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股巡礼之引力传媒:暴涨暴跌、强蹭热点、高位套现


妖股巡礼之引力传媒:暴涨暴跌、强蹭热点、高位套现

引力传媒的官网,大大的宣传题图: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对于引力传媒(603598.SH)的投资者,幸福没有那么容易得到。

自去年四季度开始布局网红孵化业务的引力传媒:12天10个涨停板,又在两个月内跌去一半。

对于网红概念股来说,股价暴涨暴跌成为资本市场一大风景,再比如龙头星期六(002291.SZ)一个月内股价涨幅超2倍,但大资金在流动性好的时候出局,随后股价闪崩。

引起资本市场质疑的是,公司实控人和高管在股价高位减持套现,同时定增要做AI,投中网发现炒作股价以减持已经成为公司的“惯用伎俩”,而这家公司质地并不优秀。

疫情助力社交电商趋势,加速MCN(网红孵化运营和营销业务)行业进入爆发点。而这些在风口上暴涨的股票,还有多少空间?业绩能否支撑起估值?

暴涨暴跌

公开信息显示,引力传媒是一家以数据为基础、以内容为导向、以技术为驱动的整合营销传播公司,主营业务为广告代理服务。

2019年11月4日,引力传媒宣布与快手短视频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就短视频内容的研发、生产、运营等方面开展全面战略合作,尤其就广电电视媒体平台及资源的短视频化深度合作。

引力传媒表示,公司将发挥在媒体渠道、内容研发、营销传播等多年积累优势,与快手一起促进快UP计划实施,为广电媒体、节目、主播、主创等短视频化创新传播与运营服务,致力于打造一家超级MCN机构。

近来,李佳琦、李子柒等头部网红带动的网红经济大热。根据艾瑞咨询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网红经济营收规模首次突破1.1万亿元,年增长率为47.3%,之后几年网络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增速,2018年网红经济规模突破2万亿元。

引力传媒在此时宣布布局,难免有“蹭热点”之嫌,但其股价因收获“网红概念股”快速上涨,自2019年12月19日开始12天10个涨停板,期间累计涨幅超170%。

随后,自1月9日起,引力传媒开始了下跌之路,期间录得五个跌停,最新交易日午间,引力传媒收于12.16元,跌幅幅3.49%,相距1月7日的高点下跌近50%。

自去年12月以来,引力传媒七次登上龙虎榜,暴涨暴跌背后,是各路游资和机构的“群魔乱舞”:以连续涨停后回落的1月7日为例,收盘报21.9元,跌幅3.18%。

盘后数据显示,多个知名游资现身卖出前五席。卖一为有“敢死队”之称的中信证券上海溧阳路证券营业部,该营业部其在1月6日买入,随后在1月7日卖出。值得一提的是,该营业部此前还参与过登海种业、欣龙控股等热门股,近期还现身成都燃气、锐明技术等次新股“龙虎榜”中。

更有,西藏东方财富证券拉萨团结路第二证券营业部,其在12月24日卖出,在1月7日和2月11日买入;在1月6日,财富证券杭州西湖国贸中心证券营业部买入4105万同时卖出5193万,并在1月7日继续卖出3086万;华泰证券南京中华路证券营业部买入3656万同时卖出2465万。

高位减持

按资本市场以往的套路,暴涨的股价通常伴随着高位减持,引力传媒也不例外。

在2019年12月4日,公司实控人罗衍记的一致行动人蒋丽及合众创世宣布了减持计划,拟在2019年12月26日至2020年6月23日期间,以集中竞价或大宗交易方式分别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500万股。

根据随后的公告,2019年12月27日至12月31日期间,上述股东在公司股票交易异常波动期间通过集中竞价交易减持240万股,占公司股份总数的0.89%。

实控人预减持披露后,引力传媒的股价开始了涨停之路,若以2019年12月27日至31日3天的收盘均价粗略计算,此次减持套现金额达3755.2万元,引来市场对其操纵股价的质疑。

除此之外,2019年12月21日,引力传媒其他高管董事兼副总裁李浩、董事兼财务总监王晓颖、董事潘欣欣也纷纷宣布,计划在2020年1月14日至2020年7月12日期间,以集中竞价或大宗交易方式减持合计不超过51.49万股,其中李浩拟减持不超过24万股、王晓颖拟减持不超过14.5万股、潘欣欣拟减持不超过12.99万股。该三大高管均在股价上涨前曾宣布减持,但在减持期内并未实施减持,而后又再次发布减持公告。

2月28日公司又发布减持公告,罗衍记计划在6个月内以大宗交易减持不超过108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3.99%。这是继2019年12月后再度宣布减持。

这并不是引力传媒第一次“炒作”,炒作股价以减持或是公司的“惯用伎俩”。

2018年5月10日,引力传媒在互动平台回答投资者提问时称,公司已与今日头条、抖音、微信朋友圈等热点短视频媒体达成重点合作关系。多家媒体对此予以转载,并将公司列为“抖音概念股”,引力传媒一度大涨40%并触及异常波动。

然而该消息却遭到抖音否认,在监管督促下,引力传媒承认了该消息有出入,“推翻”了此前的说法,回应称尚未与上述媒体达成进一步的深度合作,相关合作也未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较大影响。

上交所认为,引力传媒通过非法定信息披露渠道发布重大敏感信息,致使股价发生大幅波动。同时公司发布信息与事实明显不符,可能对投资者产生严重误导。上交所最终决定对引力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及时任董事会秘书张蓓予以通报批评。

值得注意的是,在股价大涨之后,公司董事兼副总裁李浩、董事兼财务总监王晓颖,董事潘欣欣均宣布了减持计划。由此看来,炒作拉动股票后高位减持疑似引力传媒的惯用伎俩。

除了上述减持,引力传媒还在股价高位抛出定增计划。

2月25日,引力传媒按照再融资新规发布非公开发行股票方案:非公开发行的股票数量不超过 5412.46 万股 ,拟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5.4亿元,将全部投资于基于 AI 的内容生产及视频场景商业平台建设项目、大数据管理平台建设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

公司称,引力传媒正在由创意、设计和内容驱动发展,逐步升级为内容、技术、大数据驱动的智能营销服务平台,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平台将是公司未来的发展方向。

不过,一家总资产不足20亿的广告公司要做AI,这到底靠谱吗?

MCN业务尚未成熟

引力传媒成立于2005年,其介绍自 2011 年起布局影视剧、电视和网络节目内容的研发、制作、后期、发行和营销,参与投资或独家商务运营影视剧20多部,与爱奇艺、腾讯、优酷、芒果 TV 等视频平台深度合作影视剧、综艺,累计创意、设计400多条原生广告、创意内容。

2015年至今,公司投资、制作并运营了近10档电视及网络综艺、生活服务和传统文化节目;2015 年底投资了国内头部后期制作公司;2018 年开始积极布局短视频内容的研发、创意、制作与营销,开始为客户提供基于短视频的内容创意传播解决方案,与头条、抖音等建立起良好合作关系并荣获“头条系” 2018 年度优秀合作伙伴。

截止2019年三季度,引力传媒总资产18.81亿,负债合计12.53亿,负债率为66.6%。

从业绩方面来看,2019年三季报显示,引力传媒实现营业收入20.34亿元,同比减少19.17%,归母净利润为6118.31万元,同比增长20.22%,毛利率仅为10.3%,远低于同行业。

此外,引力传媒自2018年以来,业绩增速快速下滑,营收和净利润增速多数时间为负数,表明了盈利能力的下滑。

1月2日晚间,在股价暴涨后引力传媒发布风险提示公告称,MCN业务目前处于发展初期,尚未形成成熟的商业模式。

公司称,MCN模式的市场认可度及盈利模式尚存在不确定因素。该业务受未来市场规模、市场营销力度、用户接受程度等因素的影响,存在不确定性,目前该业务未对公司业绩产生重大影响。

事实上,作为一家广告公司,网红经济为引力传媒带来的空间有限。截至2018年,中国的MCN机构数量已超过5000家,90%以上的头部红人被MCN机构收入囊中或成立了自己的MCN公司。市场上的MCN机构,大多数都是由一些头部红人、内容工作室、自媒体广告公司等内容行业的不同角色演变而来。

目前,业内已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工作流程更加专业化,且头部效应明显,竞争激烈。

另一方面,广发证券指出,短期或MCN受益,因为平台当前还在快速争夺市场份额,快手抖音需要依赖MCN拓展垂类内容库和商品库。中长期来看,提供撮合价值的商业模式很难诞生特别大的公司。长远来看隐患在于三点:内容平台崛起后吃掉中介环节利润、头部效应明显导致头部主播掌控力偏弱、中长尾主播的扩张会带来管理边界问题。

新业务尚未带来盈利,广告业务却成了拖累其2019年业绩的主要原因,并因为旗下公司珠海视通和上海致趣计提商誉减值3亿-4亿元。

根据1月23日公布的2019年业绩预亏公告,引力传媒2019年净亏损1.9亿-3.17亿元,商誉减值占据3亿元-4亿元。

为客户提供电视和在线视频平台的内容整合营销服务的珠海视通,因为在2019年受到广告主减少或延迟内容营销费用的投入,珠海视通收入规模下滑,也因此不能完成2019年的承诺业绩。

引力传媒旗下另一家主要帮助APP通过广告的形式实现流量商业变现的上海致趣,在2019年由于移动互联网营销市场环境变化较大,原有APP独家合作或核心合作出现变故,导致业务收入和盈利出现下滑。

目前,短视频行业的用户规模超过8.2亿人,风头正盛,资本凭着敏锐的商业嗅觉纷纷投资;同时,抖音和今日头条所在的字节跳动公司传来消息即将上市。传统广告公司面临的问题是,如何抓住MCN机遇并转化为业绩,而非跟风炒作?

最新交易日午间,引力传媒大跌3.49%,股价收于12.16元,总市值33亿元,自前期高点至今跌幅近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