“神话”面前一个个束手无策。好在其中有个例外,他偏偏不信这鬼话。

宋朝消防简史:“走水”走出来的消防队

这个人就是当时正被皇帝委以重任的新政官范仲淹。

这位为人正直,做事认真灵敏的范文正一看这件事,稍微分析一下,心里便有了底。

这里哪有什么行火真君,分明是这三位圣人所到之处香火不断,再加上那几座大殿主体都是木质材料,时间长了有个火苗,不被一锅端了才怪。

心里明白了真相的范仲淹便向皇帝说明实情,并建议对症下药,找一个四面环水的大殿供奉这三清。

皇上听了觉得很有道理,很快就找到了一处符合条件的地方。果然,这次搬迁后再未发生大火。

这一件小插曲发生之后,皇上对火的概念有了更科学的认识,也深刻的认识到了有些“神”话根本就是“鬼话”,唯有提前做好充分的预防,才能将火这种危险的东西扼杀于摇篮之中。

一套先进到令人称奇的消防体系

  • 加强用火管理,防范于未然

宋朝人口兴旺,鼎盛时达到12600万人,城镇本就居住稠密,更何况唐朝那套井然有序的方式制度被打破,人口密度极大,街巷间距窄,但凡有一处失火,都会引发无尽的后果,造成极为严重的损失。

鉴于这个特点,朝廷里想出的最根本的举措便是加强用火的管控。我们刚刚提到的宋仁宗,在那个小插曲后开始大力发展城市消防事业,最早的一项举措便是规范人们用火习惯。

《东轩笔录》记载:

京师火禁甚严,将夜分,即灭烛。

这个规定的意思就是说大家半夜之前必须熄灭蜡烛。如有违背者,必须严惩不贷。

这一条禁令执行很严格,无论是官是民,都不能触犯。熟悉历史的朋友们知道,北宋名将狄青被贬背后的真实原因很多,但直接让他谪居陈州并导致他郁郁而终的导火索,就是因为他在半夜烧纸祭祀而触犯当时的禁令。不过可惜的是,这样一位名满天下的将军在最后都没有一个人站出来替他说话。不过就事论事,这足以看出宋朝时防火禁令之严格。

  • 最早的消防队

宋朝为了防火煞费苦心,还专门设置了一个名叫“军巡铺”的机构,这个机构名字听起来与它的职权不太相干,到了南宋时干脆将它改名为“防火司”。

宋朝消防简史:“走水”走出来的消防队

这当之无愧是世界上最早的消防队伍,日本,法国,美国的消防队的出现都得到了17,18世纪。

而且这支队伍的管理和安排考量很是合理,有自己单独的办公区域:

每街巷三百步许,有军巡铺一所,铺兵五人。

还有自己的工作日程安排,每天晚上按时巡逻,除了防盗,剩下的任务便是防火,在节日祭祀之时,巡逻更为频繁,严防死守避免火星未灭。若有小规模火灾,也可直接扑灭。

且这些消防队员们配备的装备极为齐全,不仅有消防服,还有水囊,书袋,唧筒(低配版高压水枪)等等。可以说这支消防力量在当时的情况下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夜间小范围起火的可能性。

宋朝消防简史:“走水”走出来的消防队

到了南宋,这支队伍变得更加成熟,取名“潜火队”,十分霸气,但也确实任务艰巨,整个临安城的消防安全全部依仗这支队伍。

  • 人工“119”和“低配版”消防车

南宋时期,灭火救援消防组织变得更加庞大,改名为“隅”,整个临安城被严格划分为十几个消防区,每个区域为一隅,每一隅配备一座望火楼,潜火兵(消防队员)一百人至数百人不等。

而这里的望火楼实际上便是早期人工的“119”,起的是火灾报警的作用。结构很类似一个云梯,在立柱上搭个楼阁,士兵们站在上边四处瞭望,一览无余。一旦发现有火灾隐患白天用旗帜传递信息,夜晚用灯光发出扑救信息,极为高效有利。

当受到信号后,潜火队火速赶到现场,并携带着一辆带着轮子的木车,车里放着灭火所需的水囊,水袋,火镰,火钩等,这便是早期的消防车。

宋朝消防简史:“走水”走出来的消防队

  • 赏罚分明的政策支持

一场火灾之后,“秋后算账”是朝廷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这其中不仅包含着处罚火灾肇事者以及趁火打劫者,还会奖励救火有功者,因此百姓们“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热情大大提高。

其中丰厚的奖励制度从淳熙二年的诏书中我们可以窥到一些:

“继而既而统制官每员支钱三百贯,统领官一百五十贯。将官七十贯,应救火人兵每名一十贯。内诸处受伤将官,每员本身犒赏外更支医药钱二百贯,轻伤将官一百五十贯。重伤人兵本身外各

更支医药钱七十贯,轻伤人兵四十贯。应有残患不能治疗者各与转一官资,令本处不落名籍,依旧支破本身请给,左军营养老,免去诸般差役。因伤至亡者,令本处开具奏文。”

另外在《南宋庆元条法事类》一书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严厉的惩罚制度:

“诸在州失火,都监即时救扑,通判监督,违者各杖八十。虽即救扑、监督,而延烧官私舍宅二百间(以芦竹草版屋三间比一间),都监、通判杖六十,仍奏裁。三百间以上,知州准此。其外县丞、尉(州城外草市倚郭县同)并镇寨官,依州都监法。”

大致意思就是说:州城失火,都监是直接责任人,应及时救火,由通判监督,违反者,各杖八十。都监、通判虽已尽力,仍焚烧官私舍宅二百间以上者,都监、通判则被杖六十,并上报朝廷听候处置。如烧三百间以上,那么知州也得受到同样的处罚。如果不能将放火者捕获,官员也会被治罪。

在这样赏罚分明的消防制度下,南北宋的消防体系不断成熟。

宋朝消防简史:“走水”走出来的消防队


宋代在整个中国古代历史上并不能算是一个很强大的国家,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其任用文臣的政策让它的军力常年衰弱。但我们不得不说在经济上宋朝绝对是中国古代封建经济的顶峰,也正是这种经济繁荣促使宋代在社会生活方面呈现出了种种前朝所没有的新气象,今天我们所讲的消防制度便是其中一个体现。

宋代的城市消防在继承和发扬原有经验的基础上,改善和发明了新的消防设备,组建了专职消防队伍,形成了一套完备的制度。在中国消防管理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也为当时国家的发展和社会安定做出了卓越贡献和宝贵经验。

本期话题:宋朝的社会生活领域空前繁荣,随之出现了很多类似于我们今天的商业或社会现象,你知道有哪些呢?请在评论区留下你的故事。

引用史料:

1.夏坚勇《庆历四年秋》

2.昌开馨《漫谈宋朝消防》

3.《宋史·五行志》

欢迎大家关注羽尘说,下期预告:最不愿意退休的朝代,是兢兢业业,还是另有隐情?


宋朝消防简史:“走水”走出来的消防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