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錄---解放後江蘇泰州地區的抗疫記憶

我國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已經取得明顯成效,這場與病毒的較量必將在人類發展史上留下極其深刻的印記。

與其他地區一樣,江蘇省泰州境內歷史上飽受瘟疫磨難。清及以前未確定傳染病病種,一旦發生瘟疫,往往由地方官員特案上報。民國雖頒佈《傳染病預防條例》,但疫情報告不正常,由於戰火頻仍,經濟發展停滯不前,醫療衛生基礎薄弱,各種傳染病和地方病廣泛流行,政府束手無策,百姓流離失所,村莊蕭疏荒涼。新中國成立後,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醫療衛生事業不斷髮展壯大,各類疫病防治工作取得輝煌成就,天花、鼠疫、霍亂等許多烈性傳染病被徹底消滅,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得到最大程度保護。前不久我們編髮了泰州地區消滅血吸蟲病防治和防控非典的文章,今天再介紹其他幾種主要疫病的防治情況。

霍亂

戰“疫”錄---解放後江蘇泰州地區的抗疫記憶

《靖江縣誌》1992年版


霍亂是由霍亂弧菌引起的一種急性烈性腸道傳染疾病,發病急、傳播快、致死率高。志載嘉慶末年至道光四年(1820~1824年)、光緒七至八年(1881~1882年)靖江均有流行。光緒14年,興化霍亂大流行。民國27年,靖江斜橋某戶人家4天死3人。民國26年、35年,泰縣兩次霍亂流行,夏朱、官莊、江村患者1200多人,死亡近200人;曹埭莊100多人,幾天中死去40多人,“滿莊是哭聲,路上無行人,死人無人抬,棺材買不到”。1980年,泰興736人患副霍亂病。1994年發病35人,主要集中在口岸及周邊地區。

解放初期,各級黨委政府高度重視霍亂防治工作,組織社會醫工深入城鄉各地進行預防接種,境內未發現古典生物型霍亂。從1962年起,每年政府安排進行大規模的預防接種,七十年代對鄉村醫生進行系統培訓,強調及時快速補液,控制水電解質平衡的重要性。根據國務院1981年提出的“標本兼治,治本為主”的原則,在全省農村地區大力發展自來水,1981年後,疫情逐步下降。2003和2008年,靖江、泰興分別發生一例臨床症狀為重型0-139霍亂病例,經救治,未發生二代病例。


瘧疾

戰“疫”錄---解放後江蘇泰州地區的抗疫記憶

上圖:1959年,泰州縣衛生防疫站舉辦衛生訓練班受訓人教統計表(泰州市檔案館藏)

瘧疾俗稱“打擺子”,由蚊子傳播。民國32年,靖江暴發惡性瘧疾,病人幾乎家家可見,解放初期發病率仍為傳染病之首,1955年發病人數佔傳染病人數的62.13%。1960年和1971~1972年,境內兩次大流行。1984~1985年,興化發病率4.7%~2.5%,為全省瘧疾防治地區之一。

歷史上中醫曾用中藥常山、花檳榔、針灸等治療瘧疾。民國時期,奎寧(俗稱金雞納霜)推廣應用。1961年起,實行預防服藥—抗復發治療。1974年,蘇、魯、皖、豫、鄂5省聯防聯治瘧疾,統一實行“兩全兩服”(休止期全民服藥根治,流行期全民預防服藥),逐步控制疫情。1987年,境內各市(縣)瘧疾發病率降至0.007%~1.08%。隨著居住條件的不斷改善、防蚊設施不斷完備、蚊子孳生地得到有效管理, 1988年後,瘧疾發病率逐年下降,並穩定在較低水平,沒有發生本地感染的惡性病例。


麻疹

麻疹是兒童最常見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之一,傳染性很強。民國21年、33年,靖江麻疹大流行,病死者較多。1958年11月~1959年2月,麻疹先在靖江孤山、紅旗等公社流行,漸向全縣蔓延,發病12164例,死亡636人。1959年,泰州發病5425例,死亡116人。1968年,泰興發病21970例,死亡314人。

戰“疫”錄---解放後江蘇泰州地區的抗疫記憶

上圖:1955年,泰州市防疫站檢查報告(泰州市檔案館藏)

1950年起建立較系統的疫情報告;1968年開始使用麻疹麻苗;1978年泰州地區按照要求開展計劃免疫工作,確定麻苗的免疫程序為出生後8~12個月進行初免,當年靖江發病2744例,無死亡。1982年按照制定的《江蘇省兒童免疫程序》規定對7歲兒童加強免疫接種一次。八十年代起,麻疹疫情得到有效控制。1996~2007年,全市發病459人,發病率控制在1/10萬以下。


傷寒

戰“疫”錄---解放後江蘇泰州地區的抗疫記憶

民國34年,靖江傷寒流行,每村均有多人染病。1963~1994年,興化出現流行高峰4次,其中1988年發病率最高,人數居全國各縣之首。1987年,靖江發病307例,主要分佈於太和、生祠、東興、城南等鄉鎮;泰興發病370例,死亡1人。1988年,泰興傷寒流行,發病957例。

傷寒發病與水源、環境、食品汙染等多種因素相關。新中國成立後,除了應用抗生素、對重點人群預防接種外,大力發展自來水、組織群眾消滅蒼蠅,切斷傳播途徑也非常重要。九十年代,針對傷寒流行規律和特點,各級政府堅持以農村改水為重點,全面提高城鄉居民飲用水質量,保證飲水安全,著力改善城鄉環境和食品衛生質量。1997年起,全市發病率明顯下降。


流腦

戰“疫”錄---解放後江蘇泰州地區的抗疫記憶

流腦全稱是流行性腦脊髓膜炎,1920年春首先在上海確診,並沿鐵路線播及附近各縣。1928~1946年,每年冬春之交,大江南北,流腦均有發生。

1963至1967年,靖江流腦大流行,發病8963人,死亡238人。1965年,泰興流腦發病6958人,死亡356人。1957年,泰興發生流行性乙型腦炎(簡稱乙腦)疫情,發病776人,死亡80人。其他市縣間有發生。

1953年起,建立了法定傳染病報告制度。五六十年代還沒有有效的疫苗,主要依靠一般衛生清掃和隔離。1980年起,檢疫措施得益於對流腦提純菌苗的工藝改進,流腦提純菌苗改名為流腦A群多糖菌苗,並將該菌苗列為常規接種,境內疫情得到控制。


戰“疫”錄---解放後江蘇泰州地區的抗疫記憶

1954年起,各市(縣)開始系統記錄疫情,五十年代主要是麻疹、痢疾疫情;60~70年代主要是麻疹、痢疾、流感、流腦疫情;80年代增加病毒性肝炎疫情。

1987~1996年,各市(縣)報告的急性傳染病有11種,分別為霍亂、肝炎、傷寒、痢疾、猩紅熱、百日咳、乙腦、麻疹、出血熱、瘧疾和乙腦,總髮病率呈逐年下降趨勢。

2004年,全市報告甲乙類傳染病(甲類傳染病2種:鼠疫、霍亂)發病率146.63/10萬。

戰“疫”錄---解放後江蘇泰州地區的抗疫記憶

黨和政府高度重視疫情疫苗的研製和接種,卡介苗、流行性乙型腦炎疫苗、流行性腦髓炎菌苗、麻疹疫苗等免疫製劑相繼問世,1950年開始大規模預防接種。

1978年起,實施兒童計劃免疫,對7歲以下兒童建立預防接種帳冊,對適齡兒童有計劃進行卡介苗、脊髓灰質炎疫苗、百白破混合製劑、麻疹疫苗、流腦疫苗、乙腦疫苗共六種疫苗的預防接種。1993年,麻疹、百日咳、乙腦、流腦發病率下降99%以上,達到國家規定控制的指標。

2003年7月1日起,對新生兒實施乙肝疫苗免費接種。全市兒童7種疫苗免疫接種率穩定在90%以上。2004年起,全市免費對0~7歲兒童接種卡介苗、口服脊灰糖丸、百白破三聯疫苗、麻疹疫苗、乙肝疫苗、乙腦疫苗、流腦疫苗,同時免費實行特殊情況的應急接種和群體性預防接種。

1997年以來全市未發生傳染病暴發流行。

戰“疫”錄---解放後江蘇泰州地區的抗疫記憶

2007年泰州成功創成國家衛生城市,並於2011年、2015年、2018年先後通過國家衛生城市複審。

有史以來,人類與病毒引發疫情的較量從未停止,這也必將是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始終隨行的一項艱鉅任務。

時刻準備,義無反顧,是我們的唯一選擇。

(轉自“泰州記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