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留学生母亲怒怼网友你怎么看?请问送孩子去英国留学需要监护人吗?

文艺在线


理解这位母亲对孩子的担心,但是你送那么小的孩子出国各种状况要有预案,不能急了就乱脚。我还想知道送这么小孩子去英国学什么?


花好还需月圆


您好,很高兴回答你提出的问题,针对于你提出的问题,微谈论将帮你解答。

我的孩子才11岁,请求祖国包机把孩子接回来

我的孩子才13岁,请求祖国包机把孩子接回来

一石激起千层浪,一名小留学生家长联合其他166名小留学生家长,联名请求祖国能够包 机把他们的孩子接回来。据不完全统计,现在在英国小留学生大约有一两万人,一时间大多数网友不愿意让他们回国。我们前期辛辛苦苦坚守下来的防控工作,一句你们想要回国,联名申请,就应该答应你们吗?当初选择留学的时候有没有考虑到自己孩子受到是外国教育,会不会不在爱自己的国家。一些网友说:危难时刻,想要寻求祖国的帮忙,坚决不同意让他们回来。



一名小留学生家长说:你们就是仇富心理。

另外一名家长怒怼网友:就是看不惯别人有你钱?自己没钱出国,就天天找借口骂我们留学生!我给孩子更好的环境有错吗? 现在特殊期间,孩子是中国人,让孩子回国有什么错吗?

网友也立马对家长反击:二月份的时候怎么没想着让自己孩子回来,那时候是不是庆幸自己孩子在英国?那么多有钱的家长,也没有都把孩子送到英国留学?既然觉得国外的环境更适合你们,那么现在也不应该回国。现在想起自己是中国人,出国留学之前是想把自己变成外国人吧!网友的句句反击,都直接击中留学生家长的痛处,让他们哑口无言。


其实,微谈论一开始是挺同情家长的,可是随着事件逐渐发展,越来越不持那些家长。自己的孩子十一岁、十二岁,正式心智发育的黄金阶段,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国外留学,不接受国内教育,试问他们成年以后对祖国的感情会存在吗?作为一个家长,一个不爱国的家长,提前就把自己孩子人生改变,现在提起自己是中国人不觉得羞愧吗?

每个孩子都是父母的心头肉,他们需要来自父母的关爱。可是你们呢?十多岁的孩子因你个人的情感,他们就要背景离乡,独自一个人漂泊在外。作为小留学生的父母,你有想过他们每个夜晚是怎么过得吗?会不会受到其他同学的欺负呢?你们只按照自己的想法,觉得给自己孩子提供好的环境,但你们有没有考虑未成年孩子需要更多的是关爱呢?

更让微谈论气愤的是,很多留学生家长可能都是奔着永久居权去的。根据英国相关规定,在英国连续待满十年且没有不良记录,可以申请永久居住权。可能一些家长的想法是,把自己孩子送到英国留学,十年刚好可以上大学,然后孩子跟自己都可以定居英国。一两万的小英国留学生,有这种想法的家长绝对不在少数。

微谈论觉得小留学生家长怒怼网友,简直就是以卵击石,让更多的了解现在留学生情况,让更多的人反对他们归国。他们本以为自己依靠舆论,会得到大家的同情,但是他们的行为没有任何一点对祖国的热爱,这是众多网友尤其愤怒的地方。微谈论从一开始是不忍心见到小孩子受苦,到现在变得无感。我觉得一切都是他们的家长再为他们做错误的决定,反而却没有意识到自己错。

去英国留学,也需要监护人。英国留学相关规定,一般年龄小于18岁学生都需要监护人,作为家长你没有去监护,只是找当地老年人家庭作为寄宿,就口口声声说爱自己孩子,单纯的为自己的面子、一己私立就把自己孩子放在陌生的环境。同样在国内,你也是违反规定,没有做到一个父母的监督权利。而且作为中国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必须接受义务教育。试问留学生的父母,你们触犯哪些规定?

微谈论真的很痛心,那么小的学生本应该留在父母身边,接受父母的关爱。而有些家长却觉得自己很聪明,俗不知:缺乏父爱、母爱的孩子他们的心理发展都会健康。他们应该接受我们的语言、文字、历史的熏陶,却在其他国家完成心智教育,以后对自己的祖国有情感吗?

以上就是我的见解,欢迎大家评论、交流。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我,每天都会分享自己的见解。如果你有其他不同想法的,也可以评论交流。

微谈论


一,低龄化留学生存在很大争议,绝大多数网友都不认可,无论是国家、社会、家庭,都应该重视起来,虽然人数不多,但带来的影响不可谓不小!这关系到子孙后代文化传承的大是大非,容不得息事宁人!二,小留学生母亲怒怼网友,舔犊之情乃人之常情,本无可非议。但是,回到这件事的初衷,网友们争论最多的是关于小留学生对国家,对社会,对民族发展的利弊和影响,如果作为一个中国人,一个真正爱国家,爱社会,爱民族的中国人,你就应该反思一下自己和家庭最初做出送孩子到国外留学的初衷和意义。怒怼网友,客气点讲是护子心切,尚可理解;而如果是因为被人揭了老底,气急败坏,那就是不可救药,不可原谅!当然,这是你的权利!

三,网上不是说了,这些小留学生大部分是寄宿在当地家庭。我猜想,既然能够联系到寄宿家庭,想必家长们也是做足了功课,能够放心地把自己幼小的孩子交给他们,目的也是为了让孩子有一个纯英语交流环境,潜移默化地融入到英国社会,哪还需要什么监护啊!去个监护,岂不是破坏纯英语交流环境嘛?

总之,希望通过这次疫情暴露出的问题,不是单纯的停留在网上争论,而是真正引起国家、社会、家庭的重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