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坏毛病家长不批评,孩子有点进步就狠夸,对孩子有什么影响?

夢臻


我们先来了解一个概念,在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的强化理论中,强化指的是能够增强反应频率的效果。其实孩子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孩子最初的行为都是想获取大人的关注。比如有的孩子想引起大人或老师的关注,故意很调皮。如果大人和老师对孩子的调皮行为做出反应-或者批评、或者讲道理、或者惩罚他们等等等等,这都是一种关注,那么孩子的目的达到了,他知道这样可以吸引你的关注,会继续做这种行为。好了,回到我们的问题上来。

首先,坏毛病家长不批评,其实是一种忽视孩子坏毛病的行为,这样孩子会知道我的坏毛病父母一点也不在乎、不关注,那我没必要这么做了,反而这样的坏毛病随着你的忽视会消退,直到不再出现。所以坏毛病家长不批评不是不负责任,反而是一种很有效的塑造孩子行为的方法。

其次,孩子有点进步就狠夸是不是一定可取呢?孩子有进步可以夸奖,孩子的努力和进步需要家长的认可。但是要注意夸奖的方法和度。我们该怎么夸呢?是夸孩子聪明吗?是夸孩子得了100分吗?不是,是要夸孩子努力、认真、会设定目标并达成目标,总之是夸过程,而不是夸孩子的天赋和结果。如果一味的夸孩子天赋和结果那么他可能不那么努力或恃才傲物,又或者他过于重视结果。最重要的一点是注意度的把握,不能一直夸,让他有一种依赖,我是为了受到夸奖而进步的。适当的时候夸一下孩子努力的过程是最好的选择。




蹊宝麻麻


这样教育孩子,容易养成坏习惯,骄傲自大,自私自利,目中无人,骄横跋扈 ,只能听好话,听不得批评,以后跟别人难于相处。


寂寞的0办公室


会养成孩子骄傲自大、自我认知不足,经不起小挫折的性格

孩子坏毛病,家长要及时指出,不用批评,批评对于孩子的教育没有好处,家长可以试着这样做:

1 要有原则

家长在孩子面前无论做什么事要走原则,电视剧规定看20分钟,那就要遵守,时间一到,该关就关,无论孩子有不情愿,时间一到就要遵守,这是规则,孩子的很多坏毛病都从日常生活中慢慢积累的。

2 改掉坏毛病

有时候,大毛病就是从小的开始积累的,今天不写作业明天没有礼貌,如果家长不及时指导,会让孩子养成对自己的认知不足,孩子就认为自己没有缺点,没有毛病,认为自己是最棒的,所以万万不可取。

3 一周改掉一个坏毛病

家长可以跟孩子约定,坏毛病没有任何好处,家长坚信可以和孩子一起战胜它,给足孩子信心,家长跟孩子一起改掉


有点故事的六同学


孩子要以鼓励为主,但一些坏毛病也要及时纠正。

现在的家庭大多为一两个孩子,孩子都是家里的宝,祖辈都是娇生惯养的从不打骂,但任何事情都要有一个限度,不能过于娇惯。

小问题家长要及时纠正,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经常鼓励孩子,孩子就会变得越来越优秀,凡事都得有个限度,也不能因为一点小事就夸夸其谈,俗话说就是找不着北了,也会使孩子自我感觉良好。

小事从自身做起,分析存在的优势劣势,客观公正的分析问题,不能带有偏见的去处理任何问题。


山园静梅


如果是正常的家长一定不会这样做。

很明显这样做对孩子是很不好的,现在的确是提倡鼓励式教育。但并不提倡对于孩子的问题从始至终避而不谈,任其自由发展。

优秀的爸妈是会从自身做起,用自己良好的习惯行为去影响孩子。

父母是孩子最大的老师,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

当孩子犯了错误或者出现坏习惯时,家长不要一味的指责,而是寻找问题的根源,然后引导孩子做出正确的事情。

举个例子,我小的时候很懒,常常把自己的袜子藏在被褥底下攒起来一起洗。有一次我妈妈发现了我床下堆了很多袜子,他默默地帮我把那些袜子全部都洗掉了。

然后第二天把我叫过去问我是不是特别不喜欢洗袜子?

我点点头,他说那以后你的袜子我就来帮你洗,但是我有一个条件就是我帮你洗一双袜子,你就少看五分钟的动画片。

最后我为了能够多看几分钟动画片,我会自己主动的去洗我的袜子。就这样我养成了一个良好的习惯,再也没有堆过袜子。

举这个例子就是为了说明当孩子出现了一些坏毛病的时候,作为家长要学会正确的去引导孩子。采取一种孩子乐于接受的习惯来帮助他改正坏毛病。但不能对于孩子的坏毛病视而不见,采取一种消极的态度去对待。

在必要的时候,还是需要家长进行批评教育,这样孩子才能够长记性。



唐糖糖爱宝贝


爱孩子与宠爱孩子,其实说的不是父母对孩子的感情,而是父母对孩子的态度。孩子出现好的行为,父母会夸赞孩子,出现坏的行为,父母会批评孩子,这叫爱孩子,如果无论孩子出现什么行为,父母都只是夸赞与包庇,这就是宠爱孩子。现在家长最喜欢说一句话,就是他还是个孩子,而这就话就成了孩子做错事后的免死金牌。如果家长一贯秉承这种理念,就会导致孩子变得肆无忌禅,那么今后会做出什么样的事情就难以想象。


爱吃的虎妞妞


家长对孩子的坏毛病不批评,长此以往,就会使孩子分不清是非对错,不能正确判断事物;还会让孩子养成一种病态的自尊心,如果哪天有其他的人对他的坏毛病进行批评,他会感到自尊心受损,受不了,心理承受能力较差。
对孩子的一点进步,可以受到夸奖,但要掌握度,适可而止。因为他们的心智还不是很健全,要让他们养成荣辱不惊的心态。
综上所述,我认为,孩子有坏毛病就要及时的批评改正,有了进步,该夸奖时也要适度,让他们从小养成一种正确的是非观,和努力进步的坚强性格。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28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i-0022/8d3c7bb0396947f2b8eb25583d86ff6d\

李佳小妞


孩子坏毛病不批评,有点进步就狠夸,会有影响的。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毛病是惯出来的,小孩宜以正面教育为主,但决不能虚美,更不能隐恶,好就是好,就夸奖,不好就要指出来错在哪里,就要批评。如果做了一丁点好事,或者取得了一点点进步,就盲目乱夸,夸大事实地夸,那会使小孩飘飘然,如果小孩说了谎,做错了事,不指正,不批评教育,那小孩将来会失去辨别是非能力,只能听得进赞扬,经不起批评、受不起挫折,最终会把小孩捧杀,葬送了小孩的前途。

记住,教育小孩要从小抓起,从小事点拨,戒骄戒躁,娇儿不孝,骄兵必败,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祖强


我的主见,请大家,说的不好,多多包含着,孩子不能惯,惯丢心里面,喜欢孩子


小董217637173


就是理性,见识主宰的大人,都扛不住社会风气,习俗,已经养成的坏习惯,恶性循环,拼命抵触,反抗,丧失反思,独立思考的理性,听不进去批评,何况是孩子?报上登的有些要求严厉的父母,结果孩子去了国外,与父母断绝联系。严厉的批评教育,导致父母与子女感情隔阂,仇恨,并不完全是子女的过错。🍁🍁🍁

如果批评就能使人心甘情愿地知错就改,世界上全部是完人,圣人。我们要的是批评的权利,快感,还是孩子的真心改过?当然,表扬和夸奖都要真心实意地恰到好处,合适,不要过分,否则也会形成夸夸其谈,令人反感,厌倦,看不起。🍁🍁🍁

批评多了,可能就被批评出一个也喜欢吹毛求疵,鸡蛋里挑骨头,狗🐶嘴吐不出象牙的羡慕嫉妒恨,喷子,庸人,怀才不遇。少批评,不批评,可能就培养出一个有点脾气,个性的乔布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