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挖掘大型古墓时,为何事先要做“法事”专家:这不是迷信


活动古墓法事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民族,五千多年的历史,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历史,有些习惯也跟着时间流传了下来。比如清明节扫墓的时候,我们会给祖宗烧香送礼物,或是某些地方的土地庙,到了节日就会进行“法事”活动。这种“法事”活动在两千多年前的先秦时期,就已经存在了,在当时这样的活动被称为“祭祀”,有时候是国家主持举办的,有时候也是小规模的。《诗经》原本分为三个部分,而其中的“颂”就是王侯举行祭祀,或者重大的典礼专用的乐歌;时至今日,民间有很多的活动在进行之前,都会先做“法事”。

考古挖掘大型古墓时,为何事先要做“法事”专家:这不是迷信

有的人会以为这是一种迷信行为,在一些农村地区,到了初一或者十五这天,家里的女主人也会给自家的香炉上香。新年甚至会带着吃喝,祭拜大门,牲畜圈养的地方,以及灶台。这样的行为已经成为了逢年过节必有的场面,甚至可以说是成为了一个传统,一个具有仪式性的行为。老一辈的人会说,如果缺少了这个仪式,就是对老祖宗的大不敬。这样的说法颇有些迷信的成分,但在很多盗墓题材的影视剧中,很多的土夫子在盗墓之前,也会做一些法事,甚至在考古挖掘大型墓时,考古学家也会做“法事”。这不禁会让人产生疑惑,土夫子的行为还能够跟迷信搭边,科学的考古现场为何也会做“法事”呢?

考古挖掘大型古墓时,为何事先要做“法事”专家:这不是迷信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山东省长清县某一个村,发现了一座大型的古墓,在对这座古墓进行挖掘之前,发生了这样一个好笑,但又有些意味深长的事情。古墓的两边有大型的推土机和拖拉机,而在古墓前比较宽敞的地面上,摆有一张长桌,桌上摆放着香炉,香炉里插有正在冒着烟的香火,甚至还有专门请来的吹鼓乐队。显然,这是一场祭奠活动,活动一开始,当地的村民有序的上香,烧纸,敬酒和磕头,整个活动显得十分的虔诚和严肃。

考古挖掘大型古墓时,为何事先要做“法事”专家:这不是迷信

这一系列的活动之后,专家才开始对这座古墓进行挖掘,这是一座汉代时期的古墓。但令人不解的是,现代的科学考古,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迷信”的场面呢?专家在知道了众人的不解之后,才对外解释说:这不是迷信,而是对当地风俗的尊重。几千年的历史孕育了很多的文化,而随着时间的前进,这些历史文化也遗留在我国的各个地方,古墓发现的地点也是不确定的。

考古挖掘大型古墓时,为何事先要做“法事”专家:这不是迷信

有时候仅仅只是在进行农事活动,一铲子下去,就挖出了一座古墓,而每个地方的民俗都不同,要是专家不尊重当地的民俗,挖掘古墓的过程中难免与村民产生冲突。这种冲突要是一直存在,相信考古学家在对古墓进行挖掘时,内心也不痛快,古墓挖掘的时间也会无限地拉长。一来,村民会觉得被冒犯,冒犯的不只是村民的传统,也是先人;二来,古墓挖掘的时间越长,对古墓中文物的影响越大。

考古挖掘大型古墓时,为何事先要做“法事”专家:这不是迷信

其次,这样的“法事”活动也是对古人的一种尊重,就像我们一直以来清明扫墓的传统一样。信仰的力量是强大的,清明节对祖先的坟墓进行清理,以及对祖先进行祭拜,这已经成为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这代表了我们对先人的尊重,也是我们血脉相传的象征。古墓进行挖掘时,做一场“法事”,有时候慰藉了当地的村民,有时候又何尝不是我们对先人道谢呢?毕竟他们给我们留下了这么多珍贵的器物和历史,相对于这些文物来说,一场“法事”又算得了什么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