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已經兵臨莫斯科城下,為何蘇聯還不慌不忙地紅場閱兵?

Wiil_wei


古代劍客們在與對手狹路相逢時,無論對手有多麼的強大,就算對方是天下第一的劍客,明知不敵,也要亮出自己的寶劍---李雲龍

1941年6月22日,納粹德國從南北中三線閃擊蘇聯,由於準備不足,蘇聯損失慘重,28個師被殲,70個師人員武器損失過半。

9月底,德軍集中180萬軍隊,1700輛坦克,14000門火炮,1400架飛機進擊莫斯科,在希特勒看來,莫斯科是蘇聯的首都,也是蘇聯最大的城市,拿下莫斯科,不僅可以從精神上打擊蘇聯軍民,還能佔領蘇聯西部交通和政治中心,對整個戰局意義重大。

此時的蘇聯,正陷入建國以來最大的危機,由於基輔會戰損失慘重,蘇聯已經沒有充足的兵力來保衛莫斯科,不得已,斯大林重新啟用因觀點不和而遭到解職的朱可夫元帥。朱可夫剛一上任,就調整了莫斯科防線,新組建的蘇軍第5、16、43、49集團軍在防線上全線佈防,分兵節節抵抗德軍的進攻。

即便如此,莫斯科依然處於危機之下,不僅在納粹德國飛機轟炸範圍以內,甚至德國先頭部隊已經看到了克里姆林宮!

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

歷史上,斯大林雖然有很多爭議,但在此時,卻展示出鋼鐵般的意志和誓死保衛國家的決心,在他的堅持下, 蘇聯國防委員會決定,11月7日這天,在紅場舉行盛大的閱兵儀式,以鼓舞士氣。

當時的莫斯科,各國大使館和學校以及部分市民都已經轉移,但為了這次閱兵,莫斯科各級組織迅速行動起來,做好了隨時與入侵者巷戰的準備,而朱可夫元帥也做了針對性部署,蘇聯一線殲擊機全員待命,高炮部隊也做好了迎戰準備。

閱兵最終如期舉行,數萬士兵荷槍實彈,在斯大林的注視下走過紅場,斯大林在閱兵結束後發表演說:“紅軍和紅海軍的戰士、指揮員和政工人員、男女游擊隊員,全世界都注視著你們,把你們看作是能夠消滅德國侵略者的主要力量。處在法西斯奴役下的歐洲各國人民都注視著你們,把你們看作是他們的解放者。偉大的使命已經落在你們的肩上。你們不要辜負這個使命!你們進行的戰爭是正義的解放戰爭。”

斯大林的演講與鋪天蓋地的“烏拉”聲,隨著無線電波傳到前線每一處戰壕,極大鼓舞了蘇軍的士氣,而直到此時,希特勒才得知蘇聯正在組織閱兵,德國空軍立即起飛轟炸紅場,但由於蘇聯準備充分,參與轟炸任務的德國飛機不是被擊落,就是匆忙逃回機場。

1941年的紅場閱兵,上演了人類歷史上最為悲壯的一幕,不僅鼓舞了蘇軍士氣,還為世人留下了一個啟示,即便是飛機大炮的熱兵器時代,士氣依然是決定戰爭勝負的重要因素。



日慕鄉關


閱兵式可謂是蘇聯的傳統,1918年11月7日,蘇俄為了慶祝紅軍初戰勝利和十月革命一週年舉行閱兵式。1941年11月7日,也是十月革命24週年,雖然納粹德國已經逼近莫斯科,但時任蘇共中央總書記斯大林為了鼓舞士氣,決定如期舉行閱兵,他還在閱兵式上發表了重要演說,受閱部隊接受完檢閱後直接開赴前線。

關鍵時刻,敢於亮劍。1941年10月1日,莫斯科會戰正式開始。德國也發起了代號為颱風行動的戰略性進攻。這包括兩個鉗形進攻,一方向德國第二裝甲集團軍攻擊在莫斯科州南面、圖拉以南的西方面軍;一方面由德國第三裝甲集群和第四裝甲集群攻擊莫斯科北部的加里寧方面軍,德軍打算切斷莫斯科列寧格勒的鐵路線;同時德國第四集團軍直接從正西面向莫斯科的莫扎伊斯克和納羅-福明斯克方向前進。

在莫斯科會戰的關鍵時刻,德國出動180萬兵力、1700多輛坦克、1390架飛機和1.4萬門大炮。德軍機械化部隊的先鋒距離莫斯科僅有25公里遠,可以說是兵臨城下,蘇聯也到了生死存亡的邊緣。在這個關鍵時刻,斯大林尋求朱可夫的意見:前線的形勢是否允許蘇軍大閱兵?朱可夫分析,德軍在10月份的作戰中遭到嚴重損失,應當沒有能力馬上發動大規模進攻。為鼓舞全軍氣勢,兩人最後決定:舉行閱兵。閱兵式由阿爾捷米耶夫中將任檢閱總指揮,整個閱兵在大雪環境下進行。

11月7日上午9時,斯大林對受閱部隊發表了歷史性的演說。隨後的閱兵時間只有25分鐘。很多士兵甚至搞不清方陣隊形和檢閱路線。但這成為莫斯科戰役的轉折點,極大地鼓舞了蘇軍士氣,在隨後的莫斯科保衛戰中,蘇軍擊破德軍不敗神話,並於當年12月轉入反攻。


航空之家


關於1941年11月7日蘇軍紅場閱兵,不能用“不慌不忙”來形容,當然也不能說“急急忙忙”,應該說是經過周密準備,精心佈署,是在敵軍壓境千萬重的危難時刻舉行的,而且是完全出乎敵人意料的。

在閱兵之前,關於11月7日要不要閱兵蘇聯內部有不同的意見。在往年,每逢十月革命節蘇軍都要在紅場舉行閱兵式的。但在1941年,形勢不同了。當時德軍已經兵臨莫斯科城下了,如果搞閱兵,要是被德軍知道了,德軍炮擊、轟炸紅場,那蘇聯領導豈不是要被一窩端了?而斯大林則認為,以前每年都閱兵,如果今年不閱兵,將對蘇軍的士氣產生不利的影響。相反,如果舉行閱兵式,將可以提振蘇聯軍民的士氣,也是在向世界表明蘇聯抗戰到底的決心,對爭取國際援助是有好處的。可對於德軍轟炸、炮擊的擔心也不無道理。於是斯大林就找到負責守衛莫斯科的西方面軍司令員朱可夫,跟他說要在十月革命節舉行紅場閱兵,問他怎麼看,前線的形勢允許舉行閱兵嗎?朱可夫考慮了一下,告訴斯大林,可以舉行閱兵。他的理由是在前一段時間,德軍消耗巨大,兵員和物資損耗嚴重,在沒有得到補充之前,德軍沒有能力發動攻勢。當然,危險還是有的。他的應對措施就是將友鄰部隊的空軍全部調到莫斯科周邊來,加強莫斯科的空中防禦;命令前線部隊發動反攻,主要攻擊德軍的前線機場,不讓他們的飛機能起降,還加大了莫斯科的防空力量。另外,將十月革命24週年的慶祝大會移到莫斯科地鐵的馬雅科夫車站禮堂舉行。至於閱兵部隊嘛,之前一直保密,只有斯大林、朱可夫等少數人知道要閱兵。閱兵部隊主要來自遙遠的西伯利亞援軍。他們本來是為防止日本關東軍而組建的,訓練有素,裝備精良,特別適應寒冷氣候條件下作戰。由於蘇聯情報人員佐爾格得到了日本將實行南進戰略,準備進攻南洋,於是斯大林就將這些部隊從遠東抽調到莫斯科來。當時他們也不知道要舉行閱兵,只是在閱兵開始前的一個多小時,領導才通知他們。所以這次閱兵式也沒什麼彩排和訓練,甚至連莫斯科市委都不知道他們要閱兵。我們後來看到的當年的閱兵影像,有很多是後來補拍的,當年真實閱兵的影像資料很少,斯大林的講話根本就沒錄上。後來影像資料上的斯大林的講話是過後補上去的。

由於蘇軍紅場閱兵實在太出乎敵人的意料之外,加上蘇軍的保密工作做得好,所以等敵人得知蘇軍紅場閱兵,已經晚了。


血染戰旗紅


1 德軍在莫斯科郊外嚴重受阻,70萬德軍在莫斯科西郊、南郊被蘇軍阻擊一週,重挫德軍,為斯大林閱兵提供了時間可行性。

2 振奮士氣。巴巴羅薩計劃前期德軍所向披靡,數十萬蘇聯投降,戰線前推了350-420公里左右,如果斯大林再撤出首都,對士氣打擊更大。

3 確定日本不會北上。因此大量遠東軍隊回師莫斯科。諾門坎戰役,日軍大敗,確定了南下侵略中國的戰略,蘇聯遠東威脅解除。

所以斯大林一定要閱兵,但沒有不慌不忙,都是荷槍實彈,直接上戰場。


六菠蘿說經緯


作者應該是個年輕人,\\不是像我們這種軍事迷沾了改革開放…的光才能看到以前只有軍校學員才能觀看的內參片,以前像〈解放〉〈日本海大海戰,〉〈軍閥〉〈啊,海軍〉都是內部放映,'要找門路才能看到。按自己的記憶,在十六軍軍部禮堂看到的記錄片蘇聯1941年十月革命記念日紅場閱兵式。你如果不是詳細的看,應該不會發現天空光線不好,場景昏暗嗎。這是蘇軍將領朱可夫等人反覆按照天氣預報和蘇軍空軍和高炮部隊的意見專門選的下午三點閱兵式開始,許多的部隊都是臨時通知要參加校閱,然後是直接開赴前線。

當時的前線最激烈的戰線應該是從列寧格勒外圍抽出來德軍北方集團軍群的各坦克師的加里寧防線。

因為南線古德里安兵團的坦克兵前期耗損太大,沒有得到充分的補充。

蘇聯紅軍在半年的拼命抵抗法西斯侵略者的戰爭中,傷亡巨:大,斯大林在七月十三日作的告同胞書,主要是解釋了蘇聯為什麼同德國法西斯簽定《互不侵犯條約》,說是蘇軍由於簽定了條約,又多贏得了壹年的準備時間。畫外音就是沒有這一年和新擴張的國防線,蘇聯就要更不好過。

而經過半年多的殘酷戰爭,德國人感覺到了對蘇軍作戰和波蘭戰役,法蘭西戰役不同,俄羅斯人不停的抵抗,就是被包圍了,彈盡糧絕了也還要抵抗下來的。德軍高級將領(包括古德里安)紛紛忙著找出來了法國大革命期間拿破崙的副官寫的關於1812年俄羅斯衛國戰爭的回憶錄。

斯大林七月份明顯的是被元首的憤怒突然襲擊打暈了。

演說的不太完美,而11月7日的演說水平直逼演說大師希特勒,當希特勒從副官手裡的耳機裡聽到老對手的演說時,氣的七窈升煙。

直罵德軍總部的統帥們不懂政治。

對了,記錄片明顯的對比出天色已晚,下起來了大雪,防空氣球飄的在雪中飛舞,蘇軍的戰鬥機飛行員也都作好了戰鬥準備,蘇軍飛行員j中許多人的思想準備是撞擊敵人的轟炸機,不能讓法西斯匪徒沾了莫斯科上空的白雪,你著看蘇軍飛行員的回憶錄就清楚了。


user4210272105487


因為正當德國兵臨莫斯科時,正好是蘇聯的“建國日”,大家都在討論閱兵問題時,又被斯大林肯定,此次閱兵,蘇聯有十足的把握。

1、蘇聯的防空設施足夠抵擋德國空軍

2、此次閱兵能大大鼓舞蘇聯紅軍早已低下的士氣

3、恐嚇德軍

據說紅場閱兵時,都還能隱隱約約聽到德軍的炮火聲,而且在閱兵後,所有部隊全部送往了前線,戰爭結束後,幾乎無一倖存。


個還有


沒有不慌不忙 而是為了提振士氣


遼寧藥品監管


在紅場閱兵有利於提振士氣,展示蘇聯抵抗到底的決心,提升民眾保衛莫斯科的信心。就算德軍兵臨城下,蘇聯方面也基本做好了戰爭準備,確保了在紅場閱兵的軍隊能夠及時投入到戰爭中去。在紅場的閱兵也震懾了德軍,最終德軍連一步都沒有踏進莫斯科。





結緣帳本


這並不是不慌不忙的進行的一次閱兵。這次閱兵

所有士兵都是荷槍實彈,子彈上膛,閱兵完畢之後立刻出發前往前線戰場。

主要原因是因為當時德軍已經離莫斯科很近,幾乎已經兵臨城下,這時候城內百姓人心浮動,為了安定民心,就採用這種方式讓大家對國家有信心。

其次向國際社會發出的信號,表示我們將繼續和德軍對抗到底。


風捲起的柳絮


斯大林只是為了鼓舞士氣無它,他兩次向希特勒求和被拒只能放手一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