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睛之筆——申論濃縮精髓句(300組)助力公務員考試(二)


點睛之筆——申論濃縮精髓句(300組)助力公務員考試(二)

點睛之筆——申論濃縮精髓句300組


第 51 組

一要突破阻礙科學發展的思維定勢;

二要突破影響科學發展的利益格局;

三要突破制約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

第 52 組

一是聯繫實際,積極探索,大討論活動形成鮮明特色;

二是領導帶頭,群眾參與,大討論活動形成互動局面;

三是抓住重點,突破難點,大討論活動取得明顯成效;

四是輿論引導,縱深推進,大討論活動形成良好氛圍。

第 53 組

只說不做,空喊創新;

生怕失敗,迴避創新;

盲目蠻幹,歪曲創新;

驕傲自滿,不思創新;

嫉賢妒能,不容創新。

第 54 組

一是“權大利豐,愛不釋手,不願改革”;

二是“盆溢缽滿,暴利難捨,不想改革”;

三是“求穩怕亂,淺嘗輒止,不敢改革”;

四是“小富即安,胸無大志,不思改革”;

五是“利益受損,信心不足,畏難改革”。

第 55 組

真正沉下去,問民所需;

主動走出去,學人所長;

積極趕上去,補已所短。

第 56 組

全面進入應急狀態,切實解決思想不重視、工作不主動、備戰不充分的問題;

突出抓好信訪工作,切實解決排查不細緻、處置不徹底、穩控不到位的問題;

堅決守住要害部位,切實解決防範不嚴密、措施不得力、基礎不牢固的問題;

紮實開展維穩教育,切實解決宣傳不深入、參與不廣泛、氛圍不濃厚的問題;

嚴格執行責任追究,切實解決職責不明確、督導不嚴厲、落實不堅決的問題。

第 57 組

依託主導產業對接,村企互動促共贏;

依託職能部門對接,整合資源聚合力;

依託信息網絡對接,牽線搭橋鑄載體;

依託終端入戶對接,致富橋樑通萬家。

第 58 組

以轉變理念為主旨,深入學習查擺,著力提升黨員幹部科學發展的意識和本領;

以實踐推動為主線,狠抓整改提高,著力提升經濟社會科學發展的層次和水平;

以考核評價為主導,強化激勵約束,著力提升各級科學發展的責任感和主動性。

第 59 組

一是應當淡泊名利,保持本色;

二是應當弘揚清風,樹立正氣;

三是應當自重自持,自省自警。


第 60 組

在化解風險中把握機遇,力保經濟增長不減緩;

在攻堅克難中推進轉型,堅持科學發展不動搖;

在擴大投入中優化環境,加快城市升級不停步;

在真抓實幹中執政為民,持續關愛民生不懈怠;

在協調聯動中塑造和諧,狠抓各項事業不放鬆。

第 61 組

堅持請群眾參與讓群眾知情;

堅持請群眾監督讓群眾檢驗;

堅持請群眾評價讓群眾滿意;

第 62 組

全員額參與,增強工作積極性;

全時段管理,增強工作連續性;

全方位監督,增強工作預見性;

全過程推進,增強工作實效性;

全身心投入,增強工作創造性。

第 63 組

千方百計保增長,經濟實力持續增強;

不折不扣保民生,群眾生活不斷改善;

傾心盡力保穩定,和諧局面全面鞏固;

群策群力促統籌,城鄉建設步伐加快;

盡職盡責抓黨建,執政能力得到提升。

第 64 組

加強“三農”的決心不動搖;

扶持“三農”的力度不減弱;

強化“三農”的工作不鬆懈;

第 65 組

以“學”為先導,築牢思想政治之魂;

以“做”為根本,切實付諸實際行動;

以“改”為動力,努力打造模範機關。

第 66 組

為官要善為,“法”字當頭做功課;

為官要敢為,“幹”字為要抓效率;

為官要有為,“好”字為綱惠民生。

第 67 組

要給領導幹部“長條凳”;

要給普通群眾“麥克風”;

要給權力使用“放大鏡”;

要給民生多用“顯微鏡”。

第 68 組

以學修身,為自身素養“補鈣”;

以幹促進,為經濟發展“鼓勁”;

以變求新,為改革創新“助力”;

以廉生威,為幹部群眾“立標”。

第 69 組

心貼心交流,解決“一層紙”問題;

送服務上門,解決“一釐米”問題;

急群眾所急,解決“一分鐘”問題。

第 70 組

民主監督“曬”作風;

攻堅克難“擔”作風;

從嚴從實“考”作風;

聞風而動“改”作風;

以點帶面“促”作風。

第 71 組

做好“老樹新枝”的文章,加快提升傳統產業;

做好“插柳成蔭”的文章,積極培育新興產業;

做好“育種蹲苗”的文章,大力推進創新創業。

第 72 組

落實巡察要求,把政治巡察作為“第一任務”;

鎖定問題清單,把反饋內容作為“第一靶向”;

盯緊兩個責任,把黨要管黨作為“第一目標”。

第 73 組

抓機制保障,夯抓教育管理,強化黨員思想政治素養,樹好基層黨建“好品牌”;

抓宗旨踐行,發揮基層組織主體作用,配好基層黨建“金鑰匙”;

抓從嚴治黨,紮緊反腐倡廉制度保障,畫好基層黨建“標準像”

第 74 組

壯大產業“摘窮帽”

生態補償“保家園”

易地搬遷“挪窮窩”

醫療救助“除病魔”

教育就業“絕窮思”

政策兜底“全保障”

常打思想“免疫針”

築牢制度“防火牆”

強化監督“緊箍咒”

用好法典“殺手鐧”

第 75 組

淡泊之心對待“名”

知足知心對待“利”

敬畏之心對待“權”

從容之心對待“苦”

進取之心對待“事”

第 76 組

緊盯“大事要事”打“攻堅戰”

緊盯“急事難事”打“殲滅戰”

緊盯“薄弱環節”打“持久戰”

第 77 組

絕對忠誠是從政根本,必須作為黨員幹部的“生命線”始織堅守;

敢於擔當是基本素質,必須作為黨員幹部的“主旋律”始織高揚;

慎獨乾淨是道德操守,必須作為黨員幹部的“高壓線”始織敬畏;

實基層黨建工作基礎,用好黨建工作“指揮棒”;

第 78 組

“固本培元”,加強思想政治建設;

“激濁揚清”,讓歪風邪氣無所遁形;

“立規明矩”,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

“以上率下”,領導帶頭立標杆、做示範;

“繼承創新”,賡續優良傳統,不斷改進創新。

第 79 組

“嚴”字當頭,作風建設是永恆課題;

“學”字為先,勤奮學習是成事之基;

“幹”字為重,幹事創業是人生追求;

“廉”字為榮,清正為官是最高操守;

“賢”字為尺,公道用人是重要職責;

“實”字為要,取得實效是衡量標準。

第 80 組

清清嗓,發出群眾愛聽的“好聲音”

照照鏡,立起群眾讚譽的“好形象”

洗洗澡,除去群眾厭惡的“壞毛病”

動動身,苦煉群眾需要的“真本領”

第 81 組

深入鄉村“望”民情,觀基層風貌;

傾聽建議“聞”呼聲,查百姓需要;

放下身段“問”計策,納民間良方;

把準脈搏“切”癥結,解群眾難題。

第 82 組

敢擔當、勇作為,堅決破除“等靠要”

強效能、優服務,堅決整治“庸懶散”

抓落實、重執行,堅決反對“做虛功”

第 83 組

堅持用學習“治心”,鍛造政治上忠誠的鄉鎮鐵軍;

堅持用制度“管行”,鍛造幹事上擔當的鄉鎮鐵軍;

堅持用問責“提神”,鍛造作風上過硬的鄉鎮鐵軍。

第 84 組

嚴把初始提名關,秒殺“帶病”幹部;

嚴把組織考察關,篩查“帶病”幹部;

嚴把民主決策關,擋住“帶病”幹部;

嚴把制度落實關,遏制“帶病”幹部。

第 85 組

圍繞一個目標,推動經濟發展新跨越;

抓好兩大園區,打開項目建設新局面;

加快“三大建設”,積蓄髮展後頸新能量;

突出四項工作,形成協同發展新格局。

第 86 組

圍繞目標抓落實;

明確責任抓落實;

強化督查抓落實;

創新機制抓落實;

凝心聚力抓落實。

第 87 組

突出思想教育抓隊伍;

突出政治引領抓服務;

突出薄弱環節抓整治;

突出制度機制抓長效;

突出點面結合抓提升。

第 88 組

提高待遇保障,解決生活之難;

健全管理辦法,立好制度之牆;

嚴格監督檢查,緊握戒律之尺。

第 89 組

鎖定新目標,一張藍圖繪到底;

謀求新跨越,一門心思抓發展;

推出新舉措,一鼓作氣譜新篇。

第 90 組

適應新常態,堅持項目立局不動搖;

把握新要求,咬定環境整治不放鬆;

爭取新作為,狠抓能力提升不鬆勁;

嚴守新標準,堅持轉變作風不懈怠。

第 91 組

拭亮心靈之鏡,掃除思想灰塵;

常鳴警醒之鐘,規範行業界限;

擂起奮進之鼓,堅持砥礪前行。

第 92 組

實施“育星”工程,人才隊伍強手如雲;

實施“優建”工程,訓練場地量質並舉;

實施“雄心”工程,爭優創先不甘人後;

實施“強宣”工程,社會關注節節攀高。

第 93 組

上項目,工業立縣成效初顯;

造“龍頭”,現代農業水平躍升;

優服務,第三產業蓬勃發展;

抓統籌,城鄉建設碩果累累。


第 94 組

強政治,做一名“放心書記”;

強能力,做一名“帶富書記”;

強管理,做一名“領航書記”;

強自律,做一名“清廉書記”;

強素質,做一名“魅力書記”。

第 95 組

強化責任意識,增強敢於擔當的勇氣;

強化學習意識,提升敢於擔當的能力;

強化奉獻意識,彰顯敢於擔當的胸懷;

強化敬畏意識,夯實敢於擔當的底氣。

第 96 組

強化普法宣傳,讓人民知曉法律平等;

強化人民調解,讓人民快速維護法律平等;

強化法律援助,讓困難群眾獲得法律平等;

強化教育矯正,讓特殊群體找到法律平等;

強化隊伍建設,以可靠隊伍捍衛法律平等

第 97 組

強化黨性修養,改造主觀世界;

強化群眾觀點,轉變工作作風;

強化服務意識,提高履職能力;

強化自我約束,保持清正廉潔。

第 98 組

強化“三個到位”,確保活動推進;

抓好“三大宣傳”,營造活動氛圍;

突出“三大整治”,促進工作改善;

建立“三項機制”,確保活動實效。

第 99 組

情為民所繫,強化群眾意識;

權為民所用,強化權責意識;

利為民所謀,強化公心意識。

第 100組

上下同欲,舉好發展“指揮棒”;

突出重點,做對管理“運算符”;

融合優化,用足提升“工具箱”;

精確謀劃,出準制勝“殺手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