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菜如何防治病虫害?

萍水风舞


韭菜是人们餐桌上的常备菜,它除了具有较广泛的食用价值外,还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韭菜种植较为简单,其生存能力很强,但也会滋生各种病虫害,这也是韭菜减产的主要原因。那么,作为种植户要获得更大产量和收益,韭菜的病虫害防治要如何做呢?

一、防治原则

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优先使用农业防治和物理防治。科学、合理使用化学防治。采用种植期和生长期防治相结合,地上诱杀成虫与地下防治幼虫 相结合。

二、韭菜易发生的病虫害

韭菜容易发生的病虫害主要有:灰霉病、疫病、韭蛆、斑潜蝇等。

三、农业防治

【3.1】实行轮作换荐

一般3~4年,韭菜与其他非韭菜蛆寄主植物轮作一次。

【3.2】合理控水

露地韭菜,7~8月控水,高温干旱可增加韭蛆虫死亡率。设施韭菜,冬季露地养根期间控水,可有效控制韭蛆虫口数量。防止大水漫灌,雨季及时排涝,减轻疫病发生。

【3.3】浇灌沼液

每次收割后3~5天,按2千克/平方米沼液,加水稀释1~2倍,顺韭菜垄或沟灌于韭菜根部,间隔7天,再灌1次。

【3.4】撒草木灰

在韭菜根部撒草木灰每亩300千克,对预防韭蛆有一定效果。

【3.5】晒土、晒根

露地韭菜,春季土壤开始解冻,萌发前,剔开韭根部周围的土壤晾根,7~10天后韭蛆可大量死亡,设施韭菜,冬季扣膜前扒土晾根,也可冻杀韭蛆。

【3.6】合理施肥

施用农家肥应充分腐熟发酵。施用化肥应氮、磷、钾配施,适当补施微肥,防止氮素过量引起植株徒长。韭菜在头刀或二刀后,结合浇水追施碳酸铵2次,15~20千克每亩。

四、物理防治

【4.1】防虫网

对新种植的韭菜,在成虫羽化出土前或韭菜收割后,覆盖40目的防虫网,防止成虫飞入产卵。

【4.2】盖膜

为减少韭菜气味对成虫的吸引,韭菜收割后立即覆盖塑料薄膜,3~4天后韭菜伤愈合即可揭去薄膜。

【4.3】黏虫板诱杀

成虫发生期,放置黄色黏虫板,黄板规格40厘米*25厘米,每20~25平方1张。露地韭菜,黏虫板垂直竖放,放置高度不宜过高,一般距地面10~25厘米,以黏虫板一半露出韭菜顶端为宜。设施栽培,黏虫板平放或竖放。当黄板表面粘满韭蛆成虫时,及时更换黏虫板。



五、生物防治

可用1%农抗武夷菌素水剂150~200倍液,或用10%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木霉菌600~800倍液喷雾防治灰霉病。可用5%除虫菊素乳油1000~1500倍液喷雾防治韭蛆成虫、斑潜蝇。可用1.1%苦参碱粉剂400倍液,或0.5%印楝素乳油600~800倍液,灌根防治韭蛆。

六、化学防治

【6.1】农药防治原则

严禁使用剧毒、高毒残留农药和国家规定在蔬菜生产上禁止使用的农药。交替使用农药,并严格按照农药使用间隔期用药。

【6.2】灰霉病

发病初期,可用25%嘧菌酯浮剂1500倍液,或用40%嘧霉胺悬浮剂1000倍液,或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等喷雾防治。7~10天喷1次,连续防治2~3次,以上药剂交替使用。

【6.3】疫病

收割后喷洒45%微粒硫黄胶悬剂400倍液。发病初期及时喷施40%乙磷铝可湿性粉剂200~300倍液,或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25%丙环唑乳油3000倍液,栽植时选用上述药液沾根均有效果。

【6.4】韭蛆

韭菜播种时,可选用40%辛硫乳油600毫升/亩或25%噻虫胺水分散粒剂240克/亩配制成毒土,撒施。

(1)幼虫化学防治

发现叶尖变黄变软,并逐渐向地倒伏时,用50%辛硫磷乳油500倍液或每667平方米用2kg康绿功臣粉剂对水500-600kg灌根处理,隔7d重复处理1次。

(2)成虫化学防治

在成虫羽化盛期,用48%地蛆灵1800-2000倍液、或30%菊马乳油2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5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800-1000倍液,隔7d喷灌1次,连续防治3次。

(3)使用方法

一是滴灌法。韭菜收割后第2~3天,顺垄根部淋浇,药液用量300千克/亩。

二是喷雾法。韭菜收割后第2~3天,靠近韭菜根部土壤喷药,药液用量90千克/亩,喷后浇水。

三是毒土法。韭菜收割后第2~3天,将药剂加细土(30~40千克/亩)混匀,顺垄撒施于韭菜根部,然后浇水。

【6.5】斑潜蝇

在产卵盛期至幼虫孵化初期,可用50%灭蝇胺可湿性粉剂2500~35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雾防治。

七、总结

韭菜是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还具有药理作用,可降血压,对增强人体免疫力有重要作用。但韭菜栽培也需要耐心和细心,尤其是做好韭菜的病虫害防治,对提高韭菜的产量有很大影响。


绿苑


韭菜是生活中常食用的一种蔬菜,割了一茬又能长一茬,家庭种植一般很少出现病虫害,基本不会用农药,但大面积种植韭菜,病虫害发生较多,常见的病虫害有韭蛆、灰霉病、蓟马、疫病、线虫等,以及生理性黄叶干尖,其中韭蛆、线虫等地下害虫较难防治。

1、韭蛆

韭蛆是种植韭菜普遍发生的一种虫害,以幼虫在韭菜鳞茎内蛀食,引起叶片发黄、枯死,鳞茎腐烂,该虫喜欢阴凉潮湿环境,施用未腐熟的农家肥可能会加重韭蛆的发生,多用草木灰能减轻韭蛆的发生。

防治方法:当然能用于防治韭蛆的药剂有吡虫啉、噻虫嗪、辛硫磷、苦参碱、阿维菌素等,施药方式以灌根为主。物理防治可采取杀虫灯诱杀成虫,利用糖醋液(糖、醋、水按3:3:14)诱杀成虫,也可利用冬灌或春灌来减少幼虫数量。

2、韭菜灰霉病

俗称“白点”病,在适宜的温湿度条件下会侵染叶片,在叶片上出现白色梭形小斑点,病情发展后病斑融合引起叶片干枯,潮湿时有灰绿色毛霉,严重时植株腐烂枯死,对韭菜的品质和产量有较大影响。

防治方法:登记用于防治韭菜灰霉病的药剂仅有15%腐霉利,也可选用吡唑醚菌酯+甲硫·异菌脲或嘧霉胺乙霉威进行防治,注意轮换用药;大棚种植时,需要提高大棚温度,降低适度等措施来控制病害。

3、韭菜疫病

韭菜疫病多从中下部叶片开始发病,出现暗绿色水渍状,逐渐扩展至大半叶片,致使叶片发黄、软腐下垂,潮湿时有稀疏的白色霉状物,也可危害假茎。

防治方法:韭菜疫病暂时没有登记的药剂可用,可选用吡唑醚菌酯+烯酰吗啉在韭菜收割后喷雾防治,能有限防止下茬疫病的发生。

韭菜因割茬收获时间较短,最短的可能20天左右,而农药安全间隔期一般有10-15天,为了防止农药残留超标,建议合理选用药剂,不可能使用水胺硫磷、毒死蜱能限制农药。

除以上防治方法外,应加强田间管理,合理水肥管理(如避免偏施氮肥、合理施用钙镁等肥料),促进植株健壮生长,有利于提高韭菜的抗病虫能力




华弟视野


1.韭菜迟眼蕈蚊又名黄脚蕈蚊、韭蛆。

【为害情况】春秋两季为害严重。幼虫为害叶鞘、幼茎及芽,咬断茎后蛀人,向根茎下部为害,使叶片枯黄,重者鱗茎腐烂,整墩死亡。

【形态特征】成虫为黑褐色小型蛾子,卵椭圆形,乳白色。幼虫体细长,白色,头漆黑色,无足。裸蛹黄白色,羽化前灰黑色。

【生活习性】在京津地区1年发生4代,以幼虫在韭菜鱗茎内或韭根周围34厘米表土层内以休眠态越冬,翌年3月下旬化蛹,4月初至5月中旬羽化,喜在阴湿、弱光下活动,成堆产卵于韭株周围土缝内或土块下,孵化后幼虫分散为害。成虫对未腐熟粪肥无趋性,粘土地比沙土地发生量少。

【防治方法】

第一,忌用生粪。施用腐熟有机肥,行冬灌、春灌,可加农药毒杀幼虫。

第二,扒土晒根。多年生植株春天萌发前采用。

第三,药剂防治。4月下旬是成虫羽化盛期,喷50%辛硫磷乳油800倍液,或2.5%敌杀死乳油4000倍液于根际地面,上午910时施药效果较好。5月上旬是幼虫为害盛期,发现韭株叶尖开始发黄、变软,渐向地面倒伏时,用50%辛硫磷乳油,或40%乐果1000倍液,或80%敌百虫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灌根,每667平方米用药11.5千克,可于5月上旬、7月上旬、10月中下旬各进行1次。

2.蝼蛄又名拉拉蛄、土狗子,有非洲蝼蛄和华北蝼蛄两种。

【为害情况】为杂食性害虫,成虫、若虫在土中咬食播种的各种蔬菜种子及幼芽,咬断幼苗根茎。此外蝼蛄在夜间活动,地面造成隆起隧道,使幼苗失水干枯死亡,造成缺苗断垄。

【形态特征】非洲蝼蛄体长3035毫米,灰褐色,头圆锥形,全身密生细毛。卵椭圆形,初产时黄白色,有光泽,孵化前暗紫色。若虫乳白色,23龄后体色变深,形似成虫。华北蝼蛄与非洲蝼蛄相似,体型略大。

【生活习性】非洲蝼蛄1年发生1代,以成、若虫在地下越冬。3月下旬至4月上旬复苏到地面活动,4月中旬至6月中旬为害严重,以后气温升高,潜入土中越夏。9月上旬气温下降,又上升地面为害秋季作物,10月中旬以后陆续人土越冬。华北蝼蛄3年完成1代,其他与非洲蝼蛄相同。

非洲蝼蛄喜在潮湿处产卵,土温15℃2℃,土壤含水量20%以上为害严重,温度过高、过低时潜入土中,在疏松、潮湿、施肥多处为害严重。

【防治方法】

第一,毒谷、毒土预防。韭菜播种或田间定植前,每667平方米用90%敌百虫100150克加少量水,拌细土1520千克做成毒土,在整地前撒于地面,也可用谷子制成毒谷,撤于土面。

第二,毒饵诱杀。用90%敌百虫150克,配成30倍液,拌人炒香的麦麸或豆饼5千克,制成毒饵,在无风闷热的傍晚施用,田间每34平方米刨-碗大的坑,放人毒饵后覆土诱杀。

3.蛴螬又名地蚕、白地蚕,是金龟子的幼虫,为害各种蔬菜。

【为害情况】杂食性害虫,幼虫长期蛰居土中,咬断幼苗根茎,使植株枯黄而死,韭菜也深受其害。

【形态特征】成虫鞘翅革质坚硬,黑褐色、有光泽。幼虫乳白色,体长25毫米,身体肥胖,弯曲成“0”形,多皱褶。

【生活习性】2年发生1代,以幼虫和成虫在土中越冬。4月中旬土温上升到14℃以上时,成虫出土活动,5月末达到盛期。有假死性和趋光性,对未腐熟厩肥有强烈趋性。白天潜伏,夜间活动。卵产于松软湿润土壤内,67月孵化出幼虫,开始为害,9月末后钻人深80100厘米土中越冬。蛴螬活动与土壤温、湿度关系密切,土温12℃18℃和土壤含水量15%25℃以上和土壤干旱时向深土层移动。

【防治方法】

第一,冬耕。将越冬幼虫、成虫翻到土表,冻死、晒死,或被天敌捕食。夏耕时土温高、湿度小,跻螬也能自然死亡。

第二,施用腐熟基肥。改善土壤结构,使植株生长健壮,抗性增强。在基肥中每667平方米加2.5%敌百虫粉剂2千克杀死幼虫。

第三,捕捉。受害植株根际深挖捕杀。

第四,诱杀。成虫用黑光灯诱杀。

第五,药剂防治。同蝼蛄。

4.韭菜生理障害防治

(1) 药害温室韭菜在高温、髙湿下,过多施用辛硫磷等农药,易造成叶尖枯死。防止方法是控制室温和通风排湿,施用农药后注意排湿。

气害施肥不当引起。如固体肥料施用过多,土壤碱性时易发生氨气,使叶尖枯萎,部分变褐;土壤酸性时易发生硝酸气体,使叶子变白。防止方法是追肥量适中,或将固体肥料溶于水,顺水施人。

(2) 高温障害露地韭菜夏季高温干燥,温室韭菜晴天髙温或阴雨天后骤晴的高温,会使韭菜出现叶尖枯黄或发白等症状;黄化型叶烧是干燥引起,高温促进干害,所以髙温时要多灌水,防止土壤干旱;白变型叶烧是由高温引起,干燥助长高温,所以要控制室温,注意灌水。

(3) 黄叶干尖保护地韭菜易发生心叶或外叶褪色、黄化、或叶尖干枯,如长期施用硫铵和过磷酸钙等会使土壤酸化,致韭菜叶片生长缓慢、纤细、外叶枯黄;扣膜前施用碳铵过多,或扣膜后地面施用尿素,或喊性土壤施用硫铵,或施用未腐熟的有机肥,使棚内氨气过多致叶尖枯萎、变褐。土壤酸化还会发生亚硝酸积累过多,使叶尖变白枯死。

髙温、连阴天骤晴、放风过猛会使叶尖或整叶变白或枯黄。此外,植株缺钙致心叶黄化、部分叶尖枯死,缺镁致外叶黄化枯死,缺硼心叶黄化,都影响韭菜产量和品质。管理上要加强控温、通风、灌水等措施,施肥要适量,可顺水施入,勿地面撒施。缺少微量元素时可根外追肥。


90后的摊贩


大家好我(星辰农场),我是三农领域创作者。我是一位土生土长的农民,我热爱农村生活,喜欢农村的寂静。我热爱农村 ,热爱生活,喜欢我们村里的花花草草,山山水水。我有着很丰富的种植和养殖经验,针对这个问题我希望把我在农村学到的知识分享给大家,下面是我的分享。

韭菜是生活中常食用的一种蔬菜,割了一茬又能长一茬,家庭种植一般很少出现病虫害,基本不会用农药,但大面积种植韭菜,病虫害发生较多,常见的病虫害有韭蛆、灰霉病、蓟马、疫病、线虫等,以及生理性黄叶干尖,其中韭蛆、线虫等地下害虫较难防治。

1、韭蛆

韭蛆是种植韭菜普遍发生的一种虫害,以幼虫在韭菜鳞茎内蛀食,引起叶片发黄、枯死,鳞茎腐烂,该虫喜欢阴凉潮湿环境,施用未腐熟的农家肥可能会加重韭蛆的发生,多用草木灰能减轻韭蛆的发生。

防治方法:当然能用于防治韭蛆的药剂有吡虫啉、噻虫嗪、辛硫磷、苦参碱、阿维菌素等,施药方式以灌根为主。物理防治可采取杀虫灯诱杀成虫,利用糖醋液(糖、醋、水按3:3:14)诱杀成虫,也可利用冬灌或春灌来减少幼虫数量。

2、韭菜灰霉病

俗称“白点”病,在适宜的温湿度条件下会侵染叶片,在叶片上出现白色梭形小斑点,病情发展后病斑融合引起叶片干枯,潮湿时有灰绿色毛霉,严重时植株腐烂枯死,对韭菜的品质和产量有较大影响。

防治方法:登记用于防治韭菜灰霉病的药剂仅有15%腐霉利,也可选用吡唑醚菌酯+甲硫·异菌脲或嘧霉胺乙霉威进行防治,注意轮换用药;大棚种植时,需要提高大棚温度,降低适度等措施来控制病害。

3、韭菜疫病

韭菜疫病多从中下部叶片开始发病,出现暗绿色水渍状,逐渐扩展至大半叶片,致使叶片发黄、软腐下垂,潮湿时有稀疏的白色霉状物,也可危害假茎。

防治方法:韭菜疫病暂时没有登记的药剂可用,可选用吡唑醚菌酯+烯酰吗啉在韭菜收割后喷雾防治,能有限防止下茬疫病的发生。

韭菜因割茬收获时间较短,最短的可能20天左右,而农药安全间隔期一般有10-15天,为了防止农药残留超标,建议合理选用药剂,不可能使用水胺硫磷、毒死蜱能限制农药。

除以上防治方法外,应加强田间管理,合理水肥管理(如避免偏施氮肥、合理施用钙镁等肥料),促进植株健壮生长,有利于提高韭菜的抗病虫能力。

以上就是关于我的分享,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能够把我的经验说出来,我感觉到很开心,因为我是一个乐于助人的农民,我的分享我不求回报,能解决你们的问题就好。

最后祝福大家在种植或养殖的过程中能够顺顺利利,做一个开开心心,快快乐乐,幸福的农民,同时祝大家身份健健康康,家和万事兴,好运连连,幸福美满!谢谢大家。


星辰农场


韭菜是生活中常食用的一种蔬菜,割了一茬又能长一茬,家庭种植一般很少出现病虫害,基本不会用农药,但大面积种植韭菜,病虫害发生较多,常见的病虫害有韭蛆、灰霉病、蓟马、疫病、线虫等,以及生理性黄叶干尖,其中韭蛆、线虫等地下害虫较难防治。

1、韭蛆

韭蛆是种植韭菜普遍发生的一种虫害,以幼虫在韭菜鳞茎内蛀食,引起叶片发黄、枯死,鳞茎腐烂,该虫喜欢阴凉潮湿环境,施用未腐熟的农家肥可能会加重韭蛆的发生,多用草木灰能减轻韭蛆的发生。

防治方法:当然能用于防治韭蛆的药剂有吡虫啉、噻虫嗪、辛硫磷、苦参碱、阿维菌素等,施药方式以灌根为主。物理防治可采取杀虫灯诱杀成虫,利用糖醋液(糖、醋、水按3:3:14)诱杀成虫,也可利用冬灌或春灌来减少幼虫数量。

2、韭菜灰霉病

俗称“白点”病,在适宜的温湿度条件下会侵染叶片,在叶片上出现白色梭形小斑点,病情发展后病斑融合引起叶片干枯,潮湿时有灰绿色毛霉,严重时植株腐烂枯死,对韭菜的品质和产量有较大影响。

防治方法:登记用于防治韭菜灰霉病的药剂仅有15%腐霉利,也可选用吡唑醚菌酯+甲硫·异菌脲或嘧霉胺乙霉威进行防治,注意轮换用药;大棚种植时,需要提高大棚温度,降低适度等措施来控制病害。

3、韭菜疫病

韭菜疫病多从中下部叶片开始发病,出现暗绿色水渍状,逐渐扩展至大半叶片,致使叶片发黄、软腐下垂,潮湿时有稀疏的白色霉状物,也可危害假茎。

防治方法:韭菜疫病暂时没有登记的药剂可用,可选用吡唑醚菌酯+烯酰吗啉在韭菜收割后喷雾防治,能有限防止下茬疫病的发生。

韭菜因割茬收获时间较短,最短的可能20天左右,而农药安全间隔期一般有10-15天,为了防止农药残留超标,建议合理选用药剂,不可能使用水胺硫磷、毒死蜱能限制农药。

除以上防治方法外,应加强田间管理,合理水肥管理(如避免偏施氮肥、合理施用钙镁等肥料),促进植株健壮生长,有利于提高韭菜的抗病虫能力。


长白山晶晶


1.韭菜迟眼蕈蚊又名黄脚蕈蚊、韭蛆。

【为害情况】春秋两季为害严重。幼虫为害叶鞘、幼茎及芽,咬断茎后蛀人,向根茎下部为害,使叶片枯黄,重者鱗茎腐烂,整墩死亡。

【形态特征】成虫为黑褐色小型蛾子,卵椭圆形,乳白色。幼虫体细长,白色,头漆黑色,无足。裸蛹黄白色,羽化前灰黑色。

【生活习性】在京津地区1年发生4代,以幼虫在韭菜鱗茎内或韭根周围34厘米表土层内以休眠态越冬,翌年3月下旬化蛹,4月初至5月中旬羽化,喜在阴湿、弱光下活动,成堆产卵于韭株周围土缝内或土块下,孵化后幼虫分散为害。成虫对未腐熟粪肥无趋性,粘土地比沙土地发生量少。

【防治方法】

第一,忌用生粪。施用腐熟有机肥,行冬灌、春灌,可加农药毒杀幼虫。

第二,扒土晒根。多年生植株春天萌发前采用。

第三,药剂防治。4月下旬是成虫羽化盛期,喷50%辛硫磷乳油800倍液,或2.5%敌杀死乳油4000倍液于根际地面,上午910时施药效果较好。5月上旬是幼虫为害盛期,发现韭株叶尖开始发黄、变软,渐向地面倒伏时,用50%辛硫磷乳油,或40%乐果1000倍液,或80%敌百虫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灌根,每667平方米用药11.5千克,可于5月上旬、7月上旬、10月中下旬各进行1次。

2.蝼蛄又名拉拉蛄、土狗子,有非洲蝼蛄和华北蝼蛄两种。

【为害情况】为杂食性害虫,成虫、若虫在土中咬食播种的各种蔬菜种子及幼芽,咬断幼苗根茎。此外蝼蛄在夜间活动,地面造成隆起隧道,使幼苗失水干枯死亡,造成缺苗断垄。

【形态特征】非洲蝼蛄体长3035毫米,灰褐色,头圆锥形,全身密生细毛。卵椭圆形,初产时黄白色,有光泽,孵化前暗紫色。若虫乳白色,23龄后体色变深,形似成虫。华北蝼蛄与非洲蝼蛄相似,体型略大。

【生活习性】非洲蝼蛄1年发生1代,以成、若虫在地下越冬。3月下旬至4月上旬复苏到地面活动,4月中旬至6月中旬为害严重,以后气温升高,潜入土中越夏。9月上旬气温下降,又上升地面为害秋季作物,10月中旬以后陆续人土越冬。华北蝼蛄3年完成1代,其他与非洲蝼蛄相同。

非洲蝼蛄喜在潮湿处产卵,土温15℃2℃,土壤含水量20%以上为害严重,温度过高、过低时潜入土中,在疏松、潮湿、施肥多处为害严重。

【防治方法】

第一,毒谷、毒土预防。韭菜播种或田间定植前,每667平方米用90%敌百虫100150克加少量水,拌细土1520千克做成毒土,在整地前撒于地面,也可用谷子制成毒谷,撤于土面。

第二,毒饵诱杀。用90%敌百虫150克,配成30倍液,拌人炒香的麦麸或豆饼5千克,制成毒饵,在无风闷热的傍晚施用,田间每34平方米刨-碗大的坑,放人毒饵后覆土诱杀。

3.蛴螬又名地蚕、白地蚕,是金龟子的幼虫,为害各种蔬菜。

【为害情况】杂食性害虫,幼虫长期蛰居土中,咬断幼苗根茎,使植株枯黄而死,韭菜也深受其害。

【形态特征】成虫鞘翅革质坚硬,黑褐色、有光泽。幼虫乳白色,体长25毫米,身体肥胖,弯曲成“0”形,多皱褶。

【生活习性】2年发生1代,以幼虫和成虫在土中越冬。4月中旬土温上升到14℃以上时,成虫出土活动,5月末达到盛期。有假死性和趋光性,对未腐熟厩肥有强烈趋性。白天潜伏,夜间活动。卵产于松软湿润土壤内,67月孵化出幼虫,开始为害,9月末后钻人深80100厘米土中越冬。蛴螬活动与土壤温、湿度关系密切,土温12℃18℃和土壤含水量15%25℃以上和土壤干旱时向深土层移动。

【防治方法】

第一,冬耕。将越冬幼虫、成虫翻到土表,冻死、晒死,或被天敌捕食。夏耕时土温高、湿度小,跻螬也能自然死亡。

第二,施用腐熟基肥。改善土壤结构,使植株生长健壮,抗性增强。在基肥中每667平方米加2.5%敌百虫粉剂2千克杀死幼虫。

第三,捕捉。受害植株根际深挖捕杀。

第四,诱杀。成虫用黑光灯诱杀。

第五,药剂防治。同蝼蛄。

4.韭菜生理障害防治

(1) 药害温室韭菜在高温、髙湿下,过多施用辛硫磷等农药,易造成叶尖枯死。防止方法是控制室温和通风排湿,施用农药后注意排湿。

气害施肥不当引起。如固体肥料施用过多,土壤碱性时易发生氨气,使叶尖枯萎,部分变褐;土壤酸性时易发生硝酸气体,使叶子变白。防止方法是追肥量适中,或将固体肥料溶于水,顺水施人。

(2) 高温障害露地韭菜夏季高温干燥,温室韭菜晴天髙温或阴雨天后骤晴的高温,会使韭菜出现叶尖枯黄或发白等症状;黄化型叶烧是干燥引起,高温促进干害,所以髙温时要多灌水,防止土壤干旱;白变型叶烧是由高温引起,干燥助长高温,所以要控制室温,注意灌水。

(3) 黄叶干尖保护地韭菜易发生心叶或外叶褪色、黄化、或叶尖干枯,如长期施用硫铵和过磷酸钙等会使土壤酸化,致韭菜叶片生长缓慢、纤细、外叶枯黄;扣膜前施用碳铵过多,或扣膜后地面施用尿素,或喊性土壤施用硫铵,或施用未腐熟的有机肥,使棚内氨气过多致叶尖枯萎、变褐。土壤酸化还会发生亚硝酸积累过多,使叶尖变白枯死。

髙温、连阴天骤晴、放风过猛会使叶尖或整叶变白或枯黄。此外,植株缺钙致心叶黄化、部分叶尖枯死,缺镁致外叶黄化枯死,缺硼心叶黄化,都影响韭菜产量和品质。管理上要加强控温、通风、灌水等措施,施肥要适量,可顺水施入,勿地面撒施。缺少微量元素时可根外追肥。


我是卡片


韭菜灰霉病、韭菜菌核病发病初期,可以采取喷雾和烟雾相结合的办法。烟雾法就是10%速可灵烟剂,或45%百菌清烟剂,每亩施用250g,分放6~8个点点燃,闭棚3~4小时。喷雾法即用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或8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亩喷药液量30公斤。每刀韭菜生长期喷雾和烟雾防治各一次。

韭菜疫病可用72.2%普力克水剂,58%甲霜灵,或60%琥.乙磷铝,隔10天施一次,连施2-3次。韭菜白绢病发病初期可用15%三唑酮。锈病发病初期及时喷洒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

韭菜软腐病发病初期可用77%可杀得,高锰酸钾,或农用链霉素灌根防治。而韭菜病毒病发病初期则喷洒5%菌毒清可湿性粉剂,20%毒克星可湿性粉剂或0.2%磷酸二氢钾。

防治韭蛆要先进行冬灌或春灌菜地,加入适量农药效果更佳。铲出韭根周围的表土,晒根并晒土,覆土前沟施草木灰可防治幼虫。在韭蛆发生期,用植物杀虫剂1%苦参碱醇2000倍或Bt乳油250倍液灌根。在成虫的羽化高峰期选取80%敌敌畏乳油


骁骁妈


韭菜常见的病虫害有!韭蛆,灰霉病,蓟马,疫病,线虫等,以及生理性黄叶干尖,其中韭蛆,线虫等地下害虫较难防治。防治方法!当然能用于防治韭蛆的药剂有呲虫啉,噻虫嗪,辛硫磷,苦参碱,阿维菌素等,施药方法认灌根为主。物理防治可采取杀虫灯诱杀成虫,利用糖醋液(糖、醋、水按3:3:14)诱杀成虫,也可以利用冬灌,或春灌来减少幼虫数量。韭菜因割茬收获时间较短,最短的可能20天左右,而口农药安全间隔期一般有10一15天,为了防止口农药残留超标,建议合理选用药剂,不可能使用水腔硫磷,毒死蜱能限制农药。除以上方法外,应加强田间管理,合理水肥管理(如避免偏施氮肥,合理使用钙镁等肥料)有利于韭菜的抗病虫能力。





鲁北小林


韭菜生产中经常受到病虫的危害,现就韭菜病虫害症状综合防治技术介绍如下:  一、症状识别  1、韭菜灰霉(白点)病:为害叶片。病害由叶尖向下发展,引起上半部甚至整叶干枯。发病初期在叶正面或背面散生白色至浅灰褐色小斑点,后扩大呈椭圆形至梭形,大小2~7mm。湿度大时病斑长出稀疏的灰褐色霉层。后期病斑相互连接成片,致死上半叶或全叶腐烂,形成“V”字形病斑。  2、韭菜疫病:俗称“烂韭菜”。主要为害韭菜的假茎和鳞茎叶片、花薹、根。假茎受害呈水质状褐色软腐,叶鞘易脱落。鳞茎受害,根盘处呈水渍状褐色腐烂,鳞茎内部组织亦呈浅褐色,新生叶片瘦弱。根部受害,根毛少,变褐腐烂,不发新根,植株长势弱。叶及花薹受害多始于中下部,初产生暗绿色水浸状斑点,后病斑扩大,病部缢缩,引起叶、花薹下垂腐烂。湿度大时,病部长出白色稀疏霉层。  3、韭菜菌核病:主要危害韭菜叶片、叶鞘和鳞茎。发病初期病斑呈水浸状,鳞茎受害后呈灰褐色或褐色,后腐烂干枯。湿度大时病斑周围可形成灰白色菌丝,并形成菌核。菌核薄片状,椭圆形或不规则形,前期呈黄白色,以后变成黑褐色。  4、韭菜白绢病:主要危害韭菜的须根和鳞茎。发病初期叶片干尖变黄,须根鳞茎周围有白色绢状菌丝体,中后期植株四周地表处可见白色菌丝,并有油菜籽状菌核,菌核前期为黄白色,后期变成茶褐色。须根、鳞茎受害后初期呈褐色,后期须根、鳞茎受害后初期呈褐色,后期须根、鳞茎腐烂,整株死亡。危害轻时,可造成缺苗断垄;危害严重时,可造成绝收。  5、韭菜锈病:主要为害叶片。发病初期表皮上产生椭圆形稍隆起的橙黄色疱斑。秋后疱斑变为黑褐色,病情严重时,病斑布满整个叶片,失去食用价值。  6、韭菜细菌性软腐病:危害韭菜叶片、叶鞘、鳞茎和须根。发病初期叶鞘首先受害,呈水浸状软腐,有粘液溢出,干燥时出现菌脓结块。须根、鳞茎受害后呈黑褐色,叶片受害斑呈灰白色半透明状,新老叶同时干尖变黄,最后整株连片死亡。  7、韭菜病毒病:发病初期叶片中下部出现沿叶脉坏死的条纹斑点,后期叶片干尖枯黄,外叶重,心叶轻。夏季随气温升高,症状消失,潜伏至翌年发病。  8、韭蛆:幼虫群聚寄生于地下部的鳞茎和嫩茎部分为害。初孵幼虫首先取食韭菜的叶鞘基部和嫩茎的上端。春秋两季主要为害韭菜的嫩茎,使根基腐烂,地上部的叶片枯黄而死,夏季高温时则向下移动蛀入鳞茎取食,严重时造成鳞茎腐烂,整墩枯死。  9、其他害虫:韭菜潜叶蝇幼虫潜入韭菜叶组织内取食叶肉,形成曲线状隧道,影响韭菜生长;葱蓟马成虫、若虫为害寄生植物的心叶、嫩芽使韭菜形成许多长形黄白斑纹,严重时叶扭曲枯黄;韭菜蛾幼虫蛀食韭菜假茎、叶,严重时心叶变黄,降低产量和质量,以老根韭菜和种株受害最重;黄条跳甲成虫和幼虫都危害韭菜,成虫咬食韭叶造成许多小孔,幼苗受害可成株死亡。幼虫危害根部,将根表皮蛀成许多弯曲的虫道,咬断须根,使叶片由外向内发黄萎蔫致死;韭菜黑蚜以群体危害为主,多分布在韭菜叶的背面和假茎上,吮吸韭菜汁液;葱地种蝇幼虫群集为害,叶片变黄,植株逐渐凋萎,甚至成片死亡。  二、无公害综合防治技术  1、农业防治:⑴选用抗病品种。目前韭菜的抗病品种有寒青韭霸、寒绿王、中华韭神、四季青翠、多抗雪韭8号等。⑵轮作倒茬。实行与非百合科蔬菜的轮作倒茬,可明显减轻病虫的危害。⑶加强田间管理。选好种植韭菜的田块,仔细平整苗床或养茬地,雨季到来前,修整好田间排涝系统,露地注意排水,保护地要加强通风透光,刚割过的韭菜或外界温度低通风要小或延迟,严防扫地风,严格控制湿度,及时除草,清除病残体。多施有机肥,避免偏施氮肥,定期喷施植宝素、喷施宝或增产菌,使植株早生快发,可缩短割韭周期,减轻病虫危害。  2、生物防治:在韭蛆发生期,用植物杀虫剂1%苦参碱醇2000倍液灌根,或Bt乳油250倍液灌根。  3、化学防治:⑴韭菜灰霉病、韭菜菌核病发病初期,阴天可用10%速可灵烟剂,或45%百菌清烟剂,每亩用250g,分放6~8个点点燃,闭棚3~4小时。傍晚也可喷撒50%百菌清粉尘剂,或10%杀霉灵粉尘剂,或6.5%多菌霉威粉尘剂,每亩1㎏。还可以用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万霉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粉剂喷雾进行防治。⑵韭菜疫病。发病初期可用72.2%普力克水剂600~800倍液,或72%克露可湿性粉剂700倍液,或60%琥?乙磷铝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烟雾剂、粉尘剂同灰霉病,使用方法同灰霉病。⑶韭菜白绢病发病初期可用15%三唑酮1000倍液或用20%甲基立枯磷1200倍液灌根。⑷韭菜锈病发病初期及时喷洒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20%三唑桐乳油2000倍液,或97%敌锈钠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⑸韭菜细菌性软腐病发病初期可用77%可杀得500倍液,或高锰酸钾1000倍液,或农用链霉素2500倍液,或用氯霉素3000倍液灌根防治。⑹韭菜病毒病发病初期用1:40的豆浆水或0.2%磷酸二氢钾喷洒叶面。上述病害所选药剂应转换交替使用,一般7天左右施用1次,连用2~3次。⑺韭蛆可在成虫的羽化高峰期选取用48%乐斯本乳油2000倍液,或80%敌敌畏乳油800倍液,或2.5%功夫乳油1500~2000倍液等进行叶面喷雾.  韭菜返眼罩蚊又叫韭蛆,主要危害韭菜、大葱和大蒜,以韭菜受害最为严重,幼虫群居在寄主地下部的鳞茎和嫩茎部危害。初孵幼虫首先取食韭菜叶鞘基部的嫩茎上端,春秋两季主要危害韭菜的嫩茎,使根基腐烂,地上部分叶片枯黄而死;夏季高温时则向下移动,蛀入鳞茎取食,严重时造成鳞茎腐烂,整墩枯死。  防治方法①进行冬灌或春灌菜地,可消灭部分幼虫,加入适量农药效果更佳。铲出韭根周围的表土,晒根并晒土,降低韭根及周围的湿度,经5-6天可干死幼虫。覆土前沟施草木灰或毒蛾,可防治幼虫;②成虫羽化盛期,用30%菊马乳油2000倍,或2.5%溴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喷雾,以上午9-10时施药为佳。在幼虫危害盛期,如发现叶尖变黄变软,并逐步逐渐向地面倒伏时,用50%辛硫磷乳油500倍液进行灌根防治。  葱蓟马又叫烟蓟马、瓜蓟马、属缨翅目蓟马科害虫,是一种食性很杂的害虫。成虫和若虫以锉吸式口器危害寄主植物的心叶和嫩芽,吸食叶管的汁液,使韭菜产生细小的灰白色或灰黄色长条斑点。严重时韭叶失水萎蔫、发黄、干枯、扭曲,严重影响产量,降低食用价值。  防治方法①农业防治。清除田间杂草和枯枝落叶,集中烧毁或深埋,消灭虫源。韭菜生长期间勤浇水、勤除杂草,可减轻蓟马的危害。②蓟马危害期可喷洒50%乐果乳油1000倍,50%辛硫磷乳油1000倍,25%增效喹硫磷乳油1000倍液。  葱斑潜蝇又叫葱潜叶蝇,属双翅目潜蝇科,幼虫蛀食叶片的叶肉组织,呈曲线状或乱麻状隧道,破坏叶片的绿色组织,影响韭菜的生长。  防治方法:①农业防治。清除病叶和残株。在韭菜生长期,发现有被幼虫蛀食的叶子,应带出田外深埋;韭菜收获后,清理残株落叶,沤肥或烧毁,可减少虫源,并深翻土壤,冬季冻死越冬蛹。②化学防治。成虫盛期喷洒25%喹硫磷乳油1000倍,20%速灭杀丁1000倍,7.5%鱼藤氰乳油1000倍、10%烟碱乳油800倍液均能起到较好的防效。


聚合三农知识


韭菜鱗茎内或韭根周围34厘米表土层内以休眠态越冬,翌年3月下旬化蛹,4月初至5月中旬羽化,喜在阴湿、弱光下活动,成堆产卵于韭株周围土缝内或土块下,孵化后幼虫分散为害。成虫对未腐熟粪肥无趋性,粘土地比沙土地发生量少。

【防治方法】

第一,忌用生粪。施用腐熟有机肥,行冬灌、春灌,可加农药毒杀幼虫。

第二,扒土晒根。多年生植株春天萌发前采用。

第三,药剂防治。4月下旬是成虫羽化盛期,喷50%辛硫磷乳油800倍液,或2.5%敌杀死乳油4000倍液于根际地面,上午910时施药效果较好。5月上旬是幼虫为害盛期,发现韭株叶尖开始发黄、变软,渐向地面倒伏时,用50%辛硫磷乳油,或40%乐果1000倍液,或80%敌百虫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灌根,每667平方米用药11.5千克,可于5月上旬、7月上旬、10月中下旬各进行1次。

2.蝼蛄又名拉拉蛄、土狗子,有非洲蝼蛄和华北蝼蛄两种。

【为害情况】为杂食性害虫,成虫、若虫在土中咬食播种的各种蔬菜种子及幼芽,咬断幼苗根茎。此外蝼蛄在夜间活动,地面造成隆起隧道,使幼苗失水干枯死亡,造成缺苗断垄。

【形态特征】非洲蝼蛄体长3035毫米,灰褐色,头圆锥形,全身密生细毛。卵椭圆形,初产时黄白色,有光泽,孵化前暗紫色。若虫乳白色,23龄后体色变深,形似成虫。华北蝼蛄与非洲蝼蛄相似,体型略大。

韭菜是一种喜欢硫的作物。我们吃韭菜中的刺激性气味,这种气味来源于韭菜吸收硫磺的有机硫化物。在生产中,由于施用大量化肥,会使苋菜生长更长,降低其对病虫害的抵抗力;不合理的施肥导致叶尖的黄色尖端死亡,小的生长缓慢,这加剧了蟑螂的发生。让我们来谈谈韭菜施肥技术与苋菜生长的经验。

碳酸氢铵在苋菜中的应用具有很高的杀虫活性,但碳酸氢盐的保留很差。同时,通过在韭葱中施加大量的碳酸氢铵或尿素,可以容易地产生大量的氨气。苋菜受氨影响,叶片褪色变黄,枯萎,植株生长缓慢。通过合理施肥,建议施用少于几次防治害虫并提高肥效。

多年的收获,容易出现钙,镁,硼等微量元素,使韭菜出现干黄叶。建议在收获后注意施用适量的微量元素肥料,有利于补充微量元素。

施用未施肥的有机肥。成虫的产卵对一些未受精的有机肥有明显的趋向性。不合理施用受精的有机肥会导致蟑螂加重,导致蟑螂在根部积累。

在分解过程中,应通过浓缩药物处理去除有机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