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通過五弓合一求得渾元力

“五弓合一”來源於傳統的太極拳理論,稱“蓄勁如張弓,發勁如射箭,”可見“五弓合一”是整個太極拳的基礎,其

實“五弓合一”不單是太極拳的基礎,它還是所有內家拳的基礎。因為所有內家拳都追求勁,而“五弓合一正是形成勁的關健所在。因此我們一定要重視並牢固掌握“五馬合—。

如何才能達到“五弓合一”?過去太極拳先輩們雖然很重視,但由於受科學知識等因素的制約,教授很難講清楚,後學者也就很難弄明白其真正涵義。即使能弄明白真正涵義,也要很長時間,走很多彎路。為使拳學愛好者少走彎路,本人將所創“平衡拳道”法的“五弓合一“的方法整理如下,供內家拳愛好者參考。

1、合胯塌腰形成整架。

①)兩腳開立與肩等寬,兩腳尖微外擺,身體松直,兩臂自然下垂;

②兩大腿肌肉外翻,胯內合,臀大肌合在一起;

③兩腿自然彎曲,臀部下坐,像坐在高凳上,腰脊後塌,使脊柱基本在上下一條線上;

④重心微前移,雙腳前腳掌著力,兩腳跟像踩了兩隻媽蟻,既不能踩死又不能讓其跑掉。

2、下三弓合一。

設想兩條腿是兩張弓,脊柱是一張弓,三張弓用力上撐;同時設想有一條大彈簧自脊柱頂端枕骨處向下連於兩腳中心連線中點的地面,彈簧的下拉之力與弓的上撐之力平衡,形成三弓合一。

3、五弓合一。

在三弓合一的基礎上,兩手抬起,五指分開,環抱身前,不過眉,低不過臍。兩臂內、外側肌肉同時向鎖骨處收縮.形成五弓也就是說內側肌肉同時收縮形成抱力,外側肌肉同時收縮形成撐力,內外側肌肉同時收縮形成內抱外撐之力,即具有弓形。這樣

手臂這兩張弓就與脊合成了一個整體,五弓也就合一了。

那麼又如何求得勁,也就是渾元力呢? 傳統太極拳利用走架,意拳利用站樁,需要很長時間才能求得。科學的方法就是通過鍛鍊“五弓合一”的彈性求得渾元力。在五弓合一的基礎上,通過不動,微動,大動,小動,快動,慢動等形式形成五弓的彈性。具體是當假設彈簧下拉時,五弓同時內合,全身好象球體向內擠壓,同時五弓向外反撐,全身又有球 體壓縮反彈的感覺;反之,當五弓主動外彈時,全身好像球體外彈,同時由於彈簧的下拉,全身又有球體外彈含內合的感覺當 鍛鍊熟練後,弓與彈簧不分主動與被動,必須是拉中帶彈,彈中帶拉,拉彈對立而統一,達到圓融,即渾元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