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照后裔,神道教领袖,“万世一系”的日本天皇为何能一直存续?

对于日本人民而言,天皇自古以来就存在,自原始时代开始天皇就宣称自己是天照大神的子孙并受天命管理日本诸岛。几千年来,天皇的统治一直延续至今,已经传承了2600年,125代。不管是在外戚藤原氏当道的平安时代还是武士主政的幕府时代,天皇都一直存在,且都是国家名义上的主人。

天照后裔,神道教领袖,“万世一系”的日本天皇为何能一直存续?

那么,为何经历了千百年的磨难天皇都没有被废弃呢?

一、自古以来日本人民就一直在接受统治阶层的愚民教育,而天皇则是这一政策中最为核心的因素,所以在日本人民心目中,天皇才是国家的主人,是日本的未来

日皇,即日本的天皇。在古代人们称之为太阳神之子,日本子民自封建社会开始就一直受统治阶级的洗脑式教育,骨子里都有一种抹不去的跟随或愿受统治的意识,因此他们一致相信天皇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和能力带领他们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久而久之,在普通日本民众心里逐渐潜移默化地存在着对天皇有一种爱戴、敬畏之情。

日本的传统宗教为神道教,其中以天照大神为主,在民间一直流传着天皇就是天照大神后裔的传说。日本的人民由于长期被这种皇权主义思想所支配,在他们的认知里就算是外戚、幕府、大名拥有了凌驾于皇室之上的实力也无法撼动天皇“神”的地位。

长期以来,日本民族对“君权神授”的观点极力追捧,而这一观念正是皇室得以延续至今的基础思想保障。

现如今天皇的神格在法律上不存在了,但其仍长存于人们的心中。在他们的认知中天皇是区别于普通人的存在,在这个世界上,日本如果没有天皇将不再是真正的日本。

不仅如此,日本传统文化和心理中一直强调自我约束,这其实也是皇室文化长期累积的一种体现。在日本皇室文化里,忠诚、信誉、礼仪等一些正面引导的精神核心一直都是日本民族“大和魂”的源头,在日本人民看来,人生就是要:

“生若樱花之灿烂,死如秋水之静闲”

虽说这种教育方式在当时君权神授的社会对管治有着巨大的帮助作用,可以谈得上是最适合日本的思想,但这种思想有着明显有先天缺陷。与其说是教育方式,不如说是“愚民忽悠”政策,两次世界大战尤其是二战的灾难性后果便是明证。

天照后裔,神道教领袖,“万世一系”的日本天皇为何能一直存续?

因为,在近代,虽然日本学习西方并发动了改变日本命运的明治维新后,综合国力尤其是经济和军力迅速得以提升,奈何这种提升在某程度上只能算是本国资本家等控制国家命运的垄断阶级所占有,普通民众的思想还是很落后,对于国家所出台的政策只是盲目服从,与英国君主立宪原意的精神大相径庭。

根据历史的记载,英国进入工业革命前是经过几百年的思想启蒙,且是建立在全民参与共同探讨的民主基础上的,所以日本当时实行的制度也只能算作是“畸形”的君主立宪制度——有其名无其实,更像是一种权力象征,而且也仅仅只是象征。

正因如此,当日本发动参与二战的时候,日本国内的平民并没有认识到此举的危险性,最终酿成了悲剧。

虽然现在日本天皇与英国皇后均深受子民爱戴,但某程度上始终有着不同的本质之分。

除此之外,日本在统治阶层也曾出现过模仿中国古代封建制度的倾向。中国自古以来就一直不缺先进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等等。遗憾的是,这些人才由于阶级的局限性只能服务于当权者,而没有系统地将之法律化恒常化甚至普及化,简单说就是人治而不是法治。

而英国等实行君主立宪的国家虽说是一个国度,但更像一个大家庭,子民愿意接受上层的改良, 天皇女皇对于他们来说更像是一种可以依靠的信仰。

从某方面说,日本从中国哲学里把儒家法家思想融合西方的科学创新,振兴了本国的经济实力,多少都会实际惠及百姓,提高其生活水平,这也映射出民众对天皇的另外一种尊重爱慕。

天照后裔,神道教领袖,“万世一系”的日本天皇为何能一直存续?

从1948年起,日本皇宫开放二重桥,日本国民可在每年元旦和天皇生日时前往参贺,每年都有超过几十万的国民自发凝聚在皇宫周围。由此可见,皇室在凝聚日本国民精神方面发挥着无可比拟的作用。

二、在日本人民心目中,天皇是神权的代言人,并不掌管王权,所以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天皇都没有什么实权,对当权者构不成威胁,反而是由于其独特的地位,如果当权者敢杀害天皇,必然招致民心反噬

在古代,人们受封建思想的影响坚持名正言顺讲究大义忠义,也正因为这种思想的长期压迫,正常情况下,百姓无人敢妄图异动,这一点对社会的稳定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但是,随着这个主子成为傀儡,其威信也会大大降低,最终被人取而代之,这是放诸世界各国都适用的历史惯性。

然而在日本,这个道理却有些说不通。对于日本当权者而言,如果击败天皇而后取而代之只怕是随后不久就被大批的子民所讨伐。

因为日本截至目前仅有一个民族——和族

,根据资料显示日本人的血统中99%都是和族。或许是因为种族原因全国人民对于文化价值认识上出奇的一致。无论君主是谁,大家都不会反抗他们的祖先——天照大神,而在所有人的眼中万世一系的皇室就是天照大神的后裔。

天照后裔,神道教领袖,“万世一系”的日本天皇为何能一直存续?

这一点与中国相比有很大的差别,中国人民虽然都自认是炎黄二帝的子孙,但皇帝的位置并不是世代唯一的,这个位置是有能力者居上,

五代十国时期的军阀安重荣就曾经说过:

“天子宁有种耶?兵强马壮者为之尔”

四大名著的《水浒传》中,梁山好汉李逵受不了上层阶级的压迫便有了造反的心思。他不止一次想进京城杀将过去,扶正宋江哥哥当皇帝。

中国的封建统治与日本天皇最根本的区别是权力的分配在日本,天皇是民族、国体的象征。在日本子民的心中没有政治权力,天皇只有在代表国家民族的仪式起主导作用。

因此在日本各个时代,争权夺位最激烈的是首相、太阁、将军等职位。在他们的认知中,这些职位才拥有实权,才能左右国家大局,而日本天皇无权,这也是日本天皇延续千年而不更迭他人的主要原因之一。

不过历史偶尔也会出现“意外”,在历史上日本天皇也有掌权者。其中最为最典型的就是明治天皇睦仁和他的孙子天皇裕仁。在政治上他们拥有绝对的实权,在朝政上可以决定首相的去留,当然有权力也就有争斗手中一旦恢复了皇权就会产生欲望。

天照后裔,神道教领袖,“万世一系”的日本天皇为何能一直存续?

三、日本国内的天皇崇拜根深蒂固,几乎无法通过内部手段消除,而外部文化入侵时,日本又总能凭借其独特的文化底蕴消化,转变,不仅无法威胁天皇制度,甚至成为了天皇制度的养料

从古至今,外敌入侵都是一个国家改朝换代的重要原因之一。身为岛国的日本利用地理优势,把海洋作为天然屏障,保证了其近代之前几乎从未遭到外敌侵占。这也为天皇的“万世一系”创造了基本条件。

近现代以来虽然西方列强对其一直存有吞并之心,但日本没有选择正面反击,而是灵活地把西方文明融入到自身,这正因如此天皇制得以延续至今。

如今世界各地西洋化泛滥,但是日本皇室仍然可以是日本民族传统和精神文化的核心。明治维新时期日本追求的“和魂洋才”的国家目标,正是如今日本的真实写照。

除此之外,天皇家族的发展史也映射出日本充满矛盾的民族性质:既自卑崇拜权威,又自傲挑战权威;既追求开放吸收外来文化,又自我封闭追求优越的日本至上主义;既有强烈的唯我独尊的等级观念,又有依附权贵苟且偷生的特殊心理,这些都反映到当今日本的行为方式上。

天照后裔,神道教领袖,“万世一系”的日本天皇为何能一直存续?

众所周知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很多事物都会发生改变。日本皇室的传统和精神本质虽然没有变化,但其生活方式发生了各种各样变化,特别是战后出生的皇家子孙,把日本的传统和时代发展结合在一起,他们从婚恋生活到穿着打扮甚至是兴趣爱好都成为日本媒体追逐的目标,同时他们本人更成为日本青年追捧的偶像。

日本天皇也正因此在潜移默化中深化了日本国民对天皇和皇室的拥戴。

不过这种拥戴虽有许多是来自日本民众的朴素感情,但也暗藏危机,容易被政客们利用。天皇制在战后得以保留,天皇未被追究战争责任,本就是导致现今一些日本人歪曲理解历史的深层原因。尤其是战后一代,没有经历过天皇下令开战的历史惨剧,在他们眼里,天皇是没有错误的,是神圣不可动摇的。

所以,战后出生的首相安倍晋三等人在2013年4月喊出了“天皇陛下万岁”的口号,这正是二战官兵经常喊的口号!战后的首相这样做极不寻常,无法不让人回想起昭和天皇的侵略战争时代。在当今世界,对皇室文化和民族精神来说,和平与自省比什么都重要。

所以,日本天皇之所以能历经数千年而屹立不倒,其本质在于日本国内独特的文化基础和权力架构。从某种角度上来说,我们可以把整个日本看成部落式的政治体系,把天皇当成祭祀,把幕府等当权者当成首领看待。而这,便能清晰地看出天皇一直存续的原因。

参考文献:

《源氏物语》

《大皇宫》

《日本外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