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千年的“愛”與“性”

生活中,談到愛對於很多人來說是一種正常的可接受的表達。愛的名義,就像煙火氣中閃耀的星星,明媚而珍貴,美得超凡、美的令人心醉。談到性,大多數人儘量剋制著,隱藏著,明明真實而強烈的需要,唯獨害怕成為眾矢之的的群嘲對象。

穿越千年的“愛”與“性”


『01』

“食色,性也”,性和愛一樣交織,共同構成情感中的和美的交響樂。從小到大,基本每個人,都會接受關於道德美的教育,教如何成為心靈美的人,美的高尚、美的大氣、美的不接地氣。而對性美教育幾乎隻字不提,學校採取迴避,家長迴避,社會迴避。作為兒童直至整個青少年時期,大多數人被壓制著,不明所以,成為像伊甸園一樣的“禁忌”。


禁忌,對人來說代表著神秘,代表著畏懼,更代表著致命的吸引力。人天生具有探索慾望,關乎自我的未知的東西常常會讓人備受折磨。

性美,我們常常混淆或者明知而以愛冠名,《少年維特之煩惱》、《羅密歐與朱麗葉》、《梁山伯與祝英臺》等很多互生情愫的段落,我們冠之為年輕的愛,但它只是愛的前奏——性衝動和性魅力。而這樣的性讓人充滿熱情與活力,擁有迷人的氣質,代表了一種健康美。


上初中的時候,筆者買了一本西方歷史類的書籍,裡邊有很多人體裸體藝術插圖,像《維納斯》、《大衛》等,母親看到後第一反應是歪書,害怕把筆者帶壞,避之不及。我不知道有多少人從小被教育,性是骯髒不潔、淫穢不堪,彷彿沾染,聲名不保。


於是,成年後,很多人遭遇人際和情感困境,比如婚姻和戀愛中的性冷淡、性抗拒、性壓抑等,對當事人造成很大困擾,有人終其一生都無法擺脫束縛,主動被道德囚禁、獻身。

穿越千年的“愛”與“性”


在中國古代,女子失貞會被浸豬籠,甚至一直遵循“餓死事小,失節事大。”的理念。這是延續幾千年的糟粕,但依舊殘留在很多人心中,從《水滸傳》中痛抨潘金蓮到沈從文筆下美麗的湘西婦女被浸豬籠,我看到的是對人性的扼殺。“存天理,滅人慾”,損害了兩性中的平衡,對性慾的壓制和禁錮近乎偏執。

在《芳華》裡男主角劉峰愛慕美麗的軍隊文工團舞者,他在日常中近乎完美的一個人,但愛慕美女讓他備受排擠,遭受汙衊。我看到的是對情慾的偏見的一種抑制,忽略人性需求,本身是一種泯滅。


性與愛本身像水土交融的關係,相互滋養,有了性的愛就像嬌豔的花朵久逢甘露,有了愛的性,就像玫瑰紮根土壤日漸穩固。


『02』


我如果愛你——

絕不象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愛你——

絕不學痴情的鳥兒,

為綠蔭重複單調的歌曲;

也不止象泉源,

常年送來清涼的慰藉;

也不止象險峰,

增加你的高度,襯托你的威儀。

甚至日光。

甚至春雨。

不,這些都還不夠!

我必須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作為樹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緊握在地下,

葉,相觸在雲裡。

每一陣風過,

我們都互相致意,

但沒有人,

聽懂我們的言語。

你有你的銅枝鐵幹,

象刀,象劍,

也象戟;

我有我紅碩的花朵,

象沉重的嘆息,

又象英勇的火炬。

我們分擔寒潮、風雷、霹靂;

我們共享霧靄、流嵐、虹霓。

彷彿永遠分離,

卻又終身相依。

這才是偉大的愛情,

堅貞就在這裡:

愛——

不僅愛你偉岸的身軀,

也愛你堅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舒婷《致橡樹》


如果說性是本性之需要,性吸引是愛的前奏,那麼愛是什麼?朦朧詩人舒婷寫下《致橡樹》,裡邊包含了豐富的精神內含。


她說,愛情是不借高枝炫耀、不單調重複,常年送慰藉、增加對方高度,雙方站立一起、緊握相觸、分擔和共享、分離和相依,堅定的支持,裡邊包含了獨立與相依,正如愛的三要素:親密,激情,承諾。

穿越千年的“愛”與“性”


電影《情人》講述在一個17歲的法國少女與中國富少在西貢的一段哀傷的愛情。他們的愛情起於兩顆孤獨的靈魂吸引,熱於性和交流,深於離別,刻於時光。起初,他們像飄蕩的蒲公英沒有根,相遇讓他們相依相偎,最直接最原始的肉體表達著綿長哀傷的溫暖。多年以後,他經歷了時代動盪,她成為一名作家,他在彼岸訴說著思念和愛。


最動人的愛情,哪怕穿越時空,依舊相互相依,成為彼此心中的歸屬,深度慰藉著成年人被需要、被保護、被在乎、被肯定的情感,哪怕,來日依舊深刻。

穿越千年的“愛”與“性”


『03』


好的愛情,愛與性一定相互交融,相互共生。對於愛和性,筆者有如下看法:


第一,尊重和駕馭“性”。文化中承認性的存在,承認它的美和積極意義,更健全地看待性,尊重性。只有理解,每個人才能學會駕馭性,讓它成為利於身心健康的積極因素,並做好防範措施。


第二,忠實內心的需求。作為個人來說,認識自己,忠於內心,忠於身體,真正釋放愛和性。很多人活著,不能夠真實的表達訴求,而難以啟齒的柔弱長時間壓抑將變得更脆弱。


第三,學會勇敢表達和展示。每個人一生都要學會愛和被愛,愛和被愛的前提是能夠勇敢表達愛,不管是精神之愛還是身體之愛,表達和展示才能形成良好的愛和性之互動,成為動人心絃的歲月靜好。


第四,放下面子,不設人設。每個人在社會中,都會被打上各種各樣的標籤,長期以往,自己也會為了面子而努力維持這種形象,這是壓制本我的一種行為,特別是在情感中,舒適的自我才能成就舒適的愛情。


因此,從古至今,穿越千年,愛和性該上升更高的認知,承認、尊重並熱愛是現代人應有的態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