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疫情過後,將有哪13個行業爆發?

疫情還未結束,許多行業已然快扛不住,似乎所有行業都深受重挫,那麼,事實真是如此嗎?

本篇我們就來看看疫情中爆發的13個行業,期望為打算投資或轉型的您帶來一些啟發和借鑑。

本次疫情過後,將有哪13個行業爆發?

01 公共衛生基礎設施投資加大

這次疫情給政府上了一堂很貴的課,直接影響的經濟損失恐怕幾萬億。

國家要像修鐵路、高速公路一樣,修建中國公共衛生領域的基礎設施,中國33000多家醫療機構可能會變成5萬家、6萬家,而政府主導的醫療機構的高質量設備投入就是一個巨大的增量市場,能夠極大帶動經濟的發展。


02 上萬家防護企業供不應求

口罩成為當下最迫切的剛需產品,尤其是N95口罩的生產迫在眉睫。

根據我們對國人的跟風投資瞭解,未來有可能各市都催生出至少一家口罩加工企業,2020年可能數萬家口罩新工廠建成,日產能力有望達1.5億隻。紫外線消毒設備、生理參數分析測量設備、手術室感染控制用品的市場投資也會加大。

據我們統計,春節以來全國防護用品的政府採購和企事業消費高達500億。


03 大健康產品和健康運動將受歡迎

經過此輪疫情的教育,老百姓認識到提升免疫力是健康之道,將會加大消費各種增強免疫力的保健食品。

中醫養生保健,以及像各種維生素、動物初乳、人參、石斛、銀杏類食品,還有乳清蛋白、乳鐵蛋白、甲殼素、鯊烯、鋅等的保健食品,像善存等公司都有可能借勢崛起。

這將是繼2008年奧運會以來,再次掀起全民健身健康的風潮。線上運動app、體育運動服裝、線下健身館、健身器材等,像安踏、李寧公司都會因此而受益。


04 公共衛生基礎設施投資加大

疫情期間,老百姓足不出戶,但互聯網醫療諮詢和OTC買藥買口罩卻爆發了。

很多網絡平臺都推出了在線義診,在線幫助患者和家屬診斷各種症狀,像丁香醫生、京東健康、美團、餓了、叮噹送藥都忙不過來,阿里健康也趁此完成了100%股權回購。

未來,互聯網醫療平臺企業,將迎來一場大爆發。


05 互聯網醫療和醫藥新零售平臺將爆發

這次疫情檢驗了世界最強的醫藥生物尖端科技,今後將會吸引更多人才、政策和資本的參與。


本次疫情過後,將有哪13個行業爆發?

中醫這次在治療中也取得顯著成效。據報道,很多病區主要由中醫來負責管理,中醫調理身體,結合西藥及西醫手段,效果非常明顯,也得到了國家層面的高度認可。疫情過後,國家肯定會發力支持中醫發展。


06 手機遊戲需求旺盛

疫情期間,大家宅在家裡,擁有大把時間需要花掉。朋友邀我一起玩網易狼人殺,體會到了年輕人的娛樂生活。

據報道騰訊的兩款熱門手遊王者榮耀、和平精英在春節期間表現十分優秀。《王者榮耀》在2020年除夕當天流水較高,疫情帶給遊戲行業的巨大商機。


07 視頻網劇都火了

娛樂在疫情期間是剛需,無聊的時間多了,看網劇、短視頻社交的時間就多了。

數據顯示,疫情期間,愛奇藝、騰訊視頻、優酷、抖音快手短視頻都火起來了,無論付費會員還是用戶消費時間都獲得了大大增加。最新的幾部網劇,都有不錯的收視表現。

我們有理由相信在5G時代,視頻消費將越來越旺盛。


08 直播電商爆發

今年春節短視頻爆發,快手、抖音引領風騷。短視頻催生一大批直播網紅,帶動了全民直播賣貨的繁榮景象。

由於疫情的影響,大家只能窩在家裡,又想賣貨取得收入,所以很多人都嘗試著直播兜售商品;淘寶直播的交易量增長很大,許多抖音網紅,最終交易都是通過淘寶變現的。

受疫情和結構調整的影響,今年將會有越來越多的人轉型直播電商,依靠網絡平臺賺錢做生意,將進一步推動網紅經濟、流量經濟的爆發。


09 在線教育井噴

受疫情影響,線下教培機構和大中小學校都不能正常上課,遠程教學成為剛需。

知識付費和在線直播也空前火爆,很多專家學者都加入了公益直播的行列,這將進一步催熟在線教育的發展。清華控股旗下的金融在線教育平臺——至道教育,邀請清華名師和校友一起推出了直播公益講堂,為廣大學友獻上了豐盛的知識大餐。

長青智庫也加入行列,我們正在推動傳統教育企業迭代升級,用頂層設計智慧實現教育智能化運營和在線商業創新。


10 企業數字化服務井噴

疫情逼迫企業必須遠程在線辦公,這推動了各類SAAS、在線辦公、協同創新、大數據ABC類企業的需求增長。


11 宅經濟及到家服務空前爆發

疫情導致宅經濟爆發,新零售、社區團購、社區便利店、生鮮電商、家庭餐飲供應鏈等企業,都出現了集中爆發。

京東、美團、餓了、瑞幸咖啡,都推出了無接觸服務,這些創新業務空前火爆。

疫情再次催大了“宅經濟”。即使疫情結束,未來到家、到小區的服務將會越來越受到歡迎。


12 電商、新零售和供應鏈物流將會擴大市場

疫情催生了C端到家服務以及B端企業供應鏈升級需要,這將進一步推動電商和新零售服務。

快遞物流,供應鏈倉儲和管理等第三方服務的空前繁榮,這塊的投資將會更加活躍。

像順豐、菜鳥、閃送,阿里、小程序、京東,盒馬鮮生、瑞幸咖啡等這個賽道上的企業繼續迅猛發展。


13 智庫及企業諮詢服務需求升溫

疫情對中國經濟帶來巨大挑戰,也給各級政府、相關單位的治理和服務提出了新的課題。這將催生社會智庫幫助政府提供決策性參考服務。

同時,幾乎所有的企業都認識到轉型升級的迫切性。傳統企業越來越認識到其生意的脆弱性,這就需要企業諮詢機構協助其進行危機變革,重新頂層設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