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國畫十步走|畫家李羿


剖析國畫十步走|畫家李羿

李羿名曉燕,字羿、號蓮孞,山東高密人,當代七零後女中國畫家。自幼受祖父影響酷愛水墨,現潛心研究創作中國畫,作品清新中富有新時代的氣息,靈動中卻蘊含大氣魄。先後探析於北京榮寶齋畫院首屆霍春陽工作室花鳥專業,修習於中國美術學院書法專業,又於中央美術學院探究創作。從戲墨玩味的懵懂少年,到不惑之齡教中有學的不斷體悟,經過長久的打磨,逐漸形成了自己動中寓靜、潤澤清雅的沒骨畫風。傳略和書畫作品入編《和園悅色-李羿作品集》《東方藝術-寫生集》《中國當代書畫名家作品收藏指南》《丹青畫史-影響中國畫壇風格走向的藝術家》《中國當代國畫-李羿書畫藝術(沒骨荷花捲)》等。


剖析國畫十步走

文|李羿

河蚌它可以排洩廢物,也可能產生珍珠,一粒沙粒、小蟲或異物進入蚌殼內,產生珍珠是要長久經歷苦痛折磨的,是一件不容易的是事情。國畫也同樣如此,排洩垃圾容易,有所深入就難。讓我們快速的瞭解這門藝術,或許會有不同的看法,也會有不同的角度,僅供參考,歡迎交流:

【第一步】國畫的分科分類;

【第二步】為什麼會有畫面不同面貌的呈現;

【第三步】中國畫的特點有哪些;

【第四步】國畫的用筆和用墨;

【第五步】國畫西畫的異同;

【第六步】畫作價格和價值的關係;

【第七步】關於畫派與傳承;

【第八步】寫生是國畫的重要學習途徑;

【第九步】國畫的評價體系;

【第十步】綜合素養對國畫的影響。

2000年前就出現了原始的巖畫和彩陶畫,戰國時期出現了絲織品上的帛畫。隋唐時代的繪畫富麗堂皇;宋代寫實寫真;元明寫意寫韻;清朝以及現當代逐漸思想開放,不斷的創新開拓。中國科技信息的飛速發展,造成了人們思想的急就,國畫是對自然、對人生,以及對宗教、文學等認識基礎上的審美抒發。在這裡提一個學習方法的問題,有自然學習法和結構學習法。自然學習法適合書法,國畫需要的是結構學習法,也就是需要先掌握一個體系,然後根據需要去創造,去變化。簡單剖析成十步走:

剖析國畫十步走|畫家李羿

李羿作品


【第一步】先來了解一下國畫的分科

(1)按題材來分山水、花鳥、人物,這其實包含了宇宙和人生的天、地、人、三個方面,除了人物就是自然界的山水景觀,除此以往的器物、動物、房屋、花卉、魚蟲等都叫花鳥。這種劃分其實就是由藝術上升的哲學思考,三者構成了宇宙的整體。

(2)按幅式分橫批、手卷、條幅、中堂、摺扇、團扇、冊頁、斗方等。

(3)按時間分,民國以前的叫古畫,民國以後的叫現當代畫。

(4)按創作手法來分,寫意、工筆,當然有的說還有兼工帶寫,有的說線描,有的說沒骨。最主要的就是工筆和寫意,在五代和兩宋時期,文同、蘇東坡、楊無咎初具寫意風格,但當時院體工筆更受皇帝的喜愛,故新生的寫意在冷遇中涉步,但寫意畫生命力旺盛,闖進了人們的視野,到元代開始,一直元明清逐漸的寫意畫盛行,明代的林良、呂紀、徐文長、陳白陽以及後來的八大、石濤、揚州八怪,吳昌碩、齊白石等,千載一系、一脈相承,這一波巨浪蜂擁著、奔馳著,當然它還是那樣的謙遜和涵而不露。寫意畫的意不是憑空造出來的,真性情、真感受,因為他的不拘形似,不只是賞心悅目,更是託物言志,每個人感受的角度不同,會引起更多的共鳴。工筆畫從早期的帛畫到唐宋的盛行,元代以後進入低谷,甚至被貶為工匠的描摹之作,難登大雅之堂。直到二十世紀八十年代開始復甦,甚至在國展上一度盛行。當下的社會現象是由當下的各種社會因素造成的,任何事物的發展規律都不會一成不變,國畫之前的發展規律是這樣的:先是不似,再是精細的形似,到最後是高級的不似。之後的發展規律還得需要國畫專業的專家團隊的共同努力,期待國畫的明天更好!

剖析國畫十步走|畫家李羿

李羿作品


【第二步】為什麼會有畫面不同面貌的呈現

畫如其人,真的不假,人是假的,畫真不了。人是靈動的,畫或許會鮮活。同時畫家的本體身份不同,出現了畫作的不同面貌,大致有:工匠畫、院體畫、文人畫、現在我再加上一個國展畫,工匠畫指的是江湖上相對豔俗之作,也包括一些看上去相對完整工整的、技法嫻熟的,但缺乏生機的作品。院體畫多指美術院校專業的人,受的是相對正統的教育,國外的美女萌娃、或者美女加萌娃,國內也是多是精細,循規蹈矩,有板有眼,少個性多共性,當然無論國內還是國外也不乏卓越者,優秀的畫作很多。當然這一批人還是經歷過比較正統的學習,會少走一些的彎路。要說彎路就得提到文人畫,文人畫是不可低估的一份力量,這部分人多是長久的自學或者受家人影響,或者通過師徒傳授。象吳昌碩、齊白石、黃賓虹、陳師曾、陳半丁、潘天壽、張大千、陸儼少、李苦禪、蔣兆和、葉淺予、林散之、陳少梅、啟功、黃永玉等太多的大師都沒有進過美院,這裡面好多人出國過,出國都不會是學中國畫的,陳師曾學的是博物;姚華學的是法律,豐子愷去日本學的是語言、小提琴;張大千學的是染織;傅抱石學的是美術史。姚華、傅抱石是自學古人;張大千受母親兄長的影響;至於徐悲鴻把國外的素描速寫直接帶回國內作為應試內容,已經大家在反覆中輪的問題。國畫如何學、如何教,是個急需探討的問題,功夫在畫外,學習國畫絕不是三五年能解決的問題,少一些功名所擾,多一些野生野長原生態的生髮。當然任何事情都不是絕對,不是進美院的或是非科班的就一定怎樣,還是各有不同,各有利弊,沒有任何的褒貶之意,關鍵還是靠個人的不斷生髮和進取。最後說一下國展畫,為什麼專門把它拿出來說,因為它不是工匠商品化的急就,也不是一味的院體精細的小品,更不是文人的抒情言志的一時宣洩。搞的是大製作、大場景、精細繁複。我覺得有必要把它單獨拿出來看,因為很多人是為國展而畫的。研究國展、研究評委、國展培訓也應運而生,這種現象本身就是一個很大的誤區,也許會是個時間段的問題吧,古代講小資情調,講的就是書畫文玩的一種營造氛圍的提升品質的一種物件,大的題材的創作不是不可以,有感而發可以,無病呻吟造個形式、擺個樣子、晃一下眼球、入不了心境,為了畫而畫,怕是把自己給丟了。想一想畫畫的初心是什麼,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剖析國畫十步走|畫家李羿

李羿作品


【第三步】中國畫的特點有哪些

中國畫審美意趣是中國畫對待生命的態度。不是去刺激我們那顆已經動盪不定的心,而是希望那樣的心能夠有時回來安靜一下。所以,中國畫不搞視覺刺激,也是不想讓人們已經摺騰疲憊的心再起波瀾。在創作上先去構思,講求意在筆先和形象思維,注重藝術形象的主觀和客觀的相對統一,為什麼說相對統一呢,意足不求顏色似,比如李可染的《萬山紅遍》,郎天詠在講美術史的時候講到;說這是李可染從故宮帶出來的紅色,因為市面上沒有,所以與眾不同,那真的是顏色不同?還是心象不同?國畫在構圖上也會打破時空的限制,把不同時空的物象乾坤大挪移,囊括在心中,然後傳情達意。比如畫牡丹,取春天的葉,夏天的畫,秋天的枝,甚至冬天的雪。國畫好玩就在這裡,像造物主一樣,象魔術師一樣、再比如荷花,荷花是朝開暮閉,池塘裡可能全是花骨朵,也可能全是全開的畫,也可能一朵花都沒有,那就組合一下想怎麼變就怎麼變了。甚至還可以根據自己喜好誇張變形等等,是不是很好玩。


剖析國畫十步走|畫家李羿

李羿作品


【第四步】國畫的用筆和用墨

國畫的用筆和用墨,講究書畫同源,也就是要有書法的用筆,但是用比書法的用筆要豐富,在筆法這方面我用兩種樂器比喻:書法如同鋼琴,國畫如同古琴。鋼琴用指肚敲擊鍵盤,而古琴甲、肉、指關節等變化多端。國畫還要以筆法為指導,充分發揮墨法的功能,“墨即是色”“墨分五色”(焦濃重淡清)五代、兩宋水墨畫盛行,文人畫在宋代已經發展,而至元代大興,畫風趨向寫意,表情達意。中國畫講求“外師造化,終得心源”,要求“意在筆先、物我兩化”。

藝術不是技術,有法可依、有法可循,但更多的是無法乃為至法。畫畫要求的是突破、發展和變化,而不是照著葫蘆畫瓢,東施效顰的臨習作品外形沒用,國畫更講究的是形神兼備、氣韻生動。比如我去千佛洞看一臥佛,哭中帶笑,把他理解成哭或者理解成笑都不盡人意,或許有些是隻能意會不能言傳吧。國畫的用筆用墨也是這樣,需要多多的體驗和思悟。

剖析國畫十步走|畫家李羿

李羿作品


【第五步】國畫與西畫的異同

西方有些偏重光感,是科學的多。比如象梵高、莫奈高更等,這一類野生的印象派,印象派據說是學院派當時對他們嘲諷的代名詞,就此沿用了下來。西方有很多大家,也是面貌不一,沒有深入研究,不敢妄談。中國水墨是哲學,更注重內心情感的表達。隨類賦彩、得意忘形、你想顏色和形狀都可以隨心所欲,表達是一種可以意會無需言傳的一種境界吧。關於中西文化的不同和融合,以及如何看待當代藝術。中西文化不能只是好壞之分,只是說西方文化注重的科學多一些,比如光感、比例等。而國畫更多的注重的是哲學,講究的是陰陽,可以移花接木、可以乾坤大挪移。對於現代藝術,我沒有發言權,我是真的看不懂,之前去省城一位美院的教授給我看他手機裡存的世界名畫:一張空白的紙拍賣無價,一個黑板上畫的白粉筆的線團無價,一張紅槓槓豎扛扛是名畫,四個純色塊組成四條屏的名畫。我是真不懂,有一次去某美術館看畫,全畫的是沒有頭的沒有穿衣服模特,七零八散、斷胳膊斷腿的,只要一看到現代藝術,我就趕緊跑,抱歉,我是真不懂。

剖析國畫十步走|畫家李羿

李羿作品


【第六步】畫作價值和價格的關係

很多人說是看到國畫這麼值錢所以要畫畫,這種說法就很可笑。喜歡畫畫才能畫好畫,喜歡錢可以去印鈔票。梵高一輩子買過一幅畫,徐渭、八大精神失常,別說錢,保住命就不錯了。畫的水平及價格和價值的關係是不是成正比,不是的,齊白石的畫之前是兩個銀元,現在有的兩個億,同樣的一幅畫,價值變過嗎?可價格為什麼在變?應該有時間的因素,也有人為的因素吧。就象現在全球的疫情一樣,生態平衡才是硬道理,價格和價值相匹配才是長遠之道。同時也聽過有的人說好的畫那麼貴,我才不會買呢,買畫的叫收藏家,什麼叫收藏家,就是生活富足,物質充裕後的精神需求和寄託,成千上萬裡出不了一個好畫家,好的畫家也得有好的環境心境才可能有好的意境、好的作品。又不是機器,不可能為每一個人服務。就象王希孟一輩子只留下《千里江山圖》,這幅畫屬於誰?好的作品是要共享的,共享的是那份美好的精神,不是非得是某個人的專屬。一幅精品得來不易,是應據為己有的供自己賞玩,還是人類共享的好?就像老百姓吃的是小蝦甚至蝦皮,而上次在廣州,人家是當晚空運的各色蝦和螃蟹等海鮮,同時配備一國外的廚師,一頓飯四萬。每個人消費層次是不一樣的,也沒有必要一樣,就象每個人對衣服的要求一樣,有的就是舒服就行,有的非得講什麼檔次,要什麼品味,人人皆不同,畫也不同,沒有對錯。書畫作品的價格有著多少年的艱辛和學習的費用,是有著來自筆墨紙硯和寫生的積累,幾十年的付出無法用價格來衡量。但有的著實過高,所以說要穿越時空的看待一份作品,其它虛名浮力等一切都是浮雲。

剖析國畫十步走|畫家李羿

李羿作品


【第七步】關於畫派與傳承

關於畫派與傳承,畫派的形成有兩大因素,一則是社會環境發展的必然結果,是一個地區一個時代、一群人的交集點,有共同的理想和畫風,或自然、或人為,是人生價值的需求。海派、嶺南派等等,都只是如同身體的某一小部分,而身體終究是一個整體,天下是一派,是要逐本清源的正派,不是要各個小團體各自為政,不是一個老師帶一群老師的複製者,千人一面的闖江湖,要共性,更需個性。傳承的基礎上有所創新,要繼承併發揚。

剖析國畫十步走|畫家李羿

李羿作品


剖析國畫十步走|畫家李羿

李羿作品


【第八步】寫生是國畫一個學習途徑

寫生是國畫一個學習途徑,多觀察花正面、反面、側面、斜面,葉子是完整、殘缺、嫩的、老得、還是殘的敗的?

瞭解枝的主次穿插,姿態和疏密。思考取捨並如何表達意趣。這是用眼睛的一面,而更高一個層次的寫生是動腦,動手只是一個極小的部分。

說到動腦去個例子,比如我之前寫的一片小文《新生的月季》,就是在寫生過程中的思考,這裡節選一部分,以供參考:剛剛發現小區裡最新種了一株株月季,齊膝的高度,大多綁在了半截竹棍上,碰到個鄰居說是昨夜一場風雨把月季全吹倒了,剛剛有人來修整好。我的心被眼前的景象為之一顫,想要立刻地去拿畫筆,把心中感受到的意境畫出來。可是誰能知道快要五一的日子天卻變得生冷,本來這幾日身體欠佳,應該是經不起寒風的吹襲的。反倒是這個樣子的我想起了地上的月季,更加的惺惺相惜。月季自由的生髮,因為根系的不發達,來了風、來了雨,甚至狗貓觸碰一下,都搖曳不止、狼狽不堪,幸是有竹棒的扶持。

那麼月季都是這個樣子的嗎?不是的,還記得早前在北京的那棵三米多高的月季,它不怕風、不怕雨,甚至可以給人遮擋風雨,抬頭仰望它,威嚴的很、莊重得很,不可動搖。, 這是否也像極了我們的人生,在成長的過程中,有多少人在踐踏鞭策自己?有多少人用言語、用行動時刻警示你需要退出,鄙視你的無能,侮辱嘲笑打擊著你?這些是不是就是我們人生中的風和雨?在這樣的風雨襲擊和洗禮下倖存的,堅強勇敢、一直始終堅持的,來吧,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吧,才有可能碰到那個扶持自己的竹棍。這個竹棍是誰呢?是那些在困境中給你內心送上一絲溫暖給予幫助的人?還是在你的迷茫時給你點燃一支蠟燭指引方向的人?也或許是自己快要撐不去時給你打開一扇明亮的天窗並且鼓勵你一切皆有可能的人?這些人不會來索取你壓迫你,有的只是無私的用心的補充著你的能量。每個人的人生中都會出現這樣的一些人。象《士兵突擊》中的許三多碰到的:五班班長、團長、鋼七連班長史今、老A中隊長袁朗等。在現實生活中往往人不會這樣的幸運,也許更加的不平和殘酷,經歷過、感受過、閱歷著,感悟著,逐漸由感動化為行動。

我們要努力的成為他人或更多人的竹棒,要把這份美好和感動灑向人間。風雨終將過去,竹棒終將被甩棄,只有自我的逐漸生髮和不斷成長,才能無所依賴、才會無所畏懼!又是下了一夜的雨,不知外面的月季怎麼樣了,我上網搜了一下月季的圖片,哦,各種各樣的花朵,豔麗奪目開的正盛的花朵,這也是我如此看重寫生的原因,因為人的取向不一樣,我看重的是它的枝枝蔓蔓,是它艱苦奮鬥的歷程和氣勢,哪是一個花頭可以取代的?

看到這裡,會了解我說的寫生和很多人以為的寫生是兩回事,很多人以為寫生就是照著什麼畫什麼,而我以為的寫生是取其生氣,要的生動和靈動,甚至是畫什麼不是什麼,這一點需要細細的體悟。

剖析國畫十步走|畫家李羿

李羿作品


剖析國畫十步走|畫家李羿

李羿作品


【第九步】國畫的評價體系

國畫的評價體系,雖說文無第一,武無第二。還是有法可依的,最簡單的評價的辦法就是看上去舒服的畫,很簡單,看上去舒服是因為入眼入心能夠引起共鳴、引起思索的,看上去不舒服的畫是因為氣窒力虛等。文人畫不以技取勝,以寓意取勝,當代我們是一個多元的時代,也要用多元的思維去看待作品,我們不能全面否定傳統,也不能全面打擊西畫,更不能一味的搞怪出新造形式。當代倡議傳統文化的建設,中國傳統文化真的到了必須拯救的時代了,我們老祖宗給我們留下的精華,在逐漸變味,大製作也好、綜合材料也好,種種好多都背離了國畫的初衷。美術的種類很多,美院的科目也很多,包裹國畫、油畫、版畫、年畫、工藝、設計、雕塑、建築、景觀甚至攝影等等,不是誰比誰高級,只是門類不同,道亦不同,無法想通相融,還是應該各自安好吧。之前遇到位攝影專業的人不畫國畫的人公然宣稱他自己的國畫作品多少價錢一平尺。這種現象應該很多吧。如果是在某些層面當國畫的評價權落在這樣的不畫國畫,甚至不瞭解國畫的人手中時,那麼這個評價還有什麼意義?是否應對藝術存一顆敬畏之心?求新求發展千萬不要丟失本源的東西。

至於這種以素描為基礎的考學與教學有時還是美術界爭論的焦點。素描是西方的舶來品,老一輩的人在國畫方面好多還是要求線描的。至於一些衝擊眼球的作品的推崇很多人還是不理解,國畫更多的是賞心其次才是悅目,這是形而上還是形而下的問題,如此等等。

評價國畫作品,無老少之分,之前聽一課程,一位八幾年的年輕人思維敏捷,眼光獨特精準,一位老者就可能研究太專了,拖沓保守;評價國畫作品,也無官職之分;評價國畫作品,更無地域之分等等,還是要用作品說話,用人品說話。


剖析國畫十步走|畫家李羿

李羿作品


剖析國畫十步走|畫家李羿

李羿作品


【第十步】綜合素養對國畫的影響

作品本身是作者價值觀的全體現,人的綜合素養對國畫至關重要,是個性、創造力的舒展,是所有藝術的交織。所謂不平則鳴,所謂發奮著書說,國畫也是如此,有經歷、有閱歷、有學識、有痛苦折磨,才能更好的融合,比如當年我們買紙買書,哪像現在這樣還有網購?都是早上五點多擠來回五六個小時的地鐵,一趟趟的揹回來的,更不要說其它各種的花費,各種的熬夜等,那時候沒有微信,整個畫院只一間電腦屋,只有一個插頭,也只有那一處有網絡,想查個資料往往輪不上的。手機只是用來打電話也幾乎不用,想念女兒就只能偷偷找個地方掉眼淚。經歷越多,多年以後越是財富。就象做飯一樣,說做粥吧,有原味的,有皮蛋瘦肉粥,有菠菜雞蛋粥,也有雜糧粥,經歷的多會有不同的味道呈現。再比如我們買的菠菜,大棚裡的和涼地裡的都是菠菜,顏色形貌和味道還是會有區別的。藝術絕不是一項技巧,藝術之難在於不賣弄、不粉飾,難在自由而準確的抒發內心,需要的是真性情。蘇東坡下貶黃州,很多重要的作品都在此完成,是痛並快樂著。比如《寒食帖》,把那種沮喪、心灰意冷,和對現實的無力感表現的淋漓盡致,他自己以後也無法複製,所以有的東西是無法灌輸的,蘇東坡46歲才了悟,不隨從、不盲從。天真爛漫的心像。是一個與自己心靈對話的過程。國畫不是以技取勝,是以寓意取勝,意在筆先,有意境意韻。每個人追求不一,是虛名厚利,還是理想主義的人間情懷的創造出更加美好的精神家園?各有利弊、沒有對錯、只有選擇不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