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憶張世林:村裡年輕人眼中萬能的“張舅”

“他是個愛管閒事兒的人”

“他撂下筷子也得先把老百姓的事兒辦了”

“特別溫暖的人,用現在的話說就是一個暖男”

在天津鄧善沽村先前打印的的新冠肺炎防控應急小組值班表上,張世林的名字頻繁出現,但村民們卻再也看不到他忙碌的身影。

回憶張世林:村裡年輕人眼中萬能的“張舅”

△張世林在工作中

張世林是誰?

57歲的張世林生前是天津市濱海新區新城鎮鄧善沽村的黨總支委員。自1月23日起,張世林就參與到村裡的疫情防控戰鬥中。1月29日晚7點半,張世林在值班時突發腦溢血,經搶救無效於2月10日離世。

從1997年開始,張世林歷任天津市濱海新區新城鎮鄧善沽村村委會委員、村兩委委員。2018年擔任村黨總支委員,主要負責企業安全生產、大氣環境巡查、“散亂汙”企業治理等工作。

2020年1月29日,大年初五。在疫情防控一線,村民們還看到張世林戴著破舊的毛線帽、穿著黑色棉衣忙前忙後。

當天晚上值班時,張世林突然感覺頭疼得厲害。和他一同值班的村委會副主任沙俊明要送他去醫院,“他不讓,說崗位上必須得有一名村幹部守著,”沙俊明說,“臨去醫院前還告訴我,他看完病就回來。”

沙俊明沒想到,言出必行的張世林這次卻食言了。因突發腦溢血,經搶救無效,張世林於2月10日離世。

不顧家的老張

張世林所在的鄧善沽村有1700多戶村民,轄區內有十幾家大型倉儲、化工、混凝土企業以及幾十家個體經營戶。疫情暴發後,作為一名黨員,張世林主動請纓入戶排查和進企業摸排。

從發放宣傳單,再到上門告知防疫注意事項,張世林不知疲倦地騎著電動車挨戶走訪。

村裡卡口值守、後勤保障一線……哪裡需要人手,哪裡就能看到張世林的身影。“咱們黨員就是為老百姓服務,為村民服務”張世林常把這句話掛在嘴邊。

在妻子李桂芬和女兒張麗的眼中,張世林是個不顧家的人。“過年那陣子家裡的門鎖壞了,大冬天的呼呼往進灌風。我給他打電話讓他回來修,他卻跟我說在單位忙呢沒工夫。”李桂芬說,“我心裡也會有抱怨,但疫情一開始他就跟我說,他是黨員,這時候必須得守好。”

女兒張麗的印象裡,父親總是很節儉。冬天的時候他總是穿著一雙加棉的帶著補丁的皮鞋。“可就算穿著新皮鞋,他只要幹起活來,別說泥地還是水溝,踩哪兒他都不在乎。”

“萬能”的張舅

回憶張世林:村裡年輕人眼中萬能的“張舅”

△張世林(左一)在工作中

村裡的年輕人們都管張世林叫張舅。

他就像一位熱情的孃家人,無論什麼事,“萬能”的張舅總是能幫忙解決。

張世林早年做電工,懂電路維修。現在,在村委會大樓的辦公室裡,還都能看到他留下的痕跡:

窗子不再潲雨了,是因為他給鑽了個排水孔;

辦公室沒窗簾,是他蒐集鐵絲、布料給挨個按上;

找張世林修電器,已經是鄧善沽村人的一種習慣。“他是有求必應,還不收一分錢”,張世林的同事王春利說,“大家愛找世林幫忙,就是因為他撂下筷子也得把老百姓的事兒先給辦了。”

平凡而偉大的基層幹部

“我從沒看到他回家後心裡那麼美,給我看榮譽證書,說自己的工作得到了認可”,張世林去世後,老伴整理他的遺物,一沓榮譽證書見證了這名基層幹部的成績。

“過年前他問我盼著過年麼?我說,我不喜歡過年,忙不完的事。結果世林竟然也說,他也不願意過年,因為總覺得虧欠家人。”李桂芬已經記不清多少個大年三十,張世林都是在崗位上度過的了。“世林說自己是村幹部,大事小情只要找到他了,他必須對得起老百姓。”

張麗說,疫情還沒過去,自己也要堅持在村裡做防疫志願者。“爸爸走了,他的期望我可以繼續堅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