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一定想做最好的父母,可是你知道孩子需要什麼樣的愛嗎?


你一定想做最好的父母,可是你知道孩子需要什麼樣的愛嗎?

最近陪孩子看了《你幸福我快樂》這部電影。深深覺得對於孩子來說,父母的陪伴,比給予孩子更多更好的物質更重要。

這是一部溫情脈脈的兒童片,沒有過多的矛盾衝突,用載歌載舞的方式傳遞幸福與快樂。畫面優美,表演真實,歌曲感人、歌詞質樸生動富有內涵。

影片讓我們看到了一種全新的音樂故事敘事手法,全面瞭解新時代的教育理念:學校的快樂氛圍,家長的用心陪伴,才能給予孩子最好的教育。

影片通過兩個不同出身,家庭背景完全不同的孩子,陳怡霖和鄢栩嘉的故事,深刻揭示了孩子的幸福快樂,就藏在這些看似平常的生活裡。

01 快樂校園:老師的關愛和同學的陪伴,能戰勝一切困難

劇中這個叫陳怡霖的五年級女孩,為了完成媽媽的遺願,接受更好的教育。她跟隨爸爸從內地來到了深圳的一所提倡"快樂學習"的小學讀書。

陳怡霖在班級裡發現同學們都很博學多才,她不敢說話,缺乏自信,還經常被別人嘲笑欺負。她覺得自己很難融入到班級集體生活中,就計劃要和爸爸回老家。

後來在老師的關愛和同學們的幫助下,陳怡霖一點點改變,最終找回了自信和快樂。


你一定想做最好的父母,可是你知道孩子需要什麼樣的愛嗎?

在一個有愛的班級集體中,孩子不覺得孤單,她在校園這種積極正向的影響下,戰勝自我,開始融入集體生活。

在學校裡,老師給予的愛和關注,同學之間的支持和幫助,對於一個人有著巨大的影響,它可以重新塑造一個人的內心,更可以改變外在行為。

這種源於集體的關愛,就像一束清晨的陽光,照亮黑暗,趕走陰霾。

02 家庭:父母的愛,陪伴,才是孩子成長最好的養料

班級的另一個男同學鄢栩嘉也非常不快樂,他家裡很富有,媽媽遠在國外開公司,爸爸也長期不在家,連過生日也沒有時間陪他,他每天只能和父母用視頻來聯繫。

缺少了父母的陪伴,再好的物質生活,他也感覺不到快樂。


你一定想做最好的父母,可是你知道孩子需要什麼樣的愛嗎?

後來,媽媽安排他去國外讀書,他不想離開學校,離開老師和同學。

鄢栩嘉在告別舞臺上,對於父母的安排,很不情願又萬分無奈。孩子對於親情和友情的渴望,在這一刻,展現的淋漓盡致。

所幸這時,鄢栩嘉的爸爸媽媽回來了,他們做了一個重大的決定,陪伴在孩子的身邊。

他的父母終於明白,陪伴才是給予孩子最好的愛!

農村現在有很多的留守兒童,缺乏父母的關愛,年復一年的期盼著父母回家的那一天。

都市也有很多父母,為了衝刺自己的事業,而忽視孩子的成長。

這種愛的取缺失,是物質難以彌補的缺憾。

孩子的童年,需要的並不是金錢、大別墅、寶馬車和重點學校,而是父母的陪伴呀!“愛是仰著頭的喜悅,愛是說不出的感謝……"

孩子的童年,最珍貴的是父母的陪伴。


你一定想做最好的父母,可是你知道孩子需要什麼樣的愛嗎?

03 怎樣的愛,才是孩子最需要的?

影片中陳怡霖的父親,為了陪伴女兒,也為了妻子的夢想。放棄家鄉的一切,帶著女兒來到深圳上學。

她的爸爸雖然沒有錢,但是卻儘自己可能讓女兒快樂。即使再艱難的處境,只要和父母在一起,孩子就能心安。

對於面臨的困難,他不是沒有想過,而是積極勇敢,迎接挑戰。當女兒表現出退縮時,他也沒有責怪孩子,這種深沉的愛,終將化為孩子內心的力量。

他選擇陪著孩子走出舒適區,去看見更大的世界,命運的改變已經悄悄發生了

古代的孟母三遷,考驗的是父母的遠見,洞察力。現代的父母卻往往為了自己的發展,忽視孩子的成長。

鄢栩嘉的父母,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金錢的慾望永無止境,孩子的童年卻稍縱即逝,幸好他的父母還是覺醒了。


你一定想做最好的父母,可是你知道孩子需要什麼樣的愛嗎?

很多父母,即使天天在家,也不願意親近孩子,陪伴孩子的時候心不在焉,上網玩手機,打遊戲。

直到有一天,孩子出現了青春期叛逆,或者心理有問題,學習一塌糊塗時,依然不能驚覺,問題的根源在自己身上。

作為父母一定要明白,孩子的每一天都是不同的,帶著欣賞的眼光,用愛和陪伴來伴隨孩子成長,體會真正的親子之樂。

寫在最後:

這是我國首部兒童音樂故事片,看起來輕鬆愉悅,畫面唯美,簡單的故事情節背後卻折射出家庭和校園,怎樣做到真正的快樂教育。

通過這部影片,可能我們對於快樂和幸福的定義,有了不一樣的理解。這種輕盈美麗的敘事手法,卻讓人深思,發人深省。

孩子眼裡的幸福快樂,就是你陪我長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