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被稱為脾胃的“清道夫”,隔三差五給孩子喝點,清理積食猛漲個

每位家長都是第一次做父母,都是沒有經驗的,都是在探索中學習育兒經驗。科學育兒,是新手父母都要必備的一項技能。如果不熟悉這方面的知識,就連孩子的飲食也會引起很多問題。

最近看寶媽群裡,討論的最多的就是孩子脾虛積食的問題,小兒積食已然是天下媽媽群裡最熱議的一個話題了。大多都是抱怨孩子不吃飯、長不大、經常生病等。


它被稱為脾胃的“清道夫”,隔三差五給孩子喝點,清理積食猛漲個


什麼是積食?

積食是中醫的說法,就是指孩子吃得太多,損傷了脾胃,脾胃不能更好的運轉導致食物停止在脾胃裡,進而導致了一系列的病症。

積食的孩子為什麼伴隨著脾虛?

“脾”是負責運化食物的,就是把水、食物的營養精微吸收並向全身輸送。而且絕大多數的小孩的脾胃太弱了,家長們給它吃很多好吃的,堆到裡面,一下子就淤住了。說白了,就是吃的過多或者營養過高,超出了脾胃的消化吸收能力,導致很多食物不能被消化吸收,使脾胃功能受損。中醫稱之為積食,也叫食積。

一般積食脾虛的孩子都會比同齡的孩子長得慢,就是每積食一次,生長髮育就會停止一次,孩子脾虛積食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家長不知道,沒能及時調理。所以,當孩子身上出現這3種現象的時候,家長們就要注意孩子可能脾虛積食了。


它被稱為脾胃的“清道夫”,隔三差五給孩子喝點,清理積食猛漲個


1、挑食厭食,睡不好。積食的孩子常有飽腹感不愛吃飯,逼著吃也只會挑些口味重的吃。再觀察孩子的睡眠,經常撅屁股趴睡,踢被子,打呼嚕、磨牙說夢話等,孩子80%可能是脾虛積食了。

2、嘴裡發臭,舌苔黃膩。孩子一旦脾虛積食,胃氣會上升,讓孩子產生口臭,仔細看舌苔,會看到孩子的舌苔厚膩,積食嚴重的話,舌苔會呈現又黃又膩的景象。

3、經常生小病,經常打針也是根除不斷。中醫有句話叫四季脾旺不受邪,這是醫聖張仲景說的。這句話就說明了脾的重要性,脾是人體正氣的來源,積食引起脾虛引起內火,所以身體哪裡薄弱這內火攻向哪裡。所以孩子經常感冒,發燒發熱的也要注意是否積食了。


它被稱為脾胃的“清道夫”,隔三差五給孩子喝點,清理積食猛漲個


想要處理積食,養好脾胃是關鍵下面我就分享自己的一個育兒技巧,孩子積食,家長可以煮淮山小米粥給孩子喝哦,我家孩子有積食的苗頭,就喝這個,消得快。

準備材料:淮山、豬腱子肉、胡蘿蔔。

做法:淮山去皮、去兩頭,搗碎成糊狀,豬肉同樣;胡蘿蔔切丁。

小米淘淨,小米煮粥至8分熟,放入淮山。繼續煮至黏稠狀,晾溫之後,攪拌均勻即可。

脾胃運化不好的孩子1天1碗就好,能健脾養胃,促消化吸收。尤其是家裡的小孩有消化不良的情況,喝點這個是非常好的,健脾益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