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綺貞、朴樹,矯情嗎?

01

不久前,陳綺貞發了一條微博,看完後內心有些洶湧。

先看看陳綺貞說了什麼:

隨手寫的句子底下,有人淡淡地回覆兩個字:「矯情。」

是啊,我也這麼覺得。不能再同意更多了。

但當自己確實這麼想的時候,也管不了別人怎麼認為了。因為自己樂意怎麼想,喜歡怎麼寫,希望怎麼活,只有自己最知道。


有些人會趁陽光炙熱把香蕉曬成水果乾,有些人會在深夜煮香蕉皮當開水喝。喜劇演員喜歡把香蕉當成罵人的詞。

有時候脫離了流水帳的生活紀錄,那些吉光片羽被記錄下來,枝枝節節的不說,偶爾必須干犯不合時宜的風險——有些是美,有些則相當無趣,常常都是莫名其妙。想精確直指核心,往往需要模糊的辭令。

想到曾經去東京吃生魚片,朋友說這裡的冰箱不插電,桌子不上釉,一大片魚只取不成比例的一小部分,餐廳沒有音樂,一天只招待八個客人。詩人說一整天思考最後只決定搬移了一個句點。


音樂家用武士刀把賓士汽車對稱切開。街拍攝影師妄想破壞底片暴力顯影,呈現以往沒人見過的黑白作品。服裝設計師把走秀模特兒的臉包起來。鋼琴家演出時只坐自己家裡帶去的椅子,而且從不與人握手。

在同業看來,這些人都怪怪的,不這樣就不能好好工作嗎?他們都好似為了某些目的而不惜費勁與眾不同,於是必須被貼上標籤,顯示其不合常理也許是有所目的,難道不是換個方式掩飾平庸?

矯情是過程,絕非好作品的保證。但有時候必須要感謝那些敢於矯情的人。


這些人裡面,有些真的只是另一種平庸,但他們也許也啟發了另一些人,最後將世人眼中造作不解的行為,在漫長生命中,慢慢鍛造成藝術,成為經典,成為潮流與高標準,他們知道,如同任何事物都只是工具,要矯成什麼,要矯去哪,在局部變成了全面,片刻變成了人生,筆觸變成了詮釋,就會漸漸清晰。


02.


陳綺貞、朴樹,矯情嗎?


陳綺貞的表達很簡單,大概有三層意思:


<1>、自己的隨想記錄被人指矯情。

<2>、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活法。

<3>、矯情是過程,絕非好作品的保證。矯情有用,可以啟發人。

再查“矯情”的意思,指陳綺貞的,大概就是:故作姿態,無病呻吟。

再回首陳綺貞和她的作品,在泛化民謠還未興起的時候,陳綺貞已經把這些玩了個遍,後來被稱為民謠女神,也不是沒有道理。

也正是這樣一個頗有才情的創作型歌手,被人稱矯情。當然令我憤懣不平。

如果“矯情”是針對陳綺貞的作品,那大可歇到一邊,不談過去成績,就說今年的金曲獎,陳綺貞的《傷害》可是入圍了金曲獎最佳作曲人的。

其實,大範疇的流行音樂,都是矯情的。

即使大眾印象中的“高冷”天后王菲,受歡迎的作品,二十年前是 《我願意》中“思念是一種很玄的東西”,二十年後是《匆匆那年》裡的“如果再見不能紅著眼,是否還能紅著臉”。


你看,二十多年過去了,大家喜歡的,還是矯情的東西。


03.


說完陳綺貞,再說說朴樹。

陳綺貞、朴樹,矯情嗎?


之前《樂隊的夏天》最後一期,以“音樂派對”為主題,可以說是整個樂夏舒適度最高的一集,宣佈Hot5的具體排名,然後嘉賓與樂隊齊嗨,還聽到了我認為朴樹這幾年最好的作品《No Fear In My Heart》的現場。

朴樹錄節目到一半,說:我歲數大了,回家睡覺了。


陳綺貞、朴樹,矯情嗎?

陳綺貞、朴樹,矯情嗎?


之後,在社交平臺上,湧現關於朴樹節目錄制一半回去睡覺的討論。主要觀點分兩派,有贊朴樹真性情的,有說朴樹矯情不敬業的。

後者的觀點認為朴樹公然違約:朴樹回家睡覺你那麼感動,要是你同事提前下班呢?

其實簡單來說,朴樹提前回家,和大家上班,根本不是一回事兒。


這一期《樂隊的夏天》主題是“音樂派對”,在Party上盡興之後,該說的話都說了,然後回去了,有什麼問題嗎?

再看看這場Party的主人馬東是什麼反應:笑著鼓掌。

人家主人都默許了,其他人真沒必要拿這個說事兒。

還有人酸,因為在唱的是朴樹,如果是其他人,大家肯定不滿意云云。

我想說,是這樣,朴樹可以,沒問題,這不僅僅是因為朴樹是朴樹,還有就是,每個時代都有自己的寵兒。

時代寵兒的意思是,在沒有任何刻意包裝的情況下,被時代中大部分人認可其品性、稜角的人。

大家都知道玩搖滾的一般都看不起唱民謠的,可朴樹是個例外。


能被搖滾圈偏愛,能被頂級音樂製作人張亞東偏愛,能被高曉松偏愛,還能被那過去一代人偏愛,不是沒有原因的。

這些原因裡,就預設了默許朴樹可以例外,可以隨時離開的可能。


04.


陳綺貞在文字上被認為矯情,朴樹在行為上被認為矯情。

本質上,這都是偏見。

這些偏見的產生,來自被偏見人的一念之間。

陳綺貞一念之間,寫了那些腦海裡蹦出的句子,這些句子,是真實的;朴樹一念之間,感覺困了,和大家道了別,說的那句“等這個夏天等了太久了”也是真實的。

這些真實的、未經太多思量“是否有無必要”而做了決定的事兒,被一部分人解構成了不必要。

這種解構,也來自偏見者的一念之間,這種一念之間簡單的很,就三個字:


不喜歡。

不喜歡、不瞭解、不認可,也就覺得沒必要,不可以,太矯情。

“不喜歡”與“不瞭解”導致偏見者缺乏共情力。

舉個接地氣點的例子,最近的熱播劇《小歡喜》中有一幕,方圓聽聞金庸去世的消息後,哭了。

陳綺貞、朴樹,矯情嗎?


如果你只知道:一箇中年男子,聽聞金庸去世,落淚。如果你不太瞭解金庸,你肯定覺得矯情。

不過,故事背景是,劇中方圓年少時受金庸劇影響,嚮往以後做仗劍走天涯的英雄,但事實卻是,人到中年,失業,發胖,不得志。


聽到金庸去世,又想到夢想與現實的落差,才落淚。

你看,瞭解故事背景後,你就不覺得矯情了。

影視劇會給我們交代前因後果,讓人共情,但生活現實往往是讓我們只看到結果:


陳綺貞寫了傷感句子,朴樹錄節目提前回家。

有些人,不喜歡,不瞭解也不想去了解,就說:矯情。


05.


當我們在厭惡矯情的時候,我們在厭惡什麼?

對照之下,我們在厭惡自我“矯情權”的失去。

青春期的時候,我們每個人都有“矯情權”,不管是早期的博客,還是後來的QQ空間、微博,我們在這裡寫非主流傷感句子,記錄心底的那真實的、虛無的憂傷。

長大後,還真明白了成年人的辛苦總是如此。能發在朋友圈裡的東西,都是過濾掉矯情之後的心情。


乾脆,很多人也不發朋友圈了。

過濾掉矯情,也就過濾掉大部分真實。再回首四十多歲的陳綺貞、朴樹,仍在普世的人間煙火之外,很多,都是我們沒法實現的。

有人嚮往,也有人唾棄。不過是人生百態。


陳綺貞、朴樹,矯情嗎?


朴樹在《No Fear In My Heart》裡唱,“因為沒有草原,就忘了你是馬”。

我想說:不要因為沒有草原,就忘了你是馬。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