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兵不如齐、楚强壮,彪悍不敌秦,是如何抵御六国虎狼之师的呢?

大马哈鱼12


在战国史上,位列“七雄”的韩国是个不显眼的存在,围绕它的一些战事也大多以失败为结局。像题目说的,兵不如齐、楚强壮,彪悍不敌秦。那夹在各国之间韩国靠什么在诸侯争霸的局势中立足呢?

兵器之利

韩国境内有当时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宜阳铁矿,拥有发达的工商业和最先进的兵工业,所以韩国在当时有着战国时期最优秀的兵器装备。

史载:天下之强弓劲弩,皆自韩出。

韩国的弩能射800米之外,这个射程可不是开玩笑的,在那个防具落后,医疗条件又不够的年代,被韩弩射中的话基本就是个死。不光射程夸张,威力和精准度也不可小觑,“远者括蔽洞胸,近者镝弇心”。完全是战国初期的强大杀器。

韩国的宝剑也是锋利无比,能“陆断牛马,水劫鹄雁”。拥有强兵利器的韩国在当时也是一只不可轻视的精锐力量。“以韩卒之勇,被坚甲,跖劲弩,带利剑,一人当百,不足言也”。

明君能相

史载韩氏是周武王后裔,韩国的祖先是当时只是晋国大臣的韩厥。下宫之难,晋国国君晋景公轻信赵同等人要造反的诬告,号召诸卿出兵攻打当时手握兵权的赵氏,只有韩厥反对,并将“赵氏孤儿”赵武收入韩氏,百般呵护,再后又力保赵氏后裔赵武重新得封。待到晋悼公即位,赵氏复出,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晋国正卿。后来“三家分晋”,韩国才能占一份。

韩国立国之后争战不断,三晋之一的魏国在李悝变法之后迅速强大,成为战国初期的天下霸主。这个时候韩国已经穷弱,而当时在位的韩昭侯启用了被韩国吞并的郑国人申不害,公元前351年任其为韩相,发动变法,实行改革。

《史记·韩世家》载:“申不害相韩,修术行道,国内以治,诸侯不来侵伐。”

然而申不害之后,韩国人才凋零,再也没有什么大的发展,并在周边大国的侵袭下,土地越来越小,国力日渐衰弱,最终被秦国首灭。


暖墨青烟


我字多,看我!不能这么小瞧韩国,韩国还是有一些出色之处的,要不怎么成为七雄之一呢。

战国七雄分别是:燕、赵、韩、魏、齐、秦、楚七个国家,也有人认为韩国并不能算在七雄的行列之中,因为在我们的印象中其他六国各有强弱,如齐国曾称霸春秋、赵武灵王带领赵国走向强大、战国早期魏国持续称雄天下等,唯独没有韩国的辉煌时期。但是韩国却又有将近两百年的历史,这是怎么做到的呢?

三家分晋、韩国称雄

公元前403年韩国出现,不过这时候的韩国还只是依附在晋国之下的一个小家族而已,但是因为晋献公残杀兄弟导致卿族势力庞大,所以就给了韩国这些卿族成长的机会,到了晋文公时期已经无力改正这样的状况只能随波逐流,同时发展的还有赵国、魏国等一众家族。

公元前453年是一个具有跨时代意义的年代,就是在这个年代中韩、赵、魏成功瓜分了晋国,将晋国一分为三,三个家族都占领了部分领地,历史中也将这个时代之前划分为春秋,这个时代之后划分为战国。虽然韩国获得的领地不如其他两个国家,但是相比较一众小国来说,已经算是非常强大了。

但是相比较其他国家来说韩国还是非常弱小的,从秦国第一个消灭的国家就是韩国就可以看出。韩国存在的时间有将近两百年,其中早期五十年还是晋国一个家族,真正意义上的韩国只有将近一百五十年的历史,那么韩国是如何在这一百五十年生存下去的呢?

武器强大

天下之强弓劲弩皆从韩出

当时赵国有骑兵,魏国有魏武卒,秦国有锐士,那么韩国有什么呢?没错,就是弓弩手,在韩国弓弩手的选拔是非常严格的,并且据记载韩国的强弩实为战国之最强,强到什么地步了呢?

远者括蔽洞胸,近者镝弇心

不仅仅是弩,从韩国制造出来的剑也是锋利无比,有“路断水马,水截鹄雁”这样的评价,这是因为韩国有着战国最大的冶炼工厂,所以在兵器上一直比其他国家要先进,可以说这就是韩国的屏障之一,凭借着武器的先进来抵抗其他国家短时间内是没有问题的。

申不害变法

春秋时期齐桓公任用管仲变法致使齐国称霸,战国初期魏国任用李悝变法让魏国成为战国初期老大,秦国任用商鞅变法让秦国走向统一之路,赵国有赵武灵王变法一时间可以抵抗秦国,这些事实证明国家能够强大必然依靠变法。

韩国也不愿意成为别人的小弟,所以任用申不害变法,申不害跟商鞅都是法家代表人物,但是两人的变法方向截然不同,申不害变法主要依靠君主为核心,就是君主英明则天下太平,而商鞅则是以法治国为核心,君王只需要按照固定的制度进行就可以。

虽说申不害的变法有些局限性,局限于君王是否是一个贤明之君,而当时的韩昭侯恰巧是一个贤明之人,从他敢于任命申不害变法就能看出,韩昭侯在位的一段时间内确实做到了国家强大致使其他强国不敢来犯,但是随着韩昭侯的去世,申不害的变法也宣告失败,但变法的这段时间已经让韩国有了一定的基础,在有兵器和变法的前提下,抵抗其他六国一段时间必然不是问题。

既然韩国拥有最强大的武器和一时的变法成功,那么我们就可以再思考一个问题:韩国有没有可能成为像楚国、齐国这样的超级大国?

答案是不可能,尽管韩国的武器最为强大并且变法取得一定的效果,但是韩国依旧不可能成为像其他国家一样的强国。

这是因为韩国的局限性太大,首先从所处的位置看,韩国虽然位于中原但是封地却没有同为中原国家的魏国大,并且周围都是强国没有一点向外延伸的可能,而在战国中领地的扩大也就意味着实力的增强,可见在地理之上韩国就处于一个相对弱势的状态。

再从其他角度看,韩国位于中原就像是一块肥肉,并且还拥有着战国最大的冶炼工厂能源源不断的提供厉害的兵器,光是这两点就会被其他国家疯狂针对,如果韩国真的要攻打其他国家的话,那么其他强国也就顺理成章进而对韩国发动攻击从而瓜分其土地。

结语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这句话跟韩国比较合适,韩国虽然为小国但却有着其他国家所没有的东西,这就是“怀璧其罪”,而纵观韩国进行的一系列措施来看,韩国就好像一直在自保,如果韩国瓜分到的土地好一点的话或许还是有跟其他国家争雄的机会的,但是历史没有如果。

感谢阅读,如果觉得不错,关注+点赞就是您对文青创作内容的最大认可,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