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问“老师下午好”,老师回应“宝宝上午好”,原因竟是这样

幼儿园每天入园时间段,听到最多的一句话便是“老师好”、“小朋友好”。

又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清晨。陌陌老师第一个到了幼儿园。紧接着,圆圆妈妈拉着圆圆的手也走进了幼儿园。圆圆看见陌陌老师,高兴地打招呼:“老师下午好!”

小朋友问“老师下午好”,老师回应“宝宝上午好”,原因竟是这样

陌陌老师转过身,蹲下来伸开双臂,微笑着回应:“圆圆上午好!”说着,把孩子搂在怀里,紧紧拥抱一下,又说:“我们圆圆每天起得很早,都是第一个来幼儿园的,对吗?”圆圆得意地点点头。

老师又说:“早上起来吃过饭来幼儿园是上午,那上午的时间看见老师怎么打招呼?”

圆圆回答说:“老师上午好!”

圆圆妈妈不好意思地说:“这孩子,每天教,就是分不清上午和下午。”

陌陌老师说:“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很正常,慢慢就分清了,不要急。”

小朋友问“老师下午好”,老师回应“宝宝上午好”,原因竟是这样

其实,像圆圆这种情况,分不清上午和下午的孩子多了去了,而且,这是个非常正常的现象。因为这类孩子还处于主观的心理时间期,还没有过渡到客观时间期,他们不理解到底什么是时间。

3岁以前的婴儿期,正处于“它规律阶段”,爸爸妈妈的协助、引导很关键,引导好的话,孩子就会顺利过渡到客观时间期,对自然时间和人文时间具有清晰的认识。否则的话,就可能像圆圆一样,出现这种状况。

3——6岁,孩子对外界事物有了一定的认识,同时是各种习惯的养成阶段。这个阶段要重点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独立性,并以此引导孩子建立时间观念。比如:按时吃饭、按时作息、按时去幼儿园、学会自己穿衣、整理玩具等等,在培养这些习惯的时候,用“时间限定”的方法帮助孩子获得时间管理的能力。

小朋友问“老师下午好”,老师回应“宝宝上午好”,原因竟是这样

尤其是按时上幼儿园,更是帮助孩子建立时间观念的一个有效方法,千万别不当回事,看似无所谓的一件事,对孩子的伤害完全超出你的想象。不按时上幼儿园会有哪些负面影响呢?我们一起来看——

1、不利于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如果经常不按时上幼儿园,会让孩子觉得上幼儿园就是一件很随便的事,想啥时去都可以,甚至去不去都可以,反正这是爸爸妈妈允许的。时间久了,孩子怎么能有一个做事严谨的好习惯呢?

2、不利于孩子身体健康

孩子不按时上幼儿园,起床时间也会不定时,或迟或早。起床的不规律,又会导致晚上睡觉时间的不确定。这样的恶性循环,很不利于孩子的身体健康。

小朋友问“老师下午好”,老师回应“宝宝上午好”,原因竟是这样

3、会让孩子变得不爱上幼儿园

去年毕业的大一班的轩轩小朋友,每天迟到,每天都是在大门外哭闹不进幼儿园,每次都是妈妈强行拉进去,老师再“抱”进活动室。

经常迟到的孩子,会聚焦所有孩子和老师的目光,次数多了,孩子面子上会感到难堪:我又迟到了。其实在家里的时候,他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已经迟到了,只有当老师好所有孩子的目光聚焦在他身上,他才会意识到。这样孩子就会因为难为情而不想再去上幼儿园。

小朋友问“老师下午好”,老师回应“宝宝上午好”,原因竟是这样

4、不利于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

幼儿园的各种保教活动都是按一日流程安排的,每个时间点都有相应的活动。尤其是教学活动时间段,迟到的孩子会打乱老师的课堂秩序和孩子们的注意力。老师组织一堂教学活动会设计好多环节,孩子们的思维也跟着老师的课堂进度而改变,迟到的孩子会打破所有这种和谐,非常不利于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

小朋友问“老师下午好”,老师回应“宝宝上午好”,原因竟是这样

孩子自身的发育、发展程度不同,对事物、时间的认知也千差万别,全靠家长适宜地引导、帮助。很大程度上,家长的习惯和行为,很大程度会被孩子模仿和学习。所以说,不存在天生没有时间观念的孩子,只有不适合他的教育方式。只要我们的方法对了,孩子不愁培养不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