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梁:“脱贫鸡”背后的扶贫真功


铜梁:“脱贫鸡”背后的扶贫真功

3月20日,春和景明。在重庆铜梁小林镇庆云村17社,50多岁的建卡贫困户叶兆忠正在为圈舍消毒杀菌。

“昨天,最后12只鸡卖完了。我把圈舍收拾干净,准备进下一批鸡娃。”叶兆忠笑着说,两万多元装进了荷包,心里踏实了。下一批,我还要多喂点。

近日来,在铜梁小林镇,和叶兆忠一样忙着打扫圈舍为饲养下批鸡娃的建卡贫困户,还有68户。

“卖完了,不够卖。”“要买东坡肉鸡嗦,下批请早。”近来,在小林镇,有人打电话给建卡贫困户说买鸡的事,都会听到这样的回答。

今年,小林镇村民们饲养的肉鸡,在干部的帮助下,1万多只肉鸡全部脱销,近100万元现金装进了包括贫困户在内的村民腰包,其中贫困户售出的肉鸡占三分之一。

小林镇是铜梁偏远山乡,与潼南、大足区连界。过去,由于地处偏远,交通不便,全镇有建卡贫困户130户。经过几年努力,全部摘掉了贫帽。

谈到养鸡业成为巩固扶贫成果的一条门路,小林镇也成为名气渐长的养鸡镇,镇党委书记涂伟生道出了原委。

“过去,小林镇农户虽然也养鸡,但基本上是一家养个三只五只自食,没有哪家想到卖钱。触动我们心思发展养鸡业带动贫困户增收致富,源于一次对养殖业的环保整治。”涂伟生说。

过去,华寿村有一位名叫张明峰的孵抱大户。镇里在养殖场整治工作中了解到,他孵抱的鸡娃卖到了四里八乡,而本地农民购买养殖的并不多。何不发挥他的养殖特长把贫困户带动起来通过养鸡增收致富。经过一番努力,村里组建起了与村集体经济挂钩的重庆华沃家禽养殖专业合作社,张明峰当上了合作社负责人,负责向贫困户提供鸡苗。

令干部们没有料到的是,经过宣传,当初大多数贫困户并不接招。

去年4月的一天,镇党为书记涂伟生走进自已联系的建卡贫困户秦云珍家中动员养鸡。

“涂书记,我不是不愿养,自家一缺技术,二没本钱,三怕卖不脱,到时候恐怕‘竹篮打水一场空’哟!”秦云珍话中透出了担忧。

面对群众的困惑,镇里对症下药,推出了合作社负责指导技术和包销售,镇里减免50%的鸡苗款的举措。

贫困户有担忧,村干部们带头养,做给群众看,带动群众干。华寿村村主任张正良、村务专干刘开富一家伙养上几百只。镇里因势利导,组织村民将屋后撂荒地利用起来建鸡舍,解决了养鸡的场地问题。在干部的带动下,贫困户打消了顾虑,纷纷养起了鸡娃。

“为了让养鸡农户规避风险,合作社孵抱场将统一孵抱的鸡娃饲养长至两斤左右的青年鸡发给农户饲养,鸡只育肥后合作社保底回收销售,合作社每斤提取0.5元作为集体收入。”村支书何代勇说,这一做法得到村民的欢迎,首批养殖的就有30多户。

随着养鸡贫困户的增多,镇里和专业合作社不失时机组织现场参观和技术培训。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干部们的身影频繁出现在建卡贫困户家中,帮助解决养殖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

一晃5个月的时间过去了,全镇上万只毛色光亮,用粮食蔬菜瓜果养出的品质优良的跑山鸡到了销售时节。

为了确保把肉鸡全部卖出去,镇里及时启动了消费扶贫行动。专业合作社和镇村干部联手行动,合作社负责联系城里餐馆酒楼和单位食堂,机关干部则负责联系亲朋好友、街坊邻居,利用“后备箱”下班后把肉鸡捎进城。

小林土鸡是从四川眉山县引进的东坡肉鸡,东坡肉鸡毛色光亮,体格健壮,肉质细嫩,味道鲜香。林下散养吃虫虫草草和包谷、米糠,这种鸡很符合城里人口味。去年上年,在镇村干部和“晓霖捎客”镇电商平台的帮助下,第一批销往城里的“扶贫鸡”大受欢迎,成为城里的梁山鸡、板栗鸡、酸菜鸡等特色餐饮名店的专供鸡。

天有不测风云。今年春节期间,由于新冠肺炎疫情暴发,特色餐饮店关门歇业,第二批鸡的销售成为贫困户的烦心事。

“贫困户的鸡滞销,事关脱贫成果的巩固。”涂伟生说,镇里一边抓疫情防控,一边想办法为贫困群众的鸡找销路。通过联系小区和机关食堂等方式,问题终于取得突破。

联系小林镇的区纪委、中国银行、区党校、区司法局也伸出了援手,通过消费扶贫方式发动机关干部购买贫困户鸡只。

“贫困户的困难就是我们的困难。帮助他们解决销售难题就是最有效的扶贫。”在联系小林镇的区纪委书记钟伟的具体指导下,镇村干部走东家进西家,登记数量,帮助剖宰,利用下班进城的时间把一只只宰杀后的肉鸡送进了预约购买的家庭,有时要忙到深夜。

华寿村8社贫困户曾祥芳一批就养上了150只东坡土鸡。她算了一笔账,每只可以赚30元,半年时间4500元现金装进了自己的荷包。

“我都记不清了,蔡方琴、邱世明他们几个干部到我家都有好多次了。我申请5万元小额贷款,蔡方琴、邱世明帮我填表,跑路,连口水都没有喝。”华寿村建卡贫困户宋光建是村里的养鸡大户,他谈起干部对自已帮扶感激不已。

“打赢打好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硬仗,干部把工作作细做实,下足了扶贫真功就会收到效果。”涂伟生说,今年,镇里正在支持专业合作社扩大孵抱场规模,并继续支持贫困户扩大养鸡规模,用3年左右的时间达到年出栏20万只商品土鸡,让包括贫困户在内的更多的农户发“鸡财”。 (赵武强 陈文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