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家長反覆講的“不輸在起跑線上”,是一句非常惡毒的話!

易中天,是武漢人,也是這次疫情之下,為數不多的敢講真話的文人。武漢封城後,他寫的一篇《

武漢鉚起,馬屁精滾開》刷爆全網。

易中天以敢於說真話紅遍全國。今天我們給大家分享一篇易中天談教育的訪談+視頻:這段訪談中,最震撼的一句話就是:

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是一句非常惡毒的話!

他說:

我堅決反對望子成龍。那要怎樣?望子成人,成為真正的人。

我對基礎教育的主張:健康快樂的童年,真實善良,再加一技之長。

易中天:家長反覆講的“不輸在起跑線上”,是一句非常惡毒的話!

一、真實就是不唱高調

有一所小學舉行作文競賽,題目是《我的媽媽》。家長們都來了,坐在臺下聽孩子們朗讀自己的作品。孩子們很可愛,也很努力。可惜那些作文千篇一律都是歌功頌德:我的媽媽最偉大了,她和藹可親,美麗動人,勤儉持家,相夫教子等等,全是大話、套話、空話,陳詞濫調,家長們一個個昏昏欲睡。
這時,一個小女孩走上臺,開口就說:我的媽媽是個傻瓜。臺下聽眾從迷糊中醒來,聽她怎麼講。小女孩說:我的媽媽是個傻瓜。有一次她煮牛奶,突然想起洗乾淨的衣服還沒有晾,就去晾衣服。走到院子裡,又想起爐子上有牛奶,扔下衣服就跑回廚房。結果呢?衣服也贓了,牛奶也潽了。
你們說,我的媽媽是不是傻瓜?
其實,我的爸爸也是傻瓜。有一天,他穿著西裝打著領帶拎著公文包匆匆忙忙從臥室裡衝出來,一邊跑一邊說:我要遲到了。媽媽在廚房裡弄早飯,理都不理他。過了一會,爸爸回來了,不好意思地說:我忘了今天是雙休日。

易中天:家長反覆講的“不輸在起跑線上”,是一句非常惡毒的話!

我的爸爸,是不是也是傻瓜?
這樣的爸爸媽媽,當然也生不出聰明的孩子,所以我和弟弟也是傻瓜。可是,我真的好愛好愛我的爸爸、媽媽和弟弟。我長大了,也要嫁一個爸爸那樣的傻瓜男人,也生一個傻瓜姐姐和傻瓜弟弟,一家人開開心心生活在一起。

小女孩唸完作文,鞠了一躬。全場鴉雀無聲。片刻之後,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

沒有鼓掌的只有一個人,那就是小女孩的媽媽,她已經淚流滿面泣不成聲。

這就是真實的力量。一點都不難。那又為什麼做不到?因為習慣了唱高調。

很早以前,我們寫作文,就追求所謂思想意義。如果還有華麗的辭藻,便會被視為好作文。其實生活中哪有那麼多意義?小孩子又哪有那麼多思想?就算有吧,也是樸實的。但是不行,必須唱高調,動不動就是宏偉目標和遠大理想。久而久之,就不會說人話了。人話都不會說,還能寫出好作文?那才是怪事。

易中天:家長反覆講的“不輸在起跑線上”,是一句非常惡毒的話!

二、善良就是不忍傷人

孟子講過一個故事。故事是齊宣王的,說齊宣王要舉行祭祀儀式,但看到用來祭祀的牛哆哆嗦嗦流著眼淚,於心不忍,於是決定換一隻羊來祭祀。講完故事,孟子問:有這事嗎?齊宣王:有。孟子:老百姓都認為大王小氣吧?
齊宣王:可不是嘛!不過齊國再小,寡人也不至於連一頭牛都捨不得。實在是不忍心看著它哆哆嗦嗦地無罪而死,這才換成了羊。
孟子:老百姓這樣講,並不奇怪,畢竟是用個頭小价錢低的,換了個頭大的。何況要說“無罪而就死地”什麼的,牛和羊又有何區別?
齊宣王笑了。他說:寡人自己也講不清是怎麼回事,看來也只好讓老百姓說寡人吝嗇。
孟子:沒關係。事情其實很簡單,就是大王只看見了牛,沒看見羊。看見了羊,同樣也會於心不忍的。這種不忍之心就是仁啊!

接下來他說:“是心足以王矣!”——《孟子·梁惠王上》

意思很清楚:一個人,只要有愛心,甚至只要在傷害無辜時能夠於心不忍,那他就是善良的人,有道德的人,值得尊敬的人。一個領導如果有愛心,就會得到擁護,享有威望,甚至成為世界之王。

易中天:家長反覆講的“不輸在起跑線上”,是一句非常惡毒的話!

三、一技之長是未來的生存之道

家長說,現在不拼命學習,將來有飯吃嗎?那我可以負責任地告訴你:學得越好,死得越早。為什麼?理念不對。
中學和大學文科,很多課程都是大而無當的東西,好像每個孩子將來都要當科學院院士或者幗。嫁靈道。其實,不管政治家、企業家、科學家還是藝術家,這個家那個家,永遠都是極少數,不能作為培養目標,生存之道才是最重要的。


那麼,我們教的東西,能夠用來謀生嗎?不能。

更何況時代變了,人類已經進入工業4.0即人工智能時代,機器人必將取代普通勞動者。不改變現在的教育理念和課程設置,將來肯定會有大量的人找不到工作。這很殘酷,但我們只能面對現實。
這麼說,未來世界,人沒用了?不,有用。

易中天:家長反覆講的“不輸在起跑線上”,是一句非常惡毒的話!

但,具有存在意義的工作,只有兩種:創造性勞動、個性化服務。
實際上在未來世界,吃得開的將是有想法和細膩感覺的手藝人。機器人畢竟是機器人,無法提供需要偶然性和人情味的服務和產品。

那時,人們會更加看重親情和人性,希望飯菜裡有媽媽的味道,衣服上有情侶的體溫,就連餐具和潔具都有個性的表達。哪怕寫得一筆好字,都是會大受歡迎的。

所以,小學一定要開手工勞動課,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作文就更是不能寫得像機器人。我希望,我們的教育能夠課堂上多一點笑聲,課堂下少一點作業,那才真是功德無量。

我希望中國教育能讓我們每個孩子,中國改革、中國社會能夠讓我們每個中國公民都成為真正真實的人,善良的人,健康的人,快樂的人,這就是我的中國夢。

任何教育的進步都是極其艱難和緩慢的,與其期待國家的教育變革,不如期待學校教育的改善;與其期待學校教育的改善,不如從家庭教育的改進做起。孩子的未來不是掌握在學校,而是掌握在父母手中。

今日話題:

對於孩子的“輸贏”教育,你有什麼觀點?

請到評論區留言,如果覺得文章不錯,歡迎轉發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