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150万变70万,北京房价出什么问题了?


最近很火的2017-2019年这两年变化的热点话题,如果要来回顾一下北京楼市这两年的变化,将会让你大跌眼镜。在外围楼市屡创新高,频频出现热闹景象的时候,北京楼市就像被打入了冷宫。按照国家统计局数据,自2017年3月份见历史顶部以来,北京二手房已经下跌超8%。从大周期来看,北京房价已经历经32个月的回调期,堪称北京房价史上最长熊市。

有时候政府公布的数据只能代表官方,而现实的情况可能比这更惨。北京本轮房价的调整期,已经被业内称之为历史级的了。时间周期之长,调整幅度之大,都堪称罕见。小户型的二手房,跟挂牌价降低30万成交的不在少数;如果是千万级别的豪宅,比最高峰不降个300-400万,根本难以成交。

两年,150万变70万,北京房价出什么问题了?

北京楼市的寒气,不仅让自己受不了,同时也影响到周边的市场了。堪称接纳北京外来人口最大的城市燕郊,房价更是惨不忍睹,跌幅高达36%。根据安居客数据显示,2017年顶部时期,燕郊二手房均价超过28000元,而最新房价仅18000元左右,1平米跌了1万多,跌幅高达35.6%。个别的小区跌幅更是达到50%,几近腰斩,当初150万买的房子,可能现在就只剩下70万了。

当然,燕郊的楼市并不能反映北京。毕竟燕郊的楼市也是北京撑起来的,不管如果市场还是处于弱势。一旦北京人口不再流入,房价自然而然的就下来了。而北京市场就不一样了,庞大的经济体,政策面的支撑,还有不断向往的人群涌入,按道理楼市应该是一片欣欣向荣。

而如今,北京的楼市不仅是进入了下调期,更为残忍的是成交也处于冰点。如今北京二手房成交周期基本都维持在5个月,如果价格不可谈,出价过高,成交周期就得往一年去了。而且多位房地产中介表示,"只有价格降到位了,房子才好卖"。除了极个别稀缺的项目,目前北京总价千万左右的二手房源均有约10%左右的议价空间。

两年,150万变70万,北京房价出什么问题了?

在深圳楼市不断创新高,市场话题不断的时候,北京却出现了这种极端情况,是北京楼市出问题了吗,还是背后隐藏着更大的秘密?

调控三年,北京一直就是处于风暴中心,任何最严厉的政策都是以北京为开端。"五限"一直有北京在执行,而且还有最为全面的保障房制度,让北京的楼市一直就处于政策强压下。其中,限竞房的出现,更是让北京楼市处于极度的高压。目前北京市场的限竞房已经达到将近8万套,而去化却不到50%,未来有将近4万套的库存需要消耗。同时,因为限竞房的一些措施,导致了市场产品严重的同质化,可选择的多了,房价就必然会受到影响。

另外一个数据,也对北京楼市产生了较大影响。一直被大家忽视的空置率,其实已经在慢慢的影响楼市的走势了。将近30%的空置率,这还是保守估计,实际数据可能比这个还大。如此高的空置率,说明北京的房子已经严重过剩。只不过这一过剩,是因为大量的房子被控制在一小部分人手里。而在房地产税消息越来越多的时候,这部分人也开始担心持有房产成本的提升,不排除他们会将手里的房子进行抛售。市场房源一多,房价自然的就下来。

两年,150万变70万,北京房价出什么问题了?

同样对北京楼市有较大影响的,还有近些年北京出台的疏解人口政策。大量中心城市人口的外出,导致了市场需求的不足。在北京公布的城市总体规划中,在人口一栏就明确表示未来将控制在2300人口。从人口流入与流出来看,未来北京将还有500-600万人口会流出。事业单位的迁出,保障雄安新区的发展,政策面上也会引导一部分北京人口流向雄安。

人口的流出,带来的影响不言而喻。而跟人口相关的,还是有大家对于楼市的预期心理变化。虽然还有很多人对楼市持有乐观的态度,但是也不能阻止更多的人看衰楼市。购房者预期心理的变化,也是现在楼市成交下滑的主要原因。更多的市场变化,也是让大家处于整体的观望态势。

北京房价的下滑,也确实代表楼市调控的成效。但是也并不能代表北京房价就处在了危机时刻,而且相对之前几倍的涨幅,这点跌幅实在不能让老百姓接受。更为关键的是,除北京以外的楼市正在出现放松调控的趋势。为了保持经济发展的稳定性,维持房价的稳定就是重中之重。所以,以北京为首的一线城市,房价不可能出现大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