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看透了就对这世界没什么期待了?感觉如何?

付遵毅


这个世界你怎么看都是美好的 ,只是看你用什么样的心态去看待这个世界,世界那么多美好也没有看透不看透,再说了那么多科学家都在研究这个世界,你怎么就那么轻易的看透了这个世界呢,或者你在生活中有些不愉快,都是你把自己心态放好,这个世界就美好了,天天开开心心快快乐乐不要去那些烦心的事,多一点正能量,原理不愉快,你就会越来越开心,想想你的家人 ,你的责任,这样你就会充实,那样你的期待就多了,感觉也就变美好善意,生活就好了。


湖岳兴兴


这主要心态在做怪,有积极心态的人遇见什么困难都是主动去解决,以前我年轻时,那时身体好,事业也稳定,每天心情比较舒畅,工作繁忙也没觉得累。经常听见别人家庭吵闹声以及单位同事因工作分配不公的抱怨声,我都感觉不可思议,他们怎么都有觉得已经把这世界看通了,而发泄出不满的情绪,为什么我没有这感觉,就算在工作中受到上司的责怪,回到家里遇到老婆不讲理的埋怨,我都付之一笑保持沉默,总觉得这都是些小事,没必要让烦忧影响我快乐的心情,各位觉得我是个没心没肺的人吧?

随着时间慢慢的推移,我也逐渐到了中年,事业和身体也慢慢走下坡路了。心态也有所改变,身边的吵闹声和抱怨声开始有点影响我的心情,总有那么点感觉有些烦,也没有年轻时那么快乐,有点小事好象也让我看透这个世界,这彻底改变了我的心态,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我分析主要以下二点原因和一点建议:

1.忙和闲的原因:

年轻时工作任务多,每天很忙很充实,忙起来时感觉时间很快就过去了,每天的应酬多接触的人也多,也经常碰到几个很会讲笑话的朋友,他们的幽默和风趣让我享受在快乐的气氛里,心情好了,一切都好了,世界充满了阳光。到了中年工作闲下来了,接触朋友也少很多,整天无事可做闲得无聊,感觉也没什么希望,胡思乱想也多了,原来的快乐也离我而去,所以烦恼厌世情绪慢慢占据我的心间,还是忙才能改变我的心境。

2.身体原因:

年轻时身体好,从来不耽心身体出什么状况,就算工很累很疲倦也没关系,只要晚上睡一觉,很快恢复正常身体,第二天又精神抖擞充满斗志,越忙越感觉身体棒棒的。可是到了中年,不是这里疼就是那里不舒服,整天坐在办公室看电脑和手机一点都不想动,越闲着越身体不舒服,越不舒服心情越不快乐,越不快乐越感觉看透这世界,越看透这世界越生活没意义,这都是闲着惹的祸。

3.建议做自己喜欢的事:

为了找回曾经的快乐,为了忘却身体的病痛,为了不再巟废宝贵的时间,我痛下决心找点自己喜欢的事做,于是我重新拿起少年的梦想,捧起了吉它对着春天的茶花,弹起我心爱的歌曲,唱起快乐的歌声,沉浸在充实和舒畅的生活里。各位读者,如果你们也有我这样的心境,赶快和我一样追求自己的梦想,让快乐和幸福陪我们一起度过灿烂的人生……。


爱浪的人


首先我来分析下有“看透”这样人的心理状态,往往他们会这样想“我心里空洞洞的。我感觉到好象全世界都抛弃了我。孤独,寂寞,失落,无助……我好想逃,逃到另一个世界去……然后云淡风轻的样子”。其实人活着就像在泥地上行走,因为太过云淡风轻,回过头就会遗憾什么都没留下,连个脚印都没有。那是因为自己心里装的东西太重,自己一不小心陷进去了难以自拔。或许他们有很多伤感的事情需要被放逐,被放逐在自己能遗忘的天地里去。自己却忽略了一个最简单的道理就是

“只有失去一些东西时,才能得到另外一些东西”。这不叫“看透”,是自暴自弃。



lion家园


人生很短暂,看透不如看淡

只能说学会看淡,痛苦就离自己远一点

面对所有事,看的淡一点,就不是事

人生三看,看远,看透,看淡

这都是必然要经历的,这是人生的升华

看透是一种感悟,重生

期待着自己未曾经历的事,未曾遇到的人

当你看透时候,心胸就宽宏了

不再斤斤计较,不再自寻烦恼

看透了人心难测,明白了敷衍伪装

受得起大起大落,放得下大悲大喜

再苦也能微笑,再难也会歌唱

正因为看透了,才会更期待

我们要学会,人生看清看透,但不看破

心态决定一切,生活不易,开心叹气

世界如此美好,空气如此清新,花香如此扑鼻,天气如此美丽,而你要如此的幸福


宝儿ai


这个问题应该困扰过许多备受困境打击的人,而答案的不同往往也造就了不同的人生,因此对这个问题的回答要谨思慎行。在付诸行动之前向朋友说明看透的那些思考内容和过程,做一做小范围、短时间、低程度的实验,这确实是负责任的态度,是对自己负责,对家人负责,也是对社会负责。

至于这个问题怎么看,由于对于这个看透了的具体内容不得而知,因此只能是大致如此作答,不知有什么帮助没有。

首先,对于这个看透了自己有没有清楚的定位和认真的反思。第一,这个看透了是哪一方面的困境引发的,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生理需求(求得生存,比如饮食、睡眠、居住)、刺激需要(感觉到自己生理、心理上的活力,比如探索、性活动、感官刺激)、安全需求(对自己的现在和将来有安全感,比如健康护理、工作、储蓄)、社交需求(感到为人所爱、为人需要,比如和家庭成员、团体、其他人的交流)、尊重需求(尊重自己、并受到他人的尊重,比如为社会所推崇的能力的实现、各种成功的象征)、自我实现需求(发现并实现人的一切潜力,比如帮助他人的使命感、创造性)、超验需要(把个人和整个人类连结起来,比如宗教和神秘体脸、意识的交替状态)的哪个层次的,如果你看透的是低层次,那么对高层次的认识如何,反之亦然,而如果所有的层次都看透了,你还能肯定那个回答仍是对世界没有什么期待么?第二,这个看透了是哪一阶段的,在青源惟信禅师所说“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依然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认识历程中,如果你只是处在第二阶段,你还能说看透世界、看透社会、看透人生、看透人性、看透自己了么?如果是处在第一或者第二阶段,你还会觉得生无可恋、世无可恋么?第三,这个看透了是真正的真理性认识,还是对无可奈何下妥协甚至失败的一种包装?毕竟,对人和人生的认识,比获得对自然事物的真理性认识应该难得多了,因为不只个人态度、立场、利益、经历等等渗透进来,对认识的左右甚至扭曲会很大,而且那种“不是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等认知结构上不可避免的局限性,更加重了认识的难度,由此你如何保证这个看透了的认识,不是对觉得自己难以克服的困境的一种投降?

其次,看透了是否就必然对世界不存期待了呢?第一,要分清两个概念,就是看透了和看破了。看透了,是说认清了世界和人生的真相,是一种认识的成果;而看破了,则是一种认识之后的无奈态度,是主观上对世界、对他人甚至对自己的消极的情感取向、行为倾向。第二,要认清二者的关系,也就是即使真的看透了,是否必然看破了?从前面对看透了的三点反思,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就是看破了的人其实未必真正看透了,甚至可以武断地说,看破了算是一种过度看透,其实就是没有看透。强认看破为看透,最终只是自欺欺人。至于许多人自以为看透了之后,就勘破红尘、遁入空门,那确实对世界的真相和人生的真相是一种逃遁,一种逃避。而真正看透的人,可能更会采取一种积极的、进取的精神,就像罗曼·罗兰在《米开朗琪罗传》中所说的:“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便是注视世界底真面目——并且爱世界。”

最后,看透了之后不只对这看透反思,还要行动,关键自然是积累、组织和运用知识,和培养、提升自己的能力,把困境作为验证自我和超越自我的宝贵机会,正如北宋思想家张载说:“富贵福泽,将厚吾之生;贫贱忧戚,庸玉汝于成也。存,吾顺事;没,吾宁也。”




孟周


绝大部分人说看透了只是某一事理,那不叫看透,真正看透了,那是看透了宇宙的本来面目,生命的真谛,人的生死大事。真正能看透的人 ,是得道的大圣人,古今中外,寥寥无几。

就是大圣人,也有大慈悲心,拯世渡人,才是真心的流露。看透了,应是有为的开始,不是没有期待,那不是道,是枯木,因为道是活泼泼的,道不息。

空和有、动和静、长和短等等,都是分不开的,没有空,哪有有?没有有,哪有空?静极需要动,动极需要静,相互转化,才有这个世界。



侨香


问世问情为何物,怎一个自拔不触。做为人都有七情六欲,有哪个真正看透了这世界,一辈子都在探索之中,既使是真正的修行者,也都一直在渗透生命及活着的意义,所以往往不是春透的人才对这世界没有期待,如自杀者,被情感所困,而看透者反而坦然面对,因当一切都是有因果的。


乐者无敌


挺喜欢这个问题,我来说说我的想法。

看透了说明你的思想境界已经上升到了一定的层次。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这是一种出世的态度,主要意思是,世上本来就是空的,看世间万物无不是一个空字,心本来就是空的话,就无所谓抗拒外面的诱惑,任何事物从心而过,不留痕迹。这是禅宗的一种很高的境界,领略到这层境界的人,就是所谓的开悟了。

人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很多以前想不通、看不明白的事也都参透了,这是种人生的积淀。有的人年纪轻轻可能就已经看透世事;有的人终其一生还是不明就里。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看透是一种洒脱,却会让人失去动力和方向。道家将就阴阳调和,凡事无绝对,过犹不及。过渡的看透就会产生厌世的心态,极其危险!还是应该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该拼搏的时候就要勇往直前;该放手的时候就要淡然面对。不断的学习,用知识丰富充实自己,修正自己。人的一生就是一种修行,是对自身的修行。





胖马


这个世界根本就没有真正看透的人。孔子到老了,晚年还讲,朝闻道夕死可矣。可见孔子到老了,也没有真正闻道,也没有真正开悟。所谓看透,其实是很多人自以为看到了某些东西,明白了某些道理,但他离真正看透还很遥远。生命从出生到死亡都是一个运动的过程。生命没结束,身体没结束,思想就不会结束,也不会看透。人生就是一个不断获取不断舍弃的过程。这个世界始终都有值得我们去探索的领域。物理学家还没有告诉你宇宙运行的真相,人类学家还没有告诉你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不要妄言看透,你还在路上,还早着呢!


生存立人生存立论


你的想法太消极了,人有利益先考虑到自己那是天经地义的,毕竟别人跟你没亲没故的,如果没有利益可能会为你考虑,但涉及到利益首先考虑到的肯定是自己,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会这样,不要反驳,你也是这样!既然你自己也这样有什么好抱怨的再有你说的没有人会因为你的认错而对你有半点宽容,那得看你犯了什么错,犯错后的认错态度到底是怎么一个样子!不能说谁谁谁杀人放火了,然后认个错大家就原谅他了,这不现实,也不会说一个人同一个错犯了又犯,每次都认错,人家自然不信!但如果你真的只是偶尔犯一次小错误,并且很诚恳的请求别人原谅,我想不会有人不依不饶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