涡轮介入的早是不是比涡轮介入的晚的费油?

指环王8


Turbo发动机涡轮增介入早会更加节油,但涡轮增压器的介入转速都很早,区别只是实现最大扭矩的发动机转速不同,所以决定涡轮增压发动机油耗高低的主要因素为【扭矩】。

首先以两台不同发动机的动力曲线作为参考,是否能决定油耗高低一目了然。

  • A发动机为2.0T德系风格增压机,最大功率162kw、峰值扭矩350N·m(1500-4400转),介入转速1000转。

  • B发动机为2.0T美系风格增压机,最大功率205kw、峰值扭矩400N·m(2900-4600转),加入转速850转。

两台发动机的介入转速对比B机更早,但是达到峰值扭矩转速却晚了1400转,但这种对比并不能说明B机费油;按照【功率=扭矩*转速/常数】的比例计算,在2000转时B机可以输出约330N·m扭矩,折算功率为69.12kw(94Ps马力),而介入更早的A机在2000转时可以输出73.31kw功率(99.7Ps马力)。

假设两车的整备质量均为1500KG,2000转时推重比则分别为62.67Hp/T和66.5Hp/T;轻量化节油标准约为100KG/0.5L/100km,按照4.76H的比例计算得出的结果为,两车以2000转时同速运行油耗悬殊0.4L/100km。

但如果在3000转时结果则完全不同

  • 3000转A发动机可以输出109.96kw功率,折算推重比为99.7Hp/T。

  • 3000转B发动机可以输出125.67kw功率,折算推重比为114Hp/T。

两台发动机以同样的高转速运行B机可以输出总量更多的有效功,车轮获得的转矩更大所以极速更快;那么需要两车车速相同的话,A发动机3000转运行的输出功率,B发动机只需要2625转既可满足,单位时间内做功次数少了几百次油耗自然更低,所以B发动机看似达到最大扭矩的转速较晚,涡轮增压是有些迟滞的,但是大扭矩材质真谛,这台发动机不需要非常迅捷的低惯量增压器。

而且汽车正常代步车的转速在1000~3000转之间,B发动机的增压器增压压力是在1000~2900转之间线性提升,这种增压增长状态也会让这台涡轮增压发动机和自吸发动机一样平顺,但在需要强劲性能时只要加大油门仍有涡轮增压的暴躁,这种将大幅动力作为储备的设定才更适合代步车。

所以涡轮增压发动机在介入速度都比较早的前提下,最理想的状态是大扭矩和更晚的实现最强增加,代步更轻松发动机运行压力也会小一些。


(上文由天和Auto撰写,禁止站外转载,平台内欢迎转发。)



天和Auto


一句话回答:涡轮增压发动机的涡轮介入转数早比晚更省油!

现代的涡轮增压发动机相对于同排量的自然吸气发动机是费油的,相对于同功率的自然吸气发动机是省油的!


先解释一下涡轮增压发动机为什么省油:

原因一:涡轮增压发动机物理排量相对较小,可以降低发动机的摩擦运转阻力。

机械摩擦损失是内燃机为克服各运动部件之间的摩擦而消耗的功。在发动机机械运转过程中,虽然有润滑油用来降低摩擦,但是活塞、活塞环、缸套等部分部件运动速度高,而且又得不到充分润滑,会产生高强度的摩擦,损失比较大。传统的自然吸气发动机如果实现比较大的功率输出,就必须增加物理排量,导致活塞、活塞环、气缸内壁的接触面积增大,进而导致摩擦损失增大,而对于涡轮增压发动机来说,物理排量降低,就可以降低上述部件的接触面积,进而减少摩擦。



原因二:涡轮增压发动机的省油区域集中在中低转速

涡轮增压发动机的特点是低速扭矩更大,特别是直喷技术的采用,使发动机在低转速时就可以输出较大的扭矩,涡轮增压器介入以后,由于发动机进气激增,低速扭矩更大,基于这个特点,再通过匹配降低变速箱的减速比,使得发动机的有效负荷点降低,可以在低转速时负荷更大,根据发动机万有曲线,发动机最省油效率最高的的转速区间大约在1500-2500转之间,根据上述设计,涡轮增压发动机的最常用的负荷区间就可以集中到中低转速区,从而可以降低油耗。如下图,在灰色区域是发动机最省油、燃效比、燃烧效率最好的区域,涡轮正压介入的区域和发动机最大扭矩范围是一致的!



此外,由于发动机转速的降低也会降低摩擦和泵气损失,进而降低油耗。


为什么涡轮增压器介入越早越省油?

涡轮增压发动机介入更早意味着其中低速负荷区域更宽泛,使得发动机的有效输出功率区域集中在1500-2500这个范围内,从而达到省油的目的。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对于中小排量涡轮增压发动机来说,涡轮的介入转速呈现越来越低的趋势,从最早期的200转以上,到现在的1000+,起目的就是为了省油。当然,这种设计的弊端就是为了降低涡轮的介入转速,涡轮的惯量越来越小,发动机在高转数区间增压效果有所降低。


众口说车


涡轮介入的时机都差不多,最大扭矩出现的转速高低,主要取决于废气旁通阀开启的时机。

另一方面,油耗不应该看扭矩功率曲线,而应该看BSFC图。

一般来说,虽然各品牌汽油机的BSFC图各有差异,但大致上,在两三千转中低转速区,和中高负荷区,大多数汽油机的效率最高,也即在这个转速范围内,油耗最低。

而从BSFC图来看,在山形的BSFC图上,即使代表最高效率的尖峰很高,但由于BSFC山形图过于陡峭,实际驾驶,并不省油,因为汽油机工作工况的负荷和转速区一定是在一个范围内变化,虽然最高效率尖峰很高(所有热效率很高),但在日常驾驶的变化工况下,平均效率并不高。

好的内燃机BSFC图,应该有一个最高效率平台,这个平台越大,越容易获得燃油节省,德系车就是这么做的,因此大众的热效率数据没有日系宣传的那么好看,但实际驾驶,却更省油。

因为大众发动机的BSFC图在很大转速和负荷范围内,有一个最高效率平台,反观日系,为了获得大的最高热效率数据,其BSFC山形图非常陡峭,一旦转速和负荷偏离最高值,效率下跌很快,平均效率反而不如大众。

其实,涡轮增压整体来说更省油,是因为最大扭矩区和最大效率区比较一致,省油不需要牺牲驾驶体验,所以实际驾驶更省油。


鱼眼猫眼鹰眼


城市中起起停停,涡轮介入早就意味着你在更低转速/更少油门情况下即可获得更接近需要动力的可能,也就不需要继续给油了。相比较涡轮车都有的涡轮惯性(收油后还觉得车往前窜),涡轮介入早在一定情况下更省油。


车扯


家用车而言,涡轮增早介入比晚介入好,因为早介入可以改善动力迟滞,相比相同或相近功率的自然吸气发动机,涡轮增压发动机最大的缺点就是发动机的动力迟滞感,踩下油门踏板后,到发动机输出相应功率所需要的时间要比相同或相近功率的自然吸气发动机更晚,而涡轮增压介入早就可以大大改善这个缺点,介入的早就意味着省油一点。


路人甲的话


相比那些大篇的专业术语,你是不是感觉脑袋比较晕,峰值扭矩,最大功率,加速快慢、做功多少······,越看越昏的感觉,有没有?

佳美嘉垂感大师窗帘几下就能给你阐释清楚:在市区或者是经常拥堵的路况下,涡轮介入早的车比涡轮介入晚的车省油。

就这么简单,很简单的回答!


坐观天云变色


是的,涡轮介入后会吸收更多的空气,喷油量也会加大,所以更费油。


专注婴幼儿行业


发动机工作后,涡轮时时刻刻都是转动着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