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散六十年的胡廣強,哥哥姐姐在等你回家

60年前,無為的姚女士在一次意外中,將他人3歲的小孩當成自家兒子抱回了家,一養就是40年。直到20年前,真正的小兒子前來尋親,姚女士才發現當年抱錯了孩子。陰差陽錯之下,姚女士當時沒有和小兒子相認。幾年前,姚女士過世了,這件事也成為他們一家人的心病。3月20日,姚女士的外孫鄒先生向本報記者求助,希望儘快找到失散60年的小舅。

送走的“小兒子”被接回家

胡大媽說,他們家兄弟姐妹四人,除了失散的弟弟外,還有兩個哥哥。 “父親不到40歲就去世了,母親(姚女士)一個人拉扯我們四個。1960年,因為家裡太困難,母親把3歲多的弟弟送到親戚家。可親戚家也很困難,不久就將弟弟送到了無為縣(現無為市)北門附近的收容所。”

失散六十年的胡廣強,哥哥姐姐在等你回家

失散六十年的胡廣強,哥哥姐姐在等你回家

失散六十年的胡廣強,哥哥姐姐在等你回家

胡廣強的大哥、二哥、姐姐。

“過了一段時間,母親知道後,就想去把弟弟領回家。”胡大媽對記者說,她的弟弟大名叫胡廣強,乳名叫小三子。胡廣強被送走時,右手受了傷,無名指上的指甲蓋掉了。姚女士去收容所找胡廣強時,著急地在收容所裡大喊“廣強,小三子,你在不在?”一個小男孩抬著頭,望著姚女士,沒有說話。姚女士看到小男孩的右手無名指上沒有指甲蓋,衣服、體態都和胡廣強差不多,就將他帶回了家。

“長大後,家裡人發現他長得跟我們不太像,但是沒多想,一家人的感情一直很好。”胡大媽說。

四十年後才知當年領錯人

“如果不是二十年前有人來我們老家尋親,可能這一輩子就這樣過去了。”胡大媽說,他們兄妹四人長大後,各自成了家,她嫁到了離老家幾公里遠的六圩村。上世紀90年代初,除了姚女士在家外,其餘的家人都前往外地務工,只有每年春節時才團聚。

2001年的春節,胡家二哥回村時,有人告訴他一個驚人的消息。幾個月前,有一位40來歲的中年男子,來到村裡尋親。這位村民告訴胡家二哥:那個男的說他從巢湖來,小時候是在收容所被人領養的。他長得和你一個樣,也是瘦瘦高高的,還說他有兩個哥哥一個姐姐。

“村民告訴這個男的,這裡確實有一戶人家當年小兒子被送到收容所了,但是沒多久就把孩子領回來了。後來這個人就離開了,走的時候應該很失落,沒有留下任何聯繫方式。他(或許)就是我親弟弟,每次想象到他當時失望的樣子,我心裡就很難過。”胡大媽向記者訴說的時候,悄悄地用手抹去了眼角的淚水。

包括“胡廣強”在內的四個子女知道後,立即向媽媽姚女士求證,姚女士卻說,因為老四現在已經成家立業了,如果現在才知道不是親生的,怕村裡人講閒話,讓老四在村裡、家裡抬不起頭。所以此前姚女士還特意躲了起來,沒有和尋親的人見面。

領回的“胡廣強”找到親人

幾個子女瞭解到媽媽的一片苦心後,也不忍心苛責這位善良的老人。 “我母親當時快80歲了,沒見過世面,也沒什麼主見,慌亂之下才做了這個決定。如果我們有一個人在村裡,就和他相認了。”

鄒先生告訴記者,因為考慮到外婆的感受,加上平時都在外地,外婆在世的那些年,他們家都沒有大張旗鼓地去尋人,但是每到春節,家人相聚時,都繞不開這個話題。 “也不知道我親小舅現在叫什麼名字,這些年過得好不好,有沒有再繼續尋找親人。這種擦肩而過的遺憾,最讓我們難過。”

因為聽說真正的胡廣強尋親時,說過他在巢湖生活,胡家人也曾經前往巢湖尋找。而讓人意外的是,當年抱錯的“胡廣強”知道自己的真實身份後,幾年後卻在無意中找到了自己的親人。

有一年春節, “胡廣強”回到無為,在街上買東西時,有人告訴他,在無為倉頭鎮有個人長得和他很像。 “胡廣強”意識到,這可能是自己的親兄弟。在二哥的陪伴下, “胡廣強”前往倉頭鎮,很快找到了自己的親哥哥。雖然後來認親了,但“胡廣強”仍然過著和以前一樣的生活。

哥哥姐姐盼望和弟弟團聚

幾年前,93歲的姚女士去世了,子女們越來越想找到失散多年的“小三子”。 “我們也就春節期間在無為,沒有太多時間和精力。”“今年春節期間,因為疫情在無為滯留,所以我們開始尋找小舅舅。”鄒先生告訴記者,疫情期間,不能四處跑,所以他編輯了一些小舅舅的資料信息,通過網絡、朋友圈等途徑大量發送,但是目前仍沒有進展。

“現在我們家裡的條件都好了,長輩們歲數都大了,希望能夠儘快找到小舅舅,也告慰一下外婆的在天之靈。”鄒先生說。

親愛的讀者,如果你認識姚女士當年失散的小兒子,或者有線索提供,請撥打0551-962000,讓我們一起幫助他們早日團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