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身上出現溼疹時,需要怎樣護理?

韋德俊


溼疹是嬰幼兒常見的皮膚問題,多見於1月齡-2歲的孩子。一般最先出現於孩子的面部,嚴重是可以向下蔓延至全身 表現為面頰、額部、頭皮等部位紅斑、丘疹、水皰等,伴有劇烈瘙癢。

溼疹出現的主要原因:

1.嬰兒皮膚屏障未發育完善,易受各種物理刺激或過敏原影響;

2.嬰幼兒的皮膚絲聚蛋白基因突變,皮膚乾燥,更容易發生溼疹 ;

3.溼疹的原因與過敏因素有關。

溼疹的日常護理:

1.皮膚保溼是關鍵。避免有剌激性的物質接觸皮膚,不要用鹼性肥皂洗患處,也不要用過燙的水洗患處,給寶寶洗澡,或洗臉後及時塗上保溼霜,溫和的保溼霜(如妙思樂,艾維諾或者絲塔芙)。每天或隔天一次清水給寶寶洗澡即可,洗澡水的溫度不要過熱,以36-38℃為適宜,洗澡時間也不要過長,最好控制在10分鐘以內。切忌過於頻繁的給孩子洗澡。

2.孩子室溫出現溼疹後,家裡室溫不宜過高,夏季室溫保持在25-27度,否則會使溼疹癢感加重。孩子衣服要穿得寬鬆些,以全棉織品為好。

3母乳餵養的家長飲食有明確過敏的食物,需要忌食(例如,如果媽媽吃了某種食物後加重溼疹的話暫時避免這種食物的攝入)。

4.家長注意給孩子勤剪指甲,以防抓傷皮膚。

5.溼疹在痊癒之後的10周之內處於高敏期,容易受到刺激因素的影響,引起復發。建議家長要繼續細心溫和的護理, 在溫水清洗後及時使用,並減少搔抓、日光曝曬這類刺激因素對皮膚的影響。


兒科醫生鮑秀蘭


寶寶有溼疹,日常該怎麼護理呢?

寶寶溼疹,許多吃配方奶粉的寶寶都會有。當時我寶寶也是。但是我寶寶是由嬰幼兒奶蘚開始,一直到2歲多了才退去。其實,我很納悶,因為寶寶長奶蘚到2歲還在長,期間也曾多次諮詢過醫生,奶蘚、溼疹什麼時候退,因為本來1歲多就會自己退的,都2歲多了還長,醫生建議我們去大醫院查下過敏源。當時我們沒當回事,後來已經發展到影響寶寶免疫力時,我們才明白寶寶奶蘚難退,是由於對牛奶蛋白過敏了。

一般吃奶粉的寶寶都會有對牛奶蛋白過敏的一些反應,最常見的是溼疹,俗稱奶蘚,也有母乳餵養的寶寶因為乳母吃了蝦蛋海魚等易致敏食物出奶蘚。秋冬季節,天氣乾燥,寶寶溼疹發生的最為厲害。寶寶癢,蹭被子蹭衣服,衣料摩擦,臉部乾燥,一來二去,寶寶溼疹會加重而且反覆。


如果檢查過寶寶真的過敏,除了要避開致敏食物,還需要做好日常護理,減輕已經患溼疹的寶寶的痛苦。

雖然是建議早晚洗臉後擦寶寶溼疹膏,但是我們發現,其實,寶寶每次吃完奶用溼巾,要輕輕摁著清潔臉部,擦的話會加重寶寶不適,等寶寶臉幹後,擦上溼疹膏,反正就是多擦幾次,寶寶溼疹好的快些。記住是用溫和不刺激的溼疹膏,開始不會處理溼疹時,用了一種止癢的膏藥,當時寶寶痛的撕心裂肺的,臉和嘴唇都紫了,嚇得我倆臉都白了,趕緊擦掉才緩過氣來,可見寶寶多痛。



如果很小的寶寶有溼疹的話,特別是愛咬手愛摸臉的小寶寶,不建議擦溼疹膏,可以用消毒過的棉球沾點純花生油、橄欖油,塗抹在小寶寶臉上,能防止寶寶皮膚乾燥,也能緩解溼疹帶來的癢。


還有就是選擇純棉柔軟質地、沒有領子的衣服,避免領子經常摩擦到皮膚。睡覺時避免趴著睡,趴著睡最容易摩擦皮膚,更加容易起疹子。

如果寶寶全身都長,建議還是去醫院檢查,遵醫囑用藥。


三水成淼


一、及時做保溼處理。塗抹兒童保溼霜,而且要不定時塗抹,需要全天保溼。能環節皮膚瘙癢。

二、用溫水洗澡,水溫不能過熱。洗澡後要儘快擦乾,晾乾後再做保溼處理。

三、可以塗抹含有激素的藥物,但是不要超過7天。藥物與保溼霜可以按照1:3的比例配比給孩子塗抹。

溼性溼疹護理

少穿衣,室溫保持24-25度即可。尤其是冬天最容易產生溼性溼疹,一定不要穿過厚的衣服捂著孩子。通常穿衣比大人要薄一成。

同樣需要對皮膚進行保溼,可以使用兒研所研製的膚樂霜當做保溼霜塗抹。

由於溼性溼疹會流水,皮膚有破損,對於藥物要慎用,可以就醫聽從醫生指導。

金銀花曬乾後煮水,用金銀花水為孩子清洗身體。要及時擦乾。

注意事項

有溼疹的寶寶尤其要注意衣服和被褥的材質,要純棉材質

不要讓孩子熱著,吃飯七分飽。


百年健康大講堂


寶寶有溼疹,不能帶那麼熱,要涼點,不要捂,保持身體乾爽,不要出汗,常洗澡,洗澡水溫不要太高,低於幼兒本身體溫一度,洗完澡可以塗點橄欖油,或者鬱美淨保溼,


小胖豬的日常


勤給寶寶用溫水清洗褶皺部位,用乾淨柔軟的毛巾擦乾,多讓寶寶長溼疹的部位晾一會,再塗點紫草油或者蛋黃油之類的油性護膚油,每天兩到三次,兩三天就會痊癒的。

現在天氣越來越熱,還是希望寶媽們每天都堅持給寶寶洗澡最好了。


@軒^O^


建議看醫生去,得分清是什麼性質的溼疹的,溼疹屬於日常接觸的細菌感染,有內因,外因引起之分,內因你得內外結合治療,外因沒必要走內線,


雙論療法創始人彭興配


除了身體的保溼,還有要解決本質問題


兜子媽


國內外的臨床經驗均表明,對於輕度溼疹(皮膚只是有點變紅,脫皮,或只有幾個小疹子),用無激素的潤膚霜即可治療。但對於中、重度溼疹,保溼的同時必須要遵醫囑配合使用外用激素藥膏,一般3天左右就會治癒,如果7天未見好轉,要諮詢專業醫師。

好多媽媽害怕使用激素藥膏,害怕“性早熟”“內分失調”,其實長期、大劑量濫用強效激素藥膏才會產生副作用。對於外用激素藥膏,如果使用得當,激素帶來的副作用其實微乎及微,真正可怕的是某些宣傳無激素的溼疹藥膏裡偷偷摸摸違法添加激素,在不知情的情況下造成激素的濫用。

以下幾種護理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治癒輕度溼疹:

保溼:一天多次勤塗厚塗潤膚霜,家中也可使用加溼器,使室內溼度保持在40-60之間。

衣物;選擇純棉、透氣、不起球的衣物,包括護理人員的衣服也應該是純棉的。床品全棉,勤換洗(3-4天),多曬太陽殺菌,有條件的65度水洗,除蟎蟲防止過敏。

溫度:避免過度日曬,適當減少寶寶的衣物,夜裡少蓋被子,保持室內涼爽,可備1個溫度計和加溼器。

洗澡;不能怕寶寶熱就不給洗澡,但水溫要控制在37度左右,時間控制在15分鐘之內,不能過度清洗,同時不要用刺激的沐浴露。洗完澡後立即給寶寶擦乾身體,及時塗抹潤膚霜。

指甲:要及時給孩子剪指甲,以防瘙癢抓破皮膚。

心情:另外精神緊張也是誘發溼疹的原因之一,家長一定要心態平和的面對溼疹,營造一個愉悅健康的家庭氛圍。


穩穩媽l蔓秀傾城


你好。

1、溼疹寶寶碰水頻率不要過高

每天一次或隔日一次洗澡即可。洗澡時水溫不要過熱,不要用含鹼性較大的洗浴品,溼疹嚴重或滲出時不要洗澡,特別是溼疹部位不要接觸水,對於有結痂的寶寶,可以用植物油(橄欖油)檫拭,使痂皮逐漸軟化。

許多小寶貝兒喜歡哭鬧,眼淚會順著眼角流出,被眼淚浸漬的地方,如果沒有及時擦乾,時間長了皮膚就會幹燥脫屑,生出小紅疹,這是因為眼淚中含有鹽分,會刺激皮膚引起皮疹。另外有一種情況,就是許多的父母因為比較講究衛生,小寶貝經常洗澡洗臉,洗完之後因為沒有及時使用保溼的護膚品,導致小寶貝皮膚乾燥,進而引起溼疹。

2、溼疹寶寶要儘量避免曬太陽

雖然氣溫較低,但還是應避免曬太多太陽,衣被不可過厚,避免汗液刺激,衣服應寬鬆,棉織品最合適,不要讓毛衣、毛毯、化纖等接觸皮膚。寶寶的衣服和尿布、枕巾要勤洗、勤換,洗滌劑必須徹底沖洗乾淨。

3、溼疹寶寶對外部環境也有要求

寶寶所處環境要保持清潔、乾燥。室溫不要過高,否則會使溼疹加重。同時應該減少環境中的過敏原,如屋塵、蟎、毛、人造纖維、真菌(地毯、寵物)。

多見寶寶因為溼疹皮膚缺水,因寶寶在寒冷乾燥的季節,特別是有風的天氣,小寶寶皮膚屏障功能較差,水分容易丟失,為此:一是需要補充足夠的水分;二是外出活動時穿好衣服披風;三是出門之前可以預先使用一些油性的嬰兒護理品。

4、溼疹寶寶在飲食方面的注意點

媽媽們注意餵哺寶寶不要過量,保持消化正常。

如果是母乳餵養,母親儘量避免吃容易引起過敏的食物,如對蛋白質過敏,可單食蛋黃;乳母暫不要吃辛辣、海味、腥味食品如蔥、蒜、辣椒、韭菜、魚、蝦、蟹,要多吃含植物油豐富的食物。


皮膚病大講堂


溼疹又稱奶癬,是由遺傳、過敏等內外部因素引起的皮膚炎症。溼疹會引起劇烈的瘙癢,使孩子經常哭鬧、煩躁,尤其容易在夜間發作,影響孩子的睡眠。


溼疹寶寶平時要怎麼護理?

1. 餵養方面:

最好堅持母乳餵養, 同時媽媽暫時不要吃蛋,蝦,蟹等容易引起過敏的食物,以免這些食物通過乳汁影響孩子。人工餵養的孩子如果對牛奶過敏,應選擇母乳餵養, 或給孩子選擇專門的低敏奶粉

2.衣物:

寶寶的貼身衣服、被褥必須是棉質的,外衣的領子也最好是棉質的。忠溼疹的孩子衣服要寬鬆,輕軟,並適當少穿些,過熱、出汗都會造成溼疹加重。寶寶的衣物應該勤換,以保持寶寶身體的乾爽。

3. 洗浴:

媽媽最好不要用熱水和肥皂給寶寶洗臉、洗澡,但也不要減少洗臉、洗澡的次數,要用溫水和偏酸性的洗浴用品為寶寶清潔皮膚,避免交義感染。

4.環境:

患溼疹的孩子房間內溫度不宜過高,並不宜鋪地毯。寶寶的房間要定時通風;打掃衛生時最好用溼毛巾或吸塵器處理灰塵,避免揚塵。如果家裡有舊報紙、雜誌等容易積塵的物品要移出室外。地毯、填充玩具也應少接觸。家中最好不要養寵物。


5.寶寶手部護理:

媽媽要勤給孩子剪指甲,避免寶寶抓破皰疹引起繼發感染。 另外,要注意不要給寶寶戴手套,以免限制孩子手部動作的發展。

6.用藥:

媽媽可在醫生指導下使用相關藥品。或在患處塗抹溼疹霜。

7. 防疫:

患溼疹較嚴重的寶寶不能接種疫苗。


總之,有溼疹的寶寶日常的護理非常重要,一定要注意生活環境的衛生。孩子的衣服、床單常更換,皮膚要做好清潔。 讓寶寶保持愉悅的心情,創造輕鬆的家庭環境。祝寶寶早日康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