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管理的3位師傅 2020成長計劃一【華簡21天】(2)

我的時間管理的師傅其實到目前為止,應該說已經有三位了。

第1位是塗俊傑,上一篇文章我提到過。其實呢,他在一定意義上幫助我走上了成長的正軌。我還沒有機會去上過他的課程,他目前帶給我的啟示和幫助有兩方面:1.自律 2.時間記錄的一款軟件:a time logger

但是,我的時間記錄是在我認識了我的第2位師傅劉媛媛,才開始的。劉媛媛,中國知名90後演說家,女性勵志演說家,安徽衛視《超級演說家》第二季總冠軍。她的課,一定意義上,重組了我的人生。

她更新了我的思維:1.對我的時間有了投資意識,重視了我未來時間的價值。2.按著她的方法,我將我的時間分成了4個類別:①投資性消費②必要性消費③非必要性消費④浪費


時間管理的3位師傅  2020成長計劃一【華簡21天】(2)


塗俊傑的工具,劉媛媛的理念

第3位師傅呢,上一篇文章也提到過,唯庫的CEO阿何。這篇其實是我關於他的第2堂課的覆盤。

更新我的思維:

一、時間管理的核心不是時間記錄。就像理財的核心不是記賬一樣,記錄只能幫我們找到時間和金錢的去向,找到我們問題的根源。但,不代表解決問題。

二、時間記錄的意義:

1.自己的時間都用在哪些方面?我通過a time logger記錄時間已經有兩個多月了。也就是說在聽這堂課之前,我已經開始了兩個月。我按照劉媛媛的方法,對時間進行了4方面的分類,這些基本上回答了這個問題。

2.培養自己時間量化的習慣。自從我有了時間投資的意識,我改變了很多。比如,曾經我在如何省錢上,浪費了很多的時間。如今我不會再把我的時間進行這樣的消耗。

而提到時間量化,也得益於劉媛媛的理念,以及我不斷的去驗證。目前,我的時間消費很固定,上午肯定會有三個小時學習,下午是我與孩子的親子時光。晚上反思覆盤寫作。

我目前的時間支出項目簡而穩。基本上,這些時間,都是在我花費之前計劃好的,慢慢已經在養成量化的習慣。除了必要性的時間支出,比如吃飯,睡覺。我的時間集中在兩塊上面:①自我成長 ②育兒

3.找到“省時點”。鑑於我目前的時間支出,基本上沒有娛樂和浪費。之所以沒有娛樂和浪費,並不是我在強制自己。而是我真的意識到,我的時間很緊迫,也終於找到了自己的長期目標以及把它分解成了短期目標,這個都在我上篇文章提到過。而阿何老師今天這堂課也同樣提到了這件事情:①我們記錄時間並不是讓我們變成一個沒有娛樂的機器人,只是要做到節制。②我們之所以沒有節制,核心的一個原因就是因為我們沒有目標。

在這一點上我可以改變的是:①掌握一些高效的工具,能夠讓我更快速的學習,堅持提高自己的理解力。②更多地掌握一些育兒的技巧,讓育兒這件事情變得更高效,讓我的陪伴更有效。

三、時間記錄不等於時間管理,不必每天都進行記錄,只需要對若干個場景記錄,若干次。

四、目前能夠提高我效率的一個很大的因素,就是提高我的身體素質。我一直認為很重要,卻沒有提上日程,更沒有去堅持。我沒有找到切實可行的辦法,同樣沒有找到核心點。這也是大多數人無法堅持的一個原因,你看不破你自己的問題,你也沒有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如果這兩個問題解決了,那麼有什麼理由不去堅持呢?

阿何老師對於時間的分類更細化。但是,我認為目前來說,劉媛媛的分類方法更適合我。畢竟我目前的時間支出很簡單。另外,我不想本末倒置,在學習如何省時間這件事情上,反而浪費了最多的時間。當然,這只是個人化的一個選擇。


時間管理的3位師傅  2020成長計劃一【華簡21天】(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