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中行助力穩住金融戰“疫”“生命線”

<table> 廣東中行助力穩住金融戰“疫”“生命線”

疫情期間,廣東中行全力保障金融服務暢通。廣東中行供圖

/<table>

木棉花開,英雄迴歸。近日,支援湖北抗疫一線的“戰士”陸續歸來。儘管當前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戰鬥還未結束,但“戰士”的歸來讓我們更加堅定戰勝疫情的信心。如今的南粵大地上,機器聲重新響起,經濟第一大省復工復產加速推進,全省生產生活加快恢復正常秩序。

在這場戰“疫”中,中國銀行廣東省分行(下稱“廣東中行”)全力以赴,堅決貫徹各項決策部署,嚴格按照中國人民銀行廣州分行、廣東銀保監局等監管機構要求,認真落實廣東各項疫情防控措施,全面響應中國銀行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10項舉措,打出金融戰“疫”組合拳,以金融服務為廣東企業穩住生產“生命線”,全力助力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充分展現了大行勇於擔當的“鐵軍”風範。

同心戰“疫”

為疫情防控添加金融動力

疫情就是命令,時間就是生命。“廣東中行的貸款如同雪中送炭,解了企業的燃眉之急。”2月7日,一筆5000萬元的融資貸款,讓廣州達安臨床檢驗中心有限公司財務部王經理連連點贊。

疫情發生之後,廣州達安臨床檢驗中心被省衛健委指定為新型冠狀病毒第三方檢測公司。然而,疫情防控當前,因急需採購大量試劑盒及相關醫療耗材,公司面臨資金短缺困難。

這不是中行戰“疫”中的個案。自疫情發生以來,廣東企業傾力戰“疫”背後,總有廣東中行的身影。“非常需要!非常及時!非常感謝!”廣州華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下稱“華大生物”)負責人連用3個“非常”表達了激動心情。2月3日上午,不到兩個小時的時間,廣東中行為防疫企業華大生物追加1000萬元授信額度,支持企業持續生產,為抗擊疫情保障金融業務暢通。

這就是戰“疫”中的廣東中行速度。自疫情發生以來,廣東中行立足生物製藥、醫療器械、公共衛生基礎設施建設、醫藥科研等防疫領域客戶,積極支持其生產、建設和科研資金需求,加大應急貸款支持力度,全力滿足抗疫相關企業的融資需求。

其中,在專項再貸款方面,自1月31日中國人民銀行疫情防控專項再貸款政策推出以來,廣東中行快速推進再貸款業務,助力企業享受優惠政策,截至目前,已為137家人行疫情防控重點保障企業投放抗疫專項貸款累計金額26.73億元。同時,廣東中行聯合政府部門創新產品研發,為防疫企業提供專屬信貸產品。如針對廣東防疫物資生產供應企業,與廣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聯合發佈“抗疫貸”專屬授信產品。截至2月末,已有178家企業在“抗疫貸”項下獲得貸款承諾,金額總計20.56億元;107家企業貸款到賬金額6.6億元。此外,針對疫情防控技術、產品、藥物研發生產及相關領域課題攻關企業,該行聯合省人才辦、深圳分行推出“戰疫人才貸”專屬融資產品。

除了助力粵企戰“疫”,在戰“疫”“醫”線上,中行一路隨行。針對醫院的授信需求,廣東中行全力加大授信支持力度,滿足醫院在醫院建設、採購藥品等方面的融資需求。目前已累計向汕頭市婦幼保健院、江門市人民醫院、清遠市中醫院、德慶縣人民醫院等省內醫院合計發放貸款超13億元。

除了資金需求,一系列的暖醫行動,讓廣東中行的金融戰“疫”組合拳更顯溫度。筆者獲悉,廣東中行面向全省醫護人員,推出了包括贈險、專屬理財、貸款優惠等金融組合暖醫行動。如制定抗擊疫情專屬保障方案,為抗擊疫情制定專屬保障方案,向省內29家新冠肺炎定點收治醫院、58家派遣醫療隊的醫療機構贈送保險7000餘份,為一線醫護工作者提供整體保額超200億元的專項救助保障。該行還向各大醫院等醫護群體定製了3款具有競爭力的“白衣天使”專屬表外理財產品,產品收益率報價較同期限公募價高35—40BP。廣州中行為申請非首套的住房抵押貸款的醫護人員提供當地四行平均貸款利率下浮10BP的優惠;針對援鄂抗疫醫護人員,若申請個人首套購房貸款更享有個人住房抵押貸款利率按LPR定價特惠待遇等。

金融暖企

支持實體經濟恢復發展

當前,企業復工復產是一場不見硝煙的經濟戰“疫”。“廣東中行的資金,讓我們的復工復產可以開足馬力。”廣東穗方源實業有限公司是廣東省農業龍頭企業、中國大米加工“50強企業”,擁有國家糧食儲備資質。疫情期間,該公司響應政府號召保障糧食供應,但週轉資金面臨較大缺口。廣東中行主動對接,在同業中第一時間為客戶批覆授信金額,為客戶投放“抗疫貸”1000萬元,幫助生產“跑”起來。

受疫情影響,企業復工復產面臨諸多前所未有的困難,經營成本上升、資金緊張、債務和還貸壓力大、原材料採購和成品輸出困難等。與企業共克時艱,廣東中行推出一系列助力復工復產的金融舉措,為中小微企業和企業主驅寒供暖,充分發揮跨境金融優勢助力穩住外貿基本盤,積極支持“新基建”,加快實體經濟恢復發展。

如針對企業復工復產需求,廣東中行持續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梳理受疫情影響較大的批發零售、住宿餐飲、物流運輸、文化旅遊等行業客戶,安排人力主動跟進。對受疫情影響而面臨經營困難的企業,該行通過調整授信方案,釋放已批未用額度,優化中長期貸款比例,增加信用貸款,提供優惠利率,延長計息週期等方式,幫助企業恢復“元氣”。

同時,該行積極做好受困企業金融紓困服務,對受疫情影響較大的餐飲、娛樂、批發零售等中小企業不壓貸、不斷貸、不抽貸。截至2月末,廣東中行已為第一批218家延期復工的中小企業辦理了貸款本息延期手續,合計金額3.3億元。

對於小微企業主、個體工商戶,為解決他們復工復產面臨的債務償還、資金週轉和擴大融資等迫切問題,廣東中行推出“個人戰疫復工貸”專屬普惠金融授信產品,重點支持防疫行業和受疫情影響較大的小微企業融資需求,信用最高50萬元,增加抵押可疊加獲最高七成授信金額。為切實降低小微企業融資成本,當前優惠期內,企業主最優可享受較市場基礎利率再低0.5—1個百分點的利率優惠。貸款期限在1年以上的最優還可首年無需還本,著力緩解小微企業還款壓力。

在穩外貿方面,針對廣東外貿大省的特點,廣東中行在總行“穩外貿”十三條措施的指導下,發揮跨境金融領域業務優勢,綜合運用貿易融資、信用證等產品解外貿企業流動資金之“渴”,2月份以來累計為外貿企業辦理外幣貿易融資業務5.91億美元、進口開證業務11.35億美元,分別同比增長102%、246%。同時,為滿足外貿企業跨境結算需求,廣東中行克服人員外出受限、人手緊張等困難,堅持在疫情期間輪班到崗辦公,保障跨境支付順暢運行,2月份以來累計辦理貨物貿易項下跨境人民幣結算業務195億元。此外,由於疫情期間線上交易活躍,跨境電商線上化跨境結算業務需求較多,廣東中行全力加大對第三方支付機構的金融支持,2月份以來累計為多家第三方支付機構辦理跨境人民幣結算業務超150億元,在同業中佔比超50%,居市場領先。

在戰“疫”的經濟戰場上,“新基建”是關鍵詞,不僅為疫情後經濟復甦提供助力,更可以從根本上加速我國經濟換擋升級,提升中國經濟的國際競爭力。廣東中行發揮大行排頭兵風範,緊跟國家和廣東戰略部署,把支持基礎設施建設作為服務廣東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工作之一,加強信貸支持。2018年至今,該行已累計向電力能源、交通運輸等基礎設施行業發放貸款超700億元,支持包括南沙大橋(虎門二橋)、深中通道、珠三角城際軌道、湛江外羅海上風電等一批重點項目。同時,近年來,該行持續加強對5G、鐵路軌道設備、新能源汽車、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行業的營銷服務,2019年先進製造業貸款餘額當年新增超200億元,同比增幅達35.16%。

主動擔當

全力做好民生保障

保障戰“疫”中的“菜籃子”和“米袋子”是戰“疫”的關鍵環節。成立於1993年的廣州祿仕食品有限公司,作為“農業農村部健康養殖示範場”、首批“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基地”和廣東省農業龍頭企業,為保障疫情期間供應充足,企業在春節前後全力儲備原材料,確保了相關產品在各大超市賣場供應不斷檔、不漲價,但週轉資金緊張的問題也隨之而來。在瞭解到企業出現流動資金缺口後,廣東中行為企業批覆了1000萬元貸款額度,並迅速為企業發放貸款,有力穩定了物價、保障了民生。

疫情期間,廣東中行以金融力量保障生活物資供應,積極向抗疫一線單位捐助醫用和防疫物資,確保金融服務順暢,全力以赴維護社會穩定。

在保障物資方面,該行已面向農產品生產、加工、流通、銷售全鏈條,為種植養殖的農產品骨幹企業提供了信貸支持,覆蓋了糧油、生豬、禽蛋奶、水產品、蔬果等生活物資供應領域。

此外,廣東中行積極發揮大行擔當,以愛心捐贈、扶貧助困讓金融戰“疫”更有溫度。據悉,廣東中行廣泛動員全轄黨員幹部、員工及家屬,主動聯繫相關企業和共建單位,為當地企事業單位復工復產提供支持,積極向抗疫一線單位捐助醫用和防疫物資,充分利用行內外互聯網平臺,多渠道、全覆蓋地開展線上捐款活動,向34家省內外新冠肺炎定點收治醫院、全轄21個定點幫扶村、多家部隊、公安機關、學校和駐粵使領館捐贈防疫物資,累計捐贈醫用口罩3.6萬個、醫用防護服4500套、醫用護目鏡500個、醫療製氧機1臺以及一次性手套、醫用隔離面罩、消毒液、探熱儀等防疫用品45批次。同時,廣東中行通過公私聯動購買定點幫扶地區因疫情滯銷農特產品,助力脫貧攻堅。如在得知陝西省咸陽市北四縣10萬噸蘋果因疫情滯銷的情況後,該行第一時間發動全轄幹部員工積極奉獻愛心,通過飯堂集採、個人購買、聯繫客戶單位支持購買等多種形式,在短短4天時間裡,即購買了4048箱、摺合22噸的“希望之果”,消費幫扶金額達30萬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