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危機這個瓜,誰吃誰說香

經濟危機這個瓜,誰吃誰說香

10天之內4次熔斷,在不到24天的時間裡美股道瓊斯指數暴跌10000點……哪怕是在短短1個月之前,恐怕也很難有人相信這種電影都不一定敢這樣拍的事情,竟然會成為現實。

經濟危機這個瓜,誰吃誰說香

不過不管怎麼說,畢竟我們和對面還隔著一個廣闊無垠的太平洋,因此除了部分有真金白銀砸在美股裡的投資者以外,絕大多數國人還能夠泰然自若的用一種“看熱鬧不嫌事大”的心態來玩梗。

比方說像是這樣的:

“3月8日,巴菲特:我活了89歲,只見過一次美股熔斷;

3月9日,巴菲特:我活了89歲,只見過兩次美股熔斷;

3月12日,巴菲特:我活了89歲,只見過兩次美股熔斷;

3月16日,巴菲特:我活了89歲,只見過兩次美股熔斷;

3月18日,巴菲特:我去你#@¥%OOXX……”

經濟危機這個瓜,誰吃誰說香

又或是拿出一張特朗普大統領早年間發過的推特截圖,調侃一下這位仁兄這一個月之內應該已經同時喜提“人類登陽第一人、第二人、第三人……”等多項榮譽。

經濟危機這個瓜,誰吃誰說香


推文上的大意是“如果有一天道瓊斯指數單日狂跌超過1000點,那當時的總統就應該被裝進加農炮裡,以極快的速度被射向太陽。不能找任何藉口!”

雖然後續有媒體站出來闢謠,稱這張推特截圖其實是P的,但卻並不能阻止國人繼續對這個梗樂此不疲。

畢竟事到如今,任何人都能輕易嗅出中美之間的競爭火藥味,對方現在遭了難,而眼下又還沒波及到自家頭上來了,那麼用一些網友的話來講,就是“我不給他吹一段嗩吶就夠給面子了,總不能還不准我笑話一下吧?”

經濟危機這個瓜,誰吃誰說香

作為資本主義世界的老大哥,國際金融體系裡當之無愧的領頭羊,當美國金融市場發生瞭如此巨大的動盪,自然也不可避免地會波及到全球其他國家與地區。

這個星期以來全球的股市基本上都是一片慘綠,讓世界各地的投資者在恍惚間還以為自己來到了那片傳說中的青青草原。

經濟危機這個瓜,誰吃誰說香

其中英國股市還鬧出了一個天大的烏龍,在3月16日當天英國聯合食品公司原本1599便士/股的股票因為一些不知名的神秘原因,在長達一分多鐘的時間裡跌到了0.01便士/股。

在這一分鐘的時間裡,這家公司一共被人用這種白給的價格買走了2萬多股股票,最終只能讓證券所跑出來仲裁宣佈這筆交易無效,讓全世界人民都看了個笑話。

經濟危機這個瓜,誰吃誰說香

種種跡象已經表明,在2008年的金融海嘯已經過去12年之久的今天,一場全新的全球經濟危機很可能又要來臨了。

如果參照當初次貸危機的命名方式,本次危機說不定要被後人稱為“疫情危機”。

但是截止到目前,我們還未能在這場“疫情危機”上找到一個像是08年“雷曼兄弟銀行宣佈破產”這樣的標誌性事件。

經濟危機這個瓜,誰吃誰說香

因此全球各國的媒體人士如今都瞪大了眼睛,竭力盯緊了世界金融市場上的一切風吹草動,想要在一個足夠分量的標誌性事件發生後搶在所有人前面做個頭版頭條。

眾所周知,往往在這種情況下最容易鬧出一些烏龍事件,而這一次鬧烏龍的則是國內的財經自媒體圈子。

就在幾天之前,一封神秘的信件突然開始在各位媒體人的朋友圈裡悄悄流傳,而信件的內容則是關於全球最知名的風險對沖基金橋水,因為對疫情影響出現重大判斷失誤導致現在已經“爆倉”。

作為全球管理規模最大的對沖基金,橋水的手頭掌握著數量龐大的黃金、基金、債券、期貨等資產。

如果其真的在這個節骨眼上爆倉了,那麼光是這家基金拋售出的那些資產就能讓全球金融市場掀起新的一輪下跌狂潮,在金融圈子裡可謂是一個驚天動地的大新聞。

不過幸好這條傳言在不久之後就被橋水基金官方進行了闢謠,稱其“雖然遭受了重大影響導致了一些損失,但遠未到要爆倉崩盤的地步”。

經濟危機這個瓜,誰吃誰說香

不過有趣的是,你說你闢謠就闢謠吧,為了增加說服力還偏要來曬一把倉,結果曬出的這個數據倒是著實把不少業內人士嚇到了。

作為全球最著名的對沖基金,甚至在08年的金融海嘯中還能夠做到一枝獨秀反向盈利、被無數金融圈人士推崇備至的橋水,如今旗下完全對沖的中性策略基金最高已經虧損到了21%?!

這已經不是什麼自己砸招牌、打自己臉的事了,而是一個能讓圈內人士世界觀都碎一地的消息。

在這裡小柴先給大夥介紹一下橋水基金,這是一家把“風險平價”作為核心理念,並由此推出了一套“全天候策略”的基金。

什麼是“全天候策略”呢?

這裡我們不妨打一個簡單地比方,就好比方說我們去賭場玩最簡單的賭大小,這個時候我們即便是兩頭下注,那麼由於兩邊的概率都是50%,那麼雖然永遠不會虧損,也就是風險為零,但最終的預期收益也同樣只是零。

可如果把花樣變多一點,增加上許多如“豹子”(3個6)這樣的新選項,再加上對各種選項的賠率進行精細的微調,那麼理論上就能找到一份風險極低,預期收益卻還是正的投注組合方式。

橋水基金的“全天候策略”也正是如此,他們先是將經濟大環境分為多種不同的模式,並計算出各種不同的投資品類在每種模式下的收益與風險比率,也可以理解為不同選項的賠率。

經濟危機這個瓜,誰吃誰說香

(橋水創始人瑞·達利歐)

然後再精準判斷出當前的經濟週期正處於哪種模式下,從而選擇該模式下最佳的投資品類組合與精確比例,最終在概率上收穫完美的預期收益結果。

一句話總結,就是橋水宣傳自己能在當前條件下,為投資者科學合理地構建出一個風險最低的投資組合。

經濟危機這個瓜,誰吃誰說香

小柴知道上面這一套理論有些讓人云裡霧裡,不過那些都不重要,我們可以直接來看結果。

橋水基金作為一家老牌企業,其從1927年開始至今每年的投資收益都是明明白白擺在檯面上可供查詢的。

如果將美國的標普500作為對標,其在對抗下跌風險這一項上的優勢相當明顯。

經濟危機這個瓜,誰吃誰說香


在大環境欣欣向榮的繁榮時期,橋水的收益回報率也許不會高於同行,但在每一次危機來臨時,橋水的虧損了卻永遠是最低的。

這從近百年來世界金融市場上的幾次動盪週期裡也能看出來。

經濟危機這個瓜,誰吃誰說香


而這也正是本次橋水基金的“闢謠”帖,最終卻比那個“謠言”更加讓投資者們開始感到恐慌的關鍵原因。

如果連市面上那個最穩健的傢伙,如今都被這次危機折騰成了這幅模樣,最高虧損達到了恐怖的21%,那麼其他基金如今的真實情況又會是如何呢?

這個問題的答案恐怕不會太過美妙,畢竟我們換個角度來想想,如果其他基金收到的虧損情況要遠好於橋水,那麼橋水這波主動曬倉的操作,豈不成了自願為同行做墊腳石,反向襯托一波自己的競爭對手了嗎?

搞金融的老狐狸怎麼可能做出這種傻事?

唯一的可能就是橋水在通過分析多種數據之後,相信自己如今的“戰績”在同行之中還算是“矮子裡拔將軍的高個兒”了,才會為了應付這麼一份只在中文互聯網上小規模流傳的謠言主動曬出戰績來闢謠。

不過話說回來,任憑他歐美金融市場如何天翻地覆,反正我們如今已經是最早控制住疫情的國家,再加上中國的資金重頭既不在股市,也不在債市,而是在流動性完全可控的樓市當中。

多重因素對比下來,本次金融危機對於我們的後續風險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既然這場大火基本上燒不到咱們,那麼我們當然也就可以安安心心地坐下來(隔岸觀火)吃瓜咯。


畢竟根據著名的峽谷相對論——我給對方減速,就相當於給自己加速;給自己加速,就相當於給對方減速。

哪怕事實上其實並沒有真的多賺到幾塊錢,但看著自家企業在短時間內以這樣一種方式實現了

“身 價 倍 增”,總歸是件讓人感到有些愉快的好事。


經濟危機這個瓜,誰吃誰說香

如今形容國人的心情,最貼切的無疑就是那句“縱觀世界風雲,風景這邊獨好”了。

主筆 | 阿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