狀元哭了,調皮蛋笑了


對於孩子的問題,學習上的,生活裡的,遇到了,應該怎麼回答?這是個思維習慣問題。怎麼說?

比如在學校裡,一個學生做題,尤其是小學生,問老師,這個英語選擇題答案是哪個?有的老師拿過來一看,是A,或B。小孩子屁顛屁顛的回到座位上,為啥?知道答案了!不用自己撓破腦袋想半天了,更重要的是,老師說的,肯定會打對!孩子已經得到了答案,不用管其他了。

狀元哭了,調皮蛋笑了


這是在我們國內普遍的一個現象,不足為奇。但如果是在另外的國度呢?有的朋友說了,崇洋媚外的來了,中國的怎麼就比不上國外的啦!君先別激動,我們只是就事論事。國外的一個學生拿著問題去找老師了,問道:老師,這個對不對?老師看了一眼,笑著說:你自己回去查找一下。學生帶著疑問來,帶著疑問回去了。

狀元哭了,調皮蛋笑了


這個孩子回到家,充分利用手上的詞典,電腦。經過一番“研究”終於弄明白了。

相同的情形,一個孩子問一次,答案是B,問一次,答案是C,循環往復,日積月累,恭喜你,在腦中形成了一個固化的東西出來了,只有那一個固定答案,背下就行。而一個孩子,問一次,沒答案,自己查,問一次,沒答案,自己查,日積月累,在腦海中形成了一個活的東西出來了,沒有固定答案,可以從不同角度思考,多倒騰。

狀元哭了,調皮蛋笑了


高興到一半時,知道答案的成了狀元,沒有答案的成了調皮蛋,再往深處發展,前者成了固化思維,後者形成了發散思維。再隨著孩子長大,碰到了問題,狀元急的團團轉,束手無策,調皮蛋屁顛屁顛的嘗試的不亦樂乎,成就感十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