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年早逝,年僅46歲!國家傑青獲得者、華南農大任軍教授不幸逝世

說實話,搞科研的很多時候沒有注意休息、飲食問題,導致毛病一大堆,不過最可惜的就是搞科研很厲害的學者英年早逝。

據華南農業大學動物科學學院消息,華南農業大學動物科學學院任軍教授,因突發高血脂危重症急性胰腺炎,於2020年3月21日在南京搶救無效,不幸逝世,享年46歲。

任軍教授可是一位實打實的科研大佬。

英年早逝,年僅46歲!國家傑青獲得者、華南農大任軍教授不幸逝世

他作為主要完成人(排名第2),兩次獲得國家科技獎,2005年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011年獲得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多次獲得省級獎,2004年獲得江西省科技進步一等獎、2009年獲得江西省自然科學一等獎、2010年獲得江西省技術發明一等獎,2013年獲得中華農業科技獎;任軍教授與團隊成員一起,自主研發了抗大腸桿菌K88仔豬腹瀉、增加肋骨數、優化健康脂肪酸組成等3項種豬基因育種新技術,實現了我國種豬遺傳改良研究的重要突破。申請國家發明專利11項,獲國家發明專利9項。

可惜,天妒英才,出生於1974年9月的任軍教授今年僅僅46歲,46歲是教授學者們直線上升的黃金期,前途無量的時候,可惜了…

任軍教授於1991-1998年在江西農業大學學習,獲得本科和碩士學位,畢業後在江西農業大學動物科學技術學院任教,2002年-2004年在德國哥廷根大學攻讀博士學位,不到三年的時間拿下德國大學的博士學位,非常厲害了。眾所周知,德國的博士畢業很難,要求很高,德國大學博士畢業真不容易。

學成之後,任軍依然回國,曾經江西的媒體對其進行過採訪,他的理由很純粹,

“雖然全世界有一半的豬養在中國,但最頂尖的品種並不在中國,原因就是中國缺少先進的科學技術作保障。一個品種改變一個世界,中國迫切需要一個自主品牌、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品種來支撐養豬業。我的事業和生活的根在中國,我當然要回國。”

其後一直在江西農業大學動物科學技術學院工作,直到2019年。

2019年2月至今,任軍教授作為高層次人才引進到華南農業大學動物科學學院動物遺傳育種與繁殖系工作。

英年早逝,年僅46歲!國家傑青獲得者、華南農大任軍教授不幸逝世

另外,任軍教授也是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教育部長江學者創新團隊負責人,國家“萬人計劃”首批科技創新領軍人才,科技部首批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國家級人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江西省首批“贛鄱人才555工程”領軍人才,國家重大科技專項首席專家,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還兼任了許多的職務,是我國的著名動物遺傳育種學家。

確實是非常的可惜,僅僅46歲,正是學者出成果的黃金年齡。

對於華南農業大學動物科學學院來說,損失也很大,去年才引進的高層次人才,今年就沒了 ,甚至可惜。

英年早逝,年僅46歲!國家傑青獲得者、華南農大任軍教授不幸逝世

所以,無論做什麼工作保重身體最為緊要,健康第一。任軍教授的遭遇的高血脂危重症急性胰腺炎估計也是久坐、通宵達旦的工作、不良的飲食有關。

身體科研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