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助,從對口醫療到返崗就業——荊州赴廣東返崗專列背後的情誼故事

您當前的位置 :新聞中心>荊州社會正文 來源: 湖北日報 時間:2020-03-23 08:49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鄧偉通訊員武海櫻

冬夜圍城,一群“白衣戰士”自南方來;春暖花開,數萬“勤勞人民”向南方去。

抗擊疫情戰鬥膠著之時,廣東省派出2484名醫護人員馳援湖北,其中581名醫護人員進駐荊州,為抗疫之戰增加火力。

3月19日,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荊州市10個縣市區的1631名務工人員乘高鐵專列,順利抵達廣東,為經濟建設增添活力。

一手抓防控,一手抓發展,才能打贏疫情防控的總體戰。

一個多月來,在荊州的艱難時刻,廣東的“搭把手拉一把”,從對口醫療援助,延伸到主動接湖北籍務工人員返崗就業援助。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鬥中,廣東、荊州結下了深厚的情誼。

廣東主動對接,列出首批

4萬多在粵務工人員名單

推進人員安全有序流動,採取“點對點、一站式”的辦法,集中精準輸送務工人員安全返崗。3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北考察疫情防控工作時,作出重要指示。

3月11日,我省出臺相關規定,貫徹落實。

荊州積極行動,迅速摸底。據統計,受疫情影響,滯留在荊州有22萬人務工地點在廣東。

點對點輸送,一站式返崗,努力將疫情防控風險降到最低。

荊州市聯繫廣東對口支援荊州醫療隊前方指揮部,協商溝通滯留務工人員赴粵返崗問題,有關情況很快上報到廣東省疫情防控指揮部。

經調查,廣東大量企業已經復工,需要一批熟練員工返崗。

在廣東對口支援荊州醫療隊前方指揮部的積極協調下,廣東省人社部門組織廣州、深圳、佛山、東莞、中山等地收集梳理,列出首批4萬多在粵務工人員名單,主動提交到湖北省人社廳。

隨後,廣東、湖北兩省簽訂點對點輸送赴粵返崗務工人員工作協議,明確首批“點對點”輸送赴粵返崗務工人員專列在荊州啟動。

3名專家負責轉碼,實現

湖北“綠碼”與廣東“粵康碼”

互通互認

按照湖北、廣東“點對點”專列輸送赴粵返崗務工人員工作安排,雙方多次協調溝通,制定詳細的首批專列輸送工作方案,荊州市組建7個專班,省人社廳全程協調。

根據廣東提供的務工人員信息,荊州篩選出務工人員名單。該市安排各縣市區對照名單,逐一電話核實姓名、務工地、務工單位等。經核實無誤人員,提前告知出行時間,請他們作好赴粵返崗準備。

為保障健康安全出行。荊州市指導赴粵返崗務工人員通過“鄂匯辦”APP、國家“互聯網+監管”小程序、支付寶小程序、“鄂匯辦”微信小程序申領綠色健康碼,逐一檢查核實。廣東安排3名專家對“綠碼”進行轉碼,實現和廣東“粵康碼”互通互認。

3月19日,荊州各縣市區按照統一制定的市內集中乘車交通運輸方案,以不超過50%荷載率的疫情防控要求,調配車輛,提前消毒並配備消毒用品,指派6名工作人員和12名醫護人員隨車護送,將赴粵返崗務工人員集中送至荊州高鐵站站前廣場。

當日下午,首批兩列專列分別於13:24、15:13從荊州高鐵站始發,將來自荊州10個縣市區的1631名務工人員送到廣東,整體移交給廣東有關工作人員。

當晚,廣東省廣州市、深圳市、東莞市、中山市等地組織專車,將這批抵粵務工人員分別送至898家企業,順利返崗。

困難時搭把手拉一把,

“粵式回應”做出示範

首批“點對點”輸送赴粵返崗務工人員專列成功開行,“粵式回應”為廣東、湖北持續深入開展務工人員返崗就業積累了經驗,也做出了示範。

荊州市全面摸排有意願外出務工人員,加強信息分類彙總。該市鼓勵已確定工作崗位的務工人員積極報名,動員時間段相近、務工目的地相近的務工人員集中時間出行。

據悉,荊州計劃採取市集中組織、縣市區和企業包專列等方式,擬從3月21日起,每天從荊州站開出1列專列輸送近600名務工人員赴粵返崗,連續一週。

3月21日15:13,第二批返崗專列如期開行。G4318次列車緩緩駛離荊州火車站,搭載著571名務工人員,踏上赴粵返崗之路,前往廣州市、佛山市和中山市等相關企業。

除開行“點對點”返崗專列,荊州市還積極組織包車方式出行。目前,荊州各縣市區均已開通去往廣東等地的客車預約登記。

截至目前,荊州已採取多種形式,安全輸送約40萬務工人員返回工作崗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